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都是快速比賽和生涯模式,2k20比較明顯的幾個缺點,總結來說就是拖沓,不夠乾淨利落。

1,持球不合邏輯:要麼就經常中鋒持球,要麼就經常運死角,要麼就經常抱著球等到沒時間

2,目中無人:經常頂著防守人的胸口硬上,或者無視攻守差距,說白了就是你一個球隊進攻第三第四選擇,別老頂著那些頂尖防守人的臉硬上。

3,運球難看:有點太空步,要麼地板滑要麼鞋滑,加上如果你不拉高遊戲速度,人物有點像慢動作,合起來在觀感上就會有一點老寒腿的感覺,不利索

4,人物動作不幹凈:我覺得對所有動作遊戲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減分的硬傷。2k20的球員接球運球都會下意識地做一些,沒有意義的轉身半轉身等等動作,雖然屬於籃球動作,但在不適合的時機做就毫無意義,就像野球場的一些原地轉身一樣,這有意義嗎?假如一個武打遊戲總是花拳繡腿動作多餘,對比一個乾淨利落要麼不出手一出手招招致命的,哪個更看著舒服呢?

5,低位動作的退化花:在前作那些漂亮的背身腳步動作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延續了,所以現在的低位動作非常的....不專業。去其精華, 取其糟粕?

6,快攻放水:在快攻這點做得極差。快攻的進攻方會放慢腳步,好像在等後面的防守人追上一樣,就算你是控衛快攻中鋒也能追上你,這就離譜。而到了防守,先落位的防守人又會像木樁一樣,完全不會橫移找點,造進攻犯規。我總覺得一到了快攻環節,攻防兩方的球員都應該被裁判吹出球場,簡直離譜。

7,基本功不好:有沒有見過職業球員老是把球運到別人腳上的?

當然,也不至於太差,2k20也有不少優點

1,面部模型更逼真了,戴維斯安東尼做得跟真人一模一樣,唯獨科比的面部卻做得那麼浮腫,過分了

2,物理碰撞動作更豐富了:在2k15就已經開始優化這一點,對比前作,15在上籃和運球時的肢體碰撞動作就豐富了很多,拉杆,擠碰,變形,說白了就是你不再感覺這個電腦角色是「一整塊」的人,而是一個有肢體的人。這方面2k20比15更加的豐富了,尤其拉杆上,花活兒更多 了。

3,懷舊角色的補充:像麥迪、艾佛森、姚明等90年代巨星的補充,在懷舊情懷上是一個感動的點。

4,女籃的加入:加入了wnba,也讓人可以了解女子籃球。


一個從2k11入坑直到2k20一部不落的老玩家覺得還是有發言權的吧。慚愧2k19以前都是白嫖。這是入正的第二部作品。

我個人覺得2k作為市面上最優秀的籃球遊戲,肯定沒有steam評分看起來那麼不堪。說它沒代沒有變化肯定是雲玩家,每一代剛剛上手我都會感覺動作上有微妙的區別,最近一次給我這種感覺應該是2k17?具體哪一部我記不太清了,多了一些那種籃下的細膩的肩膀上的動畫改變,就能讓我感嘆它作為一款籃球遊戲的真實。他肯定是最值得玩家入手的一款遊戲。

接下來就是缺點了,首先就是球員版權問題。我覺得有些歷史球員版權拿不到確實也沒關係。可是你能不能拿不到就不要出那支經典球隊?0708凱爾特人沒有帕金斯,三巨頭熱火沒有波什(後來補上了)活塞沒有怒吼天尊。我覺得這種級別的球員版權搞不到就不用放出這些經典球隊了吧。。還有就是你們能不能看看你們的球員面補。。那個嘮嗑的面補噁心了多少年了科比的面補你們做不好??民間的大神做的都比你們公司官方做得好,麻煩你們圈錢的同時也用用心。

第二,遊戲難度問題,每一年我都在用各種名單製作組的gs。所謂2k內置的遊戲難度,你提高難度就是無腦提升對面的神仙球命中率和我方ai隊友智商。。防守無限漏人,進攻原地當木樁子。。太噁心了吧

我想說的最後一點也是最噁心的一點,就是線上遊戲體驗。且不說遊戲伺服器辣雞,我可以掛加速器。自從入正,我就一直想體驗一下MT模式,因為我喜歡抽卡的感覺,但是恕我直言這個模式就是一坨屎,2k在給玩家強行喂屎,騷操作不斷。首先卡包價格奇貴,爆率奇低。這也就催生了一個我聞所未聞的遊戲現象,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遊戲開修改器刷遊戲幣和代練成為了玩家的主流,好多2k的博主,up主公眾號公然就把代練和修改器就掛在置頂的位置。我一個不想刷金幣找代練的佛系玩家發現永遠也跟不上代練的腳步,我辛辛苦苦攢了一張粉鑽線上匹配別人都全銀河了。奧尼爾字母哥西蒙斯三分刷刷進我玩尼瑪啊。然後我不知道是不是2k也意識到了這個現象,發現啊大家卡都攢的這麼快啊,然後就更加快了出bug卡的速度。這才半年,已經全銀河時代了。因為疫情NBA停賽了,那我就模擬比賽然後拿模擬比賽的球員出時刻卡,卡面都是卡通的,2k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然後穿模滑冰這種問題我都不想提了,這就讓一個球迷同時一個籃球遊戲忠實玩家最近十分痛苦。我想玩一款真實而且能公平一點的遊戲,自從live和2k的差距拉的越來越大,2k就完全躺在了功勞簿上吃老本,確實這個遊戲已經足夠優秀了,可是我希望每一代也可以體現一些能讓我驚喜的新變化,這樣我才能繼續心甘情願的預購。反正2k21還是黑五再見吧


