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小眾,情懷,便攜,好聽的,那種?(兩眼放光),求音樂專業人士解答


木魚 不僅逼格高 小眾 情懷 便攜 還有地方免費教學 順便提供免費理髮服務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卡林巴是一種非洲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樂器。在不同的非洲國家,卡林巴有不同的名字,例如Kalimba 是肯亞對這樂器的稱謂,而在辛巴威它則被稱為Mbira,剛果人就稱它為Likembe,它還有Sanza和Thumb Piano等名字。 它主要因用拇指撥動琴體上的薄片(主要有木製的、竹製的,在現代的發展中也有金屬做的)而得名。傳統的卡林巴利用葫蘆製成共鳴器。

卡林巴的發聲體部份就是上面一根根長短不一的彈性金屬條,下面則用木或葫蘆瓜作為共鳴箱。已往,這些金屬條的原料只是在礦石中熔化出來的金屬,現在則採用質素較高的鋼製造。卡林巴有很多不同的形狀,鋼條的數目也不一定。例如辛巴威的卡林巴是在木製的圓形音箱里,有22至28根鋼條,排列成兩排。據說,由這種樂器所演奏出來的音樂不僅能夠趕走病人身上的邪氣,還能起到祈雨的作用,因此在辛巴威它是備受人們喜愛的樂器之一。

卡林巴主要用來伴唱,演奏的時候,要兩手拿著琴體,然後用兩隻大拇指彈奏,當拇指按下再放開時,鋼片便會振動而發出聲音了。有些卡林巴上會裝上一些貝殼或汽水瓶蓋等對象,使彈奏時能同時發出一些類似「嘶嘶」聲,也可以在桌子上半翹起晃動,會發出迴音一樣迴旋的效果,或者像鈴鼓金屬片晃動時發出的響聲,使音響效果更加豐富。卡林巴體積小,易於攜帶,當日落黃昏之時,人們會圍成一圈,用它來作歌唱或講故事伴奏,有些土人在長途步行時,也會攜帶它來沿途消遣時間。還有啊,卡林巴的特點就是便於攜帶,聲音空靈清澈,類似於八音盒的聲音,但是更通透。

我自己買了兩款,都是便宜的入門貨,也就30多塊錢的,一個腔體實心的木頭,一個腔體是空心的木箱子。我自己的體驗是空心的好,因為空心的比較輕,實心的比較重,空心的空腔形成的共鳴比實心的好用很多。便宜的不代表音色不好,因為它只是金屬條振動在空腔里發聲,聲音很好聽。只是便宜的只有一個八度的音高,如果想有更豐富的音色,要買條條超過十條的,有條件可以買兩排的,音色更好。

這就是我買的兩款,左邊實心,右邊空心。空心的共鳴很好的。
這種比較貴,但好看很多,條條也多很多,音色也豐富很多了。

附一個視頻:

微博視頻?

t.cn圖標

謝謝邀請,正麟殿古琴老師為您解答:

古琴,亦稱七弦琴,玉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20世紀初,為區別西方的琴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稱作"古琴"。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1-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014531 ;可見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周天之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分別象徵天地,與古時的天圓地方之說相對應和。整體形狀依鳳凰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琴身前廣後窄,象徵尊卑有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底板的中部和尾部,各有一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或圓形的洞孔,中部大的稱龍池,尾部小的稱風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琴面為能充分振動,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質木料製成。向內外側呈瓦弧形,與底板膠合而成琴。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與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調和的底胎,干透磨平後多次擦拭生漆而成。琴面木材須選料精良,紋理梳直勻稱。若能覓得古桐木、古廟大梁懸鐘之木,或古代棺廓老木更佳。琴面內腹斫成膛腔,在龍池、風沼處留有微微隆起的納音。一般常見設有兩根音柱(天柱、地柱)連接著面板底板,傳導振動。琴弦琴面從外向內由粗及細縛弦七根,古時琴弦用絲質製成,今多用鋼弦。如果弦繞至雁足時圈數不多,就需要使用其它牢固的線接續增加弦的穩定。琴徽一弦外側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標誌,稱為徽。徽多用螺鈿製成,也有用金、銀、玉、石等質地的材料精製而成。徽的點位實為弦的泛音振動節點。琴底常見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質木料製成,起反射音響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

雁足在龍池與鳳沼之間近風沼約琴面的九徽處,有兩隻支撐琴體和系縛琴弦的腳,稱為雁足。因須承重力,雁足都用堅實木料製成,因系琴弦故與底板的鍥縫必須嚴密牢固。

軫子系絨扣調節琴弦鬆緊長度、改變音高之用。多用紅木紫檀等堅韌耐磨的木料製成。中心頭尾穿通,頸部旁側有一斜孔與中心孔相通,側孔斜向頂端。考究者孔口呈鈍狀,頂部孔端微微向中心凹陷。底板上儲放軫子的淺平凹巢,稱為軫池。底板琴頭兩側向下垂凸的部位稱為護軫,保護軫子免受碰擊。古琴斷紋指琴表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所形成的各種斷痕。斷紋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龍鱗斷等。一般來說,琴隨年代久遠程度不同,斷紋也不盡相同,是鑒藏古琴的主要依據之一。目前古琴表面也可以人工仿造出斷紋來,主要用火熏烤出來。自古「琴」為其特指,20世紀20年代為與鋼琴區分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詩詞文賦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賦》云: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養性,乃至以琴靜心悟道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範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華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目前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古琴具有含蓄的藝術特點

