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om/pic1.zhimg.com/v2-0c2eb5908bd792239fb9ebbca12bf7cc_b.png" dw="425" dh="570" data-size="normal" w="425" src="//i1.wp.com/pic1.zhimg.com/v2-0c2eb5908bd792239fb9ebbca12bf7cc_r.jpg">


含蓄的父愛要善於表達

作為「父親」這個角色的男性,父愛的表達方式多是不顯山露水,特別是表達情感比較含蓄的中國人。讀完《我們的父親》一書,這種感觸更深。

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有幸擁有一位深愛你的父親,這是何其有幸。《我們的父親》這本書中所有的作者,都是這種幸運兒。

書首篇,是魯迅先生的《父親的病 》一文,保持著他慣有的犀利和嘲諷文風。即使他認為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也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蔘,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結尾處「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一句,道出了他在父親和父愛面前,任憑他是文豪還是大家,也都有可能犯「愚昧」或「愚孝」的錯。

魯彥的《父親的玳瑁》一文,看了讓人心酸的很。其中一段:我們只好隨玳瑁自己了。它顯然比我們還捨不得父親,捨不得父親所住過的房子,走過的路以及手所撫摸過的一切。父親的聲音,父親的形象,父親的氣息,應該都還很深刻地縈繞在它的腦中。可憐的玳瑁,它比我們還愛父親!作者對父親的愛,通過一隻貓的視角說了出來「對於寂寞地度著殘年的老人,玳瑁所給予的是兒子和孫子的安慰,我覺得。」這種父子之間的情感表達方式,即使現在也是存在的,而且不足為奇。在中國父子之間最擅長這般,用流水潤物無聲的形式,默默淺淺的表達著互相之間的情感。這在李廣田寫的《悲哀的玩具》一文中也比較明顯,如:父親老是那麼陰沉,那麼嚴肅,彷彿歷來就不曾看見過他有笑臉。母親雖然是愛我——我心裡如是想——但她從未曾背著父親給我買過糖果。在當時,確是恨著父親的,現在卻是不然,反覺得他是可憫的。

肖復興寫的《父親和信》 相對比而言,他的父親應該是半含蓄且敢於表達父愛的。如文中一段:父親在時,我曾經開玩笑對他說,這是咱家的百寶箱呢!打開箱子,在箱子的最底部,有厚厚的一摞子信。我翻開一看,竟然是我去北大荒之前沒有帶走的小奇寫給我的信,是整整高中三年寫給我所有的信。望著這一切,我無言以對,眼前淚水如霧,一片模糊。這個父親在父與子的關係中,還是比較主動的含蓄表達,比如他在很多個夜晚,悄悄地為約會晚歸的兒子等門,而人只站在門後的陰影裏。所以說,肖復興是幸福且幸運的。

賈淺淺寫的《我的父親賈平凹》一文我比較喜歡它的輕鬆。文中一段關於她喫飯有剩飯的毛病一事:說父親雖然寡言,但很幽默。母親必須要求喫完,不許浪費,還要檢查。父親悄悄地偷偷幫她把飯倒掉了。母親來檢查時,看見他倆擠眉弄眼的樣,立刻覺察到什麼似的。質問賈平凹幫她把飯倒掉了?賈平凹大聲說:「倒掉了。」眼看著母親好看的柳葉眉慢慢挑起來了,然後父親纔不緊不慢地嘻嘻地說:「我幫她把飯倒進我肚子裏了。」賈淺淺認為這就是一個孩子最初從父親那裡體會到的語言的智慧、說話的技巧、生活的快樂。賈淺淺的父親在小事上無原則寵愛,但是在學業和就業上,卻是嚴格有餘,愛護有度。不能說父親不愛,只能說愛的有原則有底線,這種含蓄的父女之愛,情感表達上卻也是女兒比父親主動些 。

此書通篇讀下來,幾乎都是父愛的各種含蓄表達,這或許也是大多數中國人中性格比較內斂使然。然而含蓄的父愛如果不善於表達,定會影響父子(父女)之間的關係。

現今社會,信息化包圍,智能化湧動,人與人之間如果缺少必要的溝通,人情味和親情都會淡之又淡。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做好"父親"這個角色非常重要。含蓄的父愛要善於表達,更要經常表達。


很想為父親寫些什麼,許久許久了……但不知為何,每當提起筆寫下「父愛」時,卻理不出頭緒來。再過幾日,就是父親節了,有感於父愛的深沉綿長,那經年累月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思緒不禁湧上心頭。 《我們的父親》收錄了25位性格迥異卻情感真摯的父親,無論是英俊瀟灑還是其貌不揚,無論是能說善道還是沉默寡言,但唯一不變的品質就是如同一座高山那般巍峨、那般雄偉,任憑歲月流逝,莫顧日月變遷,我們的父親仍舊無怨無悔地將滿腔的關愛化作兒孫點滴的回憶。此去經年,我們應當以什麼樣的文字去紀念這位遮風擋雨的英雄。

