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一 ,在某老八校學建築。老師佈置的任務常常讓人感到迷茫,常常就是不事先教一些製圖規範就直接讓畫圖,所有東西基本上是自己摸索的。

做設計的時候感到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己做這個的意義是什麼。大一快結束了,一直都是手繪製圖,沒有軟體教學。

常常感到自己現在學的東西和以後從事的職業脫節,想要努力卻毫無方向,讀相關書籍常常看不懂,整天疲於老師的任務,完成好像意義不大的圖紙,熬夜,掉發,感到庸庸碌碌。

想請教一下大一學生要具體做什麼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呢?

謝謝各位大佬


如果你的運氣好能夠碰到好老師,那麼建築設計有點像有監督學習:你提交一份設計稿,然後老師告訴你哪裡有可取之處,哪裡有問題、該怎麼改,怎麼做可以更好。

如果你的運氣不好,碰到一些不太會教或者自己本身設計水平就那樣的老師,那麼建築設計的學習完全變成強化學習:你只能從老師每次面帶微笑還是面露慍色來揣度自己的方案好還是不好,至於該從哪裡入手,是不知道的。

無論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自己的摸索都是不可避免的。建築學比起純工科本科課程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它不是知識。就像你訓練一個神經網路,那些訓練出來的權重矩陣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你無法從那些數值知道什麼是貓什麼是狗,只有結合輸入纔有意義。建築設計也是如此。建築設計的學習過程本質上就是看得多了所以在一定場景下自然知道比較不錯的做法大概是什麼樣的經驗積累過程

比較不幸的一點是,這個學習過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放之四海皆準的套路,這也是建築師成材率這麼低的一個原因。有人聲稱做基礎作業,看設計資料集,看大師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設計能力。確實有人可以,但是同樣也有很多人不可以,而這些人並不是因為不努力。這些照做也學不好設計的人,是大多數。

為什麼呢?

從一個比較高的視角來看,這是因為:

  1. 設計沒有標準答案
  2. 設計的「好」是由「壞」襯托出來的
  3. 如果沒有不好的設計,那麼好設計也不存在

也就是說,整個建築設計共同體只「允許」存在少部分好設計。就算某種設計曾經是好的,當它變得普遍之後,則會有「更好」的設計取代它,成為新的「好」設計。同時,那個「舊好」也只有始作俑者會被世人銘記,後來者只不過是平庸的模仿者罷了。這就好比,同一份考題,只有第一個交卷的人全對才能得滿分,後邊的人哪怕做得更好,只要答案相同,一定只能得一半的分甚至更少。既然「不錯誤」的門檻很低,那麼「正確性」顯然無法作為區分優劣的標準,那麼只好採用名為「原創性」和「審美」的模糊標準了。

整個建築設計共同體通過文字、圖片等傳媒工具,形成了一個集體共識,判斷什麼是「原創」的,什麼是「符合審美」的。

一個渴望世俗成功的青年建築師的成長過程,就是讓自己生成方案的概率分佈無限逼近整個建築設計羣體共識的過程,同時把與過去優秀設計的相似性作為正則項,防止「致敬過度」的現象。這樣纔有可能獲得認可,纔有可能把自己那一小部分「還不屬於集體共識」的部分納入集體共識,然後對整個建築設計歷史添磚加瓦。有點像Psycho-pass裡邊的大腦池。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整個建築設計羣體」,實際上約等於「極少數建築設計大師」。普通設計師話語權約等於零,所以可以近似認為是空氣。

顯然這個觀點不能套用在本科生身上。因為本科生在開始的時候就是白紙一張,別說「符合建築設計羣體共識的方案「,連生成「正確的方案」這件事也很難做到。先做到能生成「正確的方案」,這樣本科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然後請用餘生去擬合「建築設計羣體」的集體意識。

也許這樣說很殘酷,但我覺得提前認識一下遊戲規則沒有什麼不好:建築設計不是知識,用學知識的態度去學習是不行的


謝邀.

對於建築學的學生,在國內算是比較苦逼的專業.一上來就被吹虛建築學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不過技術在哪呢?藝術在哪呢?

其實對於建築學的學生來說,我個人認為首先要鍛煉的是觀察能力和感官能力.大一畫不畫圖基本沒有什麼意義.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告訴你幫我泡一杯好喝的咖啡,但是你自己並沒有喝過咖啡更不會泡了,也沒有和我一起聊過咖啡,你怎麼能泡出一杯讓我覺得好喝的咖啡呢?

