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買房的時候真的只有7萬多還不到8萬。

介紹一下我買的房子位置,在離廣州一個半小時車程的一個破縣市(五邑地區),房價高的時候快1萬,現在6000到8000左右,但是我發現有些二手房總價不高,有些20來萬甚至更低都有,然後我心思就動了。

我是19年買的,當時工作4年多,扣扣搜搜存了7萬多。就跟學車認識的一個中介說給我介紹一些總價30萬以下,裝修比較新的房子,其實之前也加過不少中介,但看到房子都是比較破舊,看著就沒有買的慾望。新加的中介比較靠譜,介紹一個還行的房子,看著還挺新,裝修簡約大方,最重要陽台是落地玻璃,之前看那些都不是落地玻璃,而且很破。房東開價26萬,房東也是實在,看房還直接把房產證給我看了,03年建成,她08年買的,所以還挺新的。當然這個房子也有它最大的缺點,在頂樓8樓。

當時比較糾結,畢竟頂樓,不過房子採光真的好,糾結完還是決定買了,和房東談價格,最後以26.5萬,家電全送(3台空調,電冰箱,洗衣機,抽煙機,消毒櫃,基本原來有的傢具都送)。主要還是看上空調了,因為讓我自己買的話肯定沒錢買的。和房東談完就和中介談,中介費她收4000。

後面遇到一些麻煩,中介和我說,因為我單身要給一半首付才行,我當時心就涼了,買不了,主要也不想欠債,覺得一個女孩子沒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就和中介說這樣的話,可能我買不了,因為我真的沒那麼多錢。她說找父母要點。我說我父母都去世了。她能不能找人借點。我說試試吧。然後我就找了我哥借2.5萬,我姐2萬。然後我就和中介說,只能借到4到5萬左右了,她說可以了。後來我們和房東商議,過戶的時候給11萬(之前給過1萬定金),交房子的時候再給1.5萬,我貸款13萬。

後續4月去過戶,6月底交房子,期間不夠的錢,我的工資基本一分沒花,全補上去。刷牆花了3千,買了一張床和餐桌椅子書架和一些東西,也3000左右,7月就搬進去住,最大的感受,一個人住超級舒服,而且房子使用面積有60平,很寬敞明亮,每次看到房子都不可思議,自己工資才4000多,扣扣搜搜存了4年錢,居然能把房子買下來。現在已經住一年,春夏秋冬都經歷過,春秋冬都還行,夏天,頂層肯定是熱的,但是所有房間客廳都有空調,太熱的話就開空調,上年的夏天還行,今年的7月廣東超級熱,基本每晚開空調,不過電費最高也是100多左右。

感謝勇敢的自己!

現在想買車了,估計也是買二手車或者買幾萬的便宜車。等我還請債務,再存一年錢就可以買了。

陽台的花花草草

ps:雖然沒錢,但是早餐要吃好!

買新沙發,好開心,才1780

還約朋友一起過來打邊爐

快過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越來越好,祝大家有房有車有錢有對象


如果8萬塊能考慮買房還是買車的問題,那麼基本能判定當地的房價並不高!

可以這樣來算,如果是買房需要三成首付,8萬的首付可以買到27萬的房產,按20年5.6%的貸款來算,月供是1300元。

如果是買車可以全款或者5成首付,8萬的資金可以買到12萬以內(最高除去2萬稅費)的車,汽車不算月供,每月的消耗(加上保養、保險、停車等等)差不多1500元。

目前20多萬可以買到房的城市應該屬於較落後的地方了?在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城市都不會有這個價了,所以我們簡單粗暴的認為這個城市的後期上漲空間是有限的。

既然購房不能帶來短期收益,那麼買車可以為題主帶來什麼?這個就要題主自己來回答了!

車輛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擴大活動範圍,解決出行問題,但畢竟是消耗品,只有在我們認為這些是值得的情況下,就可以購買並享受,否則可以將資金投入到其他可增值的地方。

致享融專註於提供房產與資金整體解決方案!

發佈於 2020-08-0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童毅童毅

還是先買房吧。

因為買房了之後。

你過一年,把房子抵押出去,就可以買一個新車。

但是,你買了車,對你買房還是有影響的,畢竟可能你還有車貸。

到時候你的收入覆蓋不了你消費,那麼很可能銀行判定你沒有貸款的資格,有一定的風險。

而且買車了,你也就沒有首付了,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買房再買車才是正確的做法,一般人是買不起房子,就買個車子沖沖門面了,特別是做生意的,或者是相親,有個車子是比較容易找女朋友,但是這個前提是你短時間買不起房子。


