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你信吗,够,你听吗


我在重庆主城区读书,一个月一千一,一千二左右就差不多了,我本身属于比较节约的人,玩游戏不氪金(偶尔氪个月卡买个皮肤,但基本上一个月在游戏花的钱不会超过100),衣服够穿就好,(一年入一件洛丽塔,比较白菜价那种一套下来小一千的样子。平常穿的衣服,也就入个四五件,一年的话),也不怎么爱买化妆品什么的。平常最大的开销可能就是平常的饭钱。

看一年的大开销的话就是双十一买点洗面奶护肤品还有书,可能会花个六七百的样子。

偶尔和发小聚个餐最多也就小两百。

至于生活费够不够用,反正我家里一个星期给280我是绰绰有余的。生活费不够的一般就是平常花钱心里没个谱,不会算著来。看见觉得不错的东西不会想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就买买买那种。

如果觉得生活费不够用建议记账,而且是手写记账(别问为什么,我帮朋友改乱花钱的习惯就是叫他们手写记账。确实比他们用手机记账管得住点)每一个星期看看自己的开销其实那些是没必要的。月末也是,看整个月的开销那些是没必要的。

多审视几次,自己心里多半有个谱了。下个月花钱也就多多少少会收敛点。久而久之习惯养成了,你就发现「啊哈,原来我一个月用不了这么多钱」你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看地方,我长沙,男的,早餐四五块的样子,中饭11左右,晚饭我习惯吃面,饼那些,七八块,基本不喝饮料,两大瓶1.5l的农夫山泉够我喝三四天,一天35生活费我还有剩,洗发水最大瓶的清扬,沐浴露最大瓶的六神,丝塔芙最大瓶的洗面奶,基本上一个学期都用不完,加起来就200左右,护肤品大创一套,一年三次的样子,100多,水电费,洗澡热水,话费,车费,一学期300的样子,放假就出去打假期工,除了一天35的生活费不多要一点(放假没生活费),衣服鞋子都自己买,今年新手机也是自己买的,偶尔和发小出去聚聚,可能也就吃东西花个百把,2500在我看来不是够不够了,而是多了,不知道你们那物价咋样,我只知道我暑假去物流公司上班卸货一个月给我发了3700多,分拣的一个月就3000,公司里除了业务员和领导,能上4000的凤毛麟角,基本上不是干体力活的都是3000左右,如果2500不够,可以自己放假去上班,大学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我个人感觉实在太够了

比如说,早餐买碗面啥的也就五元左右(除非你非要说我要吃一二十牛肉面,每天吃的超级豪华,那就另算)

中午一碗饭就按照十二算(学生餐大多是这个钱)

晚上有的人吃饭有的人吃面,这么一算下来其实也还好

5*30=150

12*30*2=720

如果有时候还需要买一下生活用品,例如洗衣液,牙膏,毛巾,零嘴,杂七五八的东西,给三百预算,那也才

720+150+300=1170

但是也要分地区

如果你的大学在一线城市交通也十分方便,那么2500可能就是勉强够,因为可能饭会贵点,但是如果你到食堂去吃,应该也不会更贵,但不至于缺钱,如果不生病,不交其他资料费等等。就只算生活费的话。

如果你的大学在二线城市,你的生活费在1200—1500就差不多了。如果你要拓展生活质量,时不时买件衣服,或者买些化妆品,那就说不准了。

如果你就在地级市读大学,我个人认为纯生活费1000—1200也很够。但是这些只能作为参考,还是要依照你的家庭经济以及个人消费程度的。


这个应该看个人需求和大学所在城市的消费环境。单从消费环境来看,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这个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我个人的需求来看,已经多很多了。我在广州大学城上大学,尽管这里的消费价格相较于普通的环境要贵一些,但是因为我没有特殊的消费需求,只要够学校的伙食费即可,所以我每个月一千二都还会剩下一些。我不喝奶茶不点外卖解馋,不逛淘宝剁手,同学聚餐AA,饭堂正常一日三餐,1200对这样的我来说绰绰有余。

我觉得最主要看的还是个人的消费需要。我们班有三位同学生活费都不足一千,但是他们也能把钱控制得很好。并不是说在一线城市上学学生的手头就一定会很富裕,我之前接过一个保险电话逼著我交保险费,每个月两百或者以上,要交十年,我知道是诈骗或者是广告电话我就一直挂断,但是还是会频繁打电话过来,我最后实在不想跟那个客服多说什么了,于是我就说:「我在大学的生活费不高,拿不出额外的钱给自己做投资」,那个员工追问我的生活费我就说了一千二,她就大声唏嘘了一句:「啊?我这边查到你在广州这种大城市上学,生活费应该不会这么低吧!我之前也是打电话给了一个学生,ta的生活费都是两千打上的,你在骗我吧。」最后我跟她说我是残疾人,要是你想让我办的话我以后会出各种问题,能让你们赔空(他们是小公司,我以前从来没听过这个保险公司),于是她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就挂断了,后面也没再打扰我。举我这个例子是想给个现在可能大多数人都病态认为的一个现象:在大城市上学一定要给足很多钱才能满足在校生活需求。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我认为所有东西「够用」就行。什么是「够用」嘞,「够用」就是指做/用某一事物能满足个人对这个东西全部的要求或者需求即可(个人理解,具体意思可以查字典或者百度搜索)。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需要用到电脑,他们对电脑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有「性能恐慌」,觉得自己要拥有的电脑不是最高性能这个电脑就不行,哪怕有些人仅仅只有普通的办公需求。我觉得如果我们的需求仅限于看剧、office办公什么的,那一个普通的轻薄本就足够用了,轻薄本虽然性能经过「轻薄」这一限制的压缩肯定不会很高,但是对于这些人群,买个高端又昂贵的游戏本,我觉得无异于浪费——电脑性能完全过剩。一个轻薄本能满足完所有的办公需求的事,上一个游戏本去做,我觉得大可不必,不论你是否富有是否在乎「这点钱」——我觉得勤俭节约永远不过时。所以我回归一句话,生活费,够个人用就行。我们周围以前高中的同学去往了各种城市上不同的大学,但跟他们联系沟通的时候也得知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是1500上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去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样在广州大学城),她跟我分享她师兄师姐跟他们讲的一个关于生活费的笑话:「如果你是单身狗,放心我们全部单身狗陪你过1500的简奢生活;如果你有男(/女)朋友,欢迎移步另一个群,狗粮饭堂的师兄师姐都会手把手教你2000及以上的富豪生活费该怎么花」。虽然是句笑话(可能不好笑哈,我当时也没笑,就是问了她一句有情侣的话要这么夸张吗,哈哈),但是题主可以以这个为标准衡量一下。

如果你「不能忍受」自己不剁手、自己不点小食饮品赏嘴、自己其他消费活动,那你可以要多一点。话虽如此,我个人还是提倡能节俭就尽量勤俭,毕竟现在花的都是父母的,我们做学生的需要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珍惜他们的辛苦付出;欲望可以有,适度就好。这个消费标准需要题主自己考量了。

最后,做学生是福,欢迎现在或者未来的你加入大学生活,祝与我陌生的你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