睹物思人,是散文的傳統寫法,在魯彥的《父親的玳瑁》中,由一隻在牆腳跟刷然而過的黑貓影子,追憶起在父親膝下的日子。也許玳瑁不過是一隻小小的獸,卻承載著父親人生最美好的回憶以及對兒孫的安慰。玳瑁不是無情物,悲痛之情力透紙背,然而魯彥不吝筆墨的真實用意在於珍藏那段割不斷、理還亂的思念,積蓄逝人已去的不捨與懷想。

「我與父親有一扇門,我從來沒有試圖推過它,也沒有想到過把它拉開」,張執浩在《與父親同眠》訴說自己一輩子也沒有感受過父親的溫暖,「最近的距離莫過於父親的膝蓋與馬太的腦袋」,這是一個頗有懸唸的開篇,吸引讀者對父子刻意保留的距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父親談起他的父親時,我在黑暗中眨巴著疲倦酸澀的眼睛,慶幸的是我以體溫將母親留下的牀位重新焐熱了,從此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那扇門已然不存在,我才真正走進了父親的精神世界。 《悲哀的玩具》是一篇欲揚先抑的作品,幾乎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訴說自己不幸的童年,只是在最後的隻言片語中突出了父親之於我生命的意義。「父親在野外忙,母親在家裡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給我講故事、唱村歌」「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總是自己一個人,街上的孩子們都不和我一塊遠」早年,李廣田對父愛的缺失是耿耿於懷的,比起母親的慈愛,彷彿我不是父親的孩子,而是十足的陌生人。若說沒有恨,那隻能是自欺欺人,但是李廣田卻在後來的日子裡漸漸地恨不起來了,因為他懂得了人間的愛未必都寫在臉上,而應該印在心中。

與其說《我們的父親》是回憶童年、思考人生,不如說在分享父愛,傳遞親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生命的歷程中,父親關注的不僅是兒孫的衣食住行,還有兒孫心靈深處的美與惡、苦與樂。書中的父親無一例外地從苦難碾碎的閱歷中,篩出飽滿的種子,植入兒孫的生命中,毫不保留地予以給養和呵護,培育著兒孫心靈深處一片開闊的精神高原。是啊,生而為人,生而為兒孫,我們多麼渴望把自己的小手永遠地放在父親的大手裡真切的感受那厚重的父愛呀!

我的父親

《我們的父親》終於讀完了,雖然感觸很深,可一時無法落筆。思緒回到了三四十年前,自己七八歲的時候。那時我非常崇拜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個鄉村校長。別人認為他是個教書先生,都很敬重他。可那時的我總覺得他是個搞建築的老闆,因為他到那個學校都要翻蓋校舍。除此之外他又是個地道的農民,學校空餘的土地,他都會帶領學生種上瓜果蔬菜。他到的學校瓜果蔬菜是喫不完的。

他還承包過水泥製品廠,專門生產電線杆,樓板。他還帶領自己的家人鄰裏開家庭作坊,造水泥瓦,供周邊鄉裏蓋房子用。生意還不錯,他還帶著鄉鄰種植甘蔗、薄荷等經濟作物。總之他在我的記憶中就是不斷地探索改變生活機會,可別人家都土房變瓦房,我們家依然土房一座。媽媽依然為六個孩子喫穿用度二節衣縮食,起早貪黑忙裡忙外,一米四多一點個子承擔高大男人才能幹下的活,揚場耙地。

從記事起就不知道母親他們晚上是幾點睡,早晨是幾點起。我的父親整天在外忙忙碌碌,我的母親在家裡田裡忙忙碌碌。直到今天退休多年的父親,還是閑不住,八十高齡還包了個魚塘搞養殖,雖然不賺錢還把自己的退休工資錢貼進去,還樂此不彼。

在讀到曉蘇《讀父》中,寫他五六歲時要跟父親去工作的地方五湖玩。作者寫到父親揹他上五湖的那條陡峭的山路,起初不太喫力,但走了一段路就氣喘如牛,汗珠矇住了雙眼,也沒捨得讓作者下來走。直到累的不行了,才把他放下歇會兒。父親找了好喫的野果給他喫,喫過野果,他自己走起來,可山路太陡,剛走幾步腳都抬不起來,父親叫他走不動,父親見他走不動,又背起他,因山路陡,生怕他掉下來,一直把兩隻手反過來摟著他的屁股。到達山頂時父親已經累癱,半天站不起來。父愛的深沉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讀完曉蘇的這篇文章,我久久沒能翻到下一篇,我沉浸在回憶裏。記得那年夏天我大概八歲左右。姊弟六個就我喜歡跟路,父親上哪要不帶我,我就會哭鬧,結果我就如願以償。那次是去父親的姐姐家,也就是我的大姑家。她們家在老子山,那水多湖多,魚蝦蟹也多,她們那的蟹都是一刀兩半整鍋煮著喫。我喫好玩好,父親辦好事,回家走到淮河大橋。那個年代交通很不方便,我走的又累又渴不肯走了,我八歲了父親是背不動我的。他在橋頭集市裡買了一個不大的籃子,又買了幾個大鴨梨放到裡面。我高興地提著籃子喫著梨子一路過了橋,父親一口梨也沒捨得喫。過橋後,父親帶我走到引橋下陰涼處休息,他自己到河邊捧水喝,我那時也和作者一樣不懂事,只顧自己喫。現在想起來心理是無比感動的和慚愧,這就是父愛吧。

