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是1bit的信號流,技術上講它的主要問題應該是會產生不小的高頻雜訊,需要極高的採樣率把雜訊往超出人耳聽覺範圍的方向去推。另外是信號電平為0時無法輸出完全平直的波形。

索尼在推的Hi-res音源其實是採樣率大於44kHz/比特位大於16bit的pcm格式音源,通過提高採樣率和比特位來提高信號波形的還原度。

其實說了這麼一大堆,dsd連pcm都不一定能打得過,格式只決定音源文件的編碼方式。低採樣率的dsd可能連一般cd音質都打不過(當然現在基本都是dsd64以上),而pcm做到192kHz/24bit的音源也有一定普及。

如果說有啥數字音頻格式能比這倆常用格式好,直接母帶吧。見過的有dxd pcm的。

然而資源普及程度極度糟糕,沒多少會放出來,而且其實很多錄音師建工程都不一定用到這麼高的採樣率位數。至於傳統的模擬母帶普及就更糟糕了。一般民用設備是否支持都是問題。

對於一般聽眾來說糾結音源問題沒多少意義,音源不普及,很多時候是根本沒得選,還不如糾結用什麼設備去重放。何況民用的不少設備對於dsd只有軟解能力,還是得轉換成pcm流。而在一些lo-res的設備下你也不一定能聽出不同音源格式的區別,純粹浪費存儲空間而已。

就這樣。


音源記錄格式只看信噪比。pcm也好dsd也好,都能記錄120db sndr的信息,也就是enob20bit信息,換言之,現代ADC能錄下來的東西都能被記錄。

如果說播放效果的話,也都一樣。最好的DAC系統的sndr也是120這個量級,不看諧波失真,只看snr有可能做到127。pcm編碼也好dsd編碼也好,到頭來都是要轉換成6bit短碼,都要經過轉碼才能給dac的核心modulator做轉換。

一定要說區別的話,dsd的noise sharping會幫助記錄更多的信息。pcm的enob20bit是極限,你看到什麼24bit r2r,32bit什麼都的結構,實際並不能分辨到24bit。只有dsd可以突破20bit限制,真的記錄下更細微的信息。只要osr夠高,4階的advanced segment作出22bit enob也是可能的。但是功耗嘛,可能一個dac晶元就四五瓦的耗電。


有,原聲樂器,只能去參觀DSD的錄音現場了。DSD格式不能直接後期處理,真的DSD都是現場直錄。


DSD目前是民用能接觸到最好的格式。只說真正的DSD,有部分DSD格式由CD轉出來的,無法表現DSD最好的音質。能買到SACD就是以DSD保存,大部分能下載到的DSD也是通過SACD取得。除非唱片公司放出母盤資源,不然就只能是DSD是目前能下載到最佳的音源。


小白過來回答一下,以下回答都是經驗之談。

首先要說明DSD也是hifi音源的一種。DSD一般只有老歌曲音源比較多,當下流行的歌曲很少。一般是通過下載SACD再通過解包出dsf或者dff合適出來。

就目前的採樣率,dsd是比flac等普通無損格式好點的,細節更豐富。舉個栗子,dsd配合好的前端和耳機,有時候還能聽到現場工作人員的聲音。

dsd要有相應的硬體硬解,耗電大概是flac的1.5倍。根據我的300a日常使用情況測試的,數據木有代表性,但是耗電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普通軟解,我個人覺得一般人聽不出區別。

與此同時,dsd一般都有100多m,flac等無損一般20到30m。

如果flac和dsd混著聽,dsd會突然小聲,這應該是與電平有關。

所以,我覺得對一般的耳朵,普通flac等無損已經夠了,一般人用普通的前端和耳機都聽不出來區別


百度搜索有網站,資源一般都是在百度網盤。買個一天的網盤加速卷就好。說說感受,現在我是用的三星S10手機推XBA 300ap ,其他無損,人聲樂聲清晰,低音就遺憾了。現在換DSD的音源。感覺有驚喜,低音可以明顯有感覺到。是不是普通無損把低音弱化了。希望有高手來蓋樓。


聽現場唄,純模擬信號,絕對沒失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