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的文學名著,但對於研究他們是一個問題。有許許多多的論文去討論他們,但這些論文的基本理論又是什麼?在什麼樣的理論(或者理論書)中規律去進行討論?我們如何不去看別人的書評論文去進行自我的思考?(本人文學小白,如若有不恰當的描述請擔當)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好大——實際上也確實很大——但也並非不能在幾千個字以內、提綱挈領地把這個問題講個大概明白。文學研究看似是一門玄學,其實研究時間久了、或者某天忽然想明白了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門科學,和數學家研究數學、物理學家研究物理、歷史學家研究歷史是一樣的。文學和這個大千世界上的無數現象一樣,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如果日照時間長短和全球洋流分布一樣,文學看似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但其本質並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因為創作文學的人總會受到她所處時代的影響並且受到文學創作規律的支配,所以,哪怕是最具創造力的作家,其對其所創作的文本的控制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比如,在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時,他其實只想寫一個上流社會已婚婦女失足的故事。那時他寫的安娜既不漂亮、也不聰明、甚至毫無心肝、專門賣弄風情,但後來安娜這個形象漸漸脫離了托爾斯泰的掌控,在他的筆下越來越美麗動人、閃閃發光,而整部小說也從展現家長里短的出軌變為表現廣闊時代變革的宏大主題。這個例子看似奇詭——其他作家也許也有類似經歷但他們沒有托爾斯泰講得這麼明顯——但它展現的也正是文學創作中這種不受主觀意願控制的客觀性,而文學研究,研究的正是這種「客觀性」。

當然,文學的「客觀性」和地球自轉、全球變暖、洋流分布、日照時間長短這種單維度「客觀」還是不同,文學的「客觀性」其實是分層的,如果簡化這種分層,我們可以看到,客觀物質條件(包括自然環境、物質生產條件、文學傳播媒介等)對歷史和存在於該歷史中的各種思潮的影響、歷史和存在於歷史中的各種思潮對作家的影響、以及作家內化了的外在影響(包括歷史與現狀、作家個人經歷、所受教育等)對其寫作的影響(包括作家用什麼語言、選擇什麼文體、寫什麼內容以及作品長短等等),而文學研究就是從紛繁複雜、千變萬化的文本中找尋這背後一系列能夠產生出這樣文本的客觀原因以及形成這些原因的規律。比如希臘神話里為什麼總愛描寫男神在性方面特彆強而女神都愛吃醋?比如羅馬史詩的創作為什麼要以希臘史詩為基礎?比如為什麼日本的《源氏物語》裡面的故事都沒什麼情節、且講的故事都大同小異?比如為什麼阿拉伯和波斯古代時期會產生那麼多詩歌?等等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基於文本現象提出的,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則都可以回歸到「客觀性」上。

但是,如果說文學研究的起點是「文學現象」而終點是「對客觀性的回溯或闡釋」,那麼連接起點和終點的路徑又是什麼?這就涉及到文學研究的方法了。但在講方法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文學文本產生意義的方式。在我看來,文學文本只所以和其他文本有所區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文本不同元素互動能夠產生出大於文本有限形式的意義——當然,網文不算,因為大部分網文文本產生的意義並不比文本形式本身擁有的意義多,其文本的學術意義應該和社會連接(屬於文化研究範疇)而非和文學研究連接(說白一點,網文表現的意思還沒有寫它那幾個字多)。先舉個非文學文本的例子,比如這段話:

雖然兩部小說的主人公無論從外貌到人生命運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這兩部小說卻寫於不同時代,而且講述的故事也完全不一樣:《阿什卡納茲兄弟》講述的是在現代城市生活背景下、猶太孿生兄弟之間的競爭,而《奴隸》講的則是17世紀波蘭鄉村和猶太小鎮上的神聖愛情故事。

哈哈哈,這是我論文中的一小部分,在這段話里,我寫的是有兩部小說,小說的內容不一樣,但裡面主人公的相貌和命運卻是一樣的。我所寫的意思並沒有超過文本展現出來的意思,對吧?你不需要去分析也能知道我在這裡講了什麼,文本和意思之間的比例(如果有的話)大概可以看作是一比一。

