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本人二本本科,去年畢業,因為學校一般,讀的是應用化學,專業學的一塌糊塗,本身對這個專業也毫無興趣,畢業後做銷售做到現在(已經離職),發現性格,興趣都對銷售越來越反感,考慮到以後的發展,結合我自己的興趣,考慮下一份工作往互聯網運營方面走。我個人從高中到現在就對互聯網這方面比較感興趣,科技板塊的新聞也是必讀,但問題是:我從銷售,轉到互聯網運營,跨界有點大,入門的基礎,所需的技能等等都比較含糊。所以現在向各位有經驗的知乎者門請教下,我該怎麼入門,比如有哪些比較好的入門書籍,資料可以去看看,因為我現在離職了,我還在思考是不是要去報名培訓班,系統的學習學習,我在廣州,考慮達內等培訓機構。還是各位幫忙指點指點,解救我這隻迷茫的菜鳥。。。感激不盡!


講下我轉行互聯網運營的經歷吧,掐指一算,我從離開傳統製造行業到進入互聯網運營崗位已經差不多一年多時間,薪資翻了3.5倍,回顧這一年感覺自己變化挺大,當然,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想把我這一年來,對互聯網行業的認知、行業狀況、以及自身蛻變都分享給你,希望對正走在迷茫路上的你撥開一點迷霧!

令人枯燥無聊+心酸的轉行背景

沒錯,就是這個油膩的地方
上班必經之路

本人理工女,15年畢業畢業於湖南某某大學,當時是學的石油化工相關專業,其實在選專業的時候自己也一頭霧水,後來是家裡希望畢業後能在國企穩定點,就糊裡糊塗的選了石油化工的材料分析專業,畢業後分配在武漢石化實習。恩,沒錯,就是這個很油膩,天天充滿發動機轟鳴聲的地方。 當時我是分在了石化工段的某個車間做工程師,到崗後才發現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檢、設備故障檢查、填表,每週寫下實習報告, 日子過得挺悠閑,毫無壓力,回過頭來看,當時就是在混日子。每次上班經過南大門都會聽見機器轟鳴的聲音

在遠離市區消息閉塞的工廠裏,每天面對的是一羣愛嘮嗑的中年油膩大叔和一大批為了生活而奔波的農民工,聊著雜七雜八的話題,令人好生無聊。每次巡檢被包圍在一堆機器和設備時,總感覺自己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感覺出去了,啥也不會······· 就像一隻井底之蛙。

裝置區域
上班的地方是枯燥的,很吵

有時候也會感覺眼前這一臺臺裝置和鐵塔就像一座座四面環繞的大山阻擋在自己面前,感覺很難翻越,永遠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時候一個人蹲在車間設備旁邊,看著這一臺臺都按照一個軌跡循環運作的機器,經常會想,自己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這一待,就是整整兩年,兩年時間感覺消磨掉我大部分意志,年底又因為遭遇失戀而心情低落,整個人像被抽離了一樣 ,感覺在這個城市再也待不下去了,也決定開始新的生活,就拎著揹包去了深圳,開始了第一次跨城市的轉行。

深南大道

剛開始幾個月,找了幾份銷售的工作,因為沒有實際經驗,又缺乏實際技能,活也乾的不怎麼樣,試用期沒過就被辭退了,當時心情很失落,記得那天晚上,一個人在深南大道獨自徘徊,看這美麗的夜景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形象,情不自禁的落淚了。突然間想忘記頃刻間一絲疲憊,此刻,只想做深圳的過客,身負上古神劍,四里無人,神禽猛獸隱沒其間,不平之事遠離此刻夜晚!

回家後感覺情緒好了很多,重拾心情後通過一晚上的網上搜索加市調瞭解到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所以那晚我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轉行做運營

開啟我升級打怪的轉行之路

堅定好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很快的投入到學習狀態中·············(此處省略若干字)

回顧之前那段學習的日子,也很感謝自己遇到的貴人,教會了我很多,如果你想認識一個人,那麼就去聯繫認識他的人,如果成功的機率是百分之一,那麼就去找一百個人。同理,想要深入一個新行業,還是要系統的學習。找這個行業最厲害最有權威的人,學習他的經驗,多聽他的分享和演講。這一年來自己也總結出了一套學習方法。當然,在此時前我也做了詳細的個人職業規劃,僅供參考

