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不想努力了你也不會問了,回家安心當閑魚。

趕時間,下一題。

你的實際問題是「努力了還是沒看到回報,好累啊,可是我還不想放棄,等等說不定會有好事發生呢?」

這是正常的心態,但你也要看到事物的實際規律。你知道在同一賽道上你有多少競爭者嗎?他們又做到了哪一步?

比如寫文章好了,你看到別人寫的爆款文章很羨慕,卻沒有看到別人從選題,收集材料,搜索案例,做腦圖,提前做好文章結構概述,填充內容,完成初稿,修改潤色甚至推倒再重來,反覆修改寫成一篇,還不一定能爆,可能同樣的功夫要下好幾十次寫好幾十篇才能爆一篇。

比如做銷售好了,你看到別人業績賊高,月月拿獎金,數錢數到手抽筋,你沒看到人家每天固定聯繫100個客戶,或者拜訪10家客戶,不斷的拒絕不斷的被嘲諷,他還鍥而不捨的持續行動,直到遇到真的有需求的客戶,可能才能成交一單。

比如學習好了,你也學別人每天熬夜做題做到凌晨2點,重複的題做了又做,還是錯的,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笨,就是沒看到別人規劃時間,把做錯的題的運用到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匯總,不斷查漏補缺,只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才背東西,或者記下自己不會的另外的解題方法。

你一句反正我已經努力了,為什麼還沒有好結果,我是不知道你是笨還是懶。總之就是沒有做到極致,做到自己能達到的極致。

還有就是大家真的都做到極致了,你也不一定脫穎而出,所以奮鬥還真不一定有好結果。

那麼要不就不奮鬥了吧,反正不奮鬥百分之百的躺輸。

不論是什麼「鈍感力」還是「延遲回報」,你就得從奮鬥的過程中找到樂趣,而不能一味的只求結果,這確實是反人性的,但往往這些反人性的東西,你能掌握你就高出別人一籌,你急我不急,我繼續這麼努力。


去馬路邊看看清潔工;頂著烈日在路邊工作。去廠里看看流水線是怎麼工作的;從早到晚一直坐在那裡不停地工作。再去看一下你的爸爸媽媽;他們為了你在外面辛苦勞作,只為後代過得好一點。你就發現,你該努力,你該奮鬥起來,這樣,你才對得起他們。


我也經歷過這種狀態。

高二的時候,間歇性頹廢,覺得看不到光,感覺不到高一時那種拼搏的勁兒了,特別想放棄,覺得我以前所認為的那種平庸,卑微的生活我也能過,我是不是應該要接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這個事實了,我一直在想,心理和生理上都難受,精神恍惚,壓力很大,開始肥胖,自卑,成績下落,覺得人生太操蛋了,我不想繼續了。

轉機就是一場英語競賽。我英語成績一直不錯,口語很好,即使總分下落,英語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年紀前五。高二的時候競賽機會很多,我參加不了那種理科競賽,因為成績不好,但是可以參加一個叫外研社杯的英語競賽。然後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初試是筆試,比較簡單,很多人都過了,我當時覺得我初試沒考好,沒想到以我們學校的初試第一名進入了複試。複試是面試,我在演講時忘詞,有半分鐘都傻愣在面試官面前,腦子一片空白,我想我完蛋了,可是我沒想到居然過了,我們學校這麼多人來面試,過的五個人里居然有我,後來想想,應該是演講時出了差錯,導致我覺得肯定選不上,後面就很放鬆,隨意發揮,在放鬆的情況下發揮超常了。

我順利進入了省賽。省賽在另一個城市,比賽現場人很多,我在候場時聽到一些人在準備演講,我覺得他們真的超厲害,因為在我們那個小縣城裡,大家口語水平都不是太好,一下子見到那麼多高手,由心佩服,覺得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只是省內,那放眼全國呢? 到我進場時,我流利的把我準備的內容演講了出來,然後考官即興問答,那是我17年以來聽過的最地道,發音最優美的口語,可是我回答的有些局促 (知識量還是儲備不夠),但我已經很滿意了,比賽之前我只有一天時間準備,從寫稿,糾正讀音,查生詞,背誦,儀態調整,我熬了通宵,和我一起比賽的那四個人,居然還有在趕往現場的車上才開始背誦,我最後拿到省級一等獎,覺得努力沒有白費,而那個準備晚的人,在面試官前忘了詞。