問題來了,如果我讓你幫我設計一個商場,你覺得你怎麼來做到?我來給你解釋一下:

以下是功力體現:

一層功力:你要能會用東西畫出來,不管用什麼畫,能畫出來就好,不管是手繪,尺規,CAD,SU,PS,3Dmax,你總要能畫的出來,把手繪,PS,CAD,SU都做到能用,最好能聯合使用做出你想表達的東西,一層功力就有了.

二層功力:你要知道什麼是商場,有哪些類型,比如有綜合體,有專業市場,有百貨大樓,常見的所有商場l類型你都知道內外部是什麼樣子,大概都是做些什麼事情的,如果都有了解,這是第二層功力;

三層功力:在設計商場的時候,你要知道你的設計受到哪些法規的限制,比如我大概說一下有:&&&&&,這些規範和規定所給你的限制,你能知道85%,基本就算是達到第三層功力了.當然還有一些比如&和&等一些雜七雜八的也需要有一點點瞭解.

四層功力:在設計商場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個是給誰用的,放些什麼東西,賣什麼東西,誰管理,怎麼管理,管理費用怎麼來的,誰會買或者租,大概租價和買價都是多少.平時人怎麼進去的,貨怎麼進去的,垃圾怎麼出來的.這些所有的運營機制都要清楚在心.能做到處處瞭解,基本達到了四層功力.

五層功力:練滿前四層以後,能運用設計軟體或者手繪,繪製出平面圖.

六層功力:練滿前四層以後,腦海里出現了你要設計的商場的所有平面,空間,立面的印象,然後能運用設計軟體很快繪製出來.

七層功力:你能把你所有的思考過程,非常明瞭並且具有邏輯的以圖文形式表達出來.

八層功力:你能把你所有的思考過程,非常明瞭並且具有邏輯的以圖文形式加上解說表達出來.讓別人很快能理解.

九層功力:你能回答別人所有提出的關於你設計的商場的問題,並且所有人福氣.

十層功力:把你的設計給人家,把錢揣口袋.

雖然看上去像是笑話,但是正規的設計過程就是這樣,基本幾點就是:會表達,懂原理,有研究,有創新.

我說的十層,估計你現在能達到條件的只有第一二層可以去做,多看看建築,多瞭解建築,去感受它,隨便打聽一下第四層的功力,去了解一下.記得以前我的老師和我說過:做建築,不怕不會做,就怕沒見過.所以讓你做個公廁,估計還比較簡單.如果讓你做一個監獄內部的公廁,估計你立即無從下手.

所以乘年輕,還有時間,多去看看這世界上的建築,貼近生活,注重你自己的感受,悉心和別人交流,最後應該能有一個很好的起步!內心喜歡建築,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的建築師!


「老師佈置的任務常常讓人感到迷茫,常常就是不事先教一些製圖規範就直接讓畫圖,所有東西基本上是自己摸索的。」

其實這纔是從業後的日常,你不知道沙雕領導和沙雕甲方會提出多麼過分的拍腦袋的要求,工作中有人教你,甚至有人能去問都自己偷著樂吧,如果公司有老師傅,且不說你和他是競爭關係,人家教你花時間又沒工資,願不願意教你還不一定呢。工作後最重要的一個技能就是偷師。規範是最好搞定的,工作後你會發現,有什麼不懂的如果有規範就完全OK,因為會遇到大把規範上沒說的,甚至滿網路搜都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之前做綠建工作,不會管你有沒有學過的,就算你沒學過給排水,沒學過暖通,一樣要完成任務,而且要完成的沒毛病,評審前要和圖紙設計師溝通(也就是互相推活),評審時專家提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要有底氣互懟,懟不過那可是加班啊……

最過分的是,竟然來了個海綿城市的活,丟給我從頭研究……

雖然是因為崗位不同,但每份工作都不會那麼順順利利的,在學校就盡量跟著安排的任務,兢兢業業的完成,四年後你會感謝大一的自己做了那些當初不懂的事。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專業在讀。

其實老師不僅不教建築製圖規範,以後CAD,SU,PS以及各種渲染軟體都不會教,這個專業基本靠自學。

每次老師就開個題,然後參考資料也基本不會給,就讓你自己私底下去找資料。

學校根本不開快題課,手繪課,這些都要我們自己週末報班去學。

總的來說這個學科基本靠自學。

在設計院實習過了,在工作中初期設計會用到草圖紙,考驗一點手繪功底,因為是實習大部分時候是PP分析圖,畫CAD,做PPT,做一些基礎性的打雜工作。

如果你以後打算在這個行業繼續工作,跟著老師的開題步驟按部就班做就行了,不懂的不會的就去自學,假期可以讓老師幫忙找實習,去設計院體驗一下。但是這個行業是賺不到什麼大錢的,畫圖是非常苦逼的工作。

而且建築真的太難太苦逼了,在大學你學素描水彩馬克筆,SUCADPS,賴特密斯柯布西耶,中建史外建史城市史,各種3D軟體學了個遍,身體透支了,設計腦力消耗了,結果進到設計院發現路漫漫其修遠兮,一切才剛剛開始。只能做著最基礎的繪圖員工作,等到幹到獨立帶項目不知猴年馬月,而且賺不到什麼錢,還巨累。

能夠設計出一個建築的成就感,遠遠抵不過設計時消耗的腦力體力和心力。

來自正在做畢設的碎碎念。

快畢業了,已準備好轉行了。老子想賺錢!!


