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釣魚非引戰,理性回答


大多數喜歡歐洲史的也喜歡中國史,大多數喜歡中國史的並不了解歐洲史,題目應該改成「只喜歡歐洲史的人了解歐洲史但只喜歡中國史的人有什麼不同」。

我只說說部分只喜歡歐洲史的人是什麼樣的:通過《刺客信條》系列、《十字軍之王》系列、《全面戰爭》系列等歐洲史遊戲入坑,圍繞著遊戲內容了解和學習歐洲史,而且有一部分對中國史所知甚少

我最早是從04年的《信長之野望11》和《太閣立志傳5》入坑的日本史,買了很多和日本戰國史相關的書看,印象最深的是還在上小學的我居然看完了非常長的山岡庄八《德川家康》;好在我後來玩了06年的《三國志11》,所以也入坑了中國史,《三國志》是我唯一看完的二十四史。

然而《三國志》系列和《信長之野望》系列一樣,都是日本KOEI出的,不是我們國家自己出的歷史遊戲。

好在還有歷史網文,相當多的中國史愛好者是通過歷史網文入的坑,例如我是通過06年開始連載的《明朝那些事兒》和07年《回到明朝當王爺》入坑的中國明朝史,歐洲史要等到我上大學開始玩《十字軍之王2》和《歐陸風雲4》才入了坑。

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也能做出《十字軍之王》和《歐陸風雲》這樣的優秀歷史遊戲,以及《全面戰爭》和《刺客信條》這樣的歷史3A大作。


如果你想去歐洲旅遊,恐怕還是需要對歐洲歷史有足夠的了解。

去歐洲旅遊的一大特點是主要在城市裡遊覽,自然景觀為次。在歐洲無論走到哪,你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城市街道,教堂,宮殿,博物館等人文景點遊覽。

這些人文景觀可能是羅馬帝國的遺迹,更多的是長達千年的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如果對歐洲歷史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宗教歷史演變過程沒有足夠的了解,基本是白來一趟;如果不去了解一些西方神話體系,不知道基督教的由來,你甚至無法看懂一件神話人物的雕塑作品,也無法明白一幅宗教畫。即便有人給你講解,你也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歐洲歷史內容相當豐富,其演變過程又和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歐洲歷史的著名人物又多,所以看歐洲歷史不會太枯燥,這些都是我喜歡看歐洲歷史的原因。


喜歡中國史的人習慣把現在和過去相比較,喜歡拿不同時代的明朝清朝玩朝代斗獸遊戲。喜歡歐洲史的人習慣和同時代的國家相比較,喜歡拿普魯士比奧地利,拿歐洲比阿拉伯或者歐洲比中國。卻很少有喜歡歐洲史的人拿羅馬帝國對比亞歷山大帝國。中國史愛好者是縱向比較,拿過去比現在。歐洲史愛好者是橫向比較,拿自己比周圍。

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根本原因是傳統中國的價值觀和西方價值觀不同。中國長期就有「天下」「五服」的觀念,認為整個世界最高君主就是中國皇帝,其他國家君主要麼是中國皇帝的臣民,比如越南朝鮮國王和室町幕府時期的日本將軍,要麼就是妄自僭號的不安分臣子,比如蒙古的可汗。傳統天下價值觀認為周圍國家並沒有值得和天朝比較的,天朝只能和它的前朝比較,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這種思想的代表歷史著作就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中外國列傳一般是在地理志的後面,並且大多數內容都是其他國家部落和中國的朝貢關係。這也反映了古中國人的世界觀,華夏是萬古列國之尊,列國都是華夏的臣屬,是直轄版圖外的藩屬。

古代中國人世界觀

而這種價值觀多多少少影響到了現在的中國史愛好者。除了朝貢體系崩潰的滿清時代,中國史愛好者會拿滿清比較一下同時代歐洲或日本,嚎啕大哭一下。或者是某些精羅分子有時候拿漢朝比一下羅馬。鮮有中國史愛好者會把漢唐宋明和同時代的國家相比。大多數時候中國史愛好者都是停留在朝代斗獸比如明比清,宋比晉,漢比唐的水平。

