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每一次與別人的暢所欲言都被忽視,當你做的工作被別人認為可有可無,當你出於好心幫忙做的事被認為是添亂,你的每一次發言都有可能給你帶來負面評價,喫一塹長一智,久而久之,你就會相信萬言萬當,不如一默,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樣的警句,變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再願意幫助人,也不再願意輕易發聲,終於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這時別人都說你成熟了,變得內向不愛說話了,但只有你知道,你的內心依然熾熱,你的追求一點沒變,只是你再也不願意為他們開口了,是的,是他們把你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因為如果你不改變,就會受傷,而為了避免受傷,就漸變成今天這樣圓圓滑滑的樣子了。。


自身所處的環境影響,小孩子開始都是懵懵懂懂,一張白紙,長輩怎麼樣去刻畫,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到最後都和父母很相像


我是潛移默化之中的。


人生出現重大變故,比如中年喪子,少年喪父。。。這樣的不一般的大事,很容易讓人一下子內向!


內心的改變


因為我們在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遇到更多的人,經歷更多的事,不管人還是事都會對我們有或多或少的影響。說說我的故事吧:

我是屬於從內向到外向又變成內向的一種,從小就很膽小,在班級不敢說話,怕老師,怕長輩,不主動說話,同學們對我的評價都是很安靜很聽話之類的話,但是我從小就很熱心,喜歡幫助人,和同學們相處的也還算融洽,就是容易害羞,不敢說話。後來上了初中,真正的改變了我,那時候我們學校改革,從同桌形式變成了小組形式,一個組6個人,面對面坐的,這種形式讓我們體會到一個組的團結,當時我組裡的組長和組員人都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們特別幽默,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我被打開了,我被他們逗的放聲大笑,慢慢的自己也學會了幽默,也喜歡逗別人笑,別人因為我開心的笑了,我就很開心,同學們都說沒想到我這麼幽默哈哈,現在想想初中的時候都很開心,緊接著進入高中,我就已經變的很愛說話,很愛搞笑,在班裡人緣也不錯,同學們都說我是開心果,初中高中真的挺活潑開朗的,同學們對我的評價也從安靜聽話變成了幽默開朗愛笑,也交了更多的朋友,也都跟我性格差不多,膽子也變大了,變的積極向上陽光。

後來上大學也主動競選班委,憑藉自己幽默開朗的性格和同學們相處的都很好,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幫助人,別人有困難我一定會主動上去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她解決問題,尤其當了班委之後對班級和班上的同學更加上心,但是因為這個,我被別人說成我幫助別人是有目的的,她是我們宿舍的,性格很內向,從不和我們打交道,上課都是一個人坐,在宿舍也不說話,我就想帶動她融入宿舍融入班集體,想讓她打開自己,變的開朗點,結果我每一次的接近都會使她更加遠離我,當時我也沒發覺她認為我靠近她是為了利用她(是她的原話),我還單純的認為她就是性格有點怪,我也不是很想接觸了,但我還是跟平常一樣做事做人,也幫助過她很多,後來是其他舍友告我的,讓我別管她了,有啥也別幫她了,出力不討好,她給我舍友發消息說讓她們離我遠點,說我表現的越熱心,就越有目的,和她們接近做朋友都是為了利用她們。我聽了之後很難過,我沒想到會有人這麼評價我,我從沒讓她幫我做過什麼,為什麼她要這麼說,明明我幫助過她很多,而且她還會嘴上說很謝謝我,但內心卻這麼認為我,還和我的朋友說我是為了利用她們才做朋友的。從此之後,我變的話少,只要她在我就不會說話,我開始懷疑自己,以後還要不要去幫助別人,當別人找我幫忙的時候,我開始猶豫,我會想,我幫你忙,是我為了日後利用你,還是你在利用我?利用這個詞真的很扎眼。這個人這句話影響我很多,這句話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我變的話少,我變的不想和人接觸,我怕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為了證明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不再幫她了,也不再和她說話了,跟別的同學也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想再聽到別人對我這樣的評價,我內心也很敏感,不會主動和別人打交道了,只和熟的關係好的玩,又一次的把自己保護起來了,關閉起來了,回到了小學時候的安靜和不說話。

在這兒回顧了一下自己變的沉默寡言的經過和原因,事情不大,也許還是因為自己內心太過敏感,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了,希望自己能慢慢走出來。


被否定、忽視、無回應


原生家庭的壓力呀

有些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些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大概是經歷過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或者生活發生重大變故的人,也有可能是世人的影響


當一個人失去奮鬥目標,失去了追求就會從外向變內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