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發現在上臺演講的時候,一些深沉的嚴肅的話題大家大多表現的很不耐煩,但是,一旦講到段子,相聲等等大家都很熱情


需要。

李德勝有個論斷:「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個論斷,一直以來被嚴重的低估甚至忽視了。

從魯迅有限的人生可以看出,魯迅的觀點方法立場不是死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局勢的發展而發展。能最深切的感知文化脈搏,並給出敏銳反應的人,就是魯迅。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很多人食古不化,十九世紀最初的幾十年,各種思潮洶湧的奔向中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只有魯迅看得最清楚。

現在的情況和之前很類似,我們對古代文化什麼態度?我們對外來文化什麼態度?各種社會文化現象,有那麼多學者專家講各自的觀點,有幾個能看清楚、講清楚的?

魯迅評價北大說,「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北大太大了,什麼都有,是不是先鋒不好說。但魯迅確實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

魯迅對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文化批判,對時代文化做出響應。魯迅絕不是抱殘守缺的人,他雖然喫透了中國古代文化,但不用古代文化騙錢。他一生與很多偽國學大師辯論,撕掉他們的假面具,讓人看清他們的真嘴臉。魯迅看世界的文化潮流看的最清楚,他不遺餘力的介紹外國好的先進文化,同時與衝進國內的外國糟粕抗爭。

我們現在對古代文化是一個什麼態度?古代文化是一股腦的都要說好的嗎?我們對百家講壇、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漢服運動、祭孔、小鮮肉是什麼態度?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是怎樣汲取古代文化創造新的文藝作品的,我們如何看待?我們對賈淺淺如何看待?我們對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怎麼看待?我們對春晚怎麼看待?我們對穿越劇怎麼看待?我們對公知怎麼看待?我們對傳統京劇怎麼看?我們對傳統地方戲曲怎麼看?還有很多社會上的文化現象,捫心自問,我看不清楚,我不能給當今的很多文化現象一個準確的評價,一個我覺得是公允客觀的評價,有時候我對一些文化現象有自己的立場,但讓我說出這個立場的論據來,我說不清楚,我覺得我說一通之後,可能就會露出不小的破綻。我也看了現在的一些專家學者的言論,他們滔滔不絕,口吐蓮花,但沒有一個能說服我的,沒有一個能讓我心悅誠服的。但是我看魯迅的雜文,我能感受到他的救世之心和救世之智,他雜文裏涉及的文化問題非常多,非常廣泛,但每個問題都說的那麼鞭闢入裡,那麼公允妥帖,而且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雲變幻,這些議論越發閃耀出萬丈光芒,真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我們現在對外國文化是一個什麼態度?我們引進的外國文化,是全面的嗎?是精華部分嗎?我整體的感受是,我們引進的外國文化,在國內甚囂塵上的部分,都不是全面的外國文化,而是很片面很狹窄的一小部分。我們引進的外國文化,在國內大行其道的,不都是外國文化的精華,多數是糟粕。這些片面的外國文化糟粕充塞了我們的耳目,使我們看不到外國文化的全貌,看不到外國文化的精華。魯迅那時候可不是這樣。魯迅那時候不遺餘力的引進外國各種先進文化,補充別人不注意的外國好的文化。比如大家都說莎士比亞好,魯迅就要引進東歐諸弱小民族的優秀文藝作品。大家都為資產文藝理論宣傳,魯迅就引入了無產文藝理論。魯迅翻譯外國的先鋒小說,引入外國的電影批評,在美術作品,木刻版畫藝術上奔走呼號。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不是簡單的一句場面話。這句話的一個語境就是,我們看不清當下文化運動的方向,很多專家學者看不清當下文化運動的方向,我們對很多文化現象不能給出準確評價,我們時常陷入文化迷霧之中看不到路,我們時常遇到冒充國學大師的騙子,遇到冒充外國先進文化大師的騙子,被人騙得一愣一愣的。我們需要重新詳細挖掘一下魯迅二三十年代雜文裏蘊含的文化批評方法,拿來作當下撥雲見日的工具。我們現在經常感嘆,為什麼魯迅說的話有這麼多現在還適用,為什麼只有魯迅說的話有這麼多現在還適用!因為魯迅的方向,確實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過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跳出魯迅的手掌心。

魯迅對文化運動方向有一個三分法:進化,反覆,羼雜。我們現在很多人分辨不清某個具體的文化現象是真的好東西,還是歷史上糟粕的復活,還是好壞混雜在一起,而且很多人沒有分辨的意識,比如我自己。魯迅的這個三分法對我們分清文化現象是有幫助的。個人認為,我們應該發揚進化,警惕反覆,反對糟粕。而不是一股腦的認為所有古代的東西就是優秀傳統文化,所有歐美的東西就是先進潮流。魯迅的說法推薦給大家參考,他在講小說史的時候表達了這個觀點:

看中國進化的情形,卻有兩種很特別的現象: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後而舊的又回復過來,即是反覆;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後而舊的並不廢去,即是羼雜。然而就並不進化麼?那也不然,只是比較的慢,使我們性急的人,有一日三秋之感罷了。文藝,文藝之一的小說,自然也如此。例如雖至今日,而許多作品裡面,唐宋的,甚而至於原始人民的思想手段的糟粕都還在。


需要不需要不重要

他們不會允許魯迅存在的


真的魯迅先生再世。他再寫出類似下面這段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不必等候炬火。

估計能把一些虛偽的,同時不斷宣揚自己很崇拜魯迅以魯迅作為自己公知行為擋箭牌的人噁心死。


不知道


謝邀

需要!太需要了!

要搞清「這個時代需要魯迅嗎?」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從魯迅是誰來入手。

魯迅先生,何許人也?拋去真名周樹人,家住浙江紹興,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還剩下些什麼呢?

剩下的就是我們需要的,不論哪個時代的人民都需要的。那就是他的「精神」!

一種敢於批判的精神,敢說!敢揭露!敢於向黑暗投矛,且勇敢地去喚醒處於黑暗中的人們。剝去了糖衣,展現了骨感。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都是人民需要的,也是社會向良好趨勢發展的「必須品」。

若先生真還在世,看到當今社會的一些問題,他照樣也會批判的!且會狠狠地批!批那些假社會主義!批那些「死人」!批那些「拿來主義」!批那些假文學!批那些泛濫的惡思想!甚至批我們這些人民!

我們需要魯迅先生,不代表我們得只找魯迅先生。魯迅,只是個筆名,帶有一種精神的筆名,周樹人只是這個筆名的使用者。我們不是周樹人,但我們人人都可以是魯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