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什麼世界社會的,什麼近期疫情之類還有特朗普的種種行為,她的觀點永遠都是犀利精鍊,而且她對國家的愛是十分清醒的,對資訊,事物基本上都是抓本質,她講關於國家之間的時候,彷彿一個局外人,乍一聽感到奇怪甚至反對,但是越想越感覺是對的。她對很多事情都彷彿掌控全局,經常腦內推演未來社會,還有關於腦科技,對娛樂的事情充耳不聞,喜歡看哲學,歷史,軍事,科技等,以及苦澀難懂的古文如《資治通鑒》,她很喜歡《毛選》《希特勒》《斯大林》《列寧》《蘇東坡》等等這些人物傳記,她對所有一切人類,或者說智慧體/生物做出的行為,不論對錯,都先表尊重。可能因為我和她是好友,她的立場是,無論世界上有多少黑暗,都不要融入黑暗。黑暗也許會掩蓋光明,被成為光明。但只要有真正的光明,跟著光。她的理想是科學家,她很喜歡科研,她也知道中國科研優勢方面上,從世界角度而言是不足的,推演優勢在十年內不會上浮過多。她想去的大學是哈佛大學。(她的成績能上清北,也許這就是借清北上哈佛)她說她對活著只有兩種執念,其中一種就是能讓世界的未來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推翻一些不合理的制度進行合理改造使用,比如教育制度,她希望的是國家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所謂的「人才」,當然,總需要有人愚蠢的。所以目的是盡量使那個教育失敗率往下降低,然後整治。


這種人。。。。我們系裡一抓一大把。。。。

關鍵在於「抽離」,是一種思考方式,乃基本技能,得練。

比如說:

分析人類社會現象的時候要盡量使自己「不是人」,把自己抽離出「人類」,才能回身看清楚現象。

小組討論的時候,如果外人來旁觀的話,會覺得我們是一羣「冷血機器」,事實上在那一刻還真就是。

所以我一般不建議新人來,怕把人嚇到。


這個不神祕,就是上帝視角!

就像我們平時看電視劇,導演給觀眾設計的就是上帝視角。你可以很平靜,冷漠地評價劇中人物,漠視裡面的配角;人物點評,和情節論斷也十分透徹,其他如遊戲,看小說也有相似體驗。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看劇能夠做到平靜,公正,透徹,但我們在生活中卻那麼衝突,糊塗,偏私,淺薄?

上帝視角是要刻意練習的,我們從小看過多少劇!?經過導演對觀眾十幾年,幾十年的培養,蠢豬都學會了有模有樣的點評,何況我們。上帝視角有個缺點,每種領域訓練成功後,只能在這個領域使用上帝視角,比如,體育教練,舞蹈老師,可以清楚透徹地指出你的問題和改進方法,但這並不保證他們在生活領域是個衝動的白癡。

就像樓上的瘋子大佬,他們同學都是刻意經過多年哲學訓練,而哲學問題可以很廣泛,他們培養多年的上帝視角,可以對一些領域的人,事,物進行客觀,冷靜,透徹的點評,如果把他們放到山溝裏種地,呵呵,我不說了。

題主的同學多年看歷史和偉人傳記。這兩類書講述的都是大事件的上帝視角,多年的閱讀代入體驗,可以較快培養社會大事,主流潮流的上帝視角,如果挑她沒積累的領域,比如,如何在男人生氣安慰他,可能就沒有那麼客觀,透徹和灑脫了。


培養一個學貫中西的人,蠻有學問的人,可以一大片,可是,裡面難尋一個智者!論學歷,論學問,高過愛因斯坦的不計其數,可是,沒有一個人象愛因斯坦那樣有一個創造力的自由精神!愛因斯坦以詼諧幽默的語言說,我以訃告的形式講自己的思想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講了一個主題:一個科學家從青少年起就要開始培養一種自由精神!它比學問還重要!


沒有誰是生而知之的。

你看到他們表象的背後,是要比你多的多的認知。

這些認知的來源,有些是書本上的,有些是社會的閱歷。你所看到的,經歷過的,經過你的思考,融會貫通,就會形成你的認知。

還有一點,你需要清楚,他對事情看得透徹,是你覺得他看得透徹,這個也是有參照物的。或許在你面前,他是很深沉成熟,但換成另一個人面前,他可能就處在了你的角色上。

獨立的思考很重要,打破權威在你心中的高大形象也很重要。很多時候,你會很容易就戳破一個小孩兒的邏輯錯誤,你也會把教授說過的任何一句話通過自己大腦的延展使其更具有合理性。(突然感覺這句話好有道理)

如果,你發現聊什麼,對方都能講的頭頭是道而且很有道理,那我覺著你還是警惕下好,要麼警惕下他,要麼警惕下你自己。


越看越像以前的我,就是一句,嘴炮誰不會?看一個人,不是看她說了,而是看她做了什麼。說白了就是缺少社會的毒打,社會問題本來就是無解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兩難的抉擇。

教育,我高中就想了三年如何教育改革,買了十幾本教育家的書來看,看了一本之後發現全部都可以扔了,就像理想國,烏託邦,吹捧得有多好多好,現實世界根本實現不了。

大學報了教育學專業,實習去了貧困山區教學。

看一個人不是看她說什麼,而是看她做了什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