記憶中父親還是個踩水高手,六歲那年夏天父親舉著我一直游到淮河中央,小夥伴們都羨慕不已。我驕傲的揚起了笑臉。

他也有讓我傷心記恨他的事,在知天命的年齡離開我的母親和他讀書時的同學也是初戀生活在一起。為此我一直到現在還沒能原諒他。

父親就如一本書,到你讀懂他時,也許你也是鬢髮斑白、滿臉皺紋、牙齒脫落的老者。《我們的父親》裡面還有很多感人的真實的故事。每個人讀了都會有不一樣的回憶。我有太多的回憶需慢慢品味就不細細道來,你自己擁有一本慢慢品味甚好。


父親是本大書,需要用歲月來解讀

文|驛路奇奇

當我手捧著張福臣先生選編的這套《我們的父親》《我們的母親》時,心情格外激動。

書封面

親情至真至性,於血液中相融貫通,於細微處窺見溫暖與美好。兩本書,依著同一份愛的執著與衝動,將母愛的輕柔堅韌,父愛的博大無形,化入文字,經由那些作者的傾吐,漸漸清晰,又於不能自已的熱淚中,變得模糊而豐盈。

近五十篇作品,四十餘位作者,他們中有作家、詩人、導演、編劇、畫家,身份迥異,年齡、出身各有不同;他們的父母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有的是為世人所熟知的公眾人物,還有的是幹部,是軍人,無論那些年邁的生命曾經擅長用語言表達與否,都用一點一滴的日常行動為孩子們的生命注入最絢麗的鮮紅。

在這場以愛之名的傾吐中,作者們把那些或偉大或平凡的愛用自己獨特的講述方式展現讀者面前,有的是從頭到尾的說故事,有的以點及面給人以思索空間,還有的把內心的真實想法譜寫成了詩句。

對於父母之愛,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訴諸筆端時,觸發點也各有不同。生死之外無大事,沒有什麼比失卻親人的苦楚來得深刻,以懷念為始,生離死別衍生成懷念之作幾乎成了必然。此外,年老生病,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的角色轉變,甚至是不經意間被帶入了此前的場景,觸景生情,都有可能鑄就飽含深情的篇章。

魯迅筆下的父親

魯迅的筆下一次一次替父親尋找藥引的情景,崔永元筆下再也回不來的父親,老舍筆下母親再忙碌也不敷衍的性情,史鐵生筆下一直隱忍剋制、默默守護、臨死都放心不下他的母親……這些是他們的父母,也是天下千千萬萬父母的縮影。

父與母,原為夫與妻,本為一體,共同有他們的品行和人格影響著子女。方方筆下父母衝破桎梏、共同抗婚的情形,肖復興筆下父母省喫儉用、把精糧留給孩子們的無私,還有賈平凹女兒筆下離異的父母依舊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彼此關心……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之間的愛,共同浸潤滋養著一代又一代鮮活的生命,將「愛」的真諦一步步升華,一層一層深入,直到融化人心。

書封底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那個為你遮風擋雨的人叫做父親,那個愛你勝過愛生命的人叫做母親。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如父母。誠如編者和作者們詮釋的那樣,父母之愛像一本大書,需要我們用一聲來品讀,用愛意來書寫。曉蘇說:在我小說的人物畫廊中,我母親的形象最真實,最典型,最動人;賈平凹的女兒從父親在世時就開始模仿研讀父親。而我們凡常人,縱使拙筆不及,依舊能用真情把那些關於父母的文字呈現得撼動人心。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你漸漸長大,他們鬢角多了白髮,你慢慢成人,他們在面前卻越發笨拙。趁父母健在,記錄下你和他們之間珍貴的影響,當面和他們說一說心裡話,這大概是編者為我們在兩本書的最後特意留一片天地(最後十六頁分別設置了告別區和照片黏貼區)的用意,表白與照片都可永存珍藏,在那些作者的文字記憶之後,添一份獨屬於你的情感印記,讓書的溫度直接流淌進你的心底。

書末尾

以愛之名,為愛發聲,願我們伴著《我們的父親》《我們的母親》共同留一份至愛親情在心底,也希望我們能用一生的時光來慢慢讀懂拿分至愛親情。


瞅瞅這封面上的幾位作者,真是太搞笑了,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