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問題換個詞。

我肚子餓了,想吃頓好的,我的身邊人都吃過了,她們給我說很多現實的問題,主要就是吃飯得花錢。勞資吃又咋了?

……………………………………………………

是不是覺得明白些了?

你周圍的人只是在勸你留在舒適區,但他們沒有站在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甚至於有些人自己根本都不會這樣選擇而僅僅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所以這個問題也算是一個真朋友的篩查器吧。

……………………………………………………

生孩子是人的基本權利,它讓父母的人生完整。有的答案說「生了孩子,你的人生就消失了」,這種觀點把撫育孩子當成了父母單方面的付出,看起來苦B兮兮,實際上非常狹隘。

王朔給女兒婚禮的信中提到過「你帶給我的快樂遠遠超過我給你的付出」,辛苦卻快樂,這就是生兒育女最大的收穫,畢竟人生的意義在於做事而非享受。這種辛苦的快樂是電腦遊戲換不來的,抖音也換不來,花容月貌換不來,三五個情人換不來,千萬存款換不來。有一天當你察覺到擁抱這種苦樂的衝動在你心裡涌動時,你其實已經越過了「生不生」的界限,接下來的問題只是「何時生」了。

此外,養育孩子也是一個幫助父母明晰人生目的的契機,是成年人繼續成長的月考。隨手舉例:

1.大多數人3歲以前的記憶都是模糊殘缺的,養育孩子能讓父母明白自己是怎麼長大的。父母的人生記憶會被孩子填補,這種體驗無與倫比。

2.照顧孩子非常花時間,父母必須梳理清楚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才是必要的,哪些可有可無。那些必要的事才是生活的重點,這種清晰的思路會在父母以後的人生中一直發揮作用,讓父母與自己的「隨性」與「幼稚」漸行漸遠。

3.家庭教育是父母的天職,做父母的都會想把最寶貴的人生經驗傳授給孩子,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次人生經驗的梳理,父母會有完善自己思想的緊迫感。

不勝枚舉。

祝你早日平安達成心愿。


生了孩子,你的人生就消失了。變成完全為你孩子服務。你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么?能接受就生,不能就不生。沒啥好糾結的。

真正需要糾結的是:我到底能不能接受?按照我的經驗,十有八九是能接受的。因為這東西真的很容易。就像你餓了吃飯,困了睡覺一樣容易。

其實我覺得,養孩子最難的就是: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比如節假日睡懶覺,熬夜,隨地吐痰,刷牙不用牙線,等等。否則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首先,問自己第一個問題:我願意一輩子都不生小孩嗎?如果答案是要生,再問自己,假如再過三年或五年,家庭經濟條件就比現在好很多嗎?如果第二個問題是否定的,那就早點生吧,畢竟32歲也比較合適,再過幾年,自己又多了一層擔憂,容易給自己帶上大齡孕婦的帽子


讓她生,讓她生,讓她生...

我和我老婆同歲,家有倆娃,大女兒5歲(29歲生),小兒子2歲半(32歲生),湊了一個「好」。

每天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回到家,兩個娃一起衝過來,叫著「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孩子是上天的禮物


你好,單從年齡的角度和優生的角度來說,你的確該要一個寶寶了,女人在35歲以後頭胎妊娠,稱為高危妊娠,伴隨一些孕期的風險,比如流產率增加,染色體異常增加,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要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從現在開始科學備孕,和老公協商安排要寶寶的事情。養孩子的壓力人人都有,每個人也都在吐槽,但是孩子不也照樣活蹦亂跳地?經濟上、心理上都是需要做好準備的,但也不是因為別人隨口說的一句話,就影響你自己的家庭計劃,畢竟生活是自己的,幸福也是自己的,和過路人無關。不要因為經濟問題,錯過了要孩子的最佳年齡,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就永遠追不回來了。中國有句古話,有苗不愁長,窮有窮養,富有富養,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是愉快和富有的一生。從自然角度來講,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3-28歲,但是現在由於讀書,工作,晚婚各種原因,很多人想要孩子都是比較晚,建議在35歲之前生第一胎,盡量避免高齡妊娠帶來的風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