但文學文本不同。如果說文學文本能夠產生出超越其有限形式的意義,那麼我們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看文本中的元素是如何互動從而產生出來超越形式的意義的。比如我說一句話,「他們過上了沒羞沒臊、亞當夏娃般的生活。」這句話有十七個字和兩個標點符號,寫成一行,在沒有其他提示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陳述句,講的就是「兩個人過上了經常做愛的生活。」然而,雖然前面這句話和後面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完全一樣——你一看也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但前面這句話所包含的內容顯然要遠遠大於後面這句話,對不對?首先,「沒羞沒臊」這句話是非常口語的,說出來就有一種很俏皮的意味,讓人讀了就會覺得說出來這句話的人一定不是個嚴肅古板的老頭子或者是個在家裡天天挨打受氣的小媳婦,而應該是個思想跳脫的性情中人,你大概就能推斷出這句話產生的語境是什麼(會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們過上了沒羞沒臊、亞當夏娃般的生活。」嗎?如果沒有特殊語境或特殊解釋,我想是不會的。)其次,「亞當夏娃」其實又不是兩個一般的人,並不是「王二麻子和李紅紅般的生活」,而是《聖經》中的人類始祖,他倆最開始在伊甸園裡、帶著上帝創世般崇高感地裸奔者,象徵著人類在最原始狀態下的圓滿,既沒有鍋碗瓢盆、婆媳不和、母慈子孝看小孩兒寫作業一地雞毛的生活(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裡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啊),也不是那種潘金蓮一開窗戶就看到西(Guo)門(De)慶(Gang)的淫蕩,就是一種崇高、純凈、原始之美。然而這還沒完。第三,在這句話里,我可是把「沒羞沒臊」和「亞當夏娃般的」放在一起說的,前面那個詞是非常日常口語化的,就像是個衚衕哥們兒叼個煙捲兒、倚著大雜院兒門框、對他發小兒說:「娶了媳婦兒就不見人影兒,你丫兒的沒羞沒臊啊。」對吧?但後面那個「亞當夏娃般」的又是什麼場合能出現?文學、哲學、詩歌等等,反正不是哥們兒叼著煙捲說的。但倆詞放在一起又產生了什麼感覺?這就得結合文本具體內容和作家經歷來看了,如果強行解釋這句話的話,我覺得是描述了一種既接地氣又有著崇高感的情感——這種既柴米油鹽又崇高純凈的情感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但存在的載體不是語言,而這裡我們用語言把這種不太好描摹的感情描摹了出來,通過兩個分別代表不同意義的詞語——所謂的文學性或者說藝術性其實也就這麼體現出來的。我們再接著看,如果我把這句話變成「他們過上了/沒羞沒臊、/亞當夏娃般的生活。」這樣的呢?我只在其中加了兩個「/」,就把它變成一首詩了,而這首詩又表現的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思考題了,因為這句話就是我隨手寫的,並不是什麼文學作品。但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一句十七個字兩個標點符號的話就可以表現出這麼多意思,我寫出來的東西要遠遠超越這十七個字、兩個標點符號吧?而這只是文學分析的第一步,你需要去搞懂文學文本中有多少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謂的「相互作用」其實就是文學表現手法,比如「亞當夏娃般的生活」就是互文,其他的還有比喻、暗喻、托喻、對比等等——能夠產生什麼樣超越文本形式本身的意義。所以,你要去學文學理論(當然,文學理論包含的並不僅僅是文學表現手法),你得知道都有什麼手法以及這些手法在文學作品中能夠產生什麼效果。而越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在我看來,其內容對文本有限形式的超越則越多,或者說,其有限的文本能夠容納的內容就越多,所以,網文也許只有它表現出來的那些意思,但嚴肅文學作品卻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解讀,是為「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一千個人眼裡大概只有一個胡八一(原諒我吧,上次我看類似網文還是十年前看的《鬼吹燈》)。

而當你對文學作品做出了你的有理有據的解讀之後——按照上文的方法,你的解讀必須能夠有理有據、能夠自圓其說——你就要分析你解讀出來的意義背後的原因。是作家受了其他作家的影響?——那你就得去學文學史啊,不學文學史、不對各門各派作家又個大體的了解,你怎麼能看出來一個作家受了其他作家的影響、或者受了時代思潮的影響?還是其在改寫某個之前的文本?(在西方文學史中,有無數對《聖經》的改寫)還是受到某個歷史事件的影響?或者哲學思潮?反正,如果把一個小孩兒從生下來就關在房間里,每天只提供吃喝讓他死不了,他不可能能寫出文學作品的——所以,文學作品一定是和客觀世界相連接的。在你解析出來意思之後,就要大量閱讀和該文本有關的文獻,包括其他人對該文本的解讀、包括作家傳記、包括時代歷史等等,在掌握足夠的文獻之後,你才能夠對你解析出來的意思進行合理解釋,並把這種解釋客觀化。當然,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有可能會發現,你之前的解讀是錯誤的,別人的觀點以及對文本產生的客觀條件的進一步的了解會修正你最初對文本的解讀,但這都沒有關係,論文都是在你的理解和閱讀文獻之間的較量與平衡中寫成的。

