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關鍵,在於體驗。

體驗的關鍵在於習慣,人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當然,設備是一個硬門檻。

這個門檻的根本就是價格。

當初喬幫主推出蘋果,那個策略是極好的,用高定價卻並非高不可攀的價格來設置帶領效應。

一下子就讓一個科技單品從功能性變成了時尚。

現在,回歸到智能手機的功能性,怕是沒人可以回到過去用鍵盤機了。

這就是體驗之後的習慣養成。

至於為什麼外冷內熱。

很顯然,智能家居的體驗不是在街上瞟到別人手上的新玩具就會被種草吸引的。

不僅需要整套的展廳來感受(類似於宜家的樣板間,宜家的官網上的單品白底圖,那是沒有任何購買慾望的),而且還要有預算和生活痛點。

這話怎麼說?顯然,手機本身是剛需,不管是鍵盤機還是iphone,但是手機的消費預算是消費心理裏固定的一項。

只是這一項需要分配多少金額完成,是800還是8000的問題。

而智能家居,買單品玩玩的那是興趣愛好,買全屋的,就算只要個1萬塊,那也是一筆根本沒有預算的消費支出。

因為在傳統的裝修預算裏,是根本沒有智能家居這一項的。

更不要說已經住著的房子來做改造了。

這種消費支出在心理層面,可能比買個包的優先順序還要低。

說完了預算再來說生活痛點。

臥室的燈做雙控這基本上是常規操作,但是冬天進了被子,再伸手關燈,是不是痛點?

有點痛,但不夠痛,可以忍受。

抱著一堆衣服去陽臺晾,用撐衣桿還是手動降下來?

語音控制好不好?當然好,但是可以忍,不夠痛。

回家忘了帶鑰匙,要麼開鎖要麼等家人回來,夠不夠痛?

這個夠痛,但是前幾年電子鎖的行業野蠻生長,把行業搞臭了,智能門鎖跟著一起遭殃成了智商稅。

這個要扭轉,要好好做產品的人花多少年口口相傳才能改掉用戶的壞印象。

所以,不管是預算還是痛點,都決定了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可以隨手消費的玩具。

但是,這本身就不是一個玩具,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

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不對?

所以,只是火候沒到而已,到了,行業裏兢兢業業的先鋒,自然就會成為風口的豬。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


好問題,非常清楚地表明瞭現在智能家居的狀態。

我想到了雷軍前段時間的一個介紹小米智能家居的視頻直播,內容基本上就是——你看,我打開門後,電視、空調、掃地機這些都啟動了,非常想跟上一句:so what?

最尬的是,跟小愛同學說「啟動起牀模式」、「啟動觀景模式」……

等一下,我是生活在太空艙裏還是在操作導彈?

我感覺,智能家居現在還處於「炫技」的階段,就是一堆理工技術男發現哎你看這樣可以控制XX實現XX功能了。這時旁邊有人走過看了一眼說哦,然後又掏出鑰匙走回家了。

2013 年左右,智能硬體剛興起的時候,大家都熱衷於找金髮美女或是西裝筆挺的商務男來演繹他們的智能生活。畫面基本上千篇一律,都是清晨窗簾自動打開,陽光照在美女臉上,然後她甜美一笑從牀上起來……

很多智能家居宣傳視頻也做得很高大上,給人的感覺就是,這種生活離我很遠。


  1. 感測器、開關等成本還需下降,直到降到和普通電器產品差不多一樣的價位,纔有普及的可能,不然消費者會認為沒必要或者太貴
  2. 操作對普通用戶還是比較麻煩和複雜,很多用戶可能設置不好智能聯動,即使配置好了也容易打架和操作衝突,目前的智能家居對大多數人來說還不夠智能,除非有公司定製一體化解決方案,和對用戶進行簡單培訓,智能聯動纔是智能家居的核心,而這部分體驗如果做不好,升級智能家居的意義不大
  3. 各個廠家互聯互通協議沒有打通,內卷、圈地運動,導致用戶買的產品無法實現一套統一互聯的體驗,後期使用非常麻煩,消費者不能明確品牌和後期的需求,很難實現比較智能的場景聯動,並且讓大多用戶感到抓狂
  4. 目前無線互聯的智能的家居穩定性還是不如有線,對於小白用戶而言經常可能出現的失靈,讓人感到抓狂
  5. 用戶隱私還沒法律法規制度保護,有部分用戶心裡還是有隱私信息泄露與濫用的擔心與陰影

總結:縮減智能套件成本、傻瓜化智能場景聯動體驗、統一互聯協議、相對嚴格用戶隱私保護纔是智能家居的出路,不然智能家居只能淪為小眾產品


瓶頸在廠家。

你在腦中回想一下,你對智能家居的印象,除了自動開關燈、切換個起牀模式、觀影模式,監控、燃氣泄漏、漏水時給你發個消息,自動拉開窗簾,讓第一縷陽光把你叫醒以外,還有什麼?

