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茫,戾氣太重,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努力,每天上班也是渾渾噩噩,想要做的事總是拖沓,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要在這浪費時間,卻得不到答案,因為沒有目標和希望,情緒也是特別低落,我該怎麼做才可以調整過來


沒另外的辦法,只有體育運動才能根本上改變你自己,長跑吧,每天開始逼自己,養成習慣,慢慢改變。或者,找一門平時自己沒啥興趣的卻又逼著自己去學的所謂愛好。


每天提醒自己的期盼


看了其他回答,總是不盡人意。那我來總體回答下你這個問題!

咱們來聊聊,你為什麼要工作?

你這時候肯定說「廢話,為了掙錢呀!不為了掙錢,我還要工作,我有病啊!」

啊,這個我承認。但是,可能也有人會說「我是為了開心吶!」「我是為了成就感啊!」所以,所有這些答案其實都是對的。

但是有一個答案,就很少人會提,你為什麼要工作?是因為你想要「被需要」。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最核心的原因,

就好像說,有人失業了,特別難過,那表面原因呢,就是沒錢了,就是他失去了收入;但是內心深處,最最打擊人的地方在於,我被解僱了,就表示這裡不再需要我了。又好像說,為什麼有人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有極大的挫敗感,

是因為錢嗎?真的不是,因為沒有人會餓死,對不對?又好像,為什麼有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會有特彆強的挫敗感,是因為什麼?是因為會餓死嗎?肯定不是,是因為這意味著「沒人需要我」。

當你的親戚朋友問你在哪工作的時候,他們真正問的是什麼呀?他們問的是你的工作好不好?

如果你的工作好,就是你被更有價值的地方需要。所以他其實問的是有誰需要你啊?

當然,我不是說錢不重要,但是「錢」代表的是你的價格,「被需要」代表的是你的價值。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永遠都是想確認「我是那個有價值的人」,

所以,被需要的感覺是最大的工作動力。如果一項工作能讓你強烈地感覺到「被需要」,覺得這個職位「沒你不行」,那哪怕再累,你也是愉快的,因為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特別爽,甚至會上癮。

咱們都聽過工作狂啊、過勞死啊,好多人都直覺地以為,那就是他後面有一個惡毒的老闆,拿鞭子抽他,天天讓他幹活,他是被逼無奈。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有可能是對自己的工作上癮。有的時候,這東西真像抽鴉片,一旦迷上了那種被需要的感覺,你就得保證有一定的劑量,才能刺激到他們。很多工作狂下班不回家,為什麼?因為家裡可能沒那麼需要他。他不在家,小孩自己做作業,老婆自己看電視,貓都會自己舔毛、

可是在工作場合,所有人都需要他,離了他大哥就不行,這是世界上最滿足的事情。所以我們很多人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以為世界上最爽的工作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其實未必,不信我給你舉個例子。假如你有一群朋友,你們約在家裡邊吃火鍋。然後這一群人當中,張胖子負責洗菜,李大麻子負責切肉,趙鐵頭負責調佐料,王二蛋負責樓下買飲料。

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你的朋友名字這麼奇怪?當然這個不重要了。

而你這時候蹦出來說「那我呢?我能幹點什麼?」結果大家都很客氣地說,「哎,你,你什麼都不用干,你負責吃就行了。」之後,從頭到尾兩個小時,大家都在忙,你坐在旁邊沒事幹。我問你,你爽嗎?這麼聽著,你會說「那我當然爽了,我就負責吃」。

但是如果你有過這種經驗,我告訴你,你可能會如坐針氈。最後開飯了,你吃的是一肚子的糾結,因為什麼?因為你覺得自己在這個群體裡面不被需要。雖然你吃了火鍋,最後你可能會嘀咕說,「下次再這樣我就不來了」。而這只是一頓飯,如果天天這樣呢?錢多事少離家近,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爽

我說這話是有證據的。我們團隊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用戶調查,問大家「職場當中最困擾的事是什麼?」當然有人說是「工作太忙了,太累啊」,但同時,也有很多人回答說,「太閑,怕沒事幹」

如果你是那個抱怨工作太忙太累的人,你就會覺得「說這話叫站著不腰疼,你是不是在嘚瑟,是不是炫耀?」但是我相信,這個有一部分是真話。因為在工作當中,有幾種情況是可怕的,比如坐冷板凳,被架空,或者乾脆給你一個閑差。

因為這都表示沒人需要你,你對這個公司沒什麼價值。沒價值,有的時候比沒有價格還痛苦。那些跳樓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不是因為自己沒價格,而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價值不在了。

聽到這,你會反駁說「我工作當然首先是為了賺錢啊,如果錢都沒賺夠,談什麼價值?」我告訴你,不一定。

我看到過一個報道,說日本有一個老太太,開了一家自助餐的餐廳,20多年了,沒漲過價,一直就是500日元,大概相當於人民幣30多塊錢吧。那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她為什麼要這麼干?

