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不了,別人不會真的逼你,外人只不過是茶餘飯後無聊說一說,真逼你的人就是你最親的人,因為他們害怕你孤獨終老。我父母都六十多快七十了,他們不會逼我,但會著急,昨天還說別人一問孩子多大有沒有對象的時候,也覺得不太舒服,沒對象總覺得少點啥。

然後我就深刻的想了這個問題。除了那些真的想獨身的人,絕大多數人是想結婚的,但他們沒遇到互相看上的人。就我個人來說,相親很多,但質量很不好,這客觀的也說明一個問題,你自身質量也並不好。並且隨著年齡增長,在婚戀市場女生的形勢更加不好。同樣一個三十五歲,各方面條件相當的男生和女生,男生最後找的肯定要比女生好,因為婚戀市場對女生工作家庭有要求逐漸增多的時候,對女生年紀長相的要求並沒有太大的降低。

大人經常會說,能過日子就行唄,不能出軌就行唄,你會覺得怎麼要求這麼低,但這是現實,因為你已經到底線了,只能到底線原則了。

所以總結一下我的感受:不要跟傳統較勁,如果你真的不在乎結不結婚,那你根本不會在乎別人的逼婚,我們成長在這個社會,就算思想超前,但一定會有傳統的思想影響著自己,所以放棄自己的抵抗吧。認清自己認清現實,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在別人眼裡,可能也是底線,如果說婚姻的實質是搭夥過日子,那跟誰過不一樣呢,一個人都能過,兩個人也一樣。找一個不喜歡的人好處多多,起碼他不在乎你,你不會生氣。選擇一個願意跟你搭夥的人,不傻,健康,有份收入,家庭條件基本過關,就可以結婚。從此以後。父母也不會著急了,別人也不用說「可找得了,不小了,別挑了」。別挑了,絕對是一句真理,快速結婚的真理。


不算是逼婚,只能算是在不斷的被催促。

因為我對於婚姻的觀念是:感情+適配+性格=婚姻,也反覆和父母講了,如果遇不見合適的,我可以選擇一直單身,死也不將就不草率。

所以對於被逼婚,我覺得除非面對實在是無法講道理的父母,否則都是溝通不暢的問題。

我今年跟爸媽聊天的時候,也被問到結婚的問題,我爸說:「你現在說實話,也不算是小孩子了,我跟你媽這個年紀了,唯一的人生期盼,也就是把你的婚姻大事操辦完,也就算是了了心思了。」

發現沒有,其實父母的逼婚出發點,永遠都是為子女考慮的,其實對於中國的普通家庭來說,對於子女的撫養,也就是到結婚為截止,這對於父母來說,確實是子女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而我為了避免又被催促,同時也表達自己的婚姻觀點,我回答說:「爸,結婚這個事兒,不是一個人生節點,而是在遇見一個合適的人之後,水到渠成的事兒,這和時間、年齡是沒有關係的。」

我們的出發點,通常是「我沒遇到合適的,所以不願意將就」,我可以選擇晚婚甚至不婚,但不會湊合。

我爸開玩笑的說:「我和你媽現在也漸漸老了,你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我們還能幫你帶帶小孩,再等幾年,我和你怕不是都要遭嫌棄咯」

父母對於婚姻的觀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一起,結婚,生小孩,過日子,這個不能說他們老了,不懂現在的年輕人,而是他們這一輩兒,大多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

我笑著說:「親爹啊,女朋友還沒影子呢,小孩子是不是太遠了。」

我爸眼睛一瞪:「那你還不抓緊,我當年二十齣頭就找了你媽,你小子現在都快奔著30去了,還一點兒動靜沒有?」

父母會通過自己當年的經歷對照,然後規劃你的人生,其實這並不是一種掌控,而是以他們的經驗視角來看,這麼做是沒問題的,所以如果你非要告訴他,你這樣想是錯的,思想落伍,他們又無法體會你的看法,自然會發生矛盾。

我想了想說:「現在時代確實是變了,以前大家結婚呢,是為了搭夥過日子,是為了能夠生活的更好,現在物質水平提高了,對於婚姻的需求其實也下降了,而且你想啊,結婚啊,養小孩啊也是很貴的!咋了,你們這是給我預備資金了?」

在面對一些父母無法理解的行為的時候,一味的否認他們和一味的迴避問題,都會遭至狂風暴雨的家庭式教育,甚至於發展為老母親的嘮叨和老父親的訓斥,所以插科打諢,可以有效避免問題。

我爸大手一揮:「你少來這套,你看看現在,那XXX和XXX,還有XXX他們現在孩子都有了,你呢,人家還比你小好幾歲呢,你說我怎麼能不催你?」

大招來了!這基本是父母常用招式《別人家的小孩》!!永遠都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對話。

「您看,他們現在結婚了是沒錯,有孩子也正常,我也知道您的意思,但是這事兒又不是上街買菜,急不來的,我要真匆匆忙忙結了婚,以後過不好日子,您老不還是跟著操心勞神麼?」

這裡千萬千萬不要說,我和別人不一樣,他們怎麼怎麼,我怎麼怎麼,因為你的否認,只會讓父母認為你是在擡槓,順著說,順著他們的話題把話接走,纔是避免矛盾的方式。

老爺子一聽,哼了一聲:「這纔像句人話,我和你媽也不是真的催你結婚,而是你現在也漸漸大了,我們是真的想看到你走過你人生這個重要的時刻,然後安安穩穩的進入下一個階段,我和你媽忙了大半輩子,圖啥?不就是圖你這個唯一的兒子能好好的麼?」

老爺子語氣開始鬆動,這時候大概率就可以平穩著陸,逃避這次逼婚的話題了。

「對,您說的對,我也理解您,畢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兒,您想啊,不僅僅是我結個婚,這也是兩個家庭的相處,我更希望的是以後倆家人都能幸福,所以慎之又慎也是應該的不是?」

「別說的好聽,其實我們家呢,本身我和你媽也都是屬於比較正派的人,不古板,很多年輕人的想法都能接受,家庭氛圍也很好,你不管找個什麼樣兒的,只要真心的想好好在一起的,容納進咱們家庭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你也別有太大壓力,主要的是你幸福,這纔是最重要的。」

說完這些,老爺子談性淡了,揮揮手讓我滾蛋,自己倚在沙發上安心看電視了,我也就算是又一次躲過了逼婚這個難題。

其實後來想想,什麼樣的情況下父母才會使用「逼」這個方式來催促結婚?必然是溝通不暢,認為子女已經無法完善的處理好這件事後的情況下,才會強行插手干涉,而但凡只要好好坐下來聊一聊,說清楚各自的想法,做子女的好好表個態,做父母的能放心,這事兒也就不會那麼僵。

所以說,將心比心吧,被父母「逼」著,有時候其實也是一種幸福,畢竟人生麼,總要什麼都經歷過纔算完整(大笑)


你在一個地方呆著就要遵守這個地方的一切規矩。你想挑戰規矩?要麼你足夠強大能改變這個地方的規則,要麼你換個地方呆著。


有人逼婚多幸福啊,奔四還沒對象的我表示逼婚很好,再過十年想找個來逼你的基本也沒有了。


試圖改變別人是最蠢的。

避免不了的事,還是遵從自己內心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