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未來,以後還可能更高唄。


拋開現金流折現這種傳統估值方法不談,一家公司是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估值的。

估值必然是一羣人對一個公司的主觀看法。如果市場是實時有效的,那麼當前的價格就是企業的合理估值

有的企業長期保持高估值,比如愛爾眼科,剛上市的時候就是100多倍估值。到了今天還是162倍的估值,股價隨業績增長了幾十倍。像這種估值很高增長也很高的公司,如果未來可以持續保持高估值,一樣能從他們身上賺大錢。

愛爾眼科PE

價值投資者常常傳遞一種「低估值審美」的偏好,低價買入,留足夠的安全邊際,跟企業一起成長,持股收息,靜待花開。高估值企業就代表了高風險,低估值就是低風險。

但真正的價值投資是以企業本身為出發點的,那些商業模式很好的公司,全球的估值都不便宜。這裡面有對優秀企業業績增長的「確定性溢價」。那些專註於低估值的人,不過是想知道手裡的股票的估值未來會不會上升,想到「均值回歸」,並以此賺錢。

除了企業本身是否真的足夠優秀,投資者自己的「投資體系」也很重要。好公司是大家主觀認可的,要去掉估值的泡沫,「均值回歸」並不是想像那麼簡單。它一定不會只因為「估值貴」就慢慢跌倒你覺得便宜的位置。因為那些觀點跟你一樣,但風險偏好比你高的市場的其它參與者會繼續買入。你嫌貴不敢買的公司,一定是伴隨有實質性利空或者市場形成恐慌或者出現系統性風險。這時要不要繼續實行你的買入,就只能靠你的「投資體系」來判斷了。

我喜歡留弱賣強,喜歡抄底,相信低PE股票,相信均值回歸。最後的結果就是,上手就留下了一堆重倉的弟弟股。


大家最近都關注到這樣一則新聞——繼貴州茅臺之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也誕生了!12月16日,石頭科技股價大幅拉昇並突破千元大關,此時距離這家公司登陸科創板上市僅僅10個月,股價從發行價的271.12元漲至16日最高的1038.8元。目前A股突破千元大關的個股只有貴州茅臺和石頭科技兩隻。(來源:第一財經,2020-12-16;此處不作為個股推薦)

上市僅十個月股價就達到了千元,有小夥伴來問小夏,10個月漲到1000元,這隻股票的股價這麼高,是不是說明他的每股收益一定也很高?那小夏今天就跟大家講講每股收益是怎麼回事。

01 什麼是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又稱為每股盈利或者每股稅後利潤,還有個英文名字叫做Earnings Per Share,簡稱為EPS,反映的是我們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者說,平均每股普通股能從凈利潤中分得多少元的現金。在上市公司的定期財務報告或者股票軟體中,我們都可以查到這個數據,每股收益也是分析企業經營情況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

什麼是普通股呢?簡單來說,公司股份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兩種。我們股民一般持有的都是普通股,而優先股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也沒有表決權和投票權,但每年都會獲得固定股息的一種股票。

對於沒有發行優先股的公司而言,每股收益的計算很簡單:每股收益=當期凈利潤÷股本總量。比如說,A公司去年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總股本為100萬股,這家公司去年的每股收益=凈利潤1000萬元÷普通股總量100萬股=10元/股,也就是說A公司平均每股普通股能從凈利潤中分得10元的現金。而發行了優先股的公司,計算每股收益時要先從總利潤中剔除派發給優先股股東的股息。由於目前A股發行優先股的只有極少數公司,大家稍微瞭解就可以。

再回答一下剛才的問題,股價高的公司每股收益一定也會高嗎?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每股收益和股價沒有必然的聯繫,但由於股價通常反映的是市場對於公司發展的預期,高股價背後往往是高盈利、好業績等做支撐。因此股價高的公司,每股收益大概率也會相對較高,比如目前A股每股收益最高的兩家公司就是兩隻千元股,每股收益分別達到了35.49元和16.40元;而且,每股收益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股價超過了百元。(數據來源:wind,2020-12-16;此處不作為個股推薦)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每股收益還分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我們剛剛說的就屬於基本每股收益,而稀釋每股收益是考慮了可轉債、期權、認證權證等可能會影響到普通股數量的資產,上市公司發行這些資產可能會造成普通股數量增多,從而造成每股收益被稀釋。但由於稀釋每股收益考慮的因素比較多、計算也比較複雜,大家簡單瞭解就可以,我們通常在分析財務指標時使用的都是基本每股收益。(上述來源:希財網,2018-12-12)

02 每股收益這個指標如何使用?

瞭解了每股收益的含義,那麼這個指標究竟有什麼用呢?剛才也提到,每股收益可以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是投資者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每股收益高的公司,通常業績也會相對出色。而每股收益低甚至是虧損的公司,通常情況下業績也不怎麼好。

具體來看,每股收益這個指標通常有兩種比較方法:

一是與同行業的公司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每股收益瞭解行業中哪些企業的盈利能力更高。比如說,目前食品飲料行業的110家公司中,每股收益超過1元的有40家公司,超過2元的有11家公司,超過4元的有4家,其中貴州茅臺的每股收益更是超過了35元。所以一般每個行業中每股收益更高的公司,往往是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數據來源:wind,2020-12-16;此處不作為個股推薦)

