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體上來說,家長與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學校施教的時間短,而家長要考慮孩子的終身發展;學校要求普遍達標,家長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發展需求和潛力,於是,雙方有時會產生分歧。你是否遇到這種分歧,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在孩子學習精力的分配上家長和學校會發生分歧時,家長確信並堅持自己的理念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是督促孩子付出全部精力去提高成績,還是堅持走孩子個性發展道路?在這個方面的選擇會顯露出家長教育子女的智慧與技巧,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重大的、長遠的影響。在此,我分享自己孩子的學習經歷和我們的處理方法。

我的兒子劉勃通過早期教育在上小學之前已經基本上超過了小學知識要求。他讀中文書已經超過1000冊以上,數學達到解方程,英語學完了許國璋英語第二冊和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兒子讀的小學是很優秀的,教師們也都很敬業。但是,班主任希望劉勃能夠每一次考試都1分不丟。在小學一年級上個學期時,有一次兒子回到家很不開心,他說老師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用鉛筆在他的桌子上戳點,說:你已經好幾次沒有考100分了!我兒子對我說,又有誰能每一次都考100分呢?他是連續兩次語文考了99分。我問他是錯在哪裡呢?他說,有時是粗心寫錯了,有時是組詞是使用了還沒有學到的字。我說,沒關係,99也是很高的分了。我告訴他,任何一個小學生如果用80%的精力能達到99,甚至再低一點,剩下那20%精力就應該閱讀課外書,或者擴展自己喜歡的領域,而不是全力去補足到100分。

學校希望學生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學習的課程上,家長就要評估自己的孩子該不該這樣做。還是在小學一年級上學期,學校為了照顧家長下班時間稍晚就安排學生課後在學校自習,每個月收3元錢管理費。兒子那時候開始聽中央電視台的英語大專課程——電視英語,我就與班主任商量,我繼續交這3元錢,劉勃願意看電視英語課,一、三、五是新課,劉勃早點回家在家裡看電視,二、四、六是複習課,他就不看電視了,上完自習課再走。班主任很不願意,說:自習課時間裡要講許多新內容的,如果不來,3元錢就不用交了。我培育孩子的理念是努力建立明顯超越同齡孩子的知識與能力的優勢,不在乎通過精雕細磨獲得最高分。為此,也顧不得老師的好感了,我大膽鼓勵兒子我行我素,一、三、五自習課回家看電視英語,2年中學完英語大專水平的電視英語上下兩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