而西方傳統價值觀和中國不同,西方除了羅馬時代,長期小國林立。各個國家始終處於一種激烈的類似於春秋戰國的競爭狀態。這就導致了歐洲人更習慣拿自己和同時代國家相比較。你如果看古希臘人的作品,古希臘人特別喜歡拿自己和波斯人,埃及人比較。認為自己代表著歐洲文明,和亞洲文明(波斯),非洲文明(埃及)是平等和並列的。你如果看近現代德國人的作品,德國人習慣把自己和法國英國相比較,或者不自覺的把西方(西歐)和東方(土耳其俄羅斯)相比較。

這一種歷史觀念代表史書作品有,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書中分為波斯,埃及,希臘三個部分。尤其是埃及部分,很多筆墨都側重在同時代的埃及文化與希臘文化的優劣比較上。甚至講埃及的地理,也要扯上一句「埃及有一條希臘沒有的大河,埃及人得意的說:如果不下雨希臘人就得不到水,而即使老天不下雨,埃及也可以從大河裡得到水。」

希羅多德眼中的世界,分為歐洲(希臘),亞洲(波斯),非洲(埃及)。由三個互相競爭互有利弊的地區組成。

這也深深影響了歐洲史愛好者的價值觀,也導致歐洲史愛好者喜歡橫向比較,喜歡把同時代的國家進行對比。

這兩種比較方法那一種對,我認為都對也都不對。互有利弊。

喜歡縱向比較拿過去和現在對比的人,優點是可以清晰的看出一種文化或者政治制度不斷成熟的過程。比如科舉制度的不斷成熟等等。但是缺點是沒有世界觀全局觀,容易鬧出笑話,比如有的清粉認為清朝能很好的控制蒙古,是比明朝政治手段高明。如果從清朝修建喇嘛廟安撫蒙古這些政策的成熟上看,這麼想有三分道理。但政策的成熟絕不是主要原因,如果有一點世界觀念,放眼當時世界,我們就會發現沙皇俄國已經佔領了西伯利亞,蒙古已經成為夾在中俄之間的困獸,遲早要投降。清朝的準噶爾可比明朝的韃靼瓦剌好對付的多。這就是中國史愛好者觀念缺陷造成的失誤。

而歐洲史愛好者不會有中國史愛好者這種錯誤,往往能夠放眼世界。但由於沒有縱向對比拿過去比現在的觀念,也往往會有看問題看一半的問題。比如「中世紀是黑暗的」,這個觀點就是有錯有對(杠精注意這句話)。跟同時期阿拉伯和唐朝相比,中世紀歐洲的確很不堪。但和羅馬帝國時代相比,中世紀歐洲雖然更窮也稍顯落後,但中世紀的農奴制,貴族只收取一部分錢財,農民可以擁有財產這種制度,和羅馬慘無人道的奴隸制比就是一個進步。之所以很少有人提這個,就是受歐洲傳統世界觀影響,不習慣拿過去和現在相比較。

因此我認為這兩種比較方法互有利弊,我們應該保存傳統中國天下五服的歷史觀,也要注意了解歐洲列國競爭的歷史觀。用兩種思維方法考慮問題往往更加全面也更加合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除了讀中國書外,要多讀各個國家的書的原因。


這個問題背後的台詞是,中國史和歐洲史愛好者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另一個用意是,企圖讓中國史和歐洲史愛好者撕逼。

然而很遺憾,我不可能和自己掐架,因為我兩者皆愛。

說到正題,這兩種歷史(文明)有和區別呢?說實話,我是說不上來這種大問題的。但是我知道,歐洲歷史和中國歷史比較起來最讓我在意的是,歐洲史,尤其是中古時期(約500-約1500)發展了成熟的商業文明,進而在此基礎上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而我大中華這邊呢?長久以來缺乏這方面的演化,大部分歷史都處在農業文明之中。

