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例如:离开科研圈的人,有不少喜欢吐槽科研圈的虚伪;离开体制内的人,有不少喜欢抱怨体制内的黑暗;选择移民彻底离开祖国的人,不少喜欢讽刺祖国的不公。

虽然场景不同,但总觉得这些例子在心理上有相通的地方,由于本人不是心理学专业,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引导和解答。


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自利归因偏差吧,人总是做了某决定再找理由骗自己做的是对的


抛了某支股票盼跌,分手了希望对方过得糟糕,离开某个环境了拚命证明那儿不怎么样人也不行,其实都是一回事:对自己自信不足,心理不成熟,患得患失。

平时工作生活已经很累了,当然不愿意承认某个失败至少部分是自己的错,责任也至少有部分应该由自己承担。

把失败原因推给客观环境和他人是缓解自己心理压力最简单的手段。

姑且不计入极少数量的偏执者,其实我们人人都是敏感又自尊的凡人,能够把这样的心理尽力隐藏不表现出来,已经是很有修养的人了。

所以恕之一字如此艰难,夫子都要终身行之。


认知失调?


暗指曾博???


认知失调,简而言之,人都认为自己是「知行合一」的动物,因此如果我买了一对我不喜欢而且不好的鞋子,这非常不符合道理,认知与行为的失调会让人产生紧张感,为了消解这类紧张,直接调节自己的认知比起改变自己的行为(鞋子退不了)更为划算。买了鞋子,会用一百个理由解释鞋子怎么怎么好,因为已经买了。离开了单位,会用一百个理由解释单位怎么怎么不好,因为已经离开了。但是这个只能用来解释自动离开单位的情况,也就是「我选择了买鞋子和换单位」这种决定感,才可能会引起认知失调


心理上可能觉得自己付出了没有得到回报吧,就会用一些消极的话语来贬低自己经历过的人或事,心理学上的专业名词我说不上来——用自己的话就是心有不甘,又不想承认自己收获的东西不够满意,就是不承认自己的不足,而把导自己不如意的原因归咎于环境和他人。

其实这是人之常情,这种心理慢慢克服就好了,与其在离开之际缅怀所获不多,不如下次在进入新环境后,全力适应,全力拚搏,不断积极进取,让自己尽可能满意,即使在最后要离开的时候真的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预期,那时心里也不会觉得亏欠自己,因为自己真心付出了,多少会有收获,就如一句话,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


kanehman在其决策损益研究当中提到了个体的损失规避问题 结合现代行为决策视角中的拟合双曲线模型 人们对即将离开的事物视为自我的损失。

一旦被定义为损失 人们所需要的心理补偿要远高于获得同样价值的事物的水平。

所以你看一般会发出指责的人 往往是被动消极离开的那一类人 离开后的补偿不足以抵消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性体验。

在离开行为过程中 根据自我价值保存理论 人们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也可以视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因此通过贬低指责来达到这一目的。


不是因为裴钢?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说明离开的人还不满足发牢骚


幸存者偏差?觉得虚伪黑暗岂不是离开的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