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年代都是港澳台,日本音樂的巔峰時期,當時也都是火遍全亞洲

但到了21世紀初期,港澳台音樂也還是依舊輝煌,但韓流在亞洲開始分割它們的市場,進入2010年後韓流開始逐漸稱霸全亞洲,港澳台音樂就此走向沒落

我也不知道日本音樂是不是也是在21世紀初開始沒落的,華語樂壇和日本樂壇的沒落是不是也跟韓流利用當時的非主流時期崛起而造成的?


喜歡港台、日本和韓國偶像是三種平行愛好,是可以並存的,以前是這樣,現在也一樣,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存在「都喜歡」的現象,現在也一樣有不少更喜歡旋律性強的港台和日本流行音樂,不喜歡南韓唱跳偶像的(順便說一句,韓國的電影和音樂產業實力並不差,並不是只有商業偶像,《歌手》和《超級樂隊》都是來自韓國的音樂綜藝)


其實我覺得就算是音樂市場不景氣的現在,中日韓(包括港澳)里,日音的質量還是算很高的,但市場相對也是較封閉的,畢竟發展太早,傳播途徑等方面早已定型,稍微改變一下都會牽扯到一大堆相關利益者,很難像韓國那樣放手去做。

但這年頭就算在實體唱片第二大消費市場的日本,大量購買實體的也多是偶像團體的粉絲和動漫愛好者(還有老齡化狀態下的大量老年消費者,消費演歌之類,暫且不計)…… 畢竟「如果有便宜的消費形式,就不會選貴的」是非常正常的人類心理,而這類毫無「廚力」的人恰恰也是歌手/音樂人的受眾群。雖然好的音樂人唱片賣得也不錯,但是這年頭誰會指望靠著實體唱片傳播音樂。市場封閉,但實體還在賺錢,這就變成了日音從業者越來越為特定的群體提供音樂,日系偶像飯,日系動漫宅,日本風格的音樂的愛好者等等…進一步封閉和小眾…

現在的日音飯反而很享受這種狀態,甚至對於海外發展模式有一定的抵觸心理。能夠在海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日本歌手和樂隊,往往還是吃著動漫的福利,或者做得並不是流行音樂,影響力往往僅限於小眾領域(音樂大師暫且不提)。

題主提到「韓流」,韓流這些年影響其他國家的主要是kpop偶像,那我接下來就只看偶像這部分。。相對的jpop偶像想往外走,就算公司砸錢找美國音樂人合作和寫歌,買流媒推廣,買時代廣場廣告,粉絲往往也不會像kpop偶像的粉那樣做聲勢浩大的應援,或者幫忙沖北美b榜,充其量就是在推特上喊喊而已。

國內的日本偶像宅(包括男女偶像)在心理上就更封閉了,主要標準還是通過購買實體唱片沖日本o榜上的銷量,而不是可以走得多遠,對於公司推廣海外市場的行為,甚至會做出反對。他們的理由往往很充分,一是jpop本來就沒有歐美紅利可以拿,走出去等於開墾荒地,很難有成果,二是日本國內的消費市場還很好,花太多精力搞海外推廣容易丟失眼前,三是諸如j家這樣的家族企業模式讓自家偶像可以分錢分的比較多,打破這個模式怕自家偶像像韓偶那樣分不到什麼錢,四是自家偶像被太多外人知道了之後引起圈子混亂,本來追日偶也是圖心靈寧靜,不想搞韓娛內娛那一套……諸如此類,具體可以看看qq音樂發嵐團新歌號召打榜那一條微博下頭的評論,對於不了解日偶的人來說會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

以上


記住,希望你能明白!對於日本韓國從來沒有太喜歡粵語歌曲!日本喜歡唱很大原因是因為粵語歌,用的是日本作曲!翻唱日本的!00年代初來以後比以前強太多了,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周杰倫!很厲害的歌手,他刺激了中國創作型歌手的誕生!從2000年後中國開始自己作曲!以前很多都是翻唱


韓流的興起,是因為李貞賢唱得確實不錯,但也就這一個。其他韓國歌手主要是靠性感跳舞火起來的,但也能火一把。再來就是韓劇的走紅、帥哥美女、慢節奏劇情,與音樂基本無關。

八九十年代是港台音樂在內地/大陸走紅,基本沒澳門啥事。港台都有用日本曲填詞,據說香港較多一點。當時日本藝人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並不多,比較紅的藝人是早期的山口百惠、90年代的酒井法子、後來的濱崎步。2000年後與韓流一樣,大多是走性感跳舞風,音樂方面無明顯優勢。

2000年是個分水嶺。華語樂壇沒落是因互聯網、MP3播放器的發展對唱片行業造成沉重打擊,厲害歌手紛紛退隱。之後,擅長性感跳舞的韓國歌手才火了一把。


韓流這個詞,已經都是二十年前流行的辭彙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