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誰說的會過時。。

我們常說的鑽石,應該泛指是鑽石鑲嵌飾品。沒有誰天天捧著鑽石裸石上街的吧。

所以,鑽石因為有飾品屬性和工業用途,跟黃金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樓主多慮了。

發佈於 2020-09-1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司鎮銘司鎮銘國輕工、地大、NGTC、GIA等多職稱國家註冊高級珠寶鑒定師

鑽石會過時這種問題基本不存在的

1物理性質:莫氏硬度10單質晶體寶石,保管的當的話地球不爆炸它就沒事,不會形變不會自然解體不會質變

2化學性質:單質碳元素晶體,不怕酸鹼,不怕腐蝕,不會自然氧化不會自然風化

3現實性質:鑽石黃金其實都是硬通貨,國人喜歡黃金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2018年後中國成為最大的金飾市場消費市場佔全球需求量的30%黃金消費多,這才導致黃金鑽石平分天下,另一部分出自我們自己幾千年的文化薰陶,所以部分人感覺黃金更加好看,但從國際市場來看鑽石市場的消費量是高於金飾市場的,我自己個人更加喜歡18k金和彩寶,黃金和鑽石我個人拋開純投資大量購入的情況下,在只有這兩者的情況下選鑽石,國人有部分買黃金屬於投資方向(對抗通脹、期貨)不是為了單純作為金飾,但他們會更加偏向金條這種工費很低的產品。至於為什麼不選鑽石作為投資,原因也很簡單:1品質和大小不夠的情況下沒有專業渠道不好出售 2品質大小夠的情況下價格難以負擔,以一克拉、H色、vs2凈度、3ex、無熒光、無奶咖、肉眼EC0、GIA證書裸石為例現在DR的市場零售價格為8萬-9萬一顆,批發價低不少但畢竟是以量為主的市場,還需要找到珠寶業內人(零售店的員工全部不算),你覺得投資鑽石會是普通消費者的第一選擇嗎?

4其他:那些能買一克拉鑽石的人他的眼光絕對不止只關注鑽石這麼簡單,有很多寶石價格遠超鑽石,例如天然無燒的大顆矢車菊藍寶、鴿血紅紅寶,他們也會投資這種升值更快的寶石。但是往往越高端的市場越對寶石類的產品感興趣,你可以沒事觀看一下各類高端珠寶秀、時裝秀、沙龍展、或者回顧下大家熟知的維密秀,這些走在時尚前沿、設計前沿的地方,產品基本是以寶石類為主18k金為輔的產品居多,黃金基本沒出現過,中國早晚要進入世界頂尖時尚設計行列的,市場和鑒賞水平也會和世界趨勢逐步靠攏,這樣你還覺得鑽石相比黃金過時?

今晚無聊有時間剛好發表一下對 @魔法小揹包 評論的一些看法

先提問幾個關鍵問題:

1為何鑽石比黃金貴

2鑽石分為哪幾種,用途去向何處

3合成CVD鑽石高凈度大顆粒所需條件以及現在的大致價格

你覺得想好的可以往下看了

1針對你說的合成CVD鑽石的問題:合成CVD鑽石遠沒你說的那麼輕鬆,我國合成鑽石用HPHT鑽石合成法和CVD鑽合成法,以前HPHT鑽石雜質包體色級等問題一直做不到特別好的控制,那時CVD還屬於剛剛成熟的新技術,近年我國合成CVD鑽石才開始正式出產大顆粒高凈度高色級成品,最近剛剛和寧波鄭州兩家國內做CVD鑽石的人聊過,這兩地做商品化CVD水平基本算國內前列,而且就你說高壓可以省掉沒錯,但是它需要降壓到0.1個大氣壓,以控制成品的凈度和顏色,13-15天為一個生長週期(約1-2克拉),而且氣相沉澱所以還是需要一塊天然鑽石作為種晶,以下圖是我2天前拿到的寧波產地合成CVD鑽石,3.74克拉,這已經是此次最新樣品中大顆粒情況下凈度顏色最好的幾個合成原石樣品中的一個,D-E,VVS,極限切割不失誤的情況下可以得到:1克拉*2 20分*4 10分以下碎鑽不等,這是X光掃描計算後的理論值,誰也保不準切割時會不會出現問題。CVD鑽石現在業內都在觀望沒敢去推,人工的東西永遠不可能等於天然的。

