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個親手帶娃的父親。

同時,身為一個脾氣和耐心很好的人。

我厭煩一切跟我說不打不罵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我也不認同,包括正面管教裡面的和善堅定。

孩子這東西會升級,會迭代,會察言觀色,會因勢利導,我們別覺得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孩子,他們擁有自己的一套系統。

首先,特別小的孩子(口欲期)真是管不了,那個階段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只能忍。你看我家1歲多的妹妹我從來不吼,為啥,吼哭了我還要自己哄。哭厲害了能哭到吐,我還要自己擦。

但是大一些,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分辨能力了。咱得開始樹立規矩了。什麼大晚上大吼大叫不行,房間里蹦跳蹦跑打球,不行。你住樓房,樓上樓下都有人,不能影響別人是我家教育的底線。

吃飯要扶著碗,別jiaji嘴,餐桌規矩你得有。

帶髒字必須打,你別說跟誰學的,幼兒園別的孩子都說,這個我不跟你講道理,不行。

我和我兒子經常互毆,男孩子和父親有肢體互動挺好的,我們也都學散打。但是,打別人不行,什麼媽媽爺爺奶奶妹妹,你肯定挨揍。

但是記住一點,動手可以,動手別動氣,動氣別動手。成年人生氣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容易傷到孩子。怒髮衝冠的樣子也會嚇到孩子。我學,內心平靜,打屁股,打完告訴他為什麼打。

再有一個前提,教育孩子的人必須是帶他的人,孩子首先要知道,動手的這個人是無條件愛他的,打是因為犯錯,不是泄憤。

您別從來不陪伴,不教育,上來就打,那孩子會逆反,會懷恨在心。

很多情況,教育無果,打完他就記住了,這是教育的一個手段,Again,不是泄憤。

我也會吼孩子,雖然我教育的我自己挺認可,但是孩子有時候還會擰,突然路過玩具店死命要玩具啦,因為點事兒歇斯底里啦。我吼完,事兒結束了,我道歉。爸爸剛才吼你是我不對,我失控了,但是如果我們重新來,你不要玩具,或者和我協商下次買,這些都不會發生,對不對。

說的時候要有態度,蹲下來,平視孩子,真誠。

完全對等的去溝通,別局著面子,別等太久。

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摸索教育方式,別教條,別暴躁。他們第一次為人,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互相學習。

以上,散了。


嗯……

在我閨女六七歲之前我是做到不打不罵不吼不叫……

她小時候實在可愛,嘴甜又貼心。兩個月就能睡整覺,尿不濕戴著也尿不到床上,拉拉褲晚上睡覺穿到幼兒園,直到她自己夜裡爬起來上廁所,不爬高上低不上串下跳,很安全,雖然是我一人邊上班邊帶她,但是我都能扛住並沒有覺得很累,或者是獨自育兒的累對我來說壓力不大。

甚至她學鋼琴,這個讓很多家長抓狂的項目上,我也沒有打罵吼叫過……

因為鋼琴是鋼琴老師教,練琴是陪練老師來家裡陪,我啥也不懂就聽個音,沒參與,又外行…聽個響,反正覺得比我高強…

外加若干育兒書心靈雞湯輔助

讓我能耐下性子來發現她的好。所以一直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直到上了小學……

各種問題就迎面而來啦。

雖然我做了重重心理建設……

還是會有剋制不住自己脾氣的時候。

就算我專門買了個書架放在床頭,專門放育兒書家教書,如何陪讀如何陪寫作業如何陪娃度過小學期如何陪孩子度過叛逆期各種兒童心理學等等等等摞起來一米多高……時時翻看給自己灌雞湯,做筆記列計劃……以及跟閨女約法三章當她覺得我脾氣過大時候她得唱保命歌曲自救,而我聽到她唱這歌就得剋制自己情緒冷靜下來…等等等等

但是太難啦!

目前為止沒做到完全能不吼不叫……淘寶上九塊九買二送一小竹板買回來三根她藏三根……

即便理論知識一肚子,但是付諸於行動難度係數翻了好多倍呀。

歸根結底我還是凡人一個。喜怒憂思悲恐驚一個都少不了。

但是不拋棄不放棄繼續努力吧……

育兒之路路漫漫啊……跟孩子共同成長吧。


把他當人,當成和你一樣平等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做錯點事喜歡被人打罵吼叫么?你孩子作為人,和你一樣。

至於我,你是怎麼做到對你爸媽領導同事不打不罵的,我就是怎麼做到對我閨女和以前的學生不打不罵的。

我這人其實有些急躁的,不是傳統的沒脾氣逆來順受怎麼都行的女人。知乎基本所有提問男朋友和老公怎麼怎麼的問題,我心裡的回答都是受不了,趕緊分。

但是,我和其他比我脾氣更好但是會打罵孩子的女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我把孩子當人,和我具有同樣平等人格的人。

以上思想來自於我媽,她養我的過程中從來也沒幹過打罵吼叫的事兒(她七十年代當小學老師班主任的時候,也沒打罵吼叫過任何一個學生,帶的班成績在幾十個班裡永遠第一),所以我根本沒有可以跟孩子動手的想法(我外婆從沒打過任何一個孩子,我奶奶也沒有)。


可以做到的。關鍵是要真正的去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有一個無比堅定的信念,孩子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的邏輯往往很清楚,很直接,不會無緣無故亂來的。

究其背後的原因,如果是教育問題,也多半可以歸到大人的問題。

所以,當我看到孩子做了一件我不認可的事情,我會有2個反應

1.我認為不對的就是不對嗎?孩子是不是有他自己的考慮呢?是不是我還沒有理解到?

