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無法擁有感情,否則就會受到地獄般的痛苦,我已知我會孤苦一生。


說句不中聽的話:這築起的牢籠,有自己一半的功勞。

若想要打破這牢籠,自己也還有一半的權力。


在自己的世界裡遊弋。外人看來就是孤寂和瘋癲。


用獨立之心,做合羣之事。

每個人都有一顆獨立的心,生活在一起做著差不多的事情,有著各種不同的結果。這纔是人生

精神病人的一生,可能是不被理解的,但是他自己肯定是看透的世俗,用他的獨立之心,做著合羣的事。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


命由我造。境由心轉。

誦經懺悔。能有很大改善。


邊緣型人格是敏感氣質疊加依戀關係和自我意識發育不良帶來的一種人格特徵,也不宜說成是精神病。

人格的發展是終生進行的,不像身高,青春期以後就不怎麼長了,所以好多人到中年時期人格障礙就自己好了。

謹慎選擇戀愛對象,找那種家庭關係和諧穩定的、最好父母恩愛的家庭出來的小孩。相處過程中,謹記一點,你的猜想和感受和事實之間不劃等號,在感受和行動之間,要加一道事實驗證環節。


精神病人並不孤單,其實她(他)們生活在自己構建的精神王國中,那裡同樣鳥語花香,歡樂開心!


參考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謝邀,在醫院精神科實習過一年的諮詢師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題主提到精神病,應該指的是精神障礙吧,它的範疇很大,具體這裡不展開。

你說自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這是是已經確診了麼?是精神科醫生的診斷還是哪裡來的?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一種以情感,人際關係,自我意向不穩定及衝動行為為特徵的複雜而嚴重的人格障礙,以反覆無常的心境和不穩定的行為為主要表現。

在ICD-10中,被稱為「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包括衝動型和邊緣型兩個亞型,而ICD-11疾病分類中使用了「人格障礙及相關特質」包含了邊緣模式。

臨牀特徵:

1,強烈和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人際界限不清,在過度介入和退縮兩極波動,幾乎沒有持久的朋友。

2.情緒不穩定:可出現抑鬱,焦慮,易激惹,易憤怒,甚至引發肢體衝突,尤其是當患者感到失去別人的關心時,心境會發生戲劇性改變。

3,自我認知異常:患者自我形象,目的以及內心的偏好常常模糊不清或者扭曲的,低自尊,缺乏持久的認同感。在應激情況下,可出現偏執和分離性癥狀。

4.行為癥狀:可能伴有一連串的自殺威脅或自傷行為,計劃能力差,容易衝動。

DSM-5 的診斷要點是

9項診斷裏符合5項,就可診斷。這裡不一個個打上來了,需要了解的可以查閱dsm-5 。

具體來說下治療吧:

在門診看到的邊緣都不大嚴重,有些服藥就可以。有些服藥加心理諮詢,門診看到的邊緣大部分是女性,這裡說下一般18歲以前的,不給下人格障礙的診斷,因為青少年還在發展中,人格還未定性,一般會寫童年情緒障礙的診斷。

不知道題主年齡多大?

說說這些我看到過的患者吧。

絕大部分還是有正常的生活的,有工作,有家庭,他們基本關係都很緊張,家人會更加焦慮。

他們求助的理由大部分是因為關係而來,不太認為自己有問題。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也是極其困難。

所有的治療,都是需要你自己有一個主動的治療動機。

行業內大部分人認為DBT 辯證行為治療較有效。個人在工作中看到效果較好的是參加團體治療。參加團體的同時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個體諮詢。

這個就是說,需要找到一個自己匹配的個體諮詢師,這個諮詢師不但有經驗,而且足夠的包容你。(因為大部分邊緣會在感受到諮詢師不理解他的時候就會想著攻擊或者破壞放棄關係,)個人建議在找諮詢師時,有客體關係受訓背景的可能會更適合。

在與個體諮詢有一段持續的工作後,可參加一些團體工作,一般專科醫院有專門的特定人羣團體,也可參加成長性團體。個人建議成長性團體可能會更好。

沒有時間好好分享,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了,希望可以做個參考,先說到這裡,具體詳細的,感興趣可以私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