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科技的發展是有極限的。以下是我觀點的描述。(註:本人沒有啥科學素養,僅限於自己的腦補)

眾所周知,人類的科技始於大自然,不管是物理化學還是生物的發展,幾乎都離不開對大自然,對宇宙的探索,對存在於世間的萬物的解釋,而後模仿。從這點看,人類似乎一直缺少創造性思維,人類的一切知識依賴於大自然老師的教導,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當老師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授時,人類的知識水平將不再提升,這時科學便會遇到無法克服的瓶頸。也就是說,科學的發展是有極限的。

也許這個限度很大,也許又很小。我們看來,宇宙如此之大,但宇宙每一處都有著相似性,能獲取的知識比起宇宙規模有是如此之小。

或許外星人之所以沒有找到我們是因為他們已經遇到瓶頸,而這個瓶頸又是如此快就能達到。

你的觀點呢?


居然邀請一個我這個萌新來回答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意義不大,有是肯定有的,每個宇宙的物理法則都不一樣,但肯定有限制,永動機就是很好的證明,只要有物理法則的限制就必定會有極限,沒有極限豈不是為所欲為?


人類對「自然」瞭解多少?人類又能瞭解「自然」多少?

10%?1%?0.000000001%?

先弄清楚這個問題再開始談科技的極限好嗎。

我們能說,基於卡諾循環的熱機極限在哪裡,基於反衝的推進器極限在哪裡,基於化學的儲能裝置極限在哪裡。

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做出來替代這些看得到極限的,核心原理完全不同的設備。

打個比方。在人類剛學會燒柴烤肉的時候,是無法想像核電站的。


當然有了。

速度有極限,比如光速。合乎「邏輯」的推理,或猜想,社會,科學等等,可能都會有極限。

以科學為例,汽車技術100多年前發明,到現在,也沒啥根本性進步。

電,作為能源,也可能發明100多年,(具體年限自己查)到現在,仍然沒啥變化,無非是鍋爐燒煤還是燒油,或燒核材料。

核聚變,永遠離實用還有50年。

由此,我們得到一個粗淺的哲學規律:

1.任何發展都是有代價的。2.越是高級的發展,代價越大。

點燃一張紙,一根火柴就行。小孩就能。

點燃一堆煤,一個爐子就行。家庭就能。點燃一個核反應堆,普通人家就點不起了!

如果有更高級的能源,按發展規律來看,多半是越來越難。

當你的成本和收益基本一致時,這個技術也就沒有使用價值了。

一些技術的確是越來越先進,但可能的結果也是,使用成本越來越高,最後人類會達到一個地步,科學技術幾乎陷於停滯。

  如果能發現真理,那就是極限,但是通常情況是我們用一個又一個理論去逼近這個客觀世界,所以,沒有。

  但是也可以說有,就是所有規律被發展,所有可能的結構和方法被實現的時候,但是永遠達不到。


我的觀點是:沒有!

這也是我對《三體》的唯一不滿,最後竟然隱約有點到達極限的味道,還出現了神級文明這種詞。


籠統一點的說法。

科技可以分為:能源(能量獲取方式)、造物(能量使用方式)兩個大板塊。

從砍伐木材,到採集煤炭,從開採石油、天然氣,到太陽能、原子能……這是能源板塊的發展。

從石頭木棍,到金屬冶煉,從工業革命、電氣時代,到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人工智慧……這是造物板塊的發展。

自然啟發人類?在第三步就基本停止了,剩下的都是人類自己發現發展的。

突破科技上限,路就在那裡:獲取更多更強大的能源,製造出更精細更有效的造物。


沒有極限,就像前面有人說的那些汽車,能源什麼的,現在看起來市場上確實沒什麼大改變,但是在一些研究機構、高等學府,一些理論的知識每天都在改變、進步。等哪天能大面積應用到市場上了,你就會覺得:哇!!!那麼厲害的。但其實理論知識早就有了,而且很成熟。就像現在很多的人工智慧(其實一點都不智能),它的理論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就開始有了,快進入21世紀的時候在各個研究機構、高等學府已經用的快爛大街了。只是公眾在阿爾法狗出來之後才覺得:哇,好厲害!!!(說句心裡話,單單從科技的角度,阿爾法狗厲害的是後面的演算法,它的運算速度,至於它能否代表人工智慧的一大步什麼的我真的不這麼認為)。人工智慧的下一步等的量子計算機的應用,等量子計算機更加成熟,再加上「人工智慧」(都不想用這個詞),你就會懷疑人類有沒有必要自己創造極限了。


看你怎麼理解極限,人類現在因為女性盆骨的大小而限制了人類大腦的腦容量,也就限制了人類的智商,智商有限的情況下,當然科技就有他自己的極限。 但是目前這個極限還沒看到,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它能代替人能思考和創造的話。會有跟多不可思議的高科技。當然你會說強人工智慧出現的話,智商不是我們所能知曉的話,他智商那麼高一定會想到辦法讓科技無極限對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是機器人它思考和創造東西需要資源。 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科技的發展就一定有極限。
有的,不然你看「他們」在哪呢

思維和認知限制了想像,我想像不出10年20年50年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それはおまいの限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