德意志的漢薩同盟這種商人的城市聯合體著實令人玩味... 它的軍事力量強大到竟可讓丹麥這樣的國家俯首帖耳。

不過北宋是個特例,它其實是個工商業頗為發達的朝代,正是這個朝代最具前瞻性地發明了紙幣。它的重要性在於,紙幣的出現是為了應對高度繁榮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簡單說,大宗交易必須使用這種貨幣,基於同一個理由,西方在繁榮的時期金幣被大量使用就是很好的例證。

農業文明意味著什麼?——不自由。

因為農民必須依附於土地,而商人代表了人口和貨物的流動,總之這裡的自由是相對的。

同時由於農業文明本身也不需要像商業文明那樣的成文法、會計制度、和稅務系統,用來規範並促進商業活動。此外農業文明也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分子,甚至在此環境下,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其實是普遍現象。有人會說我們古代出了那麼多經典書籍,那麼多的文人墨客。但這些實際上都是少數,並且這些遺留下來的文字內容恐怕大多數都與商業文明,也就是我們現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知識體系沒有太大關聯。

還有一點,我發現想要了解中國史料知識,查找相關資料比歐洲史似乎要更難一些。是因為資源少,還是因為不夠公開,還是因為近現代的研究成果不算多?我也不知道,或許只是我個人的偏見罷了。

綜上,我並不打算唱衰我大中華的璀璨文明和悠久歷史。相反,我對春秋戰國、三國、魏晉南北朝、唐朝、宋朝、甚至是元朝都是很感興趣的。

為什麼元朝在此之列?因為那時的蒙古人實際上是頗為開放的,正是蒙古人打通了歐洲和亞洲的商路,才使得馬可波羅有機會一窺我中華之偉大。

總之,每個民族的歷史都有值得他們後代為之驕傲的地方。完全沒必要厚此薄彼,把自己的知識面局限於一個狹窄的範圍。

這兩類人的最大區別,我想就是…… 哎呀,好難回答啊( ?? ω ?? )?。

估計只是興趣不同吧,但這隻適用於那些浮於表面的人。

如果非要有一個不同,肯定是因為這個人的精力有限。在歷史學的浩瀚大海中,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精於所有歷史學研究領域,比方說了解歐洲古典史的人很可能不會涉足太多中世紀史。甚至中世紀史都是一個很大的研究領域,各個細分的研究方面都需要耗費一個人相當大的精力與時間。

學海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個人感覺:

其實中外歷史都是講人偏多,比如亞歷山大大帝帶著夥伴騎兵好像就天下無敵了,就和李世民帶著他的玄甲軍一樣。

之所以感覺到兩者差異,第一點就是人名問題,一本書捧讀下來,兩三個字的名字自然好記一些,給人一種感覺就是中國歷史在講王侯將相,但是真要細究一下五代十國便也記不住了。

第二點是譯著的問題,實際上外文翻譯成中文經常也有一絲偏頗,文言文解讀對讀者文學修養也有較高要求,可是你若說外文看不懂去讀譯著似乎在情理之中的,而白話文則經常不具備說服力,即使在作文寫作中文言文和外文翻譯是同等地位。

第三點是數據問題,歐美國家考察歷史時間較早,史料更加全面,即使不全面瞎編也沒有人或者很難去考究,所以在讀者眼中似乎我需要什麼歷史都可以輕而易舉找出,似乎是全面的,約摸是客觀的。

中國歷史則不然,相關文章較少,尤其是具體細節問題經常翻遍全網也只有一些零星線索,若是有人瞎編則只需要質疑原文,只要對方沒有明確原文記載就不具有說服力。

所以我從不覺得兩者有本質區別,喜歡看人物可以找人物,需要對比同時代也有西方遊記的視角,再深度考察一番宰相首輔之類的奏疏同樣有記載,只在於哪個更方便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