還是先買房吧。

因為買房了之後。

你過一年,把房子抵押出去,就可以買一個新車。

但是,你買了車,對你買房還是有影響的,畢竟可能你還有車貸。

到時候你的收入覆蓋不了你消費,那麼很可能銀行判定你沒有貸款的資格,有一定的風險。

而且買車了,你也就沒有首付了,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買房再買車才是正確的做法,一般人是買不起房子,就買個車子沖沖門面了,特別是做生意的,或者是相親,有個車子是比較容易找女朋友,但是這個前提是你短時間買不起房子。


不管買房還是買車,都不是個小決策,因為不太清楚你的年齡、階段,還有對生活的規劃。

在這裡做一些簡單的分析,希望對你有用。

首先想說的是,買房和買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財務決策。

買車,更偏向消費決策 —— 車屬於消費品,新車到手,就是貶值的開始。

而且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是沒有考慮車日常的維護成本的 —— 洗車、加油和保養等等,這也是一筆新開支,而且不是筆小數目。

買房,更偏向資產投入決策 —— 房子是固定資產,如果選擇得當,不僅不會貶值,還會升值。

純從財務的角度看,買房的優先順序,是高於買車的。

但是真實世界裡,永遠有很多非數字化的考慮因素。

經濟學裡,有個概念叫做效用 —— 簡單理解為,一項決策帶給你的滿意度。

資產升值會帶來效用,能夠自駕出行、擴大自己的生活版圖,也會帶來效用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看,你可能要問問自己,買房或者買車,哪一項對你的生活帶來的效用更大?

不管身邊的人怎麼說,能夠決定你生活的人,只有你自己。

不過我想提醒一件事,當你在評估一個重大決策的效用時,盡量拉長時間周期去看。

什麼意思呢?很多時候,我們做決策,更偏重當下的效用。

比如,在當下,我覺得吃塊蛋糕對我的效用特別高,但總會在吃完之後,感到一陣空虛,甚至後悔起來 —— 覺得熱量太高,之前的運動都白瞎了。

當思考的時間周期拉長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效用可能會發生逆轉。

尤其是像買房、買車這樣的決策,影響一般是比較長期的。你25歲時和30歲時,對有沒有車子、或有沒有房子的感知,是非常不一樣的。

你可以閉著眼睛想像一下,再過3年、5年,你的生活會有何種變化?你當下做的這項決策,會讓未來的自己生活更好、還是會有一點點後悔?

如果覺得憑空想像很難,還有個小建議,不妨問問身邊和你生活價值相似、但是年齡更長的朋友,如何看待這件事?

從你的留言看,至少在當下,買車對你的效用更大,但也有可能,當你拉長周期再去看這個決策,有一所房子帶來的安全感和踏實感,提供的效用會上升。

最後,考慮到買房的決策往往會更複雜、讓人更糾結,再提供2個角度:

1. 考慮買房的機會成本

如果買房,除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首付,你未來可能還要長期償還房貸。

這會帶來2個非常典型的機會成本:

1)這筆錢用來投資,可能可以獲得更快的增值

本金對投資收益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從0到10萬的難度,要比從30萬到40萬困難很多。

2)不背負房貸時,你可以有更多生活選擇

身邊常常會有朋友跟我開玩笑,房子是甜蜜的負擔,自從背上房貸,感覺消費慾望被迫降為負,不是不想買、不想出去玩,而是想想下個月的還款賬單,就默默捏緊了錢包。

2. 選房一定要慎重,不要為了買而買

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案例,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有了強烈的買房願望,然後在匆忙中買了並不適合自己的房子。

比如在一線工作,因為買不起當地的房子,匆匆忙忙買了套老家的房子,心裡想暫時給錢保值,但過了段時間發現,老家的房子不漲反跌。

現在房子已經告別「普漲時代」,進入了「個股時代」,挑好房的難度不亞於挑好股。

當你的買房需求還不明確時,不妨等一等,不要著急出手,不然很可能是買了個後悔。


這個問題已經無數次出現在我的timeline了,但是,翻了翻回答,貌似沒有比較好的答案。

我將力爭全方面的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該問題的日誌:

可以看出,該問題是由Bella所提出的,並且其個人意願是希望答主從理財的角度幫其分析該如何利用這8萬元。

我將分為三個部分回答,回答如下:

1、首先,要不要買車?

不推薦買車,車不具備投資理財屬性,非但如此,還是一個吞噬現金流的怪獸,比如每年的保險、保養費用等。

而且,你的預算是8萬元,也買不了像樣的車,如果貸款買車,那就更不划算了,貸款是有記錄的,影響將來貸款購房。

並且,買個車都要貸款,我想女方也不會傻到看到一輛車就被俘獲了。

2、其次,買房嗎?