大概就是這樣。這個方法不敢說百分之百的嚴密,但寫論文或者專著是足夠的了,我現在寫論文也按照這個套路來,暫時還沒有發不出來或者不合格的論文。方法大題上介紹完了,在正式結束本文之前,我還想說幾點題外話。首先,這種研究思路其實也可以被應用在對人文領域其他學科的研究上,比如電影研究、比如藝術史等,只不過電影理論電影史、藝術理論藝術史什麼的要重新學——這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我現在也只了解個粗淺的皮毛,但大體研究思路都是相同的。其次,意義超越其文本的有限性的文本也並非只有文學文本,很多哲學家或者歷史資料也需要解讀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理解文學文本。最後,我最近發現,文科學術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只要把文獻梳理好、稍微有點自己的觀點就可以,像我總想那種平地起高樓式、論證過程極其複雜、隔時間久了自己都看不懂的費腦論文實在沒有必要,追求「精緻的平庸」、避免「粗糙的平庸」就好了(引號里是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里說的不是我說的哦)。

共勉,加油。

牛津通識讀本:文學理論入門京東¥ 39.00去購買?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西方文學十五講(修訂版)京東¥ 48.00去購買?

送你一顆子彈 劉瑜文學小說 文學經典 中信書店京東¥ 19.00去購買?


這個題目非常大,我將先從一個故事出發,談談敘事理論。

故事很簡單,是我從一個短視頻平台上看到的,內容如下。

當年我的母親也像我現在這樣打了兩個荷包蛋(水蛋),我纏著她要給我吃,她死活不讓。後來我才知道那碗荷包蛋里放了農藥。媽,我還想再喝一次你做的荷包蛋。

這個故事不複雜,但是如果稍微有一點敘事學的理論來解讀就非常有意味。

首先是敘述者的問題,這裡出現了幾個敘述者呢看似是一個,就是「我」。但仔細分辨會發現有兩個「我」,一個是回憶視角的「我」,一個是經歷事件的「我」,而且二者有時難以區分。後者最明顯的就是「我纏著她要吃,她死活不讓」,既是回憶里的「我」,也是過去經歷事件的「我」。那為什麼會用兩個我呢,因為有矛盾有衝突,我要吃,媽媽不給,童年的我的不理解母親不肯給她吃荷包蛋,長大以後才知道母親這是自殺。實際上就形成了「結」,而這個「結」是怎麼解開的呢,靠的是時間。

接下來就是敘述時間的問題了。這裡涉及了兩個時間點,母親自殺的時間點與現在我做荷包蛋的時間點,而夾雜在中間的時間呢,被無限加速了,也就是故事時間要遠大於敘述時間。而且即使這麼一個簡單的敘述中,時間是交錯的,母親是像現在的我,而不是我像當年的母親,用的實際是回溯的方式。當敘述完母親自殺的事實之後又回到了現在,思念母親,整個敘述時間一氣呵成。

還有就是敘述方式很明顯是講述的方式而不是呈現方式。如果用呈現可以用一點陌生化的視角,比如。我看見母親從用油紙報的牢牢的袋子里,取出了一個像娃哈哈一樣淺綠色的罐子,我好奇地問她為啥要往荷包蛋里加了止咳糖漿。(原諒我的文筆)這實際就體現了孩子的視角。

最後再談談這個細節本身的張力。母親臨死之前吃一碗有農藥的荷包蛋。從簡單的敘述中不難推測母親對孩子的愛,平時應該什麼好的都留給他,但這一次沒有再給孩子分一個雞蛋。一來她不想害了孩子,因為雞蛋有毒;二來也許她是真的忍受不下去了,一個人有多大的苦楚會放棄孩子自殺,這是難以想像的。最關鍵的就在於母親不是直接喝農藥死的,而是吃了一碗有農藥的荷包蛋,我們不妨再次想像一下,母親平時是不是從不捨得吃荷包蛋,她一直把好的東西留給丈夫和孩子,而在臨死之前她也想體會一下荷包蛋的滋味,因為她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啊。但令人痛心的是,她只有在赴死之前才這麼大膽,才敢表露自己最普通的慾望,這個母親是經歷過何等難言的傷痛啊。寥寥數筆,一個矛盾複雜的母親形象就被勾勒出來了,足見敘述的確具有強大的力量。

分析這個小故事,並不是有意說要將一切作為文學來研究。而只是展現文學研究其中一個很小的方法。理論如果脫離了文本永遠是死的,文學研究只有在文本中能獲得它生存的價值。

求推薦 敘事學的書籍??

www.zhihu.com圖標

以上是一些基礎的敘事學書籍,其中的大多數分析都遠比我精彩,堪稱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典範,可以參考學習。


從專業角度上來說,其實所謂研究文學,基本上就是說文學批評這個學科了。方法很多,包括精神分析批評,原型批評,文體批評,印象批評等各個方面。

中國MOOC最近有胡亞敏教授正在開的免費網課,關於文藝學和文學批評的。系統的講了對文學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本人中文系學生,看完覺得講的很清楚,受益良多。可以作為入門基礎了解一下,看完你會對文學研究有一個系統的基本了解。


