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題主邀請,

2歲的孩子,真的,真的還太小了,無法定性內向還是外向,

非常同意上一位答主說的,關於安全感,但這各年齡的孩子變化很大,

我覺得您不用太擔心,他會3歲會進入幼兒園,讓他多和孩子們在一起玩,

我孩子3歲的時候,每天放學我都接回家,後來發現他們所有同學放學後都會在小操場玩一下,

這時候是孩子們最會用自己的方式相處的時候,也會有更多時候獨立交流的時候。

其次,在家裡面經常可以做一些很大的遊戲,動作很大,聲音很大,表情很誇張的那種

可以幫助孩子釋放自己,表達自己,哈哈哈有點像表演學生的「釋放天性」專業課!

平時您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儘可能演繹繪本,聲音誇張有趣一些,聲情並茂(可能會有點累),一 會讓孩子更喜歡看繪本,二 會讓孩子和書中的角色有親密的接觸,這其實就是在交朋友。

————————————————————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題主您可能對內向有所偏見,內向挺好的,會更加觀照自己的內心,

內向並不是自閉,也不會很自私,內向肯能就是慢熱一些,

也會有很好的朋友,也會有和朋友撒瘋的時候。

內向的人更會和孤獨相處,尋找生活的樂子!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也是特別的,

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對孩子有太強的控制,也不要給他貼上「內向」的標籤,

只要孩子心裡健康,積極樂觀,有熱愛的事情做,就很好了!

接受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第一個要做的,

我也在接受我的孩子為什麼如此外向。。。見人就聊天。。。

以上就是我作為一個全職爸爸的一些建議。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謝謝,有什麼可以隨時交流!


這個問題我也有切身體會,非常理解題主現在的心情。

有這麼幾點考慮:

首先,爸爸媽媽是不是也是偏內向的人?2歲小孩子,Ta的生活半徑肯定是爸爸媽媽(或者重要養育者)的一個很小的子集。如果爸爸媽媽也偏內向,平時交往的人不多。那麼我們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見到其他小朋友就能跟人家玩得很好,這似乎有點不太現實。通常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爸爸媽媽帶小孩子出去遇到了別的小朋友和ta的家人。這時爸爸媽媽跟對方小朋友的家長展開溝通,聊的比較好了,再跟小朋友互動,比如跟ta聊聊天,送ta一個小零食之類的。

不願意跟別的小朋友玩通常是比較害羞或者在陌生人面前沒有安全感。當你家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對方的大人/孩子互動得很好的時候,ta會覺得對方是友善的。父母先為ta營造了一個安全友好的環境,這樣ta就比較容易跟對方的小朋友玩起來。而不是出門遇見別的小朋友,就直接把孩子推出去說:「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吧。」

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多交朋友,就需要拓展我們自己的交友半徑。比如,你家樓上有位鄰居的孩子跟你家孩子差不多大,今天在樓下碰到,兩個孩子玩了一會兒,似乎還不錯。那你可以考慮適時地到樓上坐一坐;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也給樓上送一點。孩子買了新玩具,可以拿上去一起玩;一來二去,你們的關係自然會拉近,兩個孩子的交往也會越來越自在。這就是主動為孩子創造交友的條件,同時也為孩子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如果你想和對方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做。

第二,就是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內向的人的交友特點是:交友數量不多,但通常都能深入溝通。這一點與外向的人不同,外向的人可能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但很多關係較淺,彼此間也沒有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實際上小朋友與大人是一樣的。當我們發現自己家寶寶是內向的寶寶時,內心要有所準備。如果我們總期待孩子是個社交小明星,到哪兒都能跟別的小孩兒打成一片,那不僅我們會失望,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因為當孩子感到父母總希望ta去做一件自己很不擅長的事情,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認為是自己有問題才無法達成父母的期望。所以我們得能接受自家的小朋友成不了「孩子王」,ta也不愛當眾表演和講話。假如孩子能交到一個或幾個較好的朋友,並且喜歡他們所處的環境,這就已經是很好的了。

最後想說的是一定要保有很大的耐心。即便做到了上面說的兩點,孩子也未必就能很快地就變得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玩。ta的改變可能非常緩慢,有可能開始只是變得不那麼排斥去小朋友家裡了;再後來開始能在對方家裡呆上幾分鐘了;然後你發現ta能主動向對方小朋友提建議了,比如ta說:今天我們一起畫畫畫吧;接下來你就發現ta在對方家裡待的不想走了;再後來ta可能主動要求你帶ta去小朋友家玩……這個過程可能非常慢,持續幾個月甚至上年。因此作為內向小朋友的家長,我們一定要有更多的耐心,允許小朋友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不要著急推著ta往前走。一旦孩子在交友的過程中找到了樂趣,收穫了信心,那接下來的過程或許就推進的很快。

所以總體看來,雖然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交到朋友,但是要在我們大人身上使勁兒,而不是使勁去推孩子。

祝好!


帶孩子在樓下玩,也總聽到兩三歲的孩子家長逢人就說自家孩子出來總自己玩自己的,不愛扎堆找小朋友玩,言辭吐露出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各種擔憂。我只想說:你們多慮了!

大人總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孩子的行為,卻不去理解孩子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中每個孩子又各有自己的節奏。

兩三歲孩子還處於獨自遊戲或平行遊戲階段,其同伴關係發展還處於非社會性階段,肯定做不到五六歲孩子的聯合性遊戲或合作性遊戲狀態,所以也就不能刻意要求他們積極地參與群體遊戲活動。

一般來說,三歲左右的孩子外出玩耍過程主要注意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孩子學會獨立遊戲即可;

四歲左右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社會交往的技能和規範,鼓勵他們和同伴交往,引導他們解決同伴交往過程中的簡單問題和衝突;

五六歲孩子之間的同伴交往已經較為嫻熟了,則可以引導和鼓勵創造性的行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遊戲水平。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兩三歲只顧自己玩耍說明他們其實已經在遊戲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性,應該高興而不是擔憂。


多抱出去,或者去有同齡小孩的家裡轉轉,寶寶兩歲,還不能斷定內向


鼓勵


家長多多引導他,多多鼓勵他。

一個人的性格跟先天後天因素都有關係。所以後期家長應該注意往好的方面引導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