3針對你說的鑽石儲量大的問題:鑽石礦物名為金剛石,但是鑽石不等於金剛石,金剛石總量大但是質量普遍非常差,80是工業級,20%才能算寶石級(鑽石),這20%中的極少部分才能達到高色或高凈大概在5%,除去30分一下屬於小鑽,10分一下屬於碎鑽,按1克拉以上來算可能只佔5%中的1%,你可以算下這個數值是多麼小,只因為普通人見到的金剛石基本寶石級的鑽石所以才覺得鑽石都是那個樣子的,那80%工業級金剛石都拿去做金剛砂紙、金剛銼、拋光膏了。

還有金剛石基數大不代表鑽石量大,要知道以人類現在的開採技術,有些地方的鑽石是無法開採的,美國著名高校麻省理工學院在和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的一個項目中,利用聲波和X射線斷層攝像技術對地下120-150公里一處克拉通穩定地層進行了探測。他們發現,聲波在克拉通層的傳播速度有很明顯的提升。能夠比岩石傳導聲波的物質有很多,但是有一種最讓科學家注意,那就是鑽石。在接下來利用地震波三維模型和取多種礦石的對比後,這支科研團隊得出結論:克拉通根(克拉通地層的物質)中含有1%-2%的鑽石!但是基本這個位置處於無法開採的狀態,人類一直最深地下探測深度為,下圖說明克拉通穩定地層在什麼位置,世界上垂直距離上最深的鑽孔(前蘇聯的科拉超深鑽),深度也就12262米,所以這個暫時只存在學術研究對於現實毫無影響,沒哪個國家會打個160公里的鑽井就為了找鑽石,這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3關於地球黃金儲量的問題:黃金總量遠大於你的想像,黃金屬於單質,提純出來就是黃金可以出售,但是鑽石是單質晶體,挖出來等級差的就等於沒有價值,所以寶石級鑽石量遠小於黃金,截至2018年,全球金剛石探明儲量是500噸(25億克拉),其中鑽石僅為儲量100噸,工業級金剛石儲量400噸。而黃金,全球探明儲量是54000噸。

5地球外形成鑽石的問題:出了地球誰也不好說太陽系內黃金和鑽石誰的量級大,8大行星人類至今最多隻在幾個行星表層研究過有些還連研究都沒有,掘地三尺都沒有如何判定沒有金元素?科學家說土星和木星也只是說推測可能存在結晶碳,後期以訛傳訛成了有鑽石雨,那就當它真的有,那我們現在拿得到嗎?

再者太空中自然想形成鑽石條件基本不允許,沒有重力哪來的壓力?加熱單純碳元素得到的是原封不動的碳元素,因為隔絕空氣加熱碳一般沒有變化,反倒是金剛石在絕氧下2 000-3 000℃轉變了石墨,離太陽太遠用HPHT合成法缺壓力和高溫,太近溫度夠了沒壓力也不行,就算用CVD也缺0.1個大氣壓少了也沉澱不起來,種晶還要從地球自帶

其他補充:鑽石硬度為莫氏硬度10(1-10級,頂級10)但是鑽石作為一種單質晶體,會碎,因為鑽石有解理面,硬物磕碰同樣會損壞,足夠大的情況下破損還可以做成小的,但是小分數的破算則無法再次利用只能當工業用途,但是黃金打成粉重新加熱融合只是重量有一定減少,而且現珠寶業內先進一點的工廠可以做到3%以內的損耗量,就算這3%最終也會回歸大地等待收集提取,單從循環利用來說,鑽石基本近乎為0%,黃金幾乎100%,

總結:不知道你CVD鑽石都沒瞭解清楚然後就怎麼著用一些神奇的理論講半天后得出個太陽系中金元素少、太陽繫留給我們足夠的碳元素去轉變為鑽石這種觀點,壓根就不現實好嗎,不管是總儲存還是再利用來說,天然鑽石稀有性完全不是黃金可以比的,還有你最後那個驢脣不對馬嘴的黃金保值率更高的結論,你是不知道還是不敢說12-13年黃金暴跌至今還有普通消費者套在裡面,普通消費者有業內那些買賣渠道和變動信息?