二是與自身數據進行縱向比較,可以瞭解到企業的發展情況。通常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每年都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那麼我們就會認為這家企業的經營情況比較好。還是以貴州茅臺為例,該股從2015年12月16日到2020年12月16日的5年時間裡,每股收益分別是12.80元、13.17元、25.34元、32.58元、35.49元,可以看到是一個清晰的穩定向上曲線。說明瞭公司發展情況良好。(數據來源:wind,2020-12-16;上海證券報,2020-12-07;此處不作為個股推薦)

總體來說,每股收益這個指標作為基本面分析的起點,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有很多其他關鍵指標都與每股收益有關。年底臨近,上市公司的年報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要拉開帷幕了,今天又GET了一個新指標,大家可以根據小夏科普過的多個財務指標結合使用,才能更加準確的佈局優質股票哦~

溫馨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發佈於 2020-12-1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家有兩寶家有兩寶技男,中年男士,理財達人,小說迷。我愛我家,嚮往自由。

最近一段時間,我也在研究很多優質的股票,比如美的,比如復星,比如新和成。

按照我以往的慣例,我一般很少看股價30元以上的股票。對我這種資金量不大的散戶來說,一次操作上的失誤,可能導致沒有辦法糾錯。但是。真的看著這些股票,股價不斷的突破自己的心理,真的沒有辦法做到無動於衷。

好吧,我已經被誘惑到了。那麼,咱們就好好說下這些好公司。

所謂的好公司,我認為至少要具有持續的業績,簡單些說就是每年都是盈利的,並且現金流要充裕;

其次,要具有較高的分紅,並且分紅要具有持續性,不能去年冷不丁每股分1元,今年不再分紅,這樣反而不如每年都能持續分紅0.5元的股票;

再次,公司的毛利率要高,凈利率要好,這個就是很多醫藥股被無數人推崇的關鍵所在,幾乎都在50%以上,反而您再看看鋼鐵股,很多都不到10%,稍微經濟環境有些變化,可能就要虧損,連自己都養活不聊了還怎麼給股東創造價值?!

最好,行業地位要鞏固,第一第二可以有,第三第四就不要考慮了。很簡單的道理,第一第二可以存在一定的競爭,但是這兩個幾乎把市場已經佔據了大部分,雖然名義上第三第四,但是實際上可能連湯都喝不起,很難實現超越。

既然是好公司,那麼股價高些無可厚非。但是這裡有個問題,什麼時候介入合適呢?

要知道這個公司一直都是好公司啊,股價高是正常的。但是這個高一定要合理。價格虛高的話,也是不可持久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也在研究很多優質的股票,比如美的,比如復星,比如新和成。

按照我以往的慣例,我一般很少看股價30元以上的股票。對我這種資金量不大的散戶來說,一次操作上的失誤,可能導致沒有辦法糾錯。但是。真的看著這些股票,股價不斷的突破自己的心理,真的沒有辦法做到無動於衷。

好吧,我已經被誘惑到了。那麼,咱們就好好說下這些好公司。

所謂的好公司,我認為至少要具有持續的業績,簡單些說就是每年都是盈利的,並且現金流要充裕;

其次,要具有較高的分紅,並且分紅要具有持續性,不能去年冷不丁每股分1元,今年不再分紅,這樣反而不如每年都能持續分紅0.5元的股票;

再次,公司的毛利率要高,凈利率要好,這個就是很多醫藥股被無數人推崇的關鍵所在,幾乎都在50%以上,反而您再看看鋼鐵股,很多都不到10%,稍微經濟環境有些變化,可能就要虧損,連自己都養活不聊了還怎麼給股東創造價值?!

最好,行業地位要鞏固,第一第二可以有,第三第四就不要考慮了。很簡單的道理,第一第二可以存在一定的競爭,但是這兩個幾乎把市場已經佔據了大部分,雖然名義上第三第四,但是實際上可能連湯都喝不起,很難實現超越。

既然是好公司,那麼股價高些無可厚非。但是這裡有個問題,什麼時候介入合適呢?

要知道這個公司一直都是好公司啊,股價高是正常的。但是這個高一定要合理。價格虛高的話,也是不可持久的。


謝邀,神農也發現過這種現象。

散戶對高價股似乎有著天生的恐懼感,不敢買百元股或者千元股,比如騰訊控股、貴州茅臺、谷歌、亞馬遜等,散戶喜歡買的是幾塊錢的低價股,價格越低越喜歡,好像買幾塊錢的股就是在撿便宜。

結果發現百元股千元股越漲越高,便宜股越跌越低,10元以為跌到5元就是底了,沒想過還能跌到3元、2元,比如世聯行(002285),從2017年14元跌到如今的2.83元。

對於普通散戶,面對100元一股,200元一股的股票,我們會怎麼做?大部分人的選擇是,看看算了,最多加個自選,然後每天看著這些高價股上下翻飛。

目前A股中,茅臺,長春高新兩個老牌高價股以外,新興的:卓勝微,吉比特,匯頂科技佔據了兩市單價第三到第五位。他們的特點是,高科技,新興行業,行業競爭優勢突出!

再加上科創板的一些股票,總體看,100元以上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高科技公司!

除了科創板高價股以外,其餘創業板,中小板的高價股,絕大多數都是非常稀缺,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都是好票!

正是以為散戶參與的少,主要就是機構投資者之間倒來倒去,因此這些高價股才如此價格堅挺!

我相信,這些股票短期會超越長春高新,未來一定會超越茅臺!也就是說,他們可能仍有300%以上漲幅!他們纔是普通散戶投資者長線持有的絕佳品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