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求完成一個以疫情為背景的劇本,要求反映人性為主題,人物形象鮮明。對「人性」的劇本概念掌握不夠,請各位大大指點。


根據題主對問題的補充,似乎是短片創作,我基於此談談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平民視角

她在賬本上寫下:購得口罩5張,共計10元。

對歷史的解讀有大事記,某年某月發生某歷史重大事件對歷史產生某種影響,還有一類是從平民視角,還是某年某月發生某歷史重大事件對平民生活產生某種影響。

路遙、賈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大都是從平民視角看時代,千禧年後中國新聞中也增加了更多平民視角。疫情期間諸如平民視角的新聞專題不在少數,從唱歌接力到武漢居民一天的生活都有。平民視角來源於生活細節和切身體會,使得更接地氣和易理解共鳴,當下自媒體和短視頻的發展也是對平民視角內容的需求。

對於給你的命題作文,我建議也是從平民視角來解讀。對窮人家來說,額外花10塊錢買口罩就是大事。

二、痛苦、深度與人性

劇本中沒有「人的痛苦」那會是無力。

疫情以來我第一件印象深刻的是許多年輕護士醫生去武漢支援,並在他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眼睜睜面對死亡,挫敗感無力感和對自己對生命的質疑與悲憫,這樣的痛苦即使不在現場也能理解,年輕的醫務工作者們接下去如何面對如何振作?可以深入了解與思考。

第二件印象深刻的是社區上門詢問情況,發現家裡只有一個飢腸轆轆的小孫子,爺爺已去世多日,孫子說爺爺說外面有病毒不能出門。如若不是社區上門,怕這又是一場悲劇。幾年前有則新聞令人痛心疾首,講的是吸毒的母親神志不清,待在警局清醒後想起自己家裡還有倆孩子。民警上門時,姐弟倆餓死在廚房水池邊,還想以水充饑。我們無法想像姐弟倆生命最後時刻是如何度過的,也無法切身體驗那位吸毒母親的痛苦。現代社會無法承受這樣的悲劇。

第三件印象深的是養蜂人無法輾轉春暖花開的地方養蜂,貸款買的蜂只能餓死。養蜂作為一家人的生計,這家人的結果如何我們似乎可以合理想像。

昨天跟一小販聊天,他提到他一隔壁的哥們疫情前花35萬盤下個店,現在愁得頭禿光了。與此事相較,前三件事中的痛苦以及痛苦背後的悲劇性,顯然更強烈一些。上文提到的一些事我僅做了核心情節的大致描述,至於其中的人性需要你自己去感悟。加上前因後果倒能組成一部短片了。

我在提到的一些素材僅僅是我關心的,一方面並非要題主拿來用,另一方面你我觀察的點會有所不同,因此僅作拋磚引玉。無論如何我建議抓住「痛苦」去寫,尤其是受到疫情衝擊特別大的行業(題材)下的平民,都值得觀察思考和抒寫,寫出你能感受到的痛苦,如果非要是正能量的作品,那故事結局我相信你知道怎麼處理。

三、細節與人物鮮明

上文素材中提到核心情節,我希望題主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如果核心情節沒有細節支撐也不行,但抓住核心情節給你的感受,我也相信你可以在經過調查累積素材後,寫出足夠的細節。有關人物鮮明這一塊,主要談兩方面,一是人物性格,二是人物的弧度。吳天明的作品《變臉》是個很好的參考。簡單來講,一是去思考人物最關心的是什麼,二是如何放棄或執著自己最關心的。因無具體想寫的內容,在此不多展開。


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一個字也不會寫。

沒有生活,沒有經歷那些生死離別,寫出來的東西必然沒有說服力。

個人也不希望大眾消費疫情帶來的那些從天而降傷害,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樣,不要往傷口上撒鹽是人文關懷的基本要求。


這是我的回答,送給你做參考吧

如果肺炎疫情結束後,故事將會被拍成一部電影,那麼你會給這個電影起一個怎什麼名字,內容劇情如何設計? - 只為悅己者容的回答 - 知乎

如果肺炎疫情結束後,故事將會被拍成一部電影,那麼你會給這個電影起一個怎什麼名字,內容劇情如何設計??

www.zhihu.com圖標

這是劇本簡介 歡迎交流

《流浪地球》外傳劇情猜想—《無題》1.0版 20200215

只為悅己者容:《流浪地球》外傳劇情猜想—《無題》1.0版 20200215?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作者 知乎@只為悅己者容 (即 知乎@豈曰無名與子同行)

全文約2.5萬字 多圖長文預警 建議在WIFI條件下閱讀


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筆者曾一時興起胡亂寫了《流浪地球》六部曲劇情猜想及電影文學劇本,劇情相關的背景設定、人物設定等,將與本文有劇情上的一些關聯,請詳見下文鏈接,本文中不再贅述

只為悅己者容:《流浪地球》大結局 後三部曲劇情猜想—第三部《你從哪裡來/無盡循環/終章》3.0版 2020011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註:平心而言,六部曲的劇情猜想大概或許可能已經在劇情上形成完整閉環,並以此為鋪墊和背景應可順利開啟大劉科幻宇宙

但於2019年、2020年初相繼爆發的美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傳染病疫情中,我們由此暴露出諸多如民眾對(烈性)傳染病認知不足、缺乏傳染病學相關基礎知識、人性黑暗面、自私利己、罔顧他人生死等等的一系列嚴重問題和諸多短板,短短數十日間內心唏噓不已心意難平,因此不得不狗尾續貂,用架空手法以未來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為故事背景,繼續延展出本文的外傳劇情,並向觀眾和普通民眾普及傳染病學的基礎知識和必要的個人防護、隔離等有效應對措施,並對上文中提及的一些令人極其悲憤的、極為惡劣的種種現象加以抨擊和反思,特別是在全人類共同面對重大災難之時,針對那些極小一部分別有用心、居心叵測和人性心理層面有重大缺陷的「宵小之徒」、「害群之馬」進行揭露和批判;

謹以此電影截圖和借用「刀疤臉」小哥的那句台詞,來傳達一下對這一類人「溫柔到爆」的衷心問候......