然後想說下作為想入行互聯網運營的你必須掌4個方向的內容

  1. 瞭解行業,堅定信心
  2. 瞭解崗位,做好定位
  3. 瞭解技能,強化武裝
  4. 項目實操、面試之道
  5. 選擇公司、野蠻生長

瞭解行業,堅定信心

首先,互聯網是朝陽產業,比起傳統行業,機會要大得很,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產品運營和運營經理是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通過努力來勝任並且能做好的一個崗位,它不像技術工程師之類的有對口專業,所以有剛步入職場的小白或從事其他行業想轉行互聯網運營的可以嘗試一下。在互聯網公司工作,最講究團隊合作,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平均年齡大概在24~28歲之間,年輕化,每個部門的團隊都非常有活力,與人交流和溝通是必備技能,在這裡,沒有官僚、沒有論資排輩,沒有裙帶關係,只有一個詞「市場規律」,也就是「能者多得」,二十五六歲就做部門領導的人比比皆是,領導比下屬員工年輕也是家常便飯。綜合來講,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從3G時代到4G時代,互聯網行業發生的很大變革,從最開始電商行業的興起、到朋友圈的微商、再到現在的直播、以及最近最熱的段視頻,現在有的人就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不出門月入10W+,這就是互聯網,等到5G時代來臨,萬物互聯,又將是一次重大的變革,所以,此時此刻的你應該堅定信心,勇往直前。

瞭解崗位,做好定位

互聯網運營崗位五花八門,到底哪個是你值得入手的呢,當你決定要走運營這條路,其實是很難知道以後面臨的到底是運營的哪個崗位的,是用戶運營?還是社區運營?還是內容運營、市場運營等等等等······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運營,至少可以搞定以上提到的各個具體環節中的某一部分的。一個好的運營,則應該做到讓以上提到的幾個部分可以順暢的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收放自如的整體。而一個NB的運營,則可以超越以上這些,以運營中的某一個節點為起點出發,去重新定義整個產品的形態、邏輯和運營模型。

綜上可以總結一下,各項職責所具備哪些能力如用戶運營如圖

再如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

以及活動運營

瞭解技能,強化武裝

想學運營,想入職互聯網運營你需要必備以下技能

  1. 自媒體平臺操作(微博、微信、頭條好、大魚號··········)
  2. 文案撰寫能力(好的文案能增強傳播效果與運營活動的整體效率)
  3. 數據分析能力(利用數據分析工具瞭解用戶行為、洞察信息、分析數據能力)
  4. 互聯網思維、邏輯思維(能夠拆解整體運營思路的每個環節,明白運營步驟承上啟下的關聯關係與邏輯結構)
  5. 社羣運營能力(拉新、留存、活躍,這個就不多說了,能夠做到這幾點你就是總監級別了)
  6. 溝通協調能力(時刻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哈哈,不要誤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明確好崗位技能後,接下來就很簡單了,強化武裝,魔鬼訓練, 以上崗位精通了,那基本上就是個行業大牛級別的水平了。當然,作為只有1年經驗的我來說,掌握好更多的技能並熟練運用,能讓你在互聯網公司快速成長與晉陞,我當時憑藉著這一點一年內調薪3次,從主管晉陞經理。這個過程我後續再給你分享我快速晉陞成長的套路與方法(話都撂倒這了,各位看官給個贊支持下唄)

自媒體工具使用設計到很多平臺,其實很多思路方法以及規則都是相通的 ,我當時整理了以下常用能的。詳細的操作就不多說了

然後我補充的學習了互聯網思維方面的知識以及文案能力操作和數分析設計到的一些常用工具,自己也整理了一些導圖,也把所遇到重點寫在筆記裏

除了筆記,以及整理的一些導圖,還有一些我搜集的有關面試簡歷優化互聯網營銷書籍互聯網經典營銷案例、等等等等,內容太多不一一列舉。

項目實操、面試之道

通過階段性學習掌握了文案寫作的基礎要素,數據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互聯網的邏輯思維後、接下來就是瘋狂的輸出了,有句老話說得好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當時就做了個申請了個頭條號,利用所學到的互聯網思維,以及新媒體內容運營的策略結合常用的一些數據分析工具,做了幾個短視頻,以及搞笑方面的文案,通過一週時間的實踐與摸索數據還是比較可觀的,這些對於0基礎經驗的我來說是很大的突破,頓時信心倍增。

