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投資理財這一方面的工作,但不知道自己性格適不適合,故想問投資理財崗位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才是合格的


閱歷,資源,一定的投資經驗。

因為理財師本質上是個營銷崗位,說得好聽點是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的諮詢服務,其實就是銷售理財產品,而高凈值客戶一般為人多謹慎,且精明,很多都是企業主或者高管,和這些人打交道必須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必須讓客戶感覺你是一個成熟穩重靠譜的人,人家才放心。而怎麼和人,和高凈值人群打交道,是需要歷練的,所以個人的社會閱歷很重要。

其次,金融產品的銷售,特別依賴人與人的信任關係,特別是高端金融理財產品,投資門檻高,一般最低金額都要100萬,客戶掏錢會更謹慎,這樣銷售周期就很長,而如果是熟人介紹,就能大大縮短這個周期,大大提高成交率!退一萬步說,沒有資源的人光是找客戶就要花很長時間,更別說取得客戶信任了。

最後,好的理財師當然是能把好的資產推薦給客戶的,如何判斷什麼資產好?什麼資產不好?這不是學校里能學會的,必須自己又一定的投資經驗,並且時刻保持對宏觀經濟形勢,對各行各業企業動態的高度關注,即便不是專業的分析師,也要具備一定的商業分析能力,比如說對於現在流行的獨角獸,很多其實是「毒角售」,現在一個估值100億的公司擺在你面前,你如何判斷他是「獨角獸」還是「毒角售」?


什麼性格不重要,關鍵是有人脈,能拉來資金


理財投資不僅僅只是能讓你的財富保值增值,還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你許多事情

多用腦思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一般人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95%是靠眼睛,僅有5%是靠頭腦。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者,就應該要訓練自己只用眼睛看事物的5%,用頭腦看剩餘的95%。當我們面對市場的喧囂時,反而要靜下心來思考,不因為別人的瘋狂而自亂陣腳。

當我們得到一個投資建議時,我們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認同或者否定,而是應該了解這項投資建議背後的策略是什麼?這樣的策略有沒有道理?很多人之所以在投資方面出現虧損,就是因為他們喜歡聽從那些看上去很專業,但實際上對投資一竅不通的人的建議。投資專業人士的建議我們還是要聽的,但我們不能盲從,而是要了解清楚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背後的原理到底是什麼,然後再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決策。總之,就是要多用腦,多思考。

了解資本世界的語言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語言體系;同樣,不同的知識領域語言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懂資本世界的語言,你就無法解讀投資方面的資訊。一名優秀的投資者應該要嘗試讓自己了解更多資本世界的語言。因為,用錢掙錢的能力實際上是源於我們對資本世界的語言以及它所表現出來的數字的理解,理解能力往往就代表你賺錢的能力。

正確認識風險

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投資有風險,但實際上投資是沒有風險的,只有不懂亂投資才有風險。

正確認識資產和負債

資產是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雖然這句話很簡單,但是要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並且貫徹到自己的實際投資活動當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總的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者,我們就要多訓練自己用頭腦看錢,認清資本世界的語言和規則。「如果想讓錢涌到你那裡去,你就必須知道如何照顧它。」?


我是從零做起的, 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資源最重要!!

同行渠道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做直客,也就是高凈值人群門檻100萬以上,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拿出來給你投資的,如果你不是那種擅長電話跟人溝通的,又不能踏實付出努力的,有一定承壓能力,又沒有資源的,那進去是浪費時間,只會讓你懷疑人生。


回去問問爹媽,看看祖上有沒有大財主大資本家,親戚朋友裡面有沒有能在投資理財方面真金白銀給幫襯一把的。有就行,沒有還是踏踏實實找個穩當的工作吧


"你會發現認真謹慎的傻子,更會發現張揚狂妄的高手"。

別輕易讓他人對你的感覺左右了你個人的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