老太太說,「我就是想讓大家花很少的錢,能夠幸福地吃到飯。」雖然她可能賺不了什麼錢,但是每天她看到這些顧客的一個笑臉,聽到顧客的感謝,就這些,就支撐她辛勤地工作了20多年。

換成咱們的話來說,就是因為她感覺到了被需要。像這樣的事,真的不是日本有,中國也多的是。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去當志願者呢?他有這個時間,他去打份工,掙點錢,難道不是更好嗎?所以可見,如果能夠得到被需要的感覺,有的時候,我們寧可不賺錢。

所以很多職場里的新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擾,他們說「我的工作都是一些低階的重複勞動,特別無聊。」我看這個問題啊,我會覺得,也許不是工作本身太無聊,而在於他們感覺不到他們被需要。

就好比說,同樣是重複勞動,你是一個工人,你在一個皮鞋的流水線上工作,那你覺得這個工作可能沒什麼勁。但是,如果你在一個小作坊里做皮鞋,前店後廠,那客人就在前面排著隊,等著你這雙鞋。

所以,一雙皮鞋做好了,往門口一放,立刻就有人接過去說,「哎呀,太棒了,你這雙鞋做得太好了,我排隊排了很長時間,謝謝師傅!」這樣,你肯定越干越起勁。所以,做同一件事,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再比如,剛才那個開餐廳的老太太,你說她的工作本身就多有意思嗎?其實也未必,她也是每天重複地做菜做飯而已。那你設想一下,如果她做出來的餐點,不是直接賣給客人,而是裝上卡車,運到7-Eleven去賣,那她肯定就覺得這份工作又累又無聊。所以,你是不是厭倦的並不是工作,你厭倦的是那種「感覺不到被需要」的狀態?

那說到這兒,有人就問說「馬老師,你說的這些啊,都是那種工作,就是他們直接面對被需要者,所以他們被需要的感覺特彆強烈。但是我乾的不是這一行啊,我就是在流水線上,那我這個被需要感從哪獲得呢?」那我不能指望著老闆走過來,拍拍肩膀說,「哎,你是咱們公司最需要的人!」

咱們當然不能指望這個。所以我才說,你的情緒,你自己負責。被需要感也是一種情緒,你完全可以主動地去尋找這種被需要感。

具體說,怎麼去尋找?教你三個字,往外看。你覺得你的工作特別無聊,沒有價值,沒有被需要感,那是因為你的眼睛一般都是往裡看。你看到的是自己手上的事,而要想獲得被需要感,你眼睛得往外看,看到這份工作真正服務的人是誰。

什麼意思?有一個小夥子,他跟我傾訴他工作的煩惱。他是政府部門的辦事人員,所以他大部分上班的時間,都是眼前來辦事的這個民眾。所以他做的事其實是重複解釋同樣的問題,千篇一律,非常枯燥,他越干越不耐煩。

他覺得這個工作太沒意思了,太枯燥了。

那我就問他,「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一個人來,問你的都是同樣的問題呢?我告訴你,答案是,因為他們都是第一次來這辦事,

他們來處理的可能是領證啊、離婚啊、打官司啊等等等等,他們都是人生當中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而你,是他們求助的第一個人。

所以你看到他臉上是焦急啊、是忐忑呀,他就是等著你告訴他,該怎麼處理。

所以當你意識到這一點,你眼前就不再是一片工作,也不再是一群人,而是一個一個等著你幫忙的人,你就能感覺到,他們有多麼的需要你。所以記得,往外看,你才能發現做這份工作的真正意義

贊呢…


我覺得是太關注自己了,試著做點好事,多關心一下身邊的朋友親人


鍛煉可以調節心情,當然,如果你不高興的話,我覺得你也可以找找不同類型的電影啊書啊來看看,通過把自己代入那些作品來讓你的多種情緒得到抒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