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有個實習生小陳,平時看起來是個超酷超冷靜的姑娘,做事乾淨利落,執行力也超強。唯一的問題就是常年面無表情,你永遠看不出她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她給自己的評價是「不被情感左右,拿得起放得下,還總能理性思考,看到事情積極一面,專註於有意義的工作學習。」

聽起來可以說是非常成熟了。

但小陳又說,這種極度理性的思考方式,似乎也讓自己失去了感受喜怒哀樂的能力。她其實內心也經歷過嚴重的崩潰,並判斷自己處於一種「情感隔離」的狀態。

在解釋情感隔離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聽她講述一下自己內心崩潰的經歷,以及長長長長長長長的自我探索過程:

1.

從去年3月開始,我的生活裏很多重大事件接踵而至,防不勝防。

查資料、規劃畢業去向、備考、準備材料、升學,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集中精力,保證在下一個Deadline到來之前做到充足準備。

就在一場重要考試開始前,我接到媽媽的一個電話。她沉默了很久,跟我說外婆肺癌住院。我聽著電話裏的哭聲,經歷了5秒短暫的大腦空白,下一個念頭就是:外婆生病了,那媽媽和外公肯定很傷心,這時候我應該怎麼安慰家裡人?怎樣才能分擔媽媽和外公的負擔?

放下電話,我坐在地上,我感覺現在我應該很悲傷,應該大哭一場,但我卻很平靜。我站了起來,趁空閑時間去看了幾本喪失心理學的書,去上了課,想著從裡面再多學一點,更好幫助家裡人。

可惜,生活總有更糟的情節在後面。沒過多久,家裡又發生了重大變故,而且在之後的幾個月裏,每一天都越來越糟。我一邊繼續準備升學,一邊不斷安慰開導家人,幫忙處理一些事情。家裡人擔心影響我升學,我卻覺得自己狀態良好,效率很高,完全OK。

實際上,每次我聽家裡人傾訴,握著手彼此擁抱安慰的時候,我都在想:事情已經這樣了,別再想這麼多了。再重新開始,有所行動做些實事就是好的。

我堅信這一點。大部分時間裡,只要我全身心投入到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中,我就能獲得忘我的興奮和快樂。除此之外,我會刻意放空大腦,總能找到一片空白的平靜。

學心理的過程,讓我知道自己這是一種「情感隔離」(Isolation of Affect)的心理防禦機制:將情感和觀念分開,做到對事情只有觀念,卻沒有情感。面對重大事件,防禦焦慮、悲傷等情緒時,這樣能防止陷入痛苦焦慮的漩渦,保持心理平衡和穩定。

隔離之後,即使你能從意識層面感受到事件的發生,知道自己此時應該產生某種情緒,但實際上不會感知到這種情緒的真實存在。當談到「分手」、「親人離世」這種話題時,仍能保持一種置身事外的冷靜方式,好像主角並不是自己。

這樣的好處是很明顯的,你幾乎不會被嚴重的難過、悲傷、焦慮等情緒傷害。類似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劃清過去和現在的分界,隔離過往經歷,我就永遠是個新的自我。

2.

雖然情感隔離看似有著如此良好的自我保護效果,但我依然陷入了情緒崩潰。

確實,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狀態良好,每天都能專註於解決困難和完成挑戰。家裡人一起努力下,危機慢慢過去,我升學也取得了超出想像的好成績。

但問題在於——

在所有人都向我祝賀升學上的成功時,我發現自己做不到和大家一起開心。我知道我應該感到高興,但實際上是完全沒有。我沒辦法回應親人和朋友的情緒,不斷驅動自己調動歡樂情緒也讓我非常煩躁。

我打開郵箱,給幫助過我的人寫一封封感謝信:「你簡直不能想像我有多開心...」

但事實上,我好像一點都不開心。我也沒有辦法想像自己有多開心,我面對的除了我做過什麼和要做什麼的事實外,是一片空白,毫無實感。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成績很一般,所以才沒感到特別開心。我開始猜測和我一起升學的人都是一樣,只是虛假向外傳達自己的喜悅,不過這點想法也沒給我多大安慰。

之後,除了在讀書看劇這種能讓人忘記自我意識和現實的時間裡,我能感受到滿意和興奮,其餘時間我都陷入了煩躁和疲憊。我不斷讀下一本書,看下一本漫畫,刷下一部劇或者儘力放空自己的大腦。我知道只要不意識到自己就可以獲得快樂,便急迫地用不相關的知識和別人的故事填充空白的大腦。

漸漸地我明白,我已經進入一種「過度情感隔離」的狀態,而「過度情感隔離」作為一種防禦帶來的最大問題是,我無法選擇性地只隔離一種情緒,保留其他情緒。

3.

