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這個詞從20歲後就覺得是形容自己以外的人的,而自己是沒有輕狂的資本。以前覺得自己很聰明,上大學後智商被一次次的碾壓,以前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後來一聊天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大堆人說我以前也這樣想的。聊天說個自己以前的經歷,原來每個人都有相似的或相同的經歷。中國10多億人,原來大多數都是普通的人,以前覺得自己的不一樣,只是年少輕狂,做#觀天而已。


我從來沒有承認過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小學初中高中,我的成績都很中下。但是我一直都不認為因為我普通我就可以放棄打拚,接受現實。以前,我一直在努力的想要往更好的學府進發,小升初,我們老師沒有想過我會考上重點中學,而我考上了;中學時,老師覺得我上不了高中,而我上了我們那裡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壞的高中;高中時,老師覺得我就在本科的邊緣試探了,而我是我們班高考時的第五名。事實證明,即使你很普通,但不努力一把,誰知道?你最終會不會一步一步的從一個不被看好的普通人變成一個過得還不錯的普通人?

最初是在小學,大約是8,9歲,父母朝九晚五的工作,其樂融融的家庭和無憂無慮的童年在無意識間給我留下了朦朧的印象:平凡的日子真是太好了。

最終是在大學,大概是21歲,周圍很多人懷揣著出人頭地的夢想奮鬥著(發財夢居多)。寬鬆自由的家庭氛圍養成了我庸懶的性格,我突然發現我沒有他們那樣的動力。由於我父母的努力和家族的人脈,只要會做人不惹事我就可以安安穩穩開開心心過好一輩子了。然後我發現我既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麼也不需要向自己證明什麼,富甲一方、報效祖國、青史留名、推動科學?我似乎都提不起勁,完全不需要這些東西嘛。從那時候起,我就立志要用智慧來經營家庭,畢業之後找個穩定體面的工作以及小富即安的妻子,在保證家庭正常運轉的同時稍微賺點外快和培養一下興趣,抓好孩子教育,然後就這麼愉快地去死就好了;也就從那時候起,我最終確認並接納了普通人的命運。

即使我沒有選擇這條路而是想要證明自己,我猜想最終也多少會失敗告終。儘管從小作為別人家的孩子一路成長上來,但是實際上只是我腦子相對平常人要稍微活那麼一點點點點點,加上相對平常人要稍微愛看書一點。但是論實質性的天賦,我和普通人沒什麼差別;另外我的性格註定了我難以有成就,要想成功,狠勁比天賦更重要。更何況,根據我觀察到的情況,出人頭地的荊棘之路何其難走啊,一個運氣不佳就落得粉身碎骨。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完結這一生,我遺憾嗎?

一點也不哦。

沒有比家庭完整和睦溫馨更幸福和重要的事了。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儘管語境中他指的是哲學思考,但如果從語境中抽離出來這句話,至少我認為我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

順帶一提,作為一個庸人的我,我是絕不會肯為哲學而殉道的;當然,我對克里同這位朋友讚賞有加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要非說有什麼遺憾的話,大學教授(一本及以上)是我最嚮往的職業,在我眼中普天之下沒有比這更好的職業了。然而現在的我,只要像鹹魚一樣仰望著大家就很幸福了。

如果還有一點遺憾的話,就是似乎我這種觀念更適合做一個女孩子(跟別的女孩子搶男人,大霧)來混日子。可是一來處女實際上比處男容易找一些,男人主觀上想要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比女人更容易做到;二來生孩子真的是太痛苦了(大概),我絕不想體驗。所以這一點也算不上什麼遺憾。


大概20歲左右,寫下答案的時候不禁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心態早衰。

彼時網癮少女給自己起了一個大徹大悟的遊戲名字「終究是個凡人」

當然,少年夢想還是有過的,但是沒有很堅強很拚命的捍衛住。

  1. 高考質檢大約在省內一千名多一點點,估摸著努力努力能上個廈大,然後理綜鬼使神差的考了個1XX,後來我乾脆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理綜考過280的人,從內心接受自己「理科渣渣」。
  2. 大一時在學院挺活躍的,新生辯論賽打的挺精彩,不過民間傳說辯論隊的妹紙都很犀利是找不到男票的,加上對於花花世界的嚮往,堅決要退出院隊。後來某次和一個學長吃飯,他說,我現在變得軟弱很多,講話繞著彎,鋪墊很長,像是沒有當時風采。聽完,心裡挺失落的,不知為何把自己迅捷、敏銳的那一面藏起來?輔導員建議我入黨,我覺得要手抄入黨申請書很麻煩,就不入了,天知道後來會到國企工作呢?
  3. 大三時,一心想考研,去教室佔了一個座位,堆了一堆書本,卻沒有踏踏實實的念書,選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學校,離複試都差了14分。應該拚命的那一年,卻躲躲藏藏的假裝努力。
  4. 應該找工作時,突然很害怕面對這個世界,很害怕為人驅使,沒有人保護。當時男友算是呵護備至,從大學功課、畢業論文、甚至工作都操了很多心,他曾想讓我去無錫,然後未來就安定在那邊。而我突然而來的自尊和不安,斷然拒絕。回到一個小而破敗的縣城工作,銀行業,實習期在七月,頂著暑氣來上班,在冷清的空調里等著那麼一兩個客戶來,就好問他們:你好,請問需要辦理什麼業務?那半年裡,我都沒有交水費,因為不想上班遲到早退,即使水廠就在對面。那些日子裡,突然相信世界上沒有奇遇降臨,最後落在一個角落裡,面對最平凡的居民,做最平凡的工作。
  5. 後來跟到一個好領導,算是拚命了一些日子,拚命到晚上加班寫材料到二三點,次日依然準點上班。至今懷念那段時光,生活充實,自我認同感很強,隨之也換來了一個小升職,就是現在的工作。
  6. 剛來時還是信心滿滿的,很努力的工作,第一次加班到十點,領導就很關切的問,是否工作量太大?要給你加人嗎?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並不佩服目前領導在經營上的決斷和提攜後輩的心胸,加之部門內關係戶就好幾個,自己算不上的第一後備,因此那種急切追求事業進步的心也淡了一些,換成了水到渠成、得之我幸的心態。花了好一些時間,學習小時候想學的東西,比如寫字、古箏什麼的,但也沒有很刻意。昨夜喝著茶讀了蔡琰的《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似乎這樣的生活也不錯。
  7. 好在一生並沒有過完全,即使是個凡人,終究是個凡人,但許多時刻應當要勇敢、要堅持,雖然日光一樣流去,但願多一點好的、美的東西,留在平凡人的生命里。我很喜歡《大魚海棠》的台詞: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夢······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


一直都覺得自己總有一些區別於其他人的地方,任何時候,只要有區別於他人的地方我就是獨一無二的,就不算是普通人哈哈?


工作10年後,我才意識到,我已經適應了體制。其實,從適應體制的那一刻起,我就該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的。

我當然沒有勇氣向安迪那樣越獄求生。只不過,我所在的行業自然凋零,單位瀕臨破產,最後關門大吉。牆自己倒了,我就離開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個普通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