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分三步,就拿常規調五目調四目為例。

一:找底

這一步很重要,要確定鉛墜是在底的,第一次浮漂下水如果漂全部淹沒,上拉浮漂到漏出漂木,第一次下水如果漂身大部分在水外,下推浮漂漂目不變就是鉛少了,加鉛至黑漂,繼續重複上一步找底。直到漏出目數。

ps當漏出漂目纔算找底成功,此刻狀態是鉛墜躺底,雙子線平躺,很多人做到這一步就開始垂釣了,這種垂釣是一種極頓的狀態,魚喫餌過程中浮漂是不會有動作的,只有銜餌遊走的時候浮漂才會有動作,俗稱死口。可以這麼釣,但多用於大走水環境或掛玉米螺絲釣警惕性高的大魚使用,臺釣當中極少使用,因為會損失很多浮漂信號。

二:調目

漂漏出目數以後下推浮漂一個子線加整漂的長度,確保調好浮漂後,雙勾是離底狀態(重點說明:如果下拉短了,一勾觸到水底浮漂的調目是完全不準的,有的勾條粗的魚鉤單勾能壓漂四目,所以寧可多往下拉一點確保調目這一點是準確的,調目這一步雙勾一定是要懸浮的)然後開始修剪鉛皮,目標調到5目為例,這個過程很慢,要有耐心,一點一點修剪,否則一剪刀多了就成十目了,如果漂站在五目先不要進行下一步,把浮漂到桿捎的這截風線全部壓入水底,再等一分鐘左右,一般浮漂還會下降2目左右,因為風線是有重量的,會託動浮漂下沉,重複以前步驟,在入水後一分鐘左右浮漂的目數纔是真正調漂的目數。不要過早結束這一步,會影響浮漂靈敏度。這一步潦草結束,你一整天調調極可能會是調一目調四目,而不是你認為的調五目調四目,新手切記這一點。

三:找調目

雙勾搓餌找底,要把餌料搓到指甲蓋大小,餌料要搓硬一點(避免小魚介面,把餌料拖拽散掉,導致到底沒有魚餌壓漂)或者直接掛上打窩的玉米找底,做這一步的時候要拋滿桿,然後把杆子往後拉一點,魚竿手把結的位置夾在大概腋下部分,順帶用桿捎把暴露在外面的風線壓進水裡。浮漂如果黑下去了不要著急提杆子擼漂,因為魚竿後抽了,因為找釣目的餌料搓的是比較重的,浮漂的浮力是不夠把餌料帶到浮漂正下方的,此時水下餌到漂的線是斜的,我們再把魚竿輕輕前推,看看浮漂是不是會漏出水面,沒有漏出來就提桿把漂往上擼,繼續重複上一步。繼續滿桿,後抽桿壓線,黑漂,輕輕向前送桿,直至浮漂再次漏出目數,如果繼續前推浮漂沒有繼續向上漏目數的話,此刻呈現的目數就是我們的釣目。漏一目就是調五釣一,漏兩目就是調五釣二,以此類推。

ps調五釣四隻是泛用的基礎調釣法,具體垂釣,依然要看釣目在幾目魚口更多,上魚更快,自己覺得更舒適。如果有口打不到就上推浮漂釣頓一點。浮漂沒動作看不到口就下推浮漂,在找釣目中尋找到適度的平衡。純手打,希望對你有用


瀉藥:

直接上視頻吧,直接文字敘述估計題主還是雲裏霧裡的,視頻來源化氏公開課(如有侵權,必刪,僅供釣友參考交流)

1.測水深

2.精準調目

3.找底

4.帶餌調漂

5.拉餌釣底調漂

6.拉小餌輕餌釣底

7.黑坑作釣

8.網上的公開課有很多,各大廠家的基本都有,可以嘗試去看看,主要學習思維和邏輯,沒有必要循規蹈矩,要靈活運用,公開課新手的講解基本差別都不大,釣魚人都有自己的一種習慣(和開車一樣),看看哪種適合自己就好了,釣無定法,適者為佳,祝各位釣魚天天爆護。


根據餌料的重量決定,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其次上推或者下拉浮漂對應的是浮漂目數的增大和減小,上推增大,下拉減小,


經典調漂法″調四調二",應該這樣理解:空釣離底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通過增減鉛皮),雙鉤掛餌觸底讓浮漂露出水面兩目。


釣無定律,靈活運用,上魚纔是硬道理!

調好四目,釣目要根據你當時所釣魚種,喫餌開口強弱所決定的,先不用管上拉浮標多少目,

你所調浮標為四目,你可以先上拉一目,再下桿掛餌施釣,有動作提桿,不中魚時,再上拉浮標露出兩目,再掛餌施釣,不中魚接著再上拉三目,直至上拉浮標到你中魚為止。

上拉浮標四目時為最頓,

口弱口少的情況下可下拉浮標目數:露出一目,兩目,或者三目,直到你看到浮標有動作,提桿中魚為止。

子線長度和浮標目數之間的關係不是很大,子線的長短是你當時作釣水深、作釣魚種、中魚速度有關係的,水深子線要長,水淺子線可以適當短些,中魚速度快子線可以短些,中魚速度慢可以長些。

綜上所述,只是針對題主您的問題所回答的一點個人見解。

若要深究還有:餌料比重,線組搭配,用鉤用漂的大小,作釣釣場的水深環境,和出釣前對氣溫變化的掌握。

相互學習,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