其中一個視頻數據可觀,產生了累計34.8W的播放量,吸粉800+

當然我在學習期間做了很多小項目,其實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復盤自己所學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後續面試光靠理論而沒有實操經驗,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最終要是要落地執行。當然這些實操經驗豐富後,也是你步入互聯網運營大門的一塊敲門磚。

選擇公司、野蠻生長

1、選行業、挑職位

選擇公司之前先要有一個具體的行業方向,例如: 教育行業,醫療行業、電商行業

其次你要定位一個具體的職位,例如市場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

然後把行業和職位做一次匹配、初選,確定大方向。

2、多方面篩選公司

把不好的公司職位(純執行、無發展)、城市、公司規模、崗位描述都做細緻的篩選,精挑細選出值得付出時間去準備面試的公司。

4、找到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更加細緻的去看哪些公司對個人進步來說更有幫助。對自己而言是否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以上是挑選公司的一個具體流程,經過這些流程再去投簡歷,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我們投簡歷的目的是有效入職,高質量入職,而不是大面積撒網式投簡歷。

關於面試我也蒐集了相關作品與案例(其中包含了競品分析用戶畫像分析產品運營思路運營策略存在問題等等),可以分享給你(需要你一個贊的支持O(∩_∩)O~~)

轉行後給我給我的改變是巨大的,通過入職一年的表現,我漲了3次薪資,對比以前那點只能解決溫飽的收入,終於過上了體面的生活。可以買自己想買的衣服,喫想喫的東西。工作環境也是365度大轉變,每天上班再也不用聽到機器設備轟鳴的聲音了。

轉行的經歷是痛苦的,從傳統製造業到確定做互聯網運營,也掙紮了一段時間,通過一系列的市調瞭解,總體上來講,互聯網+ 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互聯網的興起,擠壓了很多傳統行業的生存,這也是很多傳統行業感到惶恐的原因,傳統行業要麼轉型要麼做好被革命的準備。以銀行來說,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全新的支付方式興起,改變了很多金融業的形式,銀行也在做轉型,APP、公眾號等等一系列互聯網嘗試都在興起,很慶幸當初的選擇。

入行互聯網其實不難,4大方向「技術、設計、產品、運營」,對於0基礎的人來說,門檻最低的的確是運營。 轉行運營崗,選擇一份有活力而且有成就感的互聯網工作,的確不錯。對於新人而言,一般是要從基礎的運營崗開始做起,基礎運營崗,一線城市的薪資一般在6K~8K之間,13~15薪,遇到不錯的團隊和項目,一般還有年終獎和項目獎金,一個擁有體系化方法論和項目經驗的新人,年收入一般在9W~12W之間,如果資質好,1年後的成長,薪資會有大概30%以上的漲幅,而且逐年遞增。以上是這個行業運營人員的一般情況。也有發展得非常快的,但那種成長需要學習很多東西。結論就是,無論如何不能停止對互聯網知識的學習。這個是和傳統行業工作最大的區別。

轉行後第一份工作的工資不重要,也許會因為你轉行降薪,但不重要,因為轉行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來帶薪學習的,要記住,前期的學習機會比薪資要重要,有了學習機會,跳槽漲薪就指日可待了。這個運營行業裏,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任性的公司,作為剛轉行嘗到甜頭的互聯網運營新人實話告訴你,這話沒毛病,哈哈。

希望以上分享對你有價值, 如果你是職場小白想入行互聯網運營,如果你想借鑒我成功轉行互聯網運營的經驗可以和我一起交流,我衛星:zxf_alpha歡迎交流,同進步,共成長!

好啦,最後準備了給知乎朋友們的一些分享:互聯網營銷書籍互聯網思維自明星打造營銷工具、以及其他互聯網運營幹貨··················(感動到你了麼,給個贊支持下唄^_^)

嘮叨一下

1 、點個贊再走呀

2、 評論使人進步呀~

3、 歡迎收藏哦

-作者-

90後,互聯網運營一枚,有趣的小姐姐,愛美食、愛健身、愛學習

歡迎交流,2018年和你一起同進步,共成長!


