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決定是由外部環境的外因與內部環境的內因相互作用的結果,你如何確保讓一個理性的人不受外界信息的壓迫或受化學因子的幹擾而導致發瘋或者作出非理性的事情?


謝邀。

人有意志,它指的是目的及為該目的付諸的行動。意志不是隨機、憑空產生的,而是人的當時的價值觀對環境影響(信息輸入)的反應。

「自由意志」是基於「自由」這個表意不清的多義詞造成的語病,沒有討論的價值。許多用「自由意志」這個詞的地方,應替換為「意志」。

減少劇烈情緒波動導致的計算力下降(也就是題主說的「保持理性」)的方法:

1、多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多做數學題;

2、多鍛煉大局觀,練習整體、宏觀看問題;

3、少喫肉多喫素;

4、讓自己習慣於平靜,比如「打坐」。


謝邀。

最好的辦法大概就是【返璞歸空】,也就是盡量屏蔽一切信息交往,除非必要。


如果人沒有自由意志,你根本無力抗爭,只能被各種前因牽著走。

如果你能抗爭,自主決定,那麼你就有自由意志。


描述中似乎跟自由意志沒什麼太多關係。

自由意志也不可能屏蔽外因。

想保持理性,應該讀書明理,修身養性。境界是歷練出來的。


謝邀。

當代大多數哲學家還是相信自由意志跟決定論是共同存在的,即相容論。

對於自由意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一種是強自由意志,可以理解為意識與軀體是獨立的,意識決定讓軀體做什麼,人的自由意志決定自己的未來。

另一種是弱自由意志,可以理解為大腦的額葉區,也就是產生理智的地方,有控制其它區域的能力,如果額葉區功能比較好,有利於人的長期幸福,同時很多時候理智會因為短期快樂而屈服於本能。如果有化學藥物幫助生物本能,更是無法保證理智能夠抵抗。但是,除了鍛煉理智增強理智以外,理智還有選擇:一,盡量提前避開對這些惡性化學藥物接觸;二,通過其它化學藥物對抗或削弱這些不好的化學藥物的影響,也就是藥物治療;三,去除造成痛苦的大腦區域。

當然,理智最重要的武器還是不斷鍛煉自己,增強意志力,同時,明智地避開會增強邪惡本能的條件。


其實,人根本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只有來自本我的慾望與需求,在變化的過程中也有一點逆反心理而已。

既然人類主觀地對於發瘋有所定義,自然,以一個集體或個體(這很重要,兩者有不同的作用規律)的層面,在自身與外部世界的作用下也能修改它。不需要化學因子和UFO電波,我們自己就能讓我們自己作出以往的自己認為現在的自已發瘋的事情出來。然而我們是一種不是其所是且是其所不是的存在,自然也就很少會因此而覺得自己發瘋了。


謝邀。

「外部信息」總在理性人做出決定的考慮中,而談不上「壓迫」。如果理性人知道了存在著「化學因子」的影響,他就已經在「理性」思考之中了。

如何判斷一個人做出的決定是「理性」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他掌握著這決定所要達到目標的相關的知識,而不是基於被誤用的知識甚至完全盲目的或僅僅基於個人信念的選擇。第二種情況是他知道並承認目前知識或其它條件的欠缺,但確定當前形勢下必須行動,抱著對目標的達成是偶然而非必然的預期,來做出更傾向於基於他個人信念的選擇。

沒有自由意志,「理性」就沒有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了,最多象路邊的一塊普通的石頭一樣,完全引不起注意。

此外,自由意志不僅不會以追求完全的理性為目標,它還會阻止這事情發生,因為它必要時會通過「不理性」來宣示自己的存在。


一個理性的人在受到外部壓力時作出與無壓力時時不同的決策不正是理性的表現嗎…除非說外部壓力過大導致理性崩潰,但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看來只有neng死他了,讓他無為了


關於發瘋的問題參見精神病,抑鬱症等條目

關於價值觀有兩條,功利主義和直覺主義

從心理學上來說功利取決於邏輯思維,直覺取決於遺傳。人活著並非為了自由意志,而是千萬年進化所形成的各種本能意思,任何人似乎都無法與自己的慾望對抗吧。

理性也好,直覺也好,都是進化出來的本能。人的意思並非絕對自由,潛意思中的本能是一條底線,無意思中主導了人的所有行為,你覺得你自由嗎?你認為你做了正確的事情那你為直麼還會痛苦,為什麼會被色誘,會對金錢愛不釋手,你能用自由意志解釋這些行為嗎?

從來都是身不由己,哪裡有什麼自由意志。


不知樓主說的保持理性是什麼意思。如果簡單理解為行為、決策的合理性的話,就會涉及到規範性問題,規範性是和理性自由意志緊密鑲嵌的,規範性、自由意志和理性屬於同一個語言簇的,即便是很決定論的說法:「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也不能在承認自由和理性中的一個的同時否定另一個。或者說不能在使用其中一個概念的時候放棄另一個。


如果不成立。假定成立,若理論分析,先要定義理性的概念和自由意志的概念,纔可以在邊界內討論。否則。。。。

你這問題跟問題描述讓人覺得好奇怪……嗯,不懂究竟想問啥。

但唯一能確保的是人生沒那麼多能確保的事情。


迎接虛無主義擁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