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不能去说谁更重要。

鱼饵的四大主流味型:腥、香、酸、臭

香饵分麦香、薯香、奶香、复合香、以及各种水果香,一般鲤鱼就喜欢各种香饵。

腥饵分为虾腥、海藻腥、鱼骨粉腥等。鲫鱼白条翘嘴喜欢虾粉腥;鲤鱼青鱼喜欢螺肉腥;有养殖经历的鱼喜欢鱼骨粉腥等等。用腥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鱼开口,所以在冬天或其他时间鱼口弱的时候会加大腥味饵料的比例。另一个好处是用腥饵可以钓到鲶鱼、汪刺鱼等偏向于肉食性的鱼种。

酸味的饵料对草鱼效果很好,臭平常用的人不多,除非是钓特殊的鱼种,比如鲢鳙。

因此根据自已要钓的鱼种先选对饵料味型,再来说饵料的状态。不然你用酸臭饵钓鲤鱼纵使你把饵料状态挑个遍也是没有办法。

而状态是味型确定后在钓鱼的不同时间和环境用不同的状态。就拿黑坑钓鲤鱼举例:开始就是散炮诱鱼聚鱼,抢鱼的时间过了就要及时换搓饵守鱼。野钓时也要根据环境来对鱼饵的状态做合适的调整。

e鱼饵料鱼食鲫鱼鲤鱼通杀草鱼钓鱼专攻黑坑饵料野钓窝京东¥ 130.70去购买?


一个饵料配方中,究竟是味型重要还是状态重要

这个也是很多钓友所关心的问题,通常我们都会认为两个都重要,但如果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就只能结合具体的鱼情来看了,鱼的种类、体型大小、生存环境不同,开饵时侧重点肯定也不一样。咱们下面就具体的讲一讲,首先来说鱼个体大小的差异对饵料的影响吧。

觉得不错先点个赞吧!

小体型的鱼: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说小鱼重味型大鱼重状态,实际上大鱼小鱼都讲究状态和味型,只是侧重点不同。比如鱼的体型越小,它的胆子就越大,吃食不挑,啥都敢去啃一啃,所以我们在开饵时就要优先考虑如何尽快得把它们招过来,因此饵料味型偏重大腥大香都可以,甚至有的人还通过加小药来扩大味型。至于状态其实就是比重和雾化,小鱼嘴小、吸饵力度也不是很强,所以咱们的饵团相对就要轻一点、小一点,这样就更容易入口,雾化方面主要也是为了诱鱼,而且你的饵味型再大也得配合雾化才能更好地扩散出去。

这里要补充的是,如果是天气热,饵料的味道和雾化也得控制一下,主要是源于水温高杂鱼活跃,雾化好味型重会被杂鱼闹死,反正这个时候咱们的目标鱼活性也高起来了,相对就不用像冬季那样严苛,怕鱼张不开嘴吃不进饵之类的。

钓大体型的鱼:

鱼个头越大即活的越久,那么它受到过的伤害肯定越多,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大鱼在经历过很多磨难后自然也会学聪明,虽说比不上人无法完全辨认哪种食物安全哪种食物吃了要被逮住,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说觅食比较有规律,不像小鱼一天到晚在吃食,其次大鱼对于味道比较特殊的东西比较敏感,可能拒而不食,这个「特殊」就是指咱们饵料中的各种香精。

钓大鱼在饵料状态上要降低甚至完全避开雾化,雾化好的饵料首先招杂鱼,其次雾化的饵料在水里保持不了很久经不起大鱼试探不说反倒容易引起它们警惕。在味型上其实也讲究,但这个讲究主要是避开大腥大香、避开刺鼻的香精味即可。一般就是谷物类、饲料类的味道就行,如果是更挑剔更谨慎的鱼,那得用发酵味(略微带馊味)甚至酸臭味的饵料,模仿食物在水底发酵腐烂的味道。

以上是讲了鱼体大小对开饵的影响,但开饵看的可不仅仅是大鱼小鱼那么简单,咱们顺著往下说鱼的生长环境。生长环境我认为只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养殖环境和野生环境、第二是该环境中食物是否充裕

养殖环境:

这里说的养殖环境就以黑坑来举例了,虽说黑坑无人喂养,但放进去的鱼是从养殖池出来的,道理一样。玩黑坑,钓那些刚放进去的生口鱼,其实和钓小鱼的道理是一样的,饵料味道要重、雾化状态要好,因为这类鱼没有啥警惕性。钓那些老鱼滑鱼,味型和状态就要降低,味道要淡、雾化要少。钓伤病鱼、轻口鱼有些特殊,这些鱼如若不是被反复钓放,那么味型不需要太低调,甚至可以放大点刺激它们一下,这时状态就比较重要,需要将饵料调轻,增强适口性,包装能够一吸即入。

野生环境:

野生环境下状态通常比味型重要,注意这是从从总体上讲的,并不区分小鱼还是大鱼。因为野生环境下主要以生口鱼为主,对食物不挑,你用啥味型的都吃。本来状态也没有什么所谓,但考虑到杂鱼闹窝问题,所以说状态比味型重要,因为我觉得一个雾化很好但味道很淡的饵,要比一个没有雾化但味道很大的饵更招杂鱼。

关于水中食物的多少:

这个就很好理解,水中食物少,肯定就不挑剔,给啥吃啥,什么味型状态统统不用考虑。但这个塘或者这条河要是食物很多,那就特别难钓了,尤其是食物多到连水质都被破坏了那就更难搞。就像我前两天写的一文章,说去村里的一个养鱼池垂钓,那个水库有人养著鱼,里面大鱼很多平常还不开放,理论上来说很好钓吧,但我和我爸钓了一下午连个鱼鳞都没看见。原因就是水里食物太多了,一周前这个水库里还养著几百只鸭子,想想一天能够产出多少的鸭粪啊,这些粪便鱼吃不完,就会堆积在水底,时间久了就开始发酵腐烂,然后就臭底,鱼也不愿靠近。

这样的地方钓鱼,饵料的味型就特别重要,我认为要么就是清淡,用米饭饵、白面、玉米小麦,要么就是干脆用酸臭饵,反正就是走极端。而饵料状态重不重要得看你的钓法,如果你坚持钓底或钓行程,那么饵料状态要调轻、雾化好一点,太重了太贴近水底鱼指定不肯下去吃。但如果你选择钓浮,那么状态也就没那么重要了,你说玉米小麦米饭能有啥状态。

鱼的种类对饵料调配也有影响,这里就拿鲢鳙这两种比较特殊的鱼来说说吧

鲢鳙指的是鲢鱼和鳙鱼,这是两种鱼,而且是食性习性极为相近的两种鱼。鲢鳙都是滤食性鱼类,靠鱼腮不断过滤来汲取食物(鳙鱼偏杂食,甚至会攻击小鱼),咱们在钓鲢鳙时一定记得饵料状态是大过味型的。我知道很多人在钓鲢鳙时都在说鲢鱼喜腥香、鳙鱼喜酸臭,然后还经常在家里做发酵饵,要么在开饵时放很多白醋甚至于臭豆腐、臭鸡蛋等等。

但记住,如果你的饵料状态不行,说直接点就是不雾化,那么饵料味道再大都没用,根本不能把远处的鱼大量的招过来,不信的话你挂块臭豆腐看一天能钓几条。但雾化好,味道淡的饵却可以钓到它,举个例子单纯地用豆腐渣垂钓效果就很好。鲢鳙比较特殊,无论体型、无论生存环境如何,都是状态大于味型。

实际野钓如何配饵?如何将鱼体大小、种类等等因素考虑进去

很多人去野钓都是没有制定目标鱼的,基本上就是挂个蚯蚓或者去渔具店买包蓝鲫就直接钓了,你问他钓什么鱼,他就说来什么钓什么,甚至于很多人都主动去找鲫鲤通杀、大小通杀的饵。这种思路至少在我看来是不对的,淡水鱼很多都是杂食,你用一种饵确实可以钓到多种鱼,但在配的时候还是要有针对性啊,这样效果才会好。

实际野钓时,首先要想办法了解这里面有什么鱼、什么鱼最多,如果想要好收获肯定是钓里面最多的那一种鱼。确定好鱼的种类后,再确定个体大小,然后再去配饵。以垂钓鲫鱼为例,我要是想钓二三两以下的小鲫鱼,那么就要用味道较大、比重较轻、雾化较好的饵料,比如四号鲫+六号鲫+新四季,我可以按照1:1:1的比例。这里面四号为腥香(草莓腥),六号是浓腥,新四季为状态饵没什么味道,有人可能要说你的基础饵在哪?钓小个体鲫鱼就不需要放基础饵了,本来也没规定必须得放。如果该水域有大个体鲫鱼,或者杂鱼较多钓起来没有那么轻松,那么我可能就要降低六号的比例,或者再额外加一份大板鲫或野钓七号来冲淡一下整体的味道,这两款饵片状也比较大、偏谷物味,大个体鲫鱼就比较喜欢,鲫鱼的个体大了咱们状态饵也就可以少放或不放了,只要鱼口不是很轻。

那么如果我的目标鱼是以大个体的鲫鱼为主,鲤鱼为辅呢?

