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市場上的奶粉,可以分為國行奶粉、國產奶粉、海外(海淘)奶粉

國行版奶粉,指國外品牌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遵循中國國標、通過正規海關途徑進口到中國銷售的中文版奶粉。

國產(品牌)奶粉,就是國內奶粉企業在國內生產(部分在海外生產)、遵循中國國標的奶粉。

海外版奶粉,則是國外品牌在海外生產、遵循銷售國或地區食品安全標準的外文版奶粉。

有說法稱,國產奶粉(或者我這一款)比其他奶粉——國行奶粉、海外奶粉更適閤中國寶寶。真的是這樣嗎?

笨爸爸隨機選了幾款國產奶粉、國行奶粉和海外版奶粉來對比一下。

1、國產對比國行

從上圖可見:

國產奶粉和國行奶粉在基礎營養成分上均符合中國國標,區別在於具體必需營養物質的含量高低和可選擇性成分添加的多寡。

只要「必需營養成分」符合中國標準,就可以滿足不同寶寶的基本營養需求。都適閤中國寶寶。

結論如果要說「更適閤中國寶寶」,那麼,國產奶粉和國行奶粉都「更適閤中國寶寶」,並不是隻有國產奶粉才更適合。

2、國產、國行和海外奶粉對比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

①3款海外奶粉2-3段蛋白質含量均低於中國國標。

②1款海外版奶粉出現了缺乏必需維生素/礦物質及含量不符合中國國標的情況。

③1款海外版奶粉缺乏部分可選擇性成分(膽鹼/肌醇/牛磺酸/左旋肉鹼/ARA等)。

類似的區別在海外版奶粉中也可類推。

在可選擇性成分上,國產奶粉和國行奶粉普遍都會比海外奶粉添加得多,但同時,價格也賣得更貴。

是中國寶寶更需要這些可選擇性成分嗎?當然不是,依然是可加可不加,中國市場大,配方變化一下,可以賣更高的價錢,這恐怕纔是最主要的原因。

結論:從標準的角度來看,大方向上,國產、國行奶粉比海外版奶粉似乎「更適合」中國寶寶。

喝海外奶粉就一定不適合嗎?

此前有過一些媒體報道,有40%的海外版奶粉存在不符合中國國標的情況,「長期食用會危害寶寶健康」,「嚴重可致寶寶智力低下」等等,所以是不適閤中國寶寶的。

但實際上,這屬於比較誇張的說法。相信這幾年來只喝海外版奶粉(前提是正版)的寶媽們,也沒有發現自己寶寶出現了這種情況。

其中的原因,即不同人羣、不同地區本身對一些營養物質的攝入水平本身就存在差異的有關,蛋白質高一點低一點點,鐵含量高一點點低一點點,並不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比如鐵,海外版奶粉,特別是美國版奶粉鐵含量普遍較高,但這個「高」還不至於達到「鐵中毒」的地步。

中國規定1~3歲寶寶的鐵耐受量是25mg/天,而美國是50mg/天。按照正常的情況,一個每天喝600ml奶的寶寶從奶粉中攝入的鐵只有5.2~7.1mg。

而事實上,喝鐵導致鐵毒的現象極少,反倒是缺鐵的較多。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7~24個月大寶寶缺鐵性貧血發生率仍然較高。

總體來講,「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或者「專為中國寶寶設計」這樣的廣告詞是似是而非的。喝海外版奶粉總體沒什麼問題,關鍵是還便宜!

當然,有些人認為國外奶粉就一定比中國奶粉更安全、更有營養,那也是胡說。

中國奶粉標準在安全指標上是非常嚴格的,執法監督的水平也逐漸提升,相反倒是海淘奶粉,渠道比較混亂,不小心買到假奶粉,或者物流運輸途中的安全風險較大。

更有營養就更談不上了,沒看見中國奶粉中加了多少的「強化配方」!

總體上,笨爸爸的建議是,優先推薦買國行或國產奶粉,要買海外版奶粉也無妨,只要你能確保渠道可靠。

更多母嬰知識及母嬰產品評測,歡迎關注「寶寶評測」(id:baobaopingce)知乎號和微信號查看。6年商品對比檢測經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


我一直都覺得,看奶粉是否適合寶寶,要從寶寶喫奶粉後的情況來判定,比如寶寶是否出現拉肚子、濕疹、便祕,或者個別營養素不夠的情況。單單一句「國產的適閤中國寶寶,進口的不適合」 是非常片面的,是似是而非的。

