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的内容思想和思维导图是一回事吗?这几天在读《金字塔原理》,感觉和思维导图很相像,大家能说一下它们的区别吗?


金字塔原理侧重于对外的逻辑表达形式和内容,即文档或语言等表达方式,适合作为拟写报告、准备文档、商业沟通、口头汇报等的方法。

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方式的模拟,既能作为活动的计划组织工具,能作为自我学习思考和工具,也能作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工具。所以,在各类商业公司、职场人士里应用非常广泛。

《金字塔原理》一书中,对这个原理的定义是: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我们再来看看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1、方向不同:金字塔原理是一种侧重于逻辑表达的方式;思维导图则是大脑发散性思维的外部呈现。大脑的思维,并非像电脑一样进行线性或序列思维,它的思维是多面的、发散性的。

2、用途不同:

金字塔原理的用途包括:

(1)思考: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准、快。(这点上,与思维导图有互补之处)。

(2)书面表达: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用金字塔搭建逻辑清晰的框架结构;归类分组,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让人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3)口头表达:讲话、讲课,用金字塔,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让听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思维导图的用途包括:

(1)用于记忆:舒展锻炼记忆肌肉的完美器械

(2)用于创造性思维:拓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用于决策:通过思维导图理清你的需要、欲求、优先事宜以及限制因素,帮助看清所有问题再做决策

(4)用于记笔记:用思维导图代替线性笔记

(5)用于自我分析:不论是深入认识自己,还是设定长短期目标,思维导图都是有力的工具

(6)用于写日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欲求来管理自己的时间

(7)用于提高学习技巧:运用到写作文、进行考试、写项目书或报告中。(与金字塔原理有互补之处

(8)用于会议:集体思维导图,包括集体创新、集体回想、集体分析和解决问题、集体作决策、集体项目管理、集体训练和教育以及团队建设。

(9)用于演讲:清晰地准备和提供信息及思想,一步一个脚印,越来越有效。

(10)用于经营管理:提供宏观和微观视角,是管理者的完美工具。

网页链接?

mp.weixin.qq.com图标网页链接?

mp.weixin.qq.com图标网页链接?

mp.weixin.qq.com图标


作为常识,思维导图制作的核心元素是关键词,而金字塔原理制作的核心元素则是拓展的概要句子,这两种方式是当今人们常用的思维工具,本文对其做了对比,希望对你的选择有所帮助。

金字塔原理结构:从上到下三角形结构

思维导图结构:中心层级发散结构

金字塔原理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种观点

思维导图节点:每个节点是一个关键词

金字塔原理关系:纵向--问答关系;横向--演绎关系或归纳关系

思维导图关系:联想关系

金字塔原理:符合思考、写作习惯

思维导图:符合联想想像习惯(特别是发散联想)

金字塔原理上层:论证的总结

思维导图中心:发散的起点、归纳的中心、思考的问题

金字塔原理原则:上层观点是下层观点的总结;每组分类中的观点符合逻辑、符合逻辑顺序

思维导图原则:上级关键词是下级关键词的发散联想点、归纳中心点、思考出发点

金字塔原理:逻辑严密、结构严格

思维导图:随意发散、更加自由

金字塔原理:注重结构和逻辑

思维导图:注重图形、颜色、关键词和联想想像

金字塔原理:注重垂直思考

思维导图:注重水平思考

金字塔原理:收

思维导图:放

金字塔原理:一套结构化逻辑模板

思维导图:一种图形化思考工具

结论:可以用mindmapper思维导图学习金字塔原理,可以用思维导图发散观点、整理资料、理清思路、产生创意,然后用金字塔原理表达出来,也可以用金字塔原理归纳总结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总之,金字塔原理是一套结构化逻辑模板,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思考工具,可以兼用、套用,某种程度上也是融合了金字塔原理,是终极版。


你好,看到你也有写在读金字塔原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启示我们如何更好的写作的书籍。

是在教我们如何把自己内在逻辑外显化,用文章呈现出来。更多的是要用来学习完善我们写作逻辑的一本教科书一样的书籍

思维导图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种利用图形颜色以及文字的配合,来辅助我们记忆知识点的工具。而现在由于百度脑图, X mind等程序的出现,这种过去纯属用手工制作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实现电子化。那么,它就是一种辅助,我们去记忆知识点,了解新知识的一个工具罢了。


金字塔原理只是一种层级分类思考形式,你可以理解为它跟树状思维导图有关联,因为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划分层级,都需要由上至下推演,或著由下至上合拢。

可是思维导图解并不只有树状图,还有很多,比如鱼骨图,导图链接等。

一种是思考方式,一种则是应用工具,不能等价。


思维导图,一种思考辅助工具。用于观点的孵化。

核心是关键词连线。

可用于:

从0到1的联想创造、

从1到2的改进优化、

从100到10的精简整理,

思维导图是思维的发酵罐、思维的整理机。

金字塔原理,一种输出原则。用于观点的输出。

比如讲话、写文章。追求高效说服。

先说一个结论,再说三-七个大论据,

每个大论据,又可展开3到7个小论据,

论据不重不漏,

时间短就到大论据为止,时间多就展开到小论据。

用法:(1)用TXT积累想法,(2)用思维导图软体中梳理想法,(3)用金字塔原理改进结构,(4)用Word成文。

一些闪光、一些灵感,放进TXT。

积累多了,就放进思维导图整理一下。

如果要说服人,就按照「不重不漏,底层支撑顶层」的原则,组成金字塔结构。

再对照导图,把观点复制到Word里,加上一级二级标题。输出成文。


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一回事。

曾看过一期采访东尼博赞的节目。博赞提到思维导图是如何发明的:

1、尝试用关键词概括一整段文字(联想)

2、把关键词用线条相连接(联系)

这其实就是思维导图的本质。用关键词而非线性的句子来概括知识,用线条来指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思维导图的本质就是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大脑喜欢用联想(发散性思维)来工作。当然,博赞认为大脑的另一种工作方式是形象化思维,所以要求思维导图要配上图片,以尽可能地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不过我不是很赞同这一点,我认为这样会使思维导图太过冗杂,而且限制了思维导图在高度抽象的知识中的运用)

从中心到四周的发散式结构是知识自身的层次使然,也可以说是人脑的结构化思维使然。人类天生就喜欢把知识进行结构化总结,就像整理一大堆东西时喜欢分门别类地放进不同抽屉里一样。

至于金字塔原理,正是描述人脑的结构化思维,所以两者看起来有些像。但是知识的构成并非只有这一种形式,从广义上来看,流程图、鱼骨图,甚至Excel里的数据透视表都可以算是思维导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