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感到身體很不好,常想如果我一旦不在了,我身邊的人會怎樣?他們以後的生活會怎樣?對死其實我沒有恐懼,我愛他們,非常地愛,離開,我不捨得。因為身體感到不好,所以心情也不好,昨晚我問老公:如果某一天我不在了,你會不會再找一個漂亮的女人再過上開心幸福的生活?他沒有直接回答,說:人家不是說,都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過得開心幸福嗎?我問:那你會再找嗎?老公問:那你希望怎樣呢?我說:我不希望。我追問:你會不會再找?他說:你就當你希望的那樣子吧。說實話,聽到這個話我當時真的很難過,不要說這一輩子的承諾了,就是此時此刻的一個短暫的肯定的回答你都給不了我。昨晚和今天一直在冷戰,誰也不理誰。今晚主動來找我,說聊聊,他說: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回答不了我。我說:你現在想了回答我。說我:不可能的事,故意沒事找事兒。我說:你為什麼總是不正面回答我?你是不敢說,不敢有所承諾,怕到時做不到,你從來就認為到時再找一個是很當然的事,對吧?就連這一刻的承諾都不敢說!他生氣了:那要是我這樣問你呢?我說:我現在就可以肯定地回答你——我不會再找!………中間我忘記了,我們還說了什麼,最後,他很憤怒:你總是問這樣沒影的問題有意義麼?我說:有。他說:我死了,將來你怎麼樣我管不著;你死了,將來我怎麼樣你也管不著。我告訴你,這就是現實,就這麼殘酷!……想不起再說什麼了,只覺自己心碎一地:哦,這就是現實,我知道了。親愛的,我問你的意義在於:我想從你的回答當中來確定你有多愛我。為什麼我還不能足以讓你篤定我是你今生的唯一?為什麼你非要這麼迫不及待的說出現實呢?我現在知道了——我愛你勝過你愛我。


呃……

自私地說我不願意讓我心中最好的ta身邊站著除我以外的人。我不希望ta的枕邊會有其他人(孩子就算了)

但是臨終前我一定會跟他說:去吧,放下我,忘掉我,去迎接新的人生吧。

私信感情與理智是分開的。

我愛他,所以我想獨佔他,同時,我愛他,所以我也知道他放下我去找另一個人比從此孤獨終老要好得多-起碼不那麼孤獨,我也衷心希望,即便我不在他身邊守護他陪伴他,他也能夠幸福。

所以,雖說我私心是不願意,但我仍然希望他能夠去找另外一個人,變得更快樂。

順便附一句,題主,這不叫愛得深不深的問題。

這真的是不同的愛的方式。

有些人的愛,寬懷大度卑微。我不求與你在一起,不求你愛我,只求你這輩子平安喜樂。

有些人的愛,帶著佔有慾,希望自己愛的人終身受著自己一個人。

都是愛啊,只不過類型與方式不同,分不清孰是孰非孰輕孰重,怎能比較呢?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不好。你現在活著,當然知道人總是有生有死,但你並不知道哪天死。既然是活著就應該考慮活著的事情,而非死後的事情,況且死後的事情誰知道呢。活著時老想死後怎麼辦,肯定沒有答案,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讓活著的人都不開心,過不好,包括自己。建議活在當下,開心每一天。


首先,因為身體感到不好,所以心情也不好,情緒會比較敏感,我能夠理解您的心情。

但是,身體不好的第一步,不是應該先去醫院看醫生嗎?

有時候,很多的不適,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嚴重。只是我們覺得很重而已。

隔著屏幕,都能感到您的委屈,答應我:先看醫生,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們再來探討這個誰愛的更多一點的問題好嗎?

其次、他說: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回答不了我。

您家先生也是非常坦誠的,確實啊,誰沒事琢磨自己愛人掛了,自己要不要再去找一個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直男,大約會覺得是自己的愛妻又在鬧自己了吧?