本人92年的,2年銷售從業經歷,後轉行互聯網,到現在已經一年了,期間從一名運營小專員做到了運營主管(前不久升的)。因為我自己也是在毫無背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轉行的,所以希望我的經驗經歷能對你有用。

我跟樓主你的背景很相似,畢業於西安某不出名的學校,學的專業超冷門(嗯,是印刷),所以一畢業就失業呀,沒辦法開始做銷售,因為門檻低……

做銷售越久我越清楚自己是不適合這一行的。

1.雖然性格外向,但也不至於見到不熟悉的人就能馬上聊嗨

2.缺乏安全感,我特別希望能在某一領域成為專業人才,以免到了中年被小夥子小菇涼擠掉,

3.我其實是個很要面子的人,我不喜歡把工作和私人關係、人情世故參雜在一起,

2年來業績平平,人生down到谷底,沒辦法,只有觸底反彈,破釜沉舟,天不怕地不怕地想轉互聯網運營,因為再沒有比我現在更差的境地了。

我是怎麼入門的呢?

第一步,弄清楚互聯網運營是幹嘛的

第二步,根據互聯網運營崗位的入職要求提升自己

第三步,用你的思維,以及實際項目經驗打動面試官

互聯網運營是幹嘛的?

互聯網運營是一個大的模塊,細分之下是有很多具體崗位的,各自的技能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

1.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的工作目標是用戶留存和口碑傳播,用戶運營工作需要讓用戶找到歸屬感。我們可以通過用戶運營的方式,通過做一個社羣讓用戶找到組織、找到歸屬感。

用戶留存指的是用戶持續的使用你的產品;口碑傳播是指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後,自願為你的產品做宣傳,來達到口碑傳播的效果。口碑傳播的本質其實是傳播產品的文化和氣質,產品文化意味著產品的質量、產品的價值觀、產品的溝通方式、產品對用戶的篩選。

做一個社羣就像你建立了一個城市,城市需要人民也需要規則,好的機制可以鼓勵用戶把社區做得更好。對產品來說,你可以通過社羣時刻找到你的用戶,社羣對今天任何一個產品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當我們有一個新的產品上線,都可以通過社羣第一時間傳達給用戶,社羣裏每一個用戶背後都有一個自己的圈子,這些圈子都是非常碎片化的宣傳渠道,很多時候可以藉助社羣把產品信息傳播出去。

2.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的主要工作目標是通過內容的數量+質量,做到開源和節流。開源是指通過內容數量吸引用戶關注,節流是指通過內容質量讓用戶持續的消費產品的內容,讓用戶對產品產生粘性。

低質量沖數量會讓用戶覺得這個產品不能幫到他們,進而離開這個產品。如果脫離用戶去做內容運營,自己的工作就是製作一個接一個的內容,這是錯誤的運營思維方式;一個好的內容運營可以調動用戶產生內容。比如我們製作了一個內容,但是並不能評估這個內容產生的效果,這樣就屬於無腦的製作內容。

內容敏感度是一個內容運營的核心技能,當你對內容非常敏感的時候,知道應該製作什麼樣的內容進行傳播;也知道怎樣調動用戶做出好內容,幫你完成製作內容的KPI。內容運營需要思考應該通過什麼樣的規則去調動用戶產生內容;因為當產品可以調動用戶產生內容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篇內容湧現出來,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對新內容的需求,這纔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社區運營

我們的產品可以提供給用戶一個場所、一個社區討論和找尋他們想要的信息。社區運營也像是建造一個城市,社區代表一個城市,社區的版塊相當於一個個衛星城。

用戶溝通是社區運營工作的基礎,當你非常瞭解用戶的時候,纔可能設計相關的社區規則、活動和內容,這些工作都是以用戶溝通為基礎的。設計社區的機制相當於任何城市都需要一個規則,當越來越多的用戶來到你的城市之後,機制會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激勵機制會鼓勵用戶去做你希望他做的行為,這些機制對用戶有好處、對產品的內容有好處、對宣傳產品有好處,這些機制會幫助你節省很多人力工作。

4.市場運營

市場運營,主要工作目標是幫助企業、產品帶來新的訪客、帶來流量。市場工作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把曝光(微博轉發、微信閱讀)等同於有效流量。微博轉發和微信閱讀數這些數字並不意味著什麼,市場運營需要做的是為產品帶來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流量,這些流量有可能會變成核心用戶,也有可能會變成付費用戶。

做好產品引流工作,會涉及到這些工作流程: 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渠道選擇—數據分析—調整優化。做好市場運營工作,最重要的步驟,也是工作的側重點是:用戶調查、數據分析。