你得先去多看別人的書評和論文,學會怎麼分析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吸收借鑒別人的經驗,然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若覺不錯,還請點贊哦。


謝謝邀請。這個題目有點大,估計沒多少人有時間精力完整地回答完。我先拋塊磚。

我也曾接觸過文學批評的一點皮毛(現在好像也丟的差不多了),就僅存的記憶簡單聊一下吧。中國古代的文學研究和現在是很不一樣的,現當代的文學研究主要以西方文學研究為師,雖然國內部分學者有過一些創見,總的來說還是在西方文論的框架上縫縫補補。

基於這樣的局面,我覺得直接從西方文學理論開始聊比較方便。別緊張(我不是壞人),我不會從古希臘開始聊,這工作量有點嚇人,知乎各位大神有能力可以考慮一下。我也不會採用太多術語(不然容易被人看穿我是在胡言亂語)。

就從著名的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開始吧。美國有個叫M.H.艾布拉姆斯的學者認為,文學作為一種活動,總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讀者」等四個要素組成(當然你也可以表示反對,如果你有更好的劃分方式)。古往今來,研究文學的切入點很多,但大體上也可以歸納為這幾類。

首先是側重研究作者的。這股風氣在中國由來已久,比如古代有很多人就覺得,通過你寫的文章,我就知道你小子經歷了些什麼;如果你是君子,品德高尚,你就不會寫小黃文;你要是整天想些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你能是一個好女孩嗎?(別笑,這種邏輯到今天還有人覺得靠譜呢)這只是中國側重研究作者的一小方面,具體展開可是在是五花八門了,尤其到了建國後的某個特殊時期,簡直是作家的噩夢······

在西方,研究作者的潮流主要發生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也就是距離我們一兩百年了。這裡面還有很多的流派,他們雖然都側重研究作者,但觀點並不完全相同。

比如說,浪漫主義陣營的人認為文學是「天才」的作品,那麼當然要研究作者了(為什麼這些天才會有這麼閃亮的聯想啊?他們的靈感是怎麼得到的我也想要!!!等等)

又比如說,實證主義者會關注作者的生平和傳記,識圖找到與作品的印證(這個作家總是提到主人公尿床,我要查查看是不是他小時候老乾這事!)

又比如說,精神分析學的人會結合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作家在作品中透露出來的心理意識(這個作家在書中寫他的主人公暗戀隔壁的小母豬,我認為作者也是一樣的!)

當然還有現實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直覺主義、意象派、意識流······別怕,我也懶得展開。

因為前面提到的「研究作者」發展到最後,越來越妖魔化,有學者開始意識到,「喂喂喂,我們不是研究文學嗎?怎麼老講作者如何如何?」於是,我們終於聊到了第二類。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文學研究的對象開始從作者轉為作品。側重研究作品的流派中,以俄國形式主義最為出名。這些人更關心作品中的語言形式和結構,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沒太大興趣(吃雞蛋就認真吃嘛,管它到底是那隻母雞下的呢?)

還有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這兩派也非常有代表性。

對比之前「側重作者」那些人,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這時的文學研究主要是按照地域為主的,倒不是說美國人就不可以研究俄國形式主義,只是因為某個地區的學者更有代表性。

和俄國現實主義、英美新批評不太一樣的是,結構主義發展到後面,開始注意到「讀者」的作用(啊?吃瓜群眾也很重要嗎?)

於是文學研究的中心開始第二次轉移:側重讀者。這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開始成熟,以解釋學接受理論為代表。而它真正的巔峰,要到解構主義方才達成。

再後來,女權主義批評、後現代主義、新歷史主義、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空間理論在短時間內湧現,讓往後學習文學理論的學生越來越頭疼。

寫到這裡我相信你也大概知道,無論是選擇"作者「、」作品「還是」讀者「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都已經有大大小小的流派淘到金、摔過跤,而每一個流派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想學完實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所以,題主想要」有自己的見解「,可能不是指「全新的研究理論和方法」,而是用某個流派已經創造出來的方法對一部新的作品展開分析。你可以自行了解具體某一兩個流派,學習他們的研究方法,將其實踐在你喜歡的一本書上,這大概就是你說的「自我見解」了吧!當然這本質上也是給他們添磚加瓦。另外,四要素中的「世界」或許有流派涉及,空間理論或可以歸入此類。

雖然我說過不會出現太多術語,相信我,我確實也是這樣做的。不同流派的研究者總喜歡創造各自千奇百怪的術語,即使是同一個流派,也有很多人熱衷於幹這種事,可能是其在學生時期背書受到折磨的宣洩與報復(小聲bibi)。

少年/女,你確定要加入他們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