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鏡花緣中的武則天貶百花仙子,唐玄宗封張果老、趙匡胤太祖封陳摶為神仙,作為人間凡夫的他們究竟有什麼特殊權力和能力可以如此辦事?


正統封建王朝的帝王封神,這個話題要追溯到文明早期。

首先,我們知道,有一句古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出自左傳,具體章節記不清了)。祭祀是一種涉及國家統治的重要活動。尤其是古代是非常受到重視的。並且越往古,主持祭祀者,其身份與帝王關係越密切,常為親屬或族人所司職。本身是否祭祀這就是帝王家之權,帝王本人或者其族人作為人與神溝通的途徑,本身就是神權的代表。

又《禮記》有「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非所祭而祭之,謂非所當祭之鬼而祭之也;淫,過也,或其神不在祀典,或越分而祭,皆淫祀也。淫祀本以求福,不知淫昏之鬼不能福人,而非禮之祭,明神不歆也。)祭祀了不該祭祀的對象,不僅不會帶來好處,甚至可能有害,同時為了避免百姓的道德與價值觀發生錯亂,禁止民眾進行淫祀。所以分辨是否當祭,這本身也是官方的責任。封建帝王統治者的敕封,本身也是一個區分是否為淫祀的重要依據。

這基本上就是小說里封神的來源。

另外,小說嘛,很多時候都要順便神化帝王將相,封建糟粕。

至於仙,指的是修行成就者,本身不受限於是否敕封的。帝王敕封也只是體現對其的尊崇,將之納入祭祀體系。


法理上認為,皇帝是天子,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他的旨意也就是上天的意思。

但實際上是,皇帝聖旨只是作為官方文件來承認某件已經發生的事情,來滿足一群人的訴求。比如冊封西藏達賴活佛,以及冊封藩國國王,形成事實在前,皇帝冊封在後,這就產生了某種錯覺,認為神仙和藩王的地位是從皇帝冊封以後才開始的,但事實恰恰相反。

如果皇帝真能封神,秦皇漢武還何必尋訪不死仙藥?直接把自己封成神仙不是更方便?

當然,也不是沒封過,只是封了沒用。

比如,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把自己封了三次。

第一次自封為「凌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

第二次為「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第三次為「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你看,太上,大羅天仙,仙翁,大真人,真君,帝君頭銜一大堆,還不是該死就死,半點效果沒有,徒惹人笑,丟人現眼。

回到問題所在,陳轉老祖以及關羽等所謂神仙,都是先形成民間傳說,有了巨大影響力之後,皇帝順水推舟給予冊封,不但能收穫民心,還能夾雜些統治私貨,比如突出關羽的「忠」「義」等等精神特徵,來強化皇帝的統治力。


仙和神那都是人定出來的

那管理人的皇帝定仙和神不也是很正常的操作


不僅僅是神話小說中。實際上中國的歷代皇帝都是可以封神的。確切來講,中國的神仙的一個來源便是人間皇帝封出來的。

其中知名的代表是關羽。就是一個活生生封出來的神仙。


朱元璋有正式的詔書冊封天下城隍,比照的爵位,大概是州級伯爵,縣級子爵,鄉級男爵。


因為神仙遠比你想的弱雞的多。


若神仙們只靠法力和本領,那封神與貶謫就沒有作用了。

中國的神仙們是個大群體,除了能力還靠身份,有一個被認可的身份。畢竟人多,大家都不熟悉,總不能先較量一番再確立彼此的關係吧,而且較量不好把握尺度,容易過火,結仇。而身份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紛爭,身份在很多地方是通行證,讓人做起事來很容易,使能力被把高,所以很多神仙渴望渴望被封,害怕貶謫。


不確定,好像有個三皇說法。天皇,地黃人皇。皇帝大多數是人皇的代表。

以上不確定,可能有大的謬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