結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次比賽讓我眼界開闊了,原來還有那麼多優秀的競爭對手,我想要考北外,想要當口譯員,那是我離夢想最近的一次,我面前的考官,是北外的老師。我拿到的證書上,有北外的印章。

天底下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像我這兩天的努力一樣可以立竿見影,我拿到省一也從來不只是這兩天的努力,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在高中繁忙的課業外還抽時間聽英語歌,看美劇小片段,一遍一遍模仿台詞時,別人覺得我在做無用功,在我沒有登上比賽的演講台時,這確實是「無用功」,那些老老實實只學課本知識的人也能考到和我一樣的分數,可是那些人,連複試都沒有過,他們連來到比賽現場的機會都沒有。那些他們,還有你自己覺得沒有用的努力,總有一刻會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看到一句話特別好

「我在黑屋子裡洗一件衣服,我看不清,由於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洗乾淨,我只能一直洗,一直揉搓。後來,屋門打開了,屋外陽光萬丈,我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衣服,嗯,洗乾淨了,可以拿出來晾了。」

在黑屋子裡洗衣服是你必須要付出的努力,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洗乾淨了,就像你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沒有用,但是你還是要做,你得相信,總有一天,屋門打開後外面陽光萬丈。我不是讓你盲目相信有人一定會幫你打開這扇門,是你自己在洗衣服的時候時刻注意那扇門,時機到了,咔嚓一聲,鎖開了,此刻,你有把握,也有勇氣推開這扇門,因為手中的衣服已經揉搓了千百遍。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我看來,洗衣服和推開那扇門一樣重要,我勇敢的推開了這扇門,才知道原來陽光,夢想,就在屋外,離我這麼近。你要善於走出去,抓到一切機會去看看更大的天空,眼界開闊了,心境也開闊了,哪怕是像我一樣去參加個小小的競賽,也覺得離夢想無比接近。

高三,每當我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拿出外研社杯的證書,撫摸上面北外的印章,覺得有一大束力量從指尖傳遞到全身各處。那是我向夢想邁出的成功第一步,哪怕還有九十九步,起碼,我已在路上。

對了,再說一嘴,當年拿到了省一,我卻無緣全國決賽。高考失利,無緣北外。

那又如何,老天不過是把我又丟進了一個小黑屋子,給了我一件衣服,這次的時限,是大學四年。我還是會努力揉搓這件衣服,哪怕我看不見到底洗乾淨了沒有。

北外高翻,我們考研再戰。

屆時,希望我能說一句:

「嗯,洗乾淨了,可以拿出來晾了。」


這種想法太正常了,特別是對於現在搞科研的我,時不時都會冒出這種想法,做了很多實驗,數據都沒法用,導師也菜的一匹,也沒懂的師兄師姐帶,就是在小黑屋子裡見不到光,怎麼找都找不到出口那種窒息感,科研也不是你努力就有用的,結果不行就是不行,沒有好的平台註定你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收穫得更少甚至毫無收穫,不過還是要學會安慰自己,畢竟這種狀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的,要學會給自己轉移注意力,去學一些一直想學的東西,比如我現在去學唱歌了,哪怕不能多一條後路也能讓自己找到價值感,越在意一件事反而越陷進去,嘗試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就會發現一切沒那麼迷霧重重了,甚至還會覺得自己有些許可笑吧


這要看個人,有可能是你的基礎太差,短板太多,但你一直努力,補上短板,雖然短期可能沒有效果,但長期肯定會給你驚喜 也有可能是你的目標太高,典型的眼高手低,一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心灰意冷,這種情況下就要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定一個能完成的目標,努力把新的目標實現,你心中就會有驚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