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在上研究生,爸媽也一直在供我上學,但是隨著爸媽年齡越來越大,弟弟上大學的生活費就落在我頭上。爸爸一直也在說等我畢業了,要管我弟的生活費,但我一想,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除了要供自己活還要管弟弟壓力太大,但說不供,又覺得太冷血。爸媽反覆在提我上這麼多年學花了家裡不少錢,我每次聽也不知道回什麼。我家是很傳統的家庭,不管家裡有多少都是要留給男孩子的,但是我同學又給我講,你也是家裡的一份子,房子也應當有你一份。我每次想到這裡就很煩,一旦和錢扯上關係,我就領不清,不知道該是錢大於情還是情大於錢。我發上來想問問大家的意見,不管是罵也好,建議也好,我都會悉心聽取。


不用承擔


看自己的能力吧,渡人先渡己。


完全沒有必要,父母養育你以後好好贍養父母多關心他們就是最好的了。弟弟這邊能幫就幫但前提是先管好自己的生活啊。

這個和傳統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傳統裏也沒有姐姐必須給弟弟贍養費啊…倒是有另外一個很坑的名字「扶弟魔」,看著名字就不是什麼好的形容詞=。=可見這件事情的荒誕程度…

剛畢業工作開始這段時間本身就是壓力比較大的(特別是異地),這個時候先照顧好自己和情緒,不要給自己太多有的沒的壓力。

當然,如果再有富餘的情況下,適當的資助一些總是好的。但不是全額負擔…生活費這個東西可多可少…特別是大學見過所謂的弟弟動不動就給姐姐打電話要手機要耳機要電腦…量力而行就是了


當然不用承擔。

首先,在法律上,你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但是對你弟弟只有幫扶,就是指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之間具備一定的條件時,有扶養義務。依據民法典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也就是說兄、姐對弟、妹的扶養義務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弟、妹為未成年人;二是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三是兄、姐具備負擔能力。民法典還規定了弟、妹對兄、姐的扶養義務,即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目前你弟弟讀大學已經成年了,而且你的父母年紀大了,但仍舊還有勞動能力,而且你剛畢業,剛畢業還需要立足腳跟,我也是即將畢業是學生,真的覺得很緊張。

再者說,你的弟弟在大學也可以申請助學金,勵志獎學金,獎學金,只要他好好學習,那麼生活費是妥妥的,沒準學費都能解決。

如果你覺得過意不去,你一個月給你弟個兩三百就差不多了。


????不應該是父母承擔麼


當年我大學畢業時,我弟初一也不讀書了,我和他做同樣的工作,遊戲管理員,拿一樣的錢,他上晚班,我上白班,我每月要上交快一半的工資,他沒讀書,也未成年,不用交錢。


誰生的誰負責啊!你只要盡贍養父母的義務就好了啊!


自己規劃一把秤,你先讀完大學錢先花了後面你弟弟沒錢了,站在你父母角度想可能覺得偏心了給你花的錢多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吧


這還用疑問嘛,你承擔生活費他給你養老麼


大可不必


就看你和你弟弟的感情去到哪裡了,其實兩兄弟/姐弟,感情好大家一起互相扶持,你幫他,等都熬過來了,他知道感恩的話,你們一輩子是好兄弟/姐妹,如果你不願意,就怕有隔閡,我覺得不是必須不必須的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去為你家人分擔這些,你能力不夠,可以適當分擔一點,這樣家裡也不至於過於艱難,你和家人溝通,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首先吧,你確實沒義務給弟弟生活費,如果你弟弟成年就更沒必要了。

根據家庭情況,出於家庭關係,只能盡自己所能可以幫助他,但不能那種像父母一樣,畢竟你也是父母的孩子。

如果父母雙方真的沒有工作能力,收入來源了,我們也不得不這樣做,這也是沒得辦法的。

我原來跟我爸說:給我要個弟弟或妹妹,你跟我媽不用操心,我養,以後管你叫爺爺,叫我哥就行。我就等你倆老了,有個事打發時間。(我不打算太早結婚)結果我爸一句:滾你的去。我就滾了

這種家庭其實不在少數,向生活看齊,為了大家,也為自己。加油吖!

上一代的這種思想儘早根除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