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如果不是期貨做空,而是現貨做空,也就是融券類的,最難受的不是波動,而是要補的分紅要命了,尤其是基礎類的道瓊斯成份股,科技股類還好些。

50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近期茅臺平安都有分紅,可以查查股息率多低,這是隱含風險類的股票,別說其他蝦兵蟹將了。近期兩波價投炒作,實際是2017年初救市,打新規則改變後,把隱含的打新收益算做了利潤的一部分,基金運作的現象是原因之一,但打新收益是不可持續的。

所謂價投,並不是買了茅臺平安就是,而是業績相對穩定的股票,絕對價格是否足夠cheap,這樣價投,纔可以在繼續跌的時候能扛得住,僅此而已,當一堆堆的新人根據季報年報暢享未來大藍籌又如何增長的時候,這是投機。


股息投資很穩,年化收益也非常高,但是不容易賺!因為股息投資也很多道道。

我來完整的聊一聊股息投資怎麼玩,怎麼賺錢。

銀行存款有利息,利息就是銀行給你存錢的獎勵。

買股票有股息,股息就是企業給你買股票的獎勵。

為什麼銀行要給你存錢的獎勵?因為銀行可以賺息差,銀行有利可圖,銀行以後如果無利可圖的話,利息就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買股票企業要給你股息?

這個問題比銀行的利息複雜很多,因為很多企業不給股息,或者給很低股息

大家如果有關心今年的股息,會發現超越1%股息率的股票不足1100家

股息率1%-2%的股票有500-600家

股息率2%-3%的股票有200-300家

股息率3%-4%的股票有150家上下

股息率4%以上的股票150家上下

目前兩市有接近4000家上市公司

事實證明,股息率特別高的股票不多,而且這只是一年的模糊數據,如果是看持續10年,20年要穩定在2-4%以上的股息率,我相信100家左右都不到。

短期5-10年的話應該也不會超過200家的上市公司有這麼穩定的股息率,每年可以穩在最少2%以上的股息率。

企業對投資者的尊重是一種責任但不是義務,雖然現在證券法在督促企業高股息的分紅,但是我們還是看不到很多穩定在2%以上的分紅企業,大多數是走過場一樣的分紅一點點,1%以下股息率的還是大多數企業。

還有一種情況是企業缺錢,企業股息率要高一方面是企業的責任感,企業尊重投資者,還有一方面是企業有錢。

大家如果有閱讀年報的習慣,我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不同的企業分紅的打算不一樣,大部分是20%的利潤,有些是30%-50%,也就是說,每一家企業每年打算把利潤拿出來分紅的比例是不一樣的。

一家企業如果缺錢,又不賺錢,又不打算分多少錢,那麼這種情況你不可能想賺的到他們的股息。

什麼企業股息率高又穩?

1,有責任感,

2,年報約定了不低於20%利潤拿出來分紅的規定

3,有利潤

4,不缺錢

比如說一家企業他有責任心,管理層非常重視投資者,但是不賺錢怎麼辦?缺錢怎麼辦?不同企業需要錢的程度不一樣,有些企業非常需要投入資金的,利潤高也沒有多少錢給股東,要繼續投入生產。

所以一家企業要符合穩定長期的高股息,比如說5年以上,10年以上,每年最少3%左右股息率。

這樣的企業必須是管理層尊重投資者,不隨便減持,不會亂收購垃圾資產,不會總是畫大餅,不會亂跨界經營,經常增持,經常回購,等等。

然後企業很賺錢,每年利潤很高,並且企業不需要每年投入很大資金就可以運作。

最後企業原因每年最少給20%的利潤出來分給投資者,當然多多益善,有些企業甚至給50%

滿足這些條件的企業纔是值得長期持有,定投股息的企業。

選好了這種企業也會怎麼投資?

定投最好

就是有錢就買一些

然後儘可能的買股價低一點的,在行情不好的時候買,行情不好股價才低

股息投資者最重要的是多持有股份

股份越多你最終獲得的錢就越多

不管這個股票股價是100元,還是1元,你的股份是100股,最終就是按100股分給你錢。

股息投資者要的是長時間,多股份

因為每年分紅,你這筆錢本金是不重要的,股價跌到多少,你的股份不會少,股份不會少分紅就不會少

股息投資的思路和其他投資者是不一樣的

其他投資者很重視股價波動,尤其是短線博弈的投資者

而股息投資者只是需要更多的股份,只是需要一直持有這些股份就可以有穩定的分紅

舉一個例子

你1000萬買一個股票,不管這個股票未來漲到了多少還是跌到了多少,不影響你分紅的,你的股份永遠都在。

很多投資者有時候說,我要喫股息,但是股價一跌就擔心,就嚇到賣出,這肯定是錯的

你到底是真的想喫股息,還是隻是看著股息高,想博弈短線

如果是博弈短線就不要參考股息,沒意義

股息這個因素只是長期有用

如果你不是長線投資者,不是準備一直拿最少3-20年的這種投資者,股息率其實對你沒有用

而且股息要交稅,最少持有1年以上才免稅

你用短線思路去買再高股息的股票都是沒有用的

實戰怎麼靠股息賺錢?