手握才8萬元就可以說出買房的,想必你所在的地方屬於五線城市了吧、房價相對來說應該不貴。

因為按照您現在的資金,按照首付三成來看,您能夠買的房子總價大約30萬,百平米算均價3k。

這樣的房子,在當下中國房價普遍高溢價的背景下,4線以上的城市幾無可能,而且即便5線城市,也不可能是東部沿海的,因為東部沿海的小村莊房價也不便宜。

既然,如此,你很大可能屬於中西部小縣城。

對於這樣的小縣城,人口流失、經濟乏力是可以想像的,尤其是當下這樣惡劣的大環境。

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這樣的小縣城逃脫不了蕭條的命運,即便均價3k看起來不貴,過個三五年,回過頭再看,也是高的離譜。

因此,我也不建議您買房,除非您是硬剛需,比如明年要結婚、女方要求必須要有一套房,否則不建議當接盤俠。

因為,您賺錢應該也是蠻難的,別隨意花掉了。

我對中國房地產的判斷是:

2023年前,也就是4年內必跌(其實很多城市都跌兩年了),這包括一線二線城市,雖然北上廣相較於高點已經跌了一點了。

我說的跌是最少20%跌幅起步,即便是二線以上的城市,有些城市跌三成甚至四成也不足大驚小怪。三四線城市,尤其是遠離中心大城市自身又沒什麼特色產業的,等著打五折吧。五線以下呢?等著一朝回到改革開放前吧。


3、那要如何做呢?

既然,您的問題有兩個標籤屬於理財,想必您也想了解如何理財了。

如果您是新手,建議您將大部分的資金存到銀行,請務必認準是銀行存款,而不是銀行理財(理財項目是有坑的),而且盡量選大銀行,最好國有四大行,不要選地方性銀行,比如最近某個地方性銀行在申請破產。

然後拿1-2萬元進行金融投資,普通人就從基金入手吧,比如指數基金。

我不推薦個股,我強烈反對普通人投資個股。

理由有三:

其一:人都有人性層面的弱點,比如貪婪盈利、恐懼虧損,這些人性的弱點很容易引導人們走上追漲殺跌、炒熱點、加槓桿的不歸路。

其二:中國股市坑太多了,遊戲規則似乎並不保護小散戶,我們的股市扮演的角色是上市公司原始大股東的提款機。

其三:我們上市公司暴雷概率較大,曾經濃眉大眼的公司也會時不時爆個雷。比如歐洲造研究中心(賓館)的大族激光、水煮驢皮的阿膠、康美葯業數百億造假、獐子島扇貝逃亡記。

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上市就是為了套現,最常用的比如股權質押。

我就想,管理層為什麼不能出台一個高額的股權質押稅呢?多麼美好的稅源啊。

但是,我還是希望人們要了解金融投資,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了解金融投資,其中也包括股票投資,了解股票不代表要去投資股票。

我強烈建議普通人買基金,因為風險比較低,不容易踩雷,即便踩了個股雷,也不至於滿盤皆輸,同時有專業的人幫忙打理,你只需要偶爾關注一下基金的持倉成分股,基本上心中就有數了。

新手可以從指數基金入手,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如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選擇行業基金,我在知乎已經不計其數分享過我的觀點:我個人比較看好中高端消費和醫藥醫療大健康行業。

參見舊聞——《全球股市暴跌,關於投資的所思所想》(本文發表於3月19日,不過想法老早就有了,老朋友應該知道我的這一觀點

主要基於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

老齡化方面,最具潛力的方向就是醫藥醫療大健康行業,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有一種怕死心理,對健康的追求會非常執念。

消費升級也是一大趨勢,過去兩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下跌,但是中外合資的中高端汽車銷量並沒有下跌而是上漲,下跌的主要是國產低端汽車。這一方面說明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們對高品質消費從不吝嗇。

受夠了地溝油、三聚氰胺、塑化劑等暴擊,以及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永無止境,中高端消費我堅決看好。

根據這兩個大趨勢,購買醫藥醫療大健康、中高端消費基金,持有10年,收益會非常可觀。(曾經有朋友付費諮詢我關於資產配置,我也說過我看好中高端消費以及醫藥醫療類基金。)

今年股市,漲得最好的是什麼呢?就是醫藥類股票,這可以從今年上半年的股票類經濟收益排行榜體現:

根據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在公募基金收益率,股票型基金排名前50名中,有43隻為醫藥基金;排名前20名中,有18隻為醫藥類基金。同時,不區分產品類別排名中,前100隻產品有63隻為醫藥基金。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醫藥基金成了最大贏家。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基本盤在這裡,醫藥醫療大健康未來相當長時間都是很好的投資方向。

同時,現代人對健康以及高品質物品越來越重視,中高端消費也將具有很好的未來。

PS:最近我買了軍工ETF,三天11個點,玩玩短線、純屬娛樂,不建議大家跟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