作為機械類工科考研跨考景觀,我應該比較理解題主感受吧。當時學快題的時候,我就很迷茫,為什麼這麼畫,為什麼要在這開個口,這個形狀為什麼要這樣,這個路形狀為啥要這樣,甚至是等高線為什麼這麼畫間隔多少畫多長。後來我明白了,許多快題教學人員,可能並不懂什麼原理,就是好看,就行了,或者是從哪裡抄過來的。但是其實設計是有原因的,但是畢竟隔行如隔山,我簡單敘述一下我的經驗和教訓,看能不能有些許幫助。

開始的時候,我也很難受,因為機械是有各種各樣規範的有國標,每一個數值都有一個範圍,但是設計不是(雖然也有標準)。我是先看了一些很多人推薦的景觀方向空間構成原理方面的基礎書籍,看完一本國內的,後面的都看國外的。先有個大體的瞭解吧就是,題主大一的話應該專業課還沒學,可能學了三大構成?水彩水粉?沒上過建築瞎猜的嘻嘻。看看空間構成原理的書籍,能讓我對一些基本的形式是好還是壞有了判斷。看的時候多問問自己這個形式好在哪裡,缺點在哪裡。

其次,我覺得可以看一下史學方面的書籍,畢竟要了解各個流派的風格,通過這個,我覺得可以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大師這麼設計,他的理論基礎是什麼。這個我覺得挺有用的,在後期作圖的時候,就可以有理論的借鑒,而不是忐忑的想我這樣到底行不行對不對。

再之後,我收集了一些我可以用到的規範,比如說道路寬度,坡度,多少的面積必須有廁所啦這種規定的東西。還看了幾本人機工學方面的書,因為我們的園林中的踏步,座椅等等都是非常多的,這些的尺寸是不能瞎搞的,不然體驗很差。

再之後,就是多體驗。我經常去一些公園,其實也不一定是公園,生活中隨處有讓我不舒服的設計,我都會拍下來,回來整理分類,記錄為什麼讓我不舒服。看到好的也會記下來,人家為什麼這麼做,大家為什麼覺得好。當然,有一些我說不上來為什麼好,也說不上來為什麼不好,我就留著,以後再解決。其實城市中有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很多設計師和城市規劃者也不會問或者想為什麼這樣,僅僅是看到有人這樣做了,或者慣例是這樣,於是大家都這樣,我覺得這樣真的很不好。

再往下,現在碰到具體的問題,相比百度和書籍,我更傾向於查查相關的論文。基礎性的問題我會查知網,看看大牛n年前寫的被引量超高的早期文獻。比較細的問題,我會直接查外文的,看不懂多看幾篇就能懂了。

再說說脫節的問題,其實脫節很正常,學校裏教的東西必然是經過很多年的沉澱的(也就是舊的),但是這些東西可以鍛煉你的思維,比如說建築史就可以讓你知道到底什麼是建築,你們和那種培訓了幾個月軟體就去畫圖的作圖人員是不一樣的。學校裏更希望培養的是建築師而不是畫圖匠,你要學會怎麼去(有依據的)創造新的。而且,設計真的靠審美的,或者說天賦(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沒有到拼天賦的這一步),而審美這種東西需要長年累月的薰陶。你說手繪和軟體的問題,我個人的習慣是,手繪畫草圖,推敲方案,再用軟體去出。不過這都是一種手段,學校里老師不教軟體的原因我覺得是,軟體更新換代太快了,老師們沒有精力去學,自然沒法教。不過可以自己學,網課就挺好的。另外,不要指著學校教,如果你想出類拔萃,就要自己去發現,去學那些學校裏不教的東西。