你選好了一個符合我上面說的企業以後

你就可以開始慢慢定投了

因為股息投資者不需要太考慮股價,股價只有一個,就是越低越好

你只有一個目標,買到更多的股票

所以你只要有錢了,只要股價低於你之前買的股價就可以繼續買

如果股價漲了,漲的太瘋狂,讓你的股息率低於3%了,那肯定要賣出

只要股息還穩在3%以上,你就可以再買入

最好就是超長線持有,一直持有,不斷喫股息

股息一到賬就繼續買入股票

就是這樣簡單,寂寞的策略,不斷重複就好

收益不會低,但凡是符合這樣要求的股票,肯定比99%的理財產品高,年化打敗一切理財產品

唯一難度是你自己會被股價的波動嚇到,你會持有不了這麼久,你不會選股息率穩定的股票

股息發放會除權,為什麼還說可以賺錢?

因為還是那個老話題,股息只是看股份,不看股價

你看的只是短期股權了,股價低了,你好像沒有賺沒有虧

但是你沒有看見,你股份沒有少!你還有了錢,你可以繼續買入,你的股份就多了

其實你賺了股份,只是沒有賺股價,但是累積下去,你的股份越來越多,你以後股息就越來越多

懂了?

還是要時間的力量,股息投資不是說你買入,然後分紅就可以賺一把短的,這個和銀行利息不一樣,不是拿了利息就可以不存銀行這種

股息的短期獲得要是沒有滿一年還要交稅的,你是倒虧的!不滿一個月更是高達20%的稅!

你只要長期持有,不僅僅免稅,而且每次分紅到賬再買,累積股份,股份越來越多,你纔可以真正越賺越多

這纔是股息投資者的正常玩法

什麼樣的板塊最適合股息投資者?

銀行股

當然不僅僅是銀行股,但是這個是最不需要技術選的,不需要實力選的,銀行股的股息最穩,並且銀行股股價最偏低,銀行股利潤穩定,銀行股不需要大投入

銀行股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用來選擇喫股息的選擇

其他股票魚龍混雜,經營不確定,你需要很強的分析選股能力

銀行股就不需要你技術

什麼人都可以選到

也就那麼幾個銀行股

但凡在銀行股身上喫股息不賺錢的都是拿不住的,都是用短線股價博弈思維來做銀行股的

不然年化都很高,拿的越久越高

股息投資就是這樣漫長,寂寞的投資策略,非常適合不炒股的投資者,非常適合不懂股票的投資者,非常適合長期拿的住股票的投資者,非常適合只想穩定有利潤的投資者。

股息投資的祕密都在時間裡面,股票的股息率需要長時間穩定,你自己也要長時間持有得住。

如果你想不選銀行股,肯定要懂得分析財務報表,可以看看知乎上面的這本書

祝大家賺錢!

原創不易!喜歡的朋友可以慷慨點贊!收藏一下方便以後複習。

我沒有公眾號等其他平臺發布文章,每天只在知乎分享各種投資心得,用心寫好每一篇文章,努力維護知乎友善積極的交流環境,與每一個知乎的朋友一起努力。

最後祝大家健康,快樂,自由,賺錢!


買進高股息,靠利息賺錢的策略可行,而且是很好的長線策略。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1和消費節奏的對應。

資產配置裡面最終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消費節奏弄明白,再製定資產配置策略。

王家CFA:如何建立屬於你自己的投資體系(4)-從資產配置開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012年最慘的時候工行的股息率高達7%附近,這個時候買進並持有就是非常符合本問題的描述,任其漲跌,靠股息賺錢。問題是2013、2014年工行也有過極端行情,下跌了不少。如果沒有結合消費節奏和投資策略,就會帶來問題。

舉個例子,剛畢業的年輕人有10萬塊錢閑錢,2013年以3塊的價格買入工商銀行,2014年美滋滋地拿到了7千塊分紅,但是價格下跌到了2.5元。突然,交了個女朋友準備結婚。雖然說股票很好,但是結婚是剛需,總賬算下來還虧了1萬塊。

長期持有靠股息賺錢的第一個要點是不要在可預期的時間內有本金的贖回或提取。

2判斷股息走向

這些是目前股息率最高的股票,但是未來的股息率如何預測?會不會今年高分紅明年就不分紅了?這就又回到了價值投資裡面的核心問題:判斷好公司,預測業績,預測市場空間。就版塊來說現在股息最高的就是鋼鐵,鋼鐵處於產能過剩行業,夕陽行業。市場給出這個行業的高股息、低PE,意味著市場覺得這個行業未來的分紅會越來越低。

長期持有靠股息賺錢的第二個要點是需要有很強的宏觀、行業和公司分析能力,找到持續能夠提供高股息的行業。

3怎麼做靠股息的策略

1)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根據情緒還有資金,這市場並不缺乏錯殺的時間段。所以一定要耐心、通過高流動性資產隨時準備出手。