2.孩子為什麼養成了這個習慣,是我以前哪裡做的不對呢?

等你想完這2個問題,你就會發現,你沒有資格打罵孩子。

咱們舉個例子,孩子在商場看到一件玩具,希望媽媽買給他,但是媽媽不想給孩子買,

於是孩子就開始大哭大鬧,很多媽媽可能開始的時候會試圖講道理,和孩子協商,但是孩子還是不停的哭鬧。

後來大人煩了,於是揍一頓拖走。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這類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1。孩子為什麼要買這個玩具,需要去理解,其實有很多種可能。有可能他曾經看見樓下的小夥伴玩過這個玩具,他非常羨慕。也可能他從來沒試過類似的玩具,他看了演示覺得非常好玩,也可能他正需要這個玩具來和小夥伴們大幹一場,也有可能他以為擁有這個玩具他就能變得像奧特曼一樣。講道理,這些想法對一個孩子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2。大人為什麼不想買這個玩具,也很值得剖析。有可能曾經買過類似的玩具,現在還沒壞呢,也有可能大人覺得這種玩具華而不實,根本不好玩,也有可能覺得太貴了,性價比不高,也有可能家裡玩具已經夠多了,很多玩具玩了一會就被丟在一邊,太浪費了,也有可能商城賣的太貴,淘寶上便宜多了。

3。如何和孩子達成一致?

首先,好玩不好玩這點我不評價,畢竟不是我玩而是孩子玩,孩子覺得這個好玩,那我就會選擇相信他,支持他的判斷。就算是孩子判斷錯了,這個玩具確實不好玩,那他也學到了一個寶貴的經驗。花錢買經驗是值得的。

其次,如果我確實經濟緊張,我會明確的告訴孩子我買不起,看看能不能換一個便宜一點的。如果互相之間有信任的話,這種商量是容易達成的。如果之前總是欺騙孩子,缺乏信任的話,那就以後盡量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守信的人。

再次,如果是價格虛高的話,我會掏出手機到淘寶上找一下有沒有類似的玩具,如果能便宜很多我就會和孩子說我們回家上淘寶買,會便宜很多,如果差不多價錢,那我就會直接買下。

最後,我會在很早的時候就和孩子達成一個協議,每次出去玩,如果要買玩具的話,每次只能買一個。這樣他可以放心的挑玩具,我則不必擔心孩子買了這個還要那個。類似的規則還可以加,比如同類玩具只買一次之類的。重點是要和孩子取得共識。有規則就有邊界,大家共同遵守就好。如果平時你是遵守規則的,那孩子也很願意遵守規則的。

我們大人經過這麼多年社會的磨鍊,慢慢掌握了社會道德規範,但是這個社會規範是文明的產物,只是這幾千年來才慢慢形成的東西,甚至很多普世的價值觀是近幾百年來才形成的。這些東西不會出現在孩子的基因里,所以我們大人看到孩子往往很自私,很貪婪,也不懂禮貌,也不會尊重他人。這是很正常的,對孩子來說,生存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貪婪的獲取生存資源是孩子的本性,而禮貌,教養這些東西在孩子的腦海里是不存在的,就算整天給孩子灌輸這些,就算看上去孩子很有教養,其實也只是孩子為了討好大人而不得不做而已。我們很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孩子只在意父母的眼光,父母之外的人只不過是會動的物體而已。理解這一層,就能理解很多孩子的行為了。

努力嘗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就會發現很多孩子的想法都是很合理的,只是他們不知道隱藏和掩飾而已,只是他們想到了就說而已。我會努力去保護他們的想法,支持他們的決定。

對了聲明一下,我2個孩子10歲了,我從來沒有打罵過他們任何一次。連口氣重一點的情況都沒有過。


很簡單,你敢打敢罵,敢吼敢叫不就是因為孩子小好欺負,欺負了也沒後果嘛?換成你害怕的人你還敢嘛?

把孩子當成你不敢動的人就好了,比如你父母,你領導,警察,持槍軍官,哪怕是個身強力壯的陌生人…

你那情緒,你那脾氣,放一紋身彪形大漢身邊保證無影無蹤,保你發現自己原來那麼善解人意,和顏悅色。

不就是欺軟怕硬這點事嘛?就不必包裝成「教育」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