鑽石會過時這種問題基本不存在的

1物理性質:莫氏硬度10單質晶體寶石,保管的當的話地球不爆炸它就沒事,不會形變不會自然解體不會質變

2化學性質:單質碳元素晶體,不怕酸鹼,不怕腐蝕,不會自然氧化不會自然風化

3現實性質:鑽石黃金其實都是硬通貨,國人喜歡黃金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2018年後中國成為最大的金飾市場消費市場佔全球需求量的30%黃金消費多,這才導致黃金鑽石平分天下,另一部分出自我們自己幾千年的文化薰陶,所以部分人感覺黃金更加好看,但從國際市場來看鑽石市場的消費量是高於金飾市場的,我自己個人更加喜歡18k金和彩寶,黃金和鑽石我個人拋開純投資大量購入的情況下,在只有這兩者的情況下選鑽石,國人有部分買黃金屬於投資方向(對抗通脹、期貨)不是為了單純作為金飾,但他們會更加偏向金條這種工費很低的產品。至於為什麼不選鑽石作為投資,原因也很簡單:1品質和大小不夠的情況下沒有專業渠道不好出售 2品質大小夠的情況下價格難以負擔,以一克拉、H色、vs2凈度、3ex、無熒光、無奶咖、肉眼EC0、GIA證書裸石為例現在DR的市場零售價格為8萬-9萬一顆,批發價低不少但畢竟是以量為主的市場,還需要找到珠寶業內人(零售店的員工全部不算),你覺得投資鑽石會是普通消費者的第一選擇嗎?

4其他:那些能買一克拉鑽石的人他的眼光絕對不止只關注鑽石這麼簡單,有很多寶石價格遠超鑽石,例如天然無燒的大顆矢車菊藍寶、鴿血紅紅寶,他們也會投資這種升值更快的寶石。但是往往越高端的市場越對寶石類的產品感興趣,你可以沒事觀看一下各類高端珠寶秀、時裝秀、沙龍展、或者回顧下大家熟知的維密秀,這些走在時尚前沿、設計前沿的地方,產品基本是以寶石類為主18k金為輔的產品居多,黃金基本沒出現過,中國早晚要進入世界頂尖時尚設計行列的,市場和鑒賞水平也會和世界趨勢逐步靠攏,這樣你還覺得鑽石相比黃金過時?

今晚無聊有時間剛好發表一下對 @魔法小揹包 評論的一些看法

先提問幾個關鍵問題:

1為何鑽石比黃金貴

2鑽石分為哪幾種,用途去向何處

3合成CVD鑽石高凈度大顆粒所需條件以及現在的大致價格

你覺得想好的可以往下看了

1針對你說的合成CVD鑽石的問題:合成CVD鑽石遠沒你說的那麼輕鬆,我國合成鑽石用HPHT鑽石合成法和CVD鑽合成法,以前HPHT鑽石雜質包體色級等問題一直做不到特別好的控制,那時CVD還屬於剛剛成熟的新技術,近年我國合成CVD鑽石才開始正式出產大顆粒高凈度高色級成品,最近剛剛和寧波鄭州兩家國內做CVD鑽石的人聊過,這兩地做商品化CVD水平基本算國內前列,而且就你說高壓可以省掉沒錯,但是它需要降壓到0.1個大氣壓,以控制成品的凈度和顏色,13-15天為一個生長週期(約1-2克拉),而且氣相沉澱所以還是需要一塊天然鑽石作為種晶,以下圖是我2天前拿到的寧波產地合成CVD鑽石,3.74克拉,這已經是此次最新樣品中大顆粒情況下凈度顏色最好的幾個合成原石樣品中的一個,D-E,VVS,極限切割不失誤的情況下可以得到:1克拉*2 20分*4 10分以下碎鑽不等,這是X光掃描計算後的理論值,誰也保不準切割時會不會出現問題。CVD鑽石現在業內都在觀望沒敢去推,人工的東西永遠不可能等於天然的。

3針對你說的鑽石儲量大的問題:鑽石礦物名為金剛石,但是鑽石不等於金剛石,金剛石總量大但是質量普遍非常差,80是工業級,20%才能算寶石級(鑽石),這20%中的極少部分才能達到高色或高凈大概在5%,除去30分一下屬於小鑽,10分一下屬於碎鑽,按1克拉以上來算可能只佔5%中的1%,你可以算下這個數值是多麼小,只因為普通人見到的金剛石基本寶石級的鑽石所以才覺得鑽石都是那個樣子的,那80%工業級金剛石都拿去做金剛砂紙、金剛銼、拋光膏了。