那么我首先要考虑饵料的片状或颗粒要粗,就要用野钓七号、大板鲫为主了,当然你换别的品牌也行,比如918本味、疯钓鲫、超诱等等。水温高,杂鱼活跃你可以只用这样一种饵单开,如果水温较低鱼口不是很好,可以考虑加点味型饵,比如蓝鲫就比较合适,这款饵片状大也够广谱,钓大鲫鱼和鲤鱼还是比较合适的,像天下鲫、天下鲤这类鱼粉为主的颗粒饵也行,如果你感觉鱼口不好,可以适当加点蛋白含量高点的辅助饵,如虾粉、蚕蛹粉等等。

最后总结

说一千道一万,开饵还是要根据鱼情来,而且要多实战,在实际野钓中去试验并调整,这样多找几次就应该能摸到路子了。还要注意咱们用某一款配方钓到了很多鱼,千万别去记这配方,一定要记住今天的温度、风向、气压,然后根据你的钓位和钓法去想想为什么配出来的饵鱼会喜欢,是味型对路还是状态刚刚好呢?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交个朋友!


这个问题不能片面的说那个方面重要。要较真起来,我的回答是都重要。

细说下来,资源要行,资源好,你上面说的那些都不重要,资源好,鱼情好,你钩上弄块泡沫它都能钓上鱼来。你没资源,水里没鱼,你电鱼拖网一样弄不到鱼。

调制饵料的组合方式不说上千种,几十种总是有的。

首先,说说味型吧。根据各位大师的分析以及我自己钓鱼的一些经验来说,根据每次去钓鱼的季节,时间,气温,水深,环境,鱼情,目标鱼等对味型的要求都不一样。按现在大路流的说法,春夏季淡腥味重本味,秋冬季主腥味淡本味,气温低用腥味,气温高用本味等(腥味之外的类别我们把它先归类到本味里,免得打字太多太麻烦)。

再说状态,根据水深,钓法,鱼情,资源,对状态适当的改变,那对于上鱼是有加成的。比如,你钓深水,那你要么用颗粒,要么就要打紧实的搓饵,不紧实,这么深的水,饵还没到底就雾化完了,你让鱼去咬空钩吗?在比如,小杂鱼多,你也得用这个办法,加甚至加大饵团重量或铅坠重量,让饵快速到底,尽量减少小杂鱼的干扰机会。如果想聚鱼,就可以打散饵,雾化好,容易吸引鱼到窝里来,还有钓链鳙,它就越雾化好,越好钓。

总得来说,钓鱼的方式千百种,饵料的配比状态组合也同样有很多种,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能具体要求具体办,自己也要多去尝试才会积累经验才会慢慢提升自己的钓技。


首先那你要确定好什么鱼「对症下药」

鲫鱼,冬季偏爱腥味,开春偏爱奶香,夏季高温适当加点果酸。鲤鱼呢,偏爱大甜,谷物香,比如大麦,红薯,麦芽糖。而野河里面的鲤鱼鲫鱼偏爱发酵味的谷物,比如玉米,麦粒等。饵料入水后的雾化程度发布于 2020-10-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周周周周周周爱健身的钓鱼佬~

我觉得是味型更重要,鱼饵即使状态再好,诱不来鱼也是假的,根本没鱼吃。所以选对了鱼喜好的口味,也就是在做好味型基础上,同时做出合适的状态才能大大提升鱼吃饵的概率。所以味型和状态都很重要,但是味型更为重要。


我觉得是味型更重要,鱼饵即使状态再好,诱不来鱼也是假的,根本没鱼吃。所以选对了鱼喜好的口味,也就是在做好味型基础上,同时做出合适的状态才能大大提升鱼吃饵的概率。所以味型和状态都很重要,但是味型更为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