這些是啥?錦上添花而已。廠商創造了這些應用場景,想強塞到你家。希望你認同廠商的「我家豬好美」的描述。這當然很難激起你的興趣。

這是廠商限制了圈外對智能家居的想像。

而對於我來說,我最頭疼的是,為什麼廠商不做一個測距感測器,我好多地方都要用到。為什麼廠商不開放語音識別能力,而非要搞封閉的智能音箱。為什麼海爾空調不開放區域網控制介面,導致我只能用空調伴侶接入我家的系統。為什麼某廠商逐步放棄zigbee而轉投藍牙陣營,加大了設備的接入難度?

這是廠商限制了圈內的應用場景。

我家的智能家居都能幹什麼呢?

可以在電錶餘額不足50元時,語音提醒我交電費

可以在冰箱們沒關嚴時,語音提醒我關冰箱門

可以在我忘記晾衣服時,語音提醒我晾衣服

可以在我快到家時,自動開空調

可以在我家意外斷電的情況下給我手機發提醒消息

至於其他像自動開關燈,一鍵切換場景模式之類的,都屬於太常規的需求,就不提了

從我的應用場景可以看出,智能家居是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小問題,從而逐漸提高生活舒適性的。但這些小問題是非常瑣碎和個性化的,你家遇到的問題跟我家的肯定不一樣。

通過把家裡的各類設備接入智能家居系統裏,讓智能家居能夠實時掌握家裡各類設備的運行狀態,並可以自由的設定規則,讓智能家居系統幫你24小時不間斷的管理整個家,這纔是智能家居真正的意義所在。

但由於廠商的不開放,我目前還做不到的事情有:

新風系統還無法接入

還沒實現語音控制。如果天貓精靈或者小愛這類產品能開放語音能力,就好辦多了。現在我只能自己做語音助手,因為他們那種跟賬號和各類設備綁定的做法,讓我有家裡數據被拿去分析的擔心,不敢用。

空調無法收到狀態反饋。我只能通過紅外去控制,但是我不知道它當前的狀態,也不知道紅外指令成功與否

什麼時候廠商真的開放了,就離智能家居的普及不遠了。


根本上還是不足夠智能,能判定的人所處的狀態有限。

門檻1:不同品牌設備不互通

米家app、homekit、天貓精靈、小度、美的等等,不同平臺之間的設備目前大都不互通,國內偶爾兼容下homekit,但是homekit的功能太弱了,能識別的狀態基本就是門開門關、亮燈關燈、打開關閉開關,狀態的判定不準確。

homekit裏的小米門鎖狀態,只有開和關

米家裡的小米門鎖Pro狀態:

門檻2:

目前設備最全的屬米家,其他的設備數量太少。但是米家這麼多的智能設備也分很多種協議!

不同設備協議不一樣,什麼藍牙、藍牙mesh、wifi、zigbee......

門檻3:

軟體設置的門檻高,雖然只是簡單的如果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因為涉及到設備的不同狀態,實際的組合複雜度很高。

硬體安裝好以後,軟體的設置需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使用習慣,以及家裡的面積、佈局,人的居住、作息習慣,單獨的設置判定條件。

這個沒法通過統一的方案解決,只能通過人。

所以很多智能家居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全屋定製,人工去幫你設置,但是全屋定製成本高

就目前的智能家居設備覆蓋數量而言,很多大型家電、廚電、家居還都沒有完全覆蓋到,而且哪怕覆蓋到,也沒必要做成智能的

就像洗衣機,目前都智能算是藍牙遙控而已,但是這玩意不需要遠程遙控,衣服、洗衣粉沒放進去,遠程遙控洗個寂寞。。。

所以沒必要全部搞成智能

關鍵場景智能化一些即可

雖然現在很多智能場景看起來好像其實也並不是智能到什麼程度

大部分時候好像就是少了打開關閉開關的步驟,覺得自己手動也可以

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因為每天都會用到,使用的頻次高

每次用到這些智能場景,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幸福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二十多年的開關燈習慣因為這些智能的設置減少了95%以上,開關的存在感被大幅度削弱

————

可以參考我的4000元智能家居搭建方案

如何自己打造智能家居??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