2)出手的時間會比較寬裕。錯殺不是永遠只給你一天,系統性錯殺往往是一個時間段,為了抹平擇時風險,應該採用分次建倉的策略。比如設定備選股股息高於6%,分4次買入之類的交易原則、

3)挑好公司,這個與價值投資類似,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建議把價值投資需要看的宏觀經濟學、經濟週期、行業報告都學一遍。好的一點是喫股息不用考慮價值投資等量的交易問題,價值投資仍然需要通過部分市場亢奮來變現,比如有些公司amazon,死活不分紅,那麼只能通過資本利得變現。而喫股息,可以在公司分紅拐點的時候,差不多賣出就可以了。

供大家參考。


股市新手大部分人的問題,就是沒有認清股票的本質。只看到股票的波動,就想像自己在那個波動中賺錢,但是,可能不知道波動賺錢是賺對手的錢,而對手是無數機構,甚至絕不能虧損的國家隊,我們怎麼去賺波動的錢呢。

剛進股市的時候我也是一樣,覺得股票就是個交易品,漲了就賺錢。其實股票是個資產,和房子一樣,你有個資產,就可以通過資產來產生現金流。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股票並非看起來那樣流動性非常好。你想像一下,你的朋友開了個火鍋店,你拿了十萬入股,佔50%的股份,你對這些股份的期待是什麼?是朋友承諾你,每年將利潤的一半分給你,分給你的錢,叫現金流,而那部分股份是資產。只有從股票的本質去思考,你才能不被波動嚇到。所以說股票並非是流動性非常好的資產。股市提供了流動性,但是是一個沒有固定期限的,比如你有一筆錢,下個月要買房,你能拿這錢去買股票嗎?這叫期限錯配。就是拿著下個月就要用的錢,去買了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兌現的股。所以股票看似流動性好,其實你不知道它的期限是多少。我們只能假設我的錢非常長期都不需要。我們需要的是這筆錢帶來的現金流。

那股票就不賣嗎,也不全是。中間突然有人說你火鍋店股份100萬賣給我吧,你賣不?可能你覺得每年分紅就1萬,賣100萬,挺值得,就賣了。比如你投資100萬,買了農業銀行,每年分紅5萬。你有了這套思路,還會怕你的農業銀行跌個幾個點嗎?

股市的問題就是人性的問題,幾句話你就懂股票的本質。可是你能堅持嗎?當你看到別的股票刷刷的漲,你不急嗎?

其實我有個文章說了,選股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或者說,選股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控制風險。風險問題是數學問題,更是一個經歷問題。沒有虧到痛徹心扉的人,真的很難發自內心的認同。控制風險,主要是分散和低估。分散好說,比如你如果有康得新,跌死了,但是如果你每隻股都只有一點,就沒有太大風險了。單只股票去看它成長性很好,但是有覆滅的風險,分散多隻,就可以兼顧成長和風險。低估,比較複雜,比較基礎的,那些能夠穩定分紅的股票,股息5個點左右差不多是低估了。

以上的內容,看似簡單,但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認同的也不一定執行,執行的也不一定堅持。股市的風險來自於你的內心。在這個初春的夜晚,把多年的心得做個簡單的總結,請朋友們指教。

股票精選回答?

www.zhihu.com圖標

來自 倚石看雲

單純講股息的書比較少見,這算一本。查了下作者查爾斯·B·卡爾森,寫了不少金融方面的書,不多熱賣的不多。

對於和我一樣,把股息視為投資策略中核心因素之一的投資者,本書還是值得翻翻的。薄薄一本,也不費多少時間。從個人視角,摘錄書中部分值得學習和思考的觀點,和大家分享。

1、理智的投資會讓一切變得簡單。

2、股票市場長期總回報的大約40%來自股息。(作者未說明數據來源,這個比例比我想像中的要高許多)

3、「低買高賣」是所有投資者都尊奉的金科玉律,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幾乎沒有投資者能夠做到低買高賣。

4、如果一件事情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它往往就不能相信。

5、在大多數投資者內心深處,都知道這個收益有點高的離譜了,但他們還是買了。為什麼呢?貪婪、需要、希望。

6、投資方法中的變數越少,就越容易實施和監測。

7、「安全」的股息支付率是多少呢?我看到支付率超過60%就會感到緊張。

8、股息是以現金支付的,因此不可能造假,不可能通過會計手段來生成。

9、預見到會遭遇一兩次失敗,即使最好的棒球擊球手在本壘的10次擊球中也只有3次成功。

10、忘掉現金,如果你不是依賴股息來滿足基本的財務需要,你就應該把這些股息對公司進行再投資以購買更多股票。

11、有一個方法很管用:用110減去你的年齡。所得的數字作為你投資組閤中股票比例的基準。(說明:30歲的投資者,股票倉位在80%[110-30=80] 比較合適)

12、一句忠告:我相信對於大多數個人投資者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值權重或近似等值權重的投資組合。(說明:比如持有5個股票,則每個20%倉位;或持有10個股票,則每個10%倉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