所謂的「國產奶粉更適閤中國寶寶」,很多情況下都是拿中國奶粉標準和海外標準有差異來做文章。支持國產奶粉更適閤中國寶寶的觀點認為:各國寶寶的營養需求不同,各個國家的奶粉生產標準也不同,因此國外生產出來的奶粉不能滿足中國寶寶的生長需求。但實際上,從大的框架上來說,中國的嬰幼兒配方標準與其他國家在本質上並沒有大的差別。

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CodexStan72-1981標準是國際上公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它是一個全球性的指導標準,不同國家在制定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時,都會參考該標準,同時會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裡對比下我國國標和國際標準中對於基本營養成分的規定:

在數量上,國際標準一共有36項,我國涵蓋了32項,且差異不大:比如總碳水化合物,國際標準規定的是9-14克/100千卡,而我國是9.2-13.8克/100千卡;再比如鈉,國際標準是20-60毫克/100千卡,我國是21-59毫克/100千卡。因為做了調整,所以不可能100%相似,但一致性程度已經非常高了。由此可見,符合國際標準的奶粉基本上符合中國標準

前面說到,各國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國際標準做調整。具體到我們國家,就是依據我國自身的飲食文化和膳食結構,明文規定了寶寶的奶粉中,哪些關鍵營養素必須存在,哪些物質必須或禁止添加,部分元素還規定了含量限度範圍,也就是說,外資品牌的配方奶粉要想在我國生產和銷售,必須根據對我們的標準,在某些指標上做微調。因此,在我國嚴格的指標規範下,能通過配方註冊制的登記審核、上市銷售的進口奶粉,絕對不會存在「不適閤中國寶寶」的問題。

總的來說,奶粉是以母乳為藍本研發的,而母乳處於變化中,就算同是中國媽媽,也會因為地區、時間、飲食等因素,導致母乳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不同。所以沒有一款奶粉是專門針對人種來研發的,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是符合寶寶體質的,選奶粉最重要的還是要根據寶寶的接受情況來選擇,適合寶寶的纔是最好的。


「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說法只是廣告營銷。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南方、北方、東部、西部的氣候、飲食差別非常的大,甚至差異之大不亞於中國和美國。那所謂的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配方,是適合的中國哪個地區寶寶的體質?新疆?廣東?還是東北?

其次,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內外母乳成分差異的研究說法。現階段國內連完整、科學的母乳資料庫還沒有建立,也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數據支持研發「適閤中國寶寶」的配方奶粉。

第三,除國內奶粉品牌外,國外發達國家沒有任何奶粉品牌標註「更適合本國寶寶體質」「專為本國寶寶體質研發」「僅適合本國寶寶食用」等諸如此類說明。

第四,各國的奶粉配方確實存在差異,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嬰兒對於營養需求的差異,而是不同國家對於營養元素添加劑量的認知不同。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都是按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嬰幼兒配方標準奶粉制定的,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權威的嬰幼兒奶粉標準。

第五,其實各國制定的奶粉配方標準相差並不大,對比了一下歐盟和國內奶粉標準,歐盟奶粉生產標準共有36項,其中國內覆蓋了32項。其餘幾項也非常的接近,像大家關注的蛋白質,國內奶粉標準中蛋白質限量是每100千卡1.88-2.93g,而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1.8-3.0g,而維生素A在國內奶粉標準中限量是每100千卡59-189微克,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60-180微克。

第六,參照我們國際媽咪APP上海淘直郵銷量領先的德國版愛他美奶粉,pre段和1段的配方成分均在國內奶粉標準範圍內,高月齡階段起部分營養差異和國內奶粉標準稍有差異,但這時候嬰兒營養的攝取早以正常飲食為主、奶粉為輔。

最後,國際媽咪APP專註於國際嬰兒奶粉、母嬰用品直郵已十年,為數以萬計的國內小寶寶提供過國外奶粉,這些寶寶都已健康的發育長大。

所以,沒有專為中國寶寶體質研發的標準 ,只要是優質的奶粉品牌都是適合寶寶食用的。

如果您對國外奶粉感興趣可以關注我,也可以下載國際媽咪APP。

編輯於 2019-11-2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RZ奶粉知識RZ奶粉知識?