長期隔離所有情緒和感受,消失的不只是焦慮、悲傷和痛苦,還有快樂、愉悅和意義感。

當習慣於把所有經歷處理為事實性的信息,生活體驗便縮簡成單薄統一的符號。我可以朦朦朧朧知道這個符號的事實含義和社會意義,從而瞭解到它會帶來什麼情緒感受,但感受不到自己真實獨特的體驗和想法。

  • 多項研究顯示:雖然使用情感隔離的人更少表現出抑鬱的狀況,他們對個人體驗和信息(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的處理都更為匆忙、膚淺和抽象。(BaumristerCairns, 1992).
  • 相比之下,表現出抑鬱情緒的人則會更為全面完整處理信息(同樣不管好壞),他們的回憶會有更多的細節。(Edwards Weary, 1993)
  • 情感隔離也只能做到將情緒隔離在意識之外,並不意味著真正消滅了消極情緒的存在。即使防禦機制能減少消極情緒的感知,負面感受帶來的軀體化癥狀仍然存在,比如血壓升高、皮膚狀態惡化。而長期的情感壓抑,也有可能引起生理性疼痛或其他疾病的出現。(Barger Tiebout, 1989)

這也有可能是為什麼我在一個月後大病一場。沒什麼前期癥狀的,我突然在一天晚上發了高燒。

這些疼痛和疾病是難以描述的,經過身體檢查也找不到生理性病因。無法溢於言表的焦慮、悲傷等感情,只能通過身體器官表現出來。

屏蔽掉情緒信號後,也導致了我自身意識和身體的失聯。

當時我一個人躺在旅店的牀上,身上疼得實在沒辦法睡著。我翻來覆去,等著天亮了就去買葯。

又餓又暈又疼,我開始努力從過去幾個月回憶裏找點樂子。一片空白,高燒讓我大腦完全短路,我最後忍不住哭了。說實在,我都想不起來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了。這應該是我心理狀態最低谷的時候。

神奇的是,從那天晚上我意識到自己心情難受之後,我終於開始接受現狀,也感覺好了起來。

我開始更主動辨認和理解自己的情緒。當我發現對什麼事情有了感觸,我會記在日記裡面。即使是不開心、難受,也讓我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痕跡和自己的存在。

所以,面對難以抵擋的情緒,大膽地發泄出來也許總能是更好的選擇之一。

Allie ? 撰文


【簡單心理Uni】 心理諮詢師的終身成長學院,匯聚海內外名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心理諮詢學習者,提供40+種培訓課程,專業針對性強,體系化程度高,直播/錄播、音頻/視頻、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目前已有20萬+人參與學習。

更有20+門免費課程等你來開啟喲,課程學習戳 →「http://jdxinli.cn/q199xq」

發佈於 2020-01-0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阿木木阿木木

對於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理性當然好,可以看清事物本質;

對於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想那麼多幹嘛!理性只會使自己更糾結、孤僻。


對於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理性當然好,可以看清事物本質;

對於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想那麼多幹嘛!理性只會使自己更糾結、孤僻。


挺好的啊,活的明白點會很輕鬆吧

幸福感也會比較高,至少不會自我折磨啊

只不過……

一貫理性的人突然感性起來,就很可愛

特別感性的人突然理性起來,會很可怕……


理性,大多數時候會讓損失降到最低。不過,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有時候需要活的隨性一點。不好說好不好。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然原題主大概沒想那麼多。

1-首先我們需要定義理性。我最初認為的理性是:以最優解達成目的。

2-什麼是最優解?如果是全知全能意義下的最優解,顯然人類無法達到。我們依賴以個人認知或者社會認知作為判斷的標準。

3-感性和理性的人同樣相信自己在以最優解進行行動,那麼最優解就不應該是區分兩者的基礎要素。

4-理性應該是全知全能意義下的最優解的劣化,也就是以客觀信息為基礎,依靠邏輯思維判斷,而感性則是以主觀信息為基礎做出的非邏輯的判斷

5-『好』,也就是結果,通常包括客觀物理上的收穫與心理層面的滿足。而收穫也會根據以不同系統,如國家,集體,個人的最優利益為判斷而改變。比較的時候,我們通常以客觀物理上的收穫作為基準,因為心理層面的滿足無法量化與比較。

6-當下似乎更偏向以個人的最優利益為基礎來判定。

7-如果有一個假設的人類,無限接近於全知全能,那麼顯然依靠邏輯判斷——也就是理性——更容易得到『好』的結果。但因為人類並非全知全能,所以在每一件事上, 並沒有定理說理性一定會比感性得到更好的結果。

8-一個人理性是否好,取決於他的能力。他越接近假設中的全知全能的人類,就越『好』。如果他能力低劣,那麼就不會『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