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問題也是我偶然迸發出的,我也並未熟讀西遊原著,只是知道個片面。據原著描述三徒弟長相兇惡怪劣,而且西遊途徑許多人類國家,裡面的凡人百姓那麼多,為什麼三徒弟不施展變化之術平淡進入?是書中已經提起寫過了還是另有深意?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首先我們都知道三兄弟其實在原著中都有變化了去問路或者化緣的例子,孫悟空就變成小和尚,八戒變成過一個「黃面癆和尚」。這都是為了不要嚇到民眾,與跟妖精鬥智鬥勇是區分開來的。

為什麼不一直這麼做呢?

可以看出來孫悟空是不屑的,他自稱「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其實並不覺得自己丑。沙僧存在感不強,最醜的其實是八戒。朱紫國那回他說過早前在人羣中甩甩耳朵「常嚇殺三四十人」,孫悟空教他把醜「收拾一下」,把鼻子耳朵揣在懷裡,自己找個牆角呆著,回來給他買燒餅喫。

為什麼不叫他變化呢,他們也吐槽過「生來就是這個相貌」。變化畢竟不是整容,總有現形的時候。八戒原本在高老莊的時候變的是壯漢,酒醉後變了原形,整個莊子都不敢靠近他了。比起一直醜陋,由美變醜的「人設崩塌」更可怕。

披上的皮遲早會掉下來,但是一直醜未嘗沒有可愛的時候,八戒整整衣服拿起釘耙去跟妖怪一戰的時候,未嘗沒有那麼點「心懷天上月,手掌八萬兵」的意氣風發,不是嗎?


我小時候和你有過一樣的想法。但後來玩遊戲了就懂了。化形要耗藍啊!

再舉個例子。世人都知道瘦好看,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胖子?


其實因為他們的相貌,也佔得很多便宜,很多本身不是很信佛的國家,看見個斯文和尚騎一頭特別漂亮健壯的白馬,批個名貴袈裟,後面還有三個惡神一樣的徒弟鞍前馬後服侍,一看就是大人物,一開口就說我來自當時的超級大國唐朝,唐朝皇帝是他拜把子哥哥,誰敢不尊敬?


唐僧自己代表人性,所以他以人的形象示人,但是人性當中也摻雜了野性和獸性,所以在他的人格中又分化出來三個徒弟,同時兼具野性和獸性。


應該是長期變化不舒服吧,比如一個演員,讓他演乞丐的時候,可能會很專業,但是也不可能說在戲外人家也一直保持乞丐的樣子


戴套舒服還是不帶套?本身是不戴,變形是戴。


製造矛盾衝突唄!

說好聽點,類似佛家面對真我blaaaaaaa....不以貌取人blaaaa...

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推動劇情以及水字數麼


難道問題不應該是,他們三個僅僅是「長相兇惡怪劣」就完事了嗎?這特麼根本不是人好不好 - -|||


這是小說 不能用現實中的邏輯去思量

這個問題就像為什麼孫悟空每次遇到妖怪,都不用定身法把妖怪定住一走了之一樣。


可能變身是個持續耗魔的法術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