已認證的官方帳號

「更適閤中國寶寶」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本是飛鶴的宣傳語,後繼成為整個國產奶粉抵抗國外奶粉的代表。

「更適閤中國寶寶」的奶粉真的存在嗎?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是通過明星代言,電視廣告、電臺廣告、電梯樓宇等廣告渠道全面覆蓋、輪番轟炸實現的。

「更適閤中國寶寶」的說法只是國產奶粉品牌的營銷手段,以此和國外奶粉品牌搶佔市場份額。自2008年國產奶粉質量事件後,國外奶粉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路上漲,令國產奶粉品牌非常困擾,後某國產奶粉品牌打出了「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營銷方案,加之國際女性代言,俘獲了不少用戶的心。

「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說法乍一聽非常有道理,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實不堪一擊。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南方、北方、東部、西部的氣候、飲食差別非常的大,比如,新疆和海南地區的寶寶體質差異肯定非常的大,那國產奶粉究竟適合的是哪個地區的寶寶呢?

其次,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內外母乳成分差異的研究說法。現階段國內連完整、科學的母乳資料庫還沒有建立,也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數據支持研發「適閤中國寶寶」的配方奶粉。而在母乳成分的研究上,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更早,研究歷史更久遠,比國內走的更前沿。

第三,除國內奶粉品牌外,國外沒有任何奶粉品牌標註「更適合本國寶寶體質」「專為本國寶寶體質研發」「僅適合本國寶寶食用」等諸如此類說明。

第四,各國的奶粉配方確實存在差異,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嬰兒對於營養需求的差異,而是不同國家對於營養元素添加劑量的認知不同。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都是按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嬰幼兒配方標準奶粉制定的,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權威的嬰幼兒奶粉標準,聯合國法典委員會也未根據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來推薦不同標準。

第五,其實各國制定的奶粉配方標準相差並不大,對比了一下歐盟和國內奶粉標準,歐盟奶粉生產標準共有36項,其中國內覆蓋了32項。其餘幾項也非常的接近,像大家關注的蛋白質,國內奶粉標準中蛋白質限量是每100千卡1.88-2.93g,而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1.8-3.0g,而維生素A在國內奶粉標準中限量是每100千卡59-189微克,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60-180微克。

發佈於 2020-12-2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悅石悅石分享我剛編的故事 Sharing FAKE stories.

廣告裏說得脈脈含情,心裡想的是父母們的腰包。

什麼「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


「更適閤中國寶寶」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本是飛鶴的宣傳語,後繼成為整個國產奶粉抵抗國外奶粉的代表。

「更適閤中國寶寶」的奶粉真的存在嗎?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是通過明星代言,電視廣告、電臺廣告、電梯樓宇等廣告渠道全面覆蓋、輪番轟炸實現的。

「更適閤中國寶寶」的說法只是國產奶粉品牌的營銷手段,以此和國外奶粉品牌搶佔市場份額。自2008年國產奶粉質量事件後,國外奶粉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路上漲,令國產奶粉品牌非常困擾,後某國產奶粉品牌打出了「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營銷方案,加之國際女性代言,俘獲了不少用戶的心。

「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的說法乍一聽非常有道理,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其實不堪一擊。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南方、北方、東部、西部的氣候、飲食差別非常的大,比如,新疆和海南地區的寶寶體質差異肯定非常的大,那國產奶粉究竟適合的是哪個地區的寶寶呢?

其次,國際上沒有任何國內外母乳成分差異的研究說法。現階段國內連完整、科學的母乳資料庫還沒有建立,也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數據支持研發「適閤中國寶寶」的配方奶粉。而在母乳成分的研究上,國外發達國家起步更早,研究歷史更久遠,比國內走的更前沿。

第三,除國內奶粉品牌外,國外沒有任何奶粉品牌標註「更適合本國寶寶體質」「專為本國寶寶體質研發」「僅適合本國寶寶食用」等諸如此類說明。

第四,各國的奶粉配方確實存在差異,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不是嬰兒對於營養需求的差異,而是不同國家對於營養元素添加劑量的認知不同。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都是按照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家組制定的嬰幼兒配方標準奶粉制定的,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權威的嬰幼兒奶粉標準,聯合國法典委員會也未根據不同國家、不同人種來推薦不同標準。

第五,其實各國制定的奶粉配方標準相差並不大,對比了一下歐盟和國內奶粉標準,歐盟奶粉生產標準共有36項,其中國內覆蓋了32項。其餘幾項也非常的接近,像大家關注的蛋白質,國內奶粉標準中蛋白質限量是每100千卡1.88-2.93g,而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1.8-3.0g,而維生素A在國內奶粉標準中限量是每100千卡59-189微克,歐盟標準是每100千卡60-180微克。

發佈於 2020-12-2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悅石悅石分享我剛編的故事 Sharing FAKE stories.

廣告裏說得脈脈含情,心裡想的是父母們的腰包。

什麼「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


廣告裏說得脈脈含情,心裡想的是父母們的腰包。

什麼「更適閤中國寶寶體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