再說感覺意義不大的問題,其實某種意義上我認為你是對的,因為老師們也不一定真覺得意義多大,但是不留點作業怎麼給分。我的建議是,如果想拿高分,一定要讓老師覺得你認真,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出最多的圖,寫最多的設計說明,其餘的時間,去充實自己,組隊去參加競賽(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去實驗室做實驗(如果有志從事科研)。如果想直接就業的話,那就是在未來三年,豐富你的簡歷,可以看看你想去的崗位招聘人家都需要什麼技能,如果有特別想去的設計公司/設計院/甲方乙方第三方,可以試著跟有相關人脈的學姐學長老師套套近乎搞好關係,最起碼內部信息可以瞭解一些。不過我覺得,題主應該是那種很有個人想法的人,我猜測您應該不會想直接去工作,因為還有太多的未知未被探索呢


我大三了,是二本不入流的四年制的規劃,也算恬不知恥沾建築學邊。但你不知道我們多羨慕老八校的孩子,總而言之,你跟著老師要求了來,因為這就是培養方案,既然是老八校,那他的培養方法肯定沒問題。學建築練基本功很正常,鋼筆畫,寫生,水彩,製圖都是有用的。可能老師沒跟你解釋而已,舉個例子鋼筆畫通過透視關係培養空間感,水彩培養你對色彩感知和審美。。。。。。

至於你說的不給規範這很正常,因為現在是大學生了,不是高中那種老師什麼都給你的教育模式了,老師當年也是這樣培養出來的,當年規範什麼的肯定沒你現在百度一下就出來容易吧。給個任務書,自己研究半天很正常,這也算培養你們。

你才大一,五年呢慢慢來,老八校很注重軟體的放心,到你們大三了什麼都會了,之前這些學的相當於內功心法,是老八校的優勢。而這些末流軟體技法,大專的培訓更專業,顯然你們不是一類人。

你的學校培養你們不是為了做畫圖工,你們未來是優秀的有思想有靈魂的建築師啊。

至於大一幹什麼,我給點我的意見吧,第一你的學校資源非常非常好,出來了會被設計院哄搶那種,要有信心。老師佈置的設計和作業認認真真做,期末好好複習,多請教老師,問問有沒有要幫忙打下手的項目,混臉熟。日後好處大,比如期末成績,競賽幫助等等,這有會影響到你保研,出國。。。。太多了。當然要建立在你對專業的熱愛上面。第二,可以看點經典的書籍,建築學我不太瞭解啊,不過我手邊有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手繪稿,建築大師像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賴特的流水別墅分別是建立在那哪些設計理念上,這個理念怎麼發展的,等等,這些對你日後理解理論,積累案例很有幫助。平時看點專業相關公眾號,視頻。寓教於樂,推薦一個公眾號 強詞有理 裡面很多建築案例分析的視頻,當然向築龍,同濟清華自己的公眾號什麼的大家都知道啦。


建築學第一定律:早日不學建築,早日獲得新生。

老師不告訴你製圖規範就讓你直接畫圖這是建築學特色,因為他們懶教(意思類似於懶政)。儘管日後工作也是甲方啥都不告訴就讓你直接畫圖,但這絕對不能成為教學中也這樣做的理由。有的建築老師美其名曰自主學習,實在惡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682488/answer/684289142

學建築感到迷茫怎麼辦?我的建議就是轉專業,徹徹底底地離開,跟這個專業不要有一點關係


普通的建築學學生就是自己摸索著去理解建築的,大一就拿本空間組合論隨便翻翻,想多了也沒用,學生問題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當時也是焦慮的成天買建築的書看,但是還是很迷茫,後來工作了才慢慢明白了一些東西,等下次設計任務出來多看案例研究相關的內容設計資料集和規範,摸透了設計就得心應手了,而不是坐在草圖前想出一個驚世駭俗的創意。沒有老師會給你掰開揉碎了講,很多人都是做完了一個設計才對這個建築該怎麼設計有點概念。設計完也沒概念也大有人在,最後問題就是還是自己思考不夠。

多旅遊,有機會拿著平面圖看看大師的作品。切記不能心急,在你慢慢的鑽研中就會對建築有自己的見解,到時候什麼地方該怎麼做都水到渠成。見得多了你設計時纔有足夠的貨。

而且大學其實不必過得那麼辛苦,不想用著非得達到一個很好成績。之前看領導帶的老八校學生的設計也就那個樣吧,慢悠悠學也可以達到。厲害的人有但是不太多。何必爭搶什麼呢?感受建築的樂趣不好麼?

再說就業,知乎上建築學學生普遍是夏蟲不能語冰,今年設計院的批發價薪資雙非都能來個12-15,某老八校院碩士進去第二年20-30我都見過不少。來來來你告訴我幹啥有前途?低級程序員去外包公司的比設計院好?券商的學校要求瞭解下?什麼?你去的院都比較坑。那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我看某些回答的主人您以後有什麼好發展啊哈哈哈哈哈哈,你怕是對社會沒啥瞭解活在夢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