還有金剛石基數大不代表鑽石量大,要知道以人類現在的開採技術,有些地方的鑽石是無法開採的,美國著名高校麻省理工學院在和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的一個項目中,利用聲波和X射線斷層攝像技術對地下120-150公里一處克拉通穩定地層進行了探測。他們發現,聲波在克拉通層的傳播速度有很明顯的提升。能夠比岩石傳導聲波的物質有很多,但是有一種最讓科學家注意,那就是鑽石。在接下來利用地震波三維模型和取多種礦石的對比後,這支科研團隊得出結論:克拉通根(克拉通地層的物質)中含有1%-2%的鑽石!但是基本這個位置處於無法開採的狀態,人類一直最深地下探測深度為,下圖說明克拉通穩定地層在什麼位置,世界上垂直距離上最深的鑽孔(前蘇聯的科拉超深鑽),深度也就12262米,所以這個暫時只存在學術研究對於現實毫無影響,沒哪個國家會打個160公里的鑽井就為了找鑽石,這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3關於地球黃金儲量的問題:黃金總量遠大於你的想像,黃金屬於單質,提純出來就是黃金可以出售,但是鑽石是單質晶體,挖出來等級差的就等於沒有價值,所以寶石級鑽石量遠小於黃金,截至2018年,全球金剛石探明儲量是500噸(25億克拉),其中鑽石僅為儲量100噸,工業級金剛石儲量400噸。而黃金,全球探明儲量是54000噸。

5地球外形成鑽石的問題:出了地球誰也不好說太陽系內黃金和鑽石誰的量級大,8大行星人類至今最多隻在幾個行星表層研究過有些還連研究都沒有,掘地三尺都沒有如何判定沒有金元素?科學家說土星和木星也只是說推測可能存在結晶碳,後期以訛傳訛成了有鑽石雨,那就當它真的有,那我們現在拿得到嗎?

再者太空中自然想形成鑽石條件基本不允許,沒有重力哪來的壓力?加熱單純碳元素得到的是原封不動的碳元素,因為隔絕空氣加熱碳一般沒有變化,反倒是金剛石在絕氧下2 000-3 000℃轉變了石墨,離太陽太遠用HPHT合成法缺壓力和高溫,太近溫度夠了沒壓力也不行,就算用CVD也缺0.1個大氣壓少了也沉澱不起來,種晶還要從地球自帶

其他補充:鑽石硬度為莫氏硬度10(1-10級,頂級10)但是鑽石作為一種單質晶體,會碎,因為鑽石有解理面,硬物磕碰同樣會損壞,足夠大的情況下破損還可以做成小的,但是小分數的破算則無法再次利用只能當工業用途,但是黃金打成粉重新加熱融合只是重量有一定減少,而且現珠寶業內先進一點的工廠可以做到3%以內的損耗量,就算這3%最終也會回歸大地等待收集提取,單從循環利用來說,鑽石基本近乎為0%,黃金幾乎100%,

總結:不知道你CVD鑽石都沒瞭解清楚然後就怎麼著用一些神奇的理論講半天后得出個太陽系中金元素少、太陽繫留給我們足夠的碳元素去轉變為鑽石這種觀點,壓根就不現實好嗎,不管是總儲存還是再利用來說,天然鑽石稀有性完全不是黃金可以比的,還有你最後那個驢脣不對馬嘴的黃金保值率更高的結論,你是不知道還是不敢說12-13年黃金暴跌至今還有普通消費者套在裡面,普通消費者有業內那些買賣渠道和變動信息?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啊

我不認為鑽石和黃金比會過時

難道題主說的是他們的款式嗎?

現在鑽戒支持換款,黃金也支持以舊換新

所以問題並不成立啊


因為黃金可以當貨幣使用


黃金的色澤和太陽的顏色接近,並且千年不腐,它也是貨幣最好的載體,易攜帶,易保存,易分割,易融合,有一定的稀缺性,人類沒用貨幣時黃金就已經作為飾品,可以說年代久遠,現在各國經濟實力的體現也有黃金儲備,所以在金融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鑽石有工業切割的作用,作為飾品也是非常好看的,但是作為金融產品有點弱,不能分割融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