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著晃著,一下子就畢業近十年,混了十年,感覺什麼成就也沒…


三十歲被甩了,依然得走下去,尋找活下去的意義。


遙想當年,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工作相對穩定,組織上也很重視我,奈何覺得自己在崗位序列中升職到D至少還需要幾年工作經驗才能滿足HR的相關規定,青春寶貴,三十而立,自我感覺在方當時的工作環境中已學不到什麼新鮮內容,何不出去闖蕩一番?

於是乎三兩朋友商榷之下說幹就幹,成立了公司,忙前忙後,多少個無眠之夜,有汗水也有淚水,有盈有虧…然而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小的合夥企業,如大海行舟,搖搖晃晃,得出一個結論:憑運氣賺到的錢最後會憑實力虧掉,因為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什麼是認知差?比如:人人都在玩手機,有人知道如何通過一部手機賺錢,你不知道,你甚至都不相信,玩手機還能賺錢。這就是認知差。

那天看到一句話特別好:富人在教窮人如何賺錢,窮人在和富人擡槓,有時候認知差能夠讓我們錯過一些機遇,認知差我有時候能夠讓我們錯把一些事情當成機遇,反而被割了韭菜。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閱讀、實踐來提高自我的認知,因為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兩年下來最後一算虧損了近300萬,還好時間是公平的,付出是有回報的,這也多年下來窟窿全部填平,我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賽道,雖還沒達到財富自由,但也在社會中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如今四十而立,回過頭來說說感想:

任何領域超出對手的部分纔是你的利潤,比如某些行業(開店面為例)這個行業僅靠銷售服務全身心投入這種方式我是覺得並不是最優的賺錢方式,尤其在商業環境中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這許多行業優勢和劣勢一樣明顯。

任何行業無非就兩種方式:

第1種.讓自己傑出。拚命提升自己,掌握最核心科技,遠遠甩開同行哪怕是紅海也可以賺到手軟。比如全屋定製,大家都在做,都在拚命營銷,但你比他們有天賦,你能踢賣出抖音薇婭的帶貨水平。哪怕有其他同行盯著你也能如過與人之境。出其不意,成交一單然後正經全場,這就是你的能力。一個已經是遍地同行或被即將開爛的市場,但凡一個人辭職或者手頭上稍微有點閑錢就想試一試的行業,居然還有人能把他做成連鎖,短短几年可以成為行業頭部。這叫超出競爭對手。但這個方式他很累,有的時候我們也並沒有那麼有天賦,你進去的時候已經是紅海了,每個人看起來都猴精猴精,要超過他們,還真不是那麼容易。最終的結果往往淪為勾心鬥角,起早貪黑,多賺那麼一點點辛苦錢,所以普通人想賺錢就要避開這種方式。那就是第二種

2.讓對手平庸,向下尋找。拚命的尋找賽道,找一個對手普遍平庸、普遍無知的行業,哪怕你是個普通人也能賺到錢。

找一個大家都普遍無知的領域,找一個大家都比自己弱的一個賽場,成績有瓶頸,但賽場可以換。令人振奮的消息是隻要你去找都能找得到。很多行業如此的無知,無知道大家連規擇都沒弄清楚就開始比賽了。球在地上沒人踢,你去踢一腳,有人還笑你。你都到對方大本營了,小弟小妹還在聊晚上喫什麼,是湘菜還是粵菜。然後你一聲令下,咣!比賽結束了。這樣的賽場就在我們身邊。有人可能認為不對,因為他似乎永遠都沒找到,那是認知出了問題,因為他們從小到大認知都是這樣,意識不到規則是有問題的,賽場也是有問題的。魚,察覺不到自己在缸裏,人,察覺不到自己在坑裡。深度思考的認知為什麼這麼重要。一旦弄錯一生會辛苦無比。在最難的賽道做最苦的工作拿微薄收入。

更好的賽道就在眼前,他不知道換,得分近在咫尺,卻不知如何踢,如果思路都是對的口袋裡不應該是空空如也的.


我都32了,為了生活未曾放棄,為想法依然堅持


似乎什麼也沒幹,上有老下有小,勉強溫飽而已。又似乎這就是現實生活,好在還能工作掙錢養家。


回首昨天,立足今天,展望明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