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同樣是被唐僧誤會驅逐,但這一次並沒有像上次一樣撂挑子會水簾洞,而是直接找觀音走程序申訴。表明孫悟空心智的成熟,已經可以從容面對誤會,非議,並且會用正常合理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並且及時獲取對自己有力的證據和證人。而不是像第一次被白骨精算計之後只有委屈無奈,卻無法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清白。這是明顯的成長。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

寇員外家中遭難,連帶師徒四人蒙冤,孫悟空明白事情原委,更知道九九八十一難躲不過只能接受,所以變得更加豁達,能夠從容面對各種試煉,甚至學會了開導唐僧,學會了掌握節奏,學會了磨洋工,學會了遇到簡單的任務也一樣甚重對待,力求達到完美解決,為自己增加「政績」。這不僅僅是簡單地成長,而是開始變得圓滑世故,是職場新手很難學會的做事技巧。

其他的想到再說。


西天取經,成長的不是猴子,是取經人,唐僧。

取經隊伍最不可或缺的只有一人,唐僧;九九八十一難,只是唐僧的劫難;為什麼唐僧這麼重要,因為唐僧的身份是金蟬子啊。看《西遊記》,眼光不要一直放在孩子看英雄故事這麼低的層次,只把《西遊記》當成是英雄成長,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認真看一遍原著,你就會發現其實西遊記說的是《作為公司繼承人的我霸道總裁金蟬子微服私訪與四個幫手完成政治工程最後順利成為公司高層》的故事。白龍馬-沙和尚-豬八戒,這三個是從低層到中層,由觀音姐姐經過權衡多方勢力給唐僧組建的一套班底。畢竟你全是「董事會成員」也幹不了事,要展開工作,靈活運用權力,還是需要從上到下都要有一套體系班子的。

猴子在這裡面擔當的是什麼樣的角色呢?猴子就是個有能力的刺頭,在天庭公司的位子已經坐得很高了,還是嫌棄沒實權,走出來單幹,最後被天庭請來牛人給「滅了」這樣一號人物。只是如來這卻是個有心機的,天庭用不好猴子,他如來自信用得好,先大棒後蘿蔔,把他安排到自己的繼承人身邊幫忙撈政績,最後再升到「西天極樂公司」當董事會成員,還給股份,地位僅次於剛升回來的金蟬子。

這裡的內容是《西遊記》原文最後的一部分,這裡你就要仔細了。最後「成佛」的,只有兩人,一個唐僧,一個猴子。從地位上看,兩人是平起平坐的。再考慮到唐僧本身就是金蟬子,他的「成佛之路」只是簡單的混履歷。之所以猴子是《西遊記》的主角,因為猴子整個「西天取經工程」主要出力的就是猴子一個,他和金蟬子的關係不是上下級,是合作關係。一個有後臺,要政績;一個是散勇,要機會。兩人一拍即合,彼此成就。

但你要說到成長,就只與唐僧有相關了。猴子,他還需要個吉爾的成長啊?本來就是觀音姐姐請來幫忙當槍手的,沒啥成長可言。


以下只是個人看法 都是從隱喻角度來講 當然 西遊記這本書也有很多其他讀法 各持己見理性討論就好

一次是除六賊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

一次是打殺暗喻二心的六耳獼猴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正是:中道分離亂五行,降妖聚會合元明。神歸心舍禪方定,六識祛降丹自成。】

打殺二心後 師徒關係越發和睦

第三次是降伏大力牛魔王

【行者發狠道:「正是正是,獃子莫要胡談!土地說得有理,我們正要與他賭輸贏,弄手段,等我施為地煞變。自到西方無對頭,牛王本是心猿變。今番正好會源流,斷要相持借寶扇。趁清涼,息火焰,打破頑空參佛面。行滿超升極樂天,大家同赴龍華宴!」】

牛魔王象徵孫悟空另一種人生 平天和齊天同意 老大和老七 用棍和用棒 一個是西方大力王 一個在元朝的《西遊記平話》中是大力王菩薩。而火焰山的火是孫悟空自己放的 孫悟空是心猿 火焰山暗喻心頭火(瞎猜的)打敗牛魔王后 扇滅火焰山 也就除去了心頭火

【行者、八戒、沙僧,保著三藏遂此前進,真箇是身體清涼,足下滋潤。誠所謂: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


三打白骨精。

以前做事情一味堅持原則,只講究一個「對」字,是對的我就要做,是錯的我就要反對,哪怕你是領導也不行。師父剛跟女妖精說一句話,他就抬手把女妖精打死,還要嘲諷師父動了色心。不但質疑領導的能力,還要質疑領導的人品,唐僧自然大怒,「天靈靈地靈靈死猴子快頭疼」。

現在知道「堅持原則跟掌握尺度不衝突」。再對再好也得有領導授權,看到師父被女妖精抱走也不緊不慢,跟八戒沙僧說不要著急,我自有救師父的辦法,而且師父身邊還跟著六丁六甲五方揭諦一個隱形加強連呢,出不了事。再說了,師父佛法精深,說不定能渡化那女妖精,也是一樁功德嘛。

唐僧掙扎著從妖風裡伸出頭來:「悟空,你終於成熟啦~」


五莊觀。

以前遇到困難,只知自己死磕;

現在遇到困難,知道滿世界拉援兵。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捻幾根釘子?當年做齊天大聖時結交的人脈,有時候真比七十二變筋斗雲一萬三千斤大鐵棍子好使。


真假美猴王。

以前受了委屈,撂挑子回家不幹了;

現在受了委屈,知道去找觀音菩薩。那是領導的領導,她一句話比你死磕仨月管用。


我覺得猴子沒啥成長,主要是唐僧在成長。

一定要說猴子的成長,那就是找幫手的技能越發熟練了,一開始還每每需要別的神仙提醒他去找誰,後來知道了,不行直接找玉帝,再不行去佛祖那,這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