5.商務運營

商務運營,主要的工作目標,是幫助企業促成與其他產品的合作機會,帶來流量和美譽。商務運營是一個「 四兩撥千斤 」的工作,搞定一個企業用戶,意味著搞定一片資源。

建立聯繫是一個敲門磚,如果不能建立聯繫,後面的合作就無從說起了。合作方案意味著你有一個非常好的想法,能把你的產品跟合作方的產品結合到一起,這是商務運營的一個核心技能。

6.產品運營

產品功能測試的結果指的是,運營人員首先人為的給用戶提供一個服務,當很多人認為這個服務很好的時候,可以把這項服務變成一個功能,那麼這個新上線的功能就是基於用戶反饋去製作的。

用戶反饋和用戶行為流,一個是通過數據,一個是通過溝通為產品經理提供產品的反饋。數據會告訴產品運營:用戶點擊不同頁面的次數,用戶更喜歡哪個頁面。用戶反饋也很重要,因為很多信息是不能通過數據直接傳達給我們的。

根據互聯網運營崗位的入職要求提升自己

選定了崗位之後,就是照著人家的入職要求去準備啦。

對於咱們轉行者來說,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轉行,是進入互聯網運營崗位,所以其實沒必要把運營需要具備的所有技能都學到精通的地步。

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我覺得實際的工作項目對我們的提升、成長幫助更大。

當時我只做了兩件事,成功踏進了互聯網的大門:

1.具備互聯網思維

2.用實際的項目經驗去向HR證明第1點

思維是指告訴你的面試公司,你有互聯網公司的思維方式,你有解決問題的思路,你有做事方法。簡單說就是入職後你知道怎麼幹活,公司不用重新培訓你教你。

思維都是嘴上說出來的,我得證明我真的動手做過,並且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讓面試官真真切切地看到我的能力,從而順利的通過面試。

我是這樣做的,

1.自己從網上找了一套課程自學互聯網思維(我用的資料,如果你需要,裡面有思維課程,還有互聯網崗位分析+面試乾貨建立模板+運營工具balabala等等,去我的公眾號【海葡萄小屋】,回復【轉行】get)

2.運營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你自己做的時候,不要侷限在公眾號,微博、知乎號、小紅書號等等自媒體都可以的)

這樣以來,我

A 實踐了我的互聯網思維,讓HR覺得我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槍實幹

互聯網思維包括:用戶調查、製作內容、選擇渠道、數據反饋、調整優化,一共5個步驟。

我把一個個人公眾號當成一個產品、一個項目經驗,我就是這個產品的CEO,去實踐思維的5個步驟。

寫簡歷的時候,你可以用這段運營經歷體現你的互聯網思維:

① 用戶調查,2017年6月開通了個人公眾號,通過詢問身邊的同學,製作調查問卷,確定了公眾號定位和內容方向。

② 內容製作,前期主要是豐富公眾號骨架,製作部分內容,按照用戶的需求制定了簡歷、職業規劃、時間管理等板塊。

③渠道選擇,就是微信公眾號。

④ 數據反饋,1篇內容給公眾號帶來XXX名精準粉絲,這叫數據反饋。

⑤ 調整優化,通過跟粉絲私聊,建立社羣,表單問卷收集的用戶反饋信息,根據這些反饋進行內容更新,同時優化後臺的菜單功能和自定義回復。

結果,公眾號零成本獲得了XXX名垂直粉絲。同時,還通過這些步驟的不斷優化,建立了一些社羣,舉辦了一些小規模的活動,這些都是寶貴的項目經驗。

所以對於想轉行做運營的同學來說,運營一個自媒體賬號(如公眾號),實踐營銷思維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寶貴的項目經驗。這些項目經驗可以大大提高面試成功率,你不會再擔心沒有相關經驗不敢投簡歷。

B 以實操倒逼學習,去get運營技能

比如公眾號後臺的使用、比如文案功底、比如粉絲的互動留存、比如策劃活動去活躍用戶、比如做粉絲社羣、做海報H5設計

這些能力都可以在運營公眾號的過程中充分練習。

C 積累項目經驗

投簡歷的時候,附上公眾號二維碼,讓面試官輕輕一掃,馬上就可以讓他看到我的運營成果,這就是我的運營項目,你能說我沒有經驗?