《流浪地球》外傳—《無題》

劇情時間點發生於《前傳》之後x年,電影《流浪地球》之前5~10年左右(即「木星事件/木星危機」之前5~10年左右)

由於a國在流浪地球計劃實施前開發並存儲的某批次的飼養蚯蚓用的土壤/飼料意外被某種流感病毒污染,導致某種流感病毒逐漸擴散至全球的數個/數十個地下城中,並因此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大規模的烈性傳染病;

在對抗流感病毒的事件中,普通民眾、聯合政府工作人員、救援隊、醫護人員、時任聯合政府、人工智慧moss、領航員號、地球聯盟軍等等多方經歷互相猜疑猜忌、多方博弈、利弊取捨、自我犧牲、互相救援救助的一系列艱苦曲折的情況下,全體人類終於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從而徹底戰勝了流感病毒

同時也為流浪地球前三部曲劇情猜想之第二部《叛亂氦閃》的後續時間線上的劇情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建議將本片的拍攝時間定為六部曲全部完結之後,即交待完全部背景和相關人物設定之後再行拍攝,以增加和提高影片敘事的完整性、各部劇情之間的完整銜接、觀影體驗的流暢度等)

外傳劇情隱藏暗線:英勇無畏、不懼犧牲、忠於職守、信念堅定、心懷希望等人類的優秀品質和精神、人性光輝等,雖經過多次磨難和犧牲但仍然被一代代人傳承和發揚,依然存續於(大部分)人類心中並沒有被災難磨滅......

經歷此次疫情危機後,聯合政府總結經驗教訓,並逐步重新制定並完善了各項應對機制和預案加強檢疫制度常期儲備大量醫療和生活物資,提前規劃定點救治場所,向民眾普及傳染病學基礎知識並組織定期演習演練全民強制學習簡單急救護理技能、或其它的相關技能知識(多選一,至少要選擇其中的一項技能來額外學習),及其它有效的必要的重要措施和制度......


BGM推薦

還有我 (Cover:任賢齊)?

music.163.com圖標

(南門隊長發布全頻段通告、犧牲之後,引發全球人類自發的大合唱;

建議將部分歌詞再加以正向改編或改寫

還有我 (Cover:任賢齊)

作曲 : 任賢齊

作詞 : 任賢齊

歌手:張小伙 / 粥粥zxr

所屬專輯:還有我


人心似水 民動如煙

尊重科學(和自然規律) 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

豈曰無名 與子同行

豈曰無名 與子同往

豈曰無名 與子同生


建議別折騰了。

重大題材,國家對創作有著嚴格的管控,請參考川航事件,總局是指定博納進行開發的。抗疫題材必然更加會嚴控,小道消息就不分享了,普通公司和個人還是不建議花費時間和精力了。


第一,有關疫情的劇本只可能一到兩個公司來寫。大部分個人是無用功,疫情尚未過去,加上國外一些人如懂王老拿這事來攻擊我們,所以這個事情會慎之又慎,也許3-5年以後才會啟動,將來成稿為主旋律結局是一定的。這個一定要有個清醒的認識。

第二,對鄭遠老師提出的視角,我有點不同意見,我就是醫務人員,在武漢從頭到尾經歷了疫情。對醫務人員來說,接觸到一兩個病人的生死是日常工作,沒有經歷過的是整個醫療系統被短時間裡擊穿崩潰的無力感和挫折,這個是不一樣的。例如5醫院急診科主任崩潰的視頻。當然也分兩類,一類武漢的本土醫務人員,另一類外地支援人員,他們的心態和遭遇也是不一樣的。

疫情對普通人的影響真的很大,現在也有認識的餐飲老闆撐不下去的,但如果只從時代的災難角度來說普通人的痛苦,一過不了,二是衝突沒有解決。疫情為什麼能控制?是因為無數人的努力和奉獻,在病毒的未知和生命的危險面前,你是躲還是選擇迎難而上,這是選擇的問題,也是價值觀的問題。單純的苦難全世界都有,也永遠不會結束,不能只靠悲慘引起共鳴,引起共鳴的永遠是人們面對苦難的選擇和勇氣。

說說我的故事吧,外地人一家三口在武漢上班,因為醫生過年時要值班,我的班是在初一到初四,按慣例可以提前幾天回家,提前回家的火車票都定好了,但那時疫情已經開始了,只是當時就漢口比較嚴重些,通過很多消息,我判斷我們醫院也很快會忙起來,需要醫生,但也沒想到後來會那麼嚴重,就和家人商量,把票退掉留在武漢,這是第一次選擇。第二次選擇,1月23號封城,凌晨3點老婆接到電話去單位開會,回家就哭著告訴我,武漢要封城。那個時候意識到情況非常嚴重了,我們可以在封城前開車離開武漢的,留下的話,我是醫生,老婆事業單位,疫情期間都是要出去抗疫,留下上小學的孩子一人在家。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凌晨,我抱著老婆,看著睡著的孩子,我說不管如何,要首先保護好她和孩子,有事我在前面頂著,就這樣,我們留在了武漢,參與了整個武漢抗疫。我相信的武漢,無數人和我一樣做著同樣的選擇,警察,社區工作人員,環衛工人,志願者,他們堅守在武漢才取得了抗疫的勝利。

抗疫抗疫,重點在抗不在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