而且,就我淺薄的30多年的見聞而言,家庭條件不錯的,男士喪偶後大部分都是會再找的;女士再找的概率要低一些。

昨晚和今天一直在冷戰,誰也不理誰。今晚主動來找我,說聊聊

可見,您家這位也是知道反思自己的人。在乎你,願意跟你溝通。

平時多溝通,男人的腦迴路和女人的不一樣,說出你的想法,也許你會發現,你們相處的更舒服了。

最後、人爭一口氣,好好愛自己。

既然他不能保證,您掛了(恕罪恕罪)之後為您守身如玉,那就看著他唄。

女士的平均壽命比男士高多了。看誰笑到最後嘛~

等這一段新型冠狀病毒過去,能出去了,多活動活動。結交朋友、發展愛好。

少點憂思,多點樂趣。

碼子不易,您來個點贊鼓勵唄~

回頭接著和您聊


你首先要問自己的是:你愛你自己嗎?


哈哈哈這就是男生和女生的腦迴路完全不同的問題了。

男生遇到問題,一般的路子是:遇到事情,理順事情,解決事情。最好沒有事情,他可以好好玩遊戲哈哈哈哈哈。

女生呢。。反之:沒有問題,想出問題,提出問題,害怕男生說出真相,自己傷心死掉。然後。。。。。大家都懂的了

這種命題。。。。。


答案當然是會的。

愛如果是給予,那這一生就可以給對方自由,未必會等到自己離開之後。我說的是心裡話,並沒有矯情。

人生常常是一個悖論,我們越是想把什麼東西緊緊抓在手裡,它越跑得快。愛更是如此。即使平時的交往,也應該給對方充分的自由,讓對方做自己,企圖控制只能越來越糟糕。

其實可以認真的想一想,我們為什麼企圖從別人那裡獲得愛?是因為我們自己感覺內心沒有力量,想通過向外抓取來獲得力量。

但一個人首先是他自己,其次纔是我們的另一半,如果我們企圖控制讓對方做我們期待的事,那他已經不是他自己了。而且通過我們的控制讓對方做我們希望他做的事,必定對方不會是真心。如果我們沒有得到對方的心,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二元的世界沒有無條件愛存在,無條件的愛只能從我們內心獲得,因為只有生命的源頭,才會把愛源源不斷的給予我們。

我們之所以向外索取,是因為我們感受不到源頭給我們的愛。阻斷愛的流入的是我們的小我之心,也就是恐懼憤怒,自責,評判等等。當我們能夠化解小我之心,就能夠感受的源頭之愛源源不斷地流入。

只有當我們的內心被愛充滿,纔可以充滿喜悅的、開心的、心甘情願的分享我們的愛給別人。

當我們無條件的分享我們的愛,我們同時不斷的獲得別人的關愛。這就是「給就是得」的最好解釋。物質世界中給出去的東西就會減少,但愛不會、祝福不會、豐盛的意識也不會。

我們越多給予愛,越獲得更多愛。但這個原則的前提是我們已經可以無條件的愛自己。當我們能夠無條件的愛自己,纔可以無條件的愛別人。

當我們懂得了心靈的本質,小我的本質,投射的本質、我們獲得我們能夠無條件的愛自己時,我們不需要通過別人愛自己讓自己覺得可愛,不需要從別人的評價裏獲得自我價值感。不需要通過向外索取而滿足自己的內心,因為我們內心已經圓滿。

這個時候我們對人沒有過多的要求和期待,能夠安心的讓對方做自己。信任自己會獲得源頭的祝福,可以過得很好,同時也信任對方。

企圖拴住對方,不過是內心匱乏的一種表現,它並不能讓我們獲得我們想要的。當我們越是愛自己,越是給予對方自由,反而會發現對方也同樣會給於我們愛和自由。

懷疑和負面投射只能讓關係越來越糟糕。我們越是把意識的焦點放在什麼地方,它越會成為現實。所以信任、平安、喜悅,會促進我們的關係。而擔心、恐懼、懷疑,只能讓關係越來越糟。


你太自私了!

你陪不了人家一輩子!還要讓人一輩子孤單!有本事你健健康康陪人到老啊!

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好好治病!


要求和控制不是我本意,只是想通過一個回答,來證明現在,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現實需要理智,別人不是你,不會和你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贈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