本人2k迷從9到20一部沒落下,不為別的,電腦能力太菜不會搞網上的名單。最早喜歡的是2k12,但是能明顯感覺到就是,上籃動作太少,導致連續好幾次進攻都是同樣的動作,體驗感大大下降。

2k13存在感太低不多說。到了2k14前所未有的絲滑感來了,人物總算不都是肌肉壯漢,最舒服的就是上籃時的絲滑感。15到17感覺沒什麼變化,值得一提的是15的流汗特效驚艷了我。

到了18手感開始變了,2k在避免方塊肌肉人以及讓手感更絲滑的路上越走越遠,到了20我竟有種玩gta5的感覺。

大哥你是個職業運動員啊,該走走該停停該跑跑。

你是個二十歲的新秀啊,跑的沒四十多歲的卡特快就算了,比大鎚還慢?

大哥你是個職業球員啊,護臂護膝自己掏錢買?

大哥你是詹姆斯啊,跟我一隊就場均15+5+5?真當自己小格林了?(我詹蜜,純屬調侃,沒有黑的意思)

我打了二十場總評才77,跟大神比不了,公園啥的也沒進過,屬於佛系無球跑位的二號位玩法,難度全明星。場均20分鐘,30+4+7,別的我不說,為啥我跑不動跳不高,104千克的體型頂不動德拉季奇?

真的不想說什麼了,不是steam夏促我有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去買,之前體驗了朋友的號,打了一把快速比賽,當時沒感覺出什麼,自己靜下心玩了後,油膩的手感,不合理的設置,腦殘的ai,垃圾的伺服器。

我不是那種整天泡在裡面的玩家,沒時間去研究什麼組扣,組三,頂多就是下雨打不了球的時候自己玩玩,幻想一下哪些球員一個隊有什麼效果,如果不是正版我可能還會作個小弊,交易一些比較離譜的球員。但就這點需求都能被2k噁心到,更別說那些資深大佬了,真的佩服他們,忍著吐還能玩那麼長時間,不說了,找我朋友去下新的名單,接著玩14吧。

最後說一句,mc進入nba前的劇情還可以,有時候挺有成就感的。


PC端沒玩過多少,基本都是手機,不過PS4上面有16和20,遊玩時間都不少,簡單說一下個人看法。

我雖然玩2k有時候會被電腦搞到暴躁,但是還不是常態,直到玩到了20……這個遊戲的建模搞得特別過分,中鋒動不動打成控衛的控球,各種交叉步背運大夢腳步,而我的中鋒就是個木樁;進攻籃板這裡面會被電腦刷的很厲害,得做好心理準備。雖然新增了挑戰,但是講真,誤判多到怕是一場五個都不夠用……說白了就是穿模現象有點嚴重,而系統根本不管。隊友無球端漏勺更甚,各種神仙球層出不窮……反正很考驗你的手速和反應,想要防守好電腦你的球員防守能力至少要A-以上,而且身高非常重要,比如科里森身高183,外線防守有B+到A-,但是防守對面控衛的時候還是會被擠開;你必須要隨時切換對無球和持球人的防守球員的控制,不然電腦基本一加速就把你甩開,或者就是借著(違例)擋拆給無球人擋出大空位,你追都追不上;下快攻的時候更甚,防守球員直接能被後面的持球球員反超,除非你是字母KD那種怪物手長腳長,不然基本就是吃灰。然後還有就是你的球員傳球根本不看面前的防守球員的位置,眼裡只有傳球目標,動不動把球往對面人手上或者頭上傳,根本就不會製造空檔……

還有就是陣容的問題。很多人都缺了。你和我說13-14馬刺沒有吉諾比利??13-14熱火沒有查莫斯??步行者歷史最佳陣容沒有雷吉米勒???很多歷史球隊的替補席全是假人,和16一對比,真的噁心。評論有說到這個是版權問題,不過連球隊的明星球員或者重要第六人都沒有的話,這支歷史球隊怕是也莫得靈魂吧。

總之,個人感覺槽點挺多的。不過話說回來,我每天還是打的風生水起,畢竟市場上就這一個做NBA的遊戲。而且如果你沒有接觸過以前其他的NBA2K的話,這款遊戲還是可以的。但是講句實話,我個人更喜歡玩16。從操作到畫面,16比起20讓我覺得更像是打比賽。


這麼說吧,明州現在打砸搶,包括遊戲光碟在內的所有東西都洗劫一空,nba2k20的光碟在架子上沒人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