桓譚《新論》中說:「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說出了古琴音質音色的特點,這種含蓄的藝術特點,與中國古人所崇尚的中庸和諧精神相符,故也是古琴藝術受到士大夫鍾愛的原因之一。

琴聲含蓄而具音樂感召力

古琴琴聲不大,具有非張揚性、內斂性的特點,因而適合於自賞,不適合表演,從而自古以來古琴的演奏往往被看作是知音之間心與心的交流,伯牙、鍾子期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唐人王昌齡的《詠琴詩》讚頌了古琴聲色的魅力:「孤桐秘虛鳴,樸素傳幽真。彷彿弦指外,遂見初古人。意遠風雪苦,時來江山春。高宴未終曲,誰能辨經綸。」古琴琴聲的含蓄得益於其音質特點,所謂音質,指的是樂器所發出的音響的物理效果,根據樂器的構造與演奏方式不同,音質也不相同。在民樂弦樂器中,諸如琵琶、揚琴、古箏等發音鏗鏘響亮卻延時較為短促,二胡等發音雖綿長婉轉卻不夠清亮。相比之下,只有古琴的音質可以說是剛柔相濟,清濁兼備,變化豐富,意趣盎然,雖含蓄卻充滿了表現力與感染力。古代文人士大夫鍾愛古琴也正是看重它的聲音古樸悠揚,音質綿長悠揚,意蘊餘味無窮,其極具感召力的特點。王充《論衡·感虛篇》中說:「傳書言:『瓠芭鼓瑟,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或言:『師曠鼓《清角》,一奏之,有玄鶴二八,自南方來,集於廊門之危;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吁於天。平公大悅,坐者皆喜。』」都是說明古琴強大的感染力,於自然可以令六馬仰秣,玄鶴延頸,於人事可以觀古人聖心,體先哲聖德,養今人之志。陳敏子《琴律發微》中也說:「夫琴,其法度旨趣尤邃密,聖人所嘉尚也。琴曲後世得與知者,肇於歌《南風》,千古之遠,稍誦其詩,即有虞氏之心,一天地化育之心可見矣,矧當時日涵泳其德音者乎?所以,正如朱長文《琴史》所言:「古之君子,不徹琴瑟者,非主於為己,而亦可以為人也。蓋雅琴之音,以導養神氣,調和情志,擄發幽憤,感動善心,而人之聽之者亦恢然也。」古琴古樸的聲音(當時所用為絲弦,其所發出的聲音不象今天的鋼絲弦這樣剛亮),綿長的韻味,既有象物擬聲的描繪(如流水),更有抒情寫意的表現(如用吟、猱、綽、注等指法寫意表情),更重要的是它貼近自然的聲音,可以同時將操縵與聆聽之人引入一種化境,即使並非知音也同樣容易為之感動:「而絲之器,莫賢於琴。是故聽其聲之和,則欣悅喜躍;聽其聲之悲,則蹙頞愁涕,此常人皆然,不待乎知音者也。若夫知音者,則可以默識群心,而預知來物,如師曠知楚師之敗,鍾期辨伯牙之志是也。」

韻味變化含天地人籟明人

高濂《遵生八箋·燕閑鑒賞箋》中談到:「琴用五音,變法甚少,且罕聯用他調,故音雖雅正,不宜於俗。然彈琴為三聲,散聲、按聲、泛聲是也。泛聲應徽取音,不假按抑,得自然之聲,法天之音,音之清者也。散聲以律呂應於地,弦以律調次第,是法地之音,音之濁音也。按聲抑揚於人,人聲清濁兼有,故按聲為人之音,清濁兼備者也。」這段話表明了古琴琴音的藝術特點,一方面琴曲曲譜最基本的調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雅正不俗,但似乎缺少變化。另一方面,通過指法的變化,卻可以演化出與天地之音相通,與人聲相類的各種音色,生髮出變化多端的音韻。

古琴有散音7個、泛音91個、按音147個。散音沉著渾厚,明凈透徹;按音純正實在,富於變化;泛音的輕靈清越,玲瓏剔透。散、按、泛三種音色的變化不僅在琴曲表現中擔當著不同的情緒表達的作用,引發出不同的審美效果,而且從其創製其也同樣暗含著與天、地、人相同哲理,《太古遺音·琴制尚象論》中說:

「上為天統,下為地統,中為人統。抑揚之際,上取泛聲則輕清而屬天,下取按聲則重濁而為地,不加抑按則絲木之聲均和而屬人。」天、地、人三聲可以說是包蘊了宇宙自然的各種聲音,早在先秦莊子那裡就已經有這種區分:「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

『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

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琴之散、按、泛三音,正如天、地、人三籟,可以描繪自然界變化無窮的諸多音響,而且還可以引發人的形而上的冥想,從而身心俱化。這也是先哲以此為修身養性之方式的原因之一。嵇康《琴賦》總結了士大夫之所以如此愛琴的原因,這是從個角度說的:「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在源遠流長的歲月中,古琴孕育著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部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謝邀題主所述當然是笛子啦

除了小眾不太滿足,克里里可以滿足大部分要求。


blues口琴、口哨


手碟鼓,特別喜歡,但是價錢不菲

退堂鼓

好吧好吧你可以試試里拉豎琴或者三角鐵。


古琴,蕭都可以。其實我還是喜歡嗩吶。
必須是三角鐵和退堂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