實際上,最後的結果是我被錄取了,還PK掉了一個有1年運營經驗的競爭對手,因為,我把我自己運營成了一個IP,有活生生的成果,而那個對手1年了只做了一些執行工作,並不是運營崗位需要的技能。

重點來了,其實不管你應聘什麼運營崗位,運營一個屬於自己的公眾號都可以幫你鍛煉這些技能,並且能證明你的能力。

為什麼?因為做互聯網運營的底層思維是一樣的,而且都要求你有互聯網思維、用戶調查、數據分析、文案寫作……而通過運營一個公眾號你都可以學到。

用你的思維,以及實際項目經驗打動面試官

有了第二步打基礎,思維、項目經驗你都有了,只要面試正常發揮,進入運營崗位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這裡分享一下,增大成功率的一個小技巧,做面試作品。

什麼是面試作品?

面試作品,就是在面試時,除了簡歷與口頭表達交流以外,向面試官多方位展示自己優勢的東西。包括你對公司現在業務、運營工作的調查研究、結果分析,以及你自己根據調查的結果提出的建議、你入職公司以後在該崗位的工作方向……

因為在這裡展示我的面試作品會曝光我現在所在的公司信息,就不貼在這裡了,對面試作品有疑問的同學可以留言給我。

-----------------

好啦,這就是我為入門互聯網運營做的一些事情,0基礎轉行不是不可能的!但前提是你要做準備,你要為了這個目標而學習。

最後再給各位打個雞血。

銷售轉運營是有優勢的:

我現在是運營,但是互聯網運營和銷售是有相通之處的,可能跟我在市場部有關係吧。

銷售是1對1,市場是1對多,面鋪得更廣了,但是套路有相通的地方。

互聯網公司也需要銷售這樣的角色去開拓市場、賣掉產品、實現盈利。

我入職的時候,銷售這些工作經歷對我轉行還加分呢!因為我溝通能力有、也懂營銷思維和客戶的心思。

所以呀,加油吧!


對於從銷售轉行到運營的同學,我可以告訴你一條完全行得通的路徑:

一般一個大的運營部門會有非常清晰地崗位設置,比如說會有產品運營,用戶運營,文案,設計,BD,商務,推廣,還有新媒體等等。

像你是銷售類的,你可以在開始的時候找與你做銷售時的行業相關的或者類似的互聯網+的公司,並在這些公司裡面的運營部應聘BD這個崗位,BD是對接商務合作的,一般也會歸於運營或者市場部門,而且這個崗位是跟銷售是比較有切合度的,所以對你來說前期會比較容易應聘成功。

然後你進入運營部門之後,通過各種項目的運營合作,耳濡目染之後就可以嘗試去申請內部跨崗位,轉崗,到你想做的崗位中去。

這條路徑到運營其他崗位是更加容易實現的。謝謝!


第一份工作就是從銷售轉到互聯網運營,經歷如下

01

畢業那一年找實習,大學的時候天天刷虎嗅、36KR的文章,覺得第一份工作就應該選擇互聯網公司, 於是投簡歷時果斷地把所有帶有「網路科技」字樣的公司都投了一遍,不過大多數簡歷都石沉大海了,有回應的基本都是自己不怎麼喜歡的公司。

後來在一個介紹實習的公眾號推文裏看到今日頭條在招人,就果斷就投了簡歷,不過一直沒有迴響。

隨手把投頭條簡歷的事轉了一下朋友圈,有一個師姐問我,她有一個校友在頭條工作,問我需不需要她幫忙內推一下,在師姐校友內推之後,我擔心可能還是沒有通過,又在招聘網胡亂地投了一次社招的職位。

投了一堆簡歷以後,等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終於收到了頭條面試的簡訊通知,雖然不知道是哪個渠道最後成功了,但在總共投了三次簡歷的情況下,我還是獲得進了頭條面試的機會。

那個時候為了順利面試成功,自己還把面試官可能會問到的問題都想了一下答案,然後抄在紙上反覆地背了幾次。記得那個時候在一個酒店裡面試,坐我隔壁來面試運營的女生,等面試通知的時候,拿簡歷的手都有點抖。看她緊張的樣子,我估計是第一次來找實習,我安慰了一下她說,淡定點,不行的話再試試其他大公司吧。其實天知道自己心裡頭也跟她一樣不淡定。

面試分成三輪,前面兩輪都是銷售領導面試,最後一輪是HR。

前兩輪銷售大佬問的問題基本都是關於對銷售還有為什麼想法?為什麼想進今日頭條?我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到最後一輪HR告訴我,目前運營的工作比較多人報名,他覺得我以前實習又當過銷售,問我願不願意去當銷售?

當時猶豫了一下,不過覺得實習還是以鍛煉為主,就沒想太多答應了。

就這樣,我拿著一份銷售的offer終於進了頭條。

02

剛進公司當銷售的那段時期,因為公司也是剛成立,團隊大部分都是實習生為主,大家出來社會工作,團隊氣氛也顯得很單純,每天早上來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電腦上找資料聯繫客戶。

那個時候,我在公司上了一個多月的班,每天加班到9點卻始終開不了單,有時候晚上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也會懷疑自己到底是否適合做這份工作。

五月的一天,抱著「這個月不開單就走人」的想法,大概打了幾百通電話,終於趕在月底的時候簽下自己的第一單。

我還記得簽單的地點是在紡織味道濃重的衣帽間裏,我和一個公司主營內褲業務的老闆,簽下我人生第一份合作的合約,去幫他推的內褲業務。

再後來恰逢公司發展的需求,開了運營的HC,叫跑去提申請,提申請的時候強調了一下自己之前做新媒體運營的經歷,在文字素材的優化方面有優勢,因為當時競選的候選人沒有特別多,一下子就順利轉崗了。

日常背著電腦去跟朋友喫飯逛街唱K

03

我記得摩拜的創始人胡煒煒曾經勸人,第一份工作可以嘗試去做銷售或者記者。這兩個職業的好處就是能見到許多人,可以迅速打開自己見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相比較而言,我覺得銷售的工作比起記者,可能會喫到更加的苦,但同時也可以見到社會殘酷的一面。

到現在即使轉崗去當運營了,有時候還是會想起當初實習的自己,為了能進一家自己看好的公司,投一家公司投了三次也沒有放棄的樣子。而第一份工作就是當廣告銷售,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老闆,各種在發展的企業,有些企業跟你講我們今年,有因為一場大颱風。

這段時期的經歷,讓我看到其實這個世界上除了那些我們能叫出名字的偉大公司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在慢慢成長,在一分一毛地算著自己的投入產出比。

可以當銷售的這段時期裏,其實給我最大的收穫更多是增長見識。

如果要給在找實習的朋友建議的話,我會勸他:職業初期,應該選擇一家正在成長的公司或者能讓自己成長的公司。

選擇一家正在成長的公司意味著可以給到你的機會更多,像當年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建議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微軟和谷歌兩個OFFER之間,選擇去了正在發展的谷歌而獲得更多鍛煉的機會。以當時情況,微軟是一家老牌的互聯網公司,而谷歌正在飛速發展,飛速發展意味著黃崢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去發揮自己的才能,或者獲得職位上面更多的機會。而事實也的確證明瞭黃崢在谷歌都獲得了鍛煉和財富上面的增長,對他後期創立拼多多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和幫助。

選擇能讓自己成長的公司,同時意味著此時遇到的問題很多,而我覺得讓人成長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通過解決一個個問題而成的。

04

其實想起來自己以前在大學的時候,也當過不少銷售的職位,從路邊派傳單拉客戶,手機店做銷售,還有去了中大的CLDS項目(去到鄉鎮做問卷調查),也是有點銷售的性質。

當銷售不用學歷,也不用看過往的經歷,門檻相對其他職位會低一些,更多的是靠情商和品格中」喫苦「的部分,對人的磨練更多的是關於「堅持」的性格,你打了100通電話都被拒絕了,打到懷疑人生,可能到了第101通電話,就碰到一個客戶讓你過來簽單,首次見面就能簽單也是常有的事情,當然這種也是需要一定的運氣。

最開心的一刻,莫過於你跟客戶簽單一瞬間(內心會有一種努力-回報的即時滿足感),那種成就感真的會讓人爽炸的。

但是從長遠來看,銷售崗畢竟是一份比較辛苦的行業,如果以快速賺錢目的話,一些行業利潤極高(地產、金融)之類的行業的確可以選擇堅持。但是如果希望個人在職業生涯有著更廣闊的選擇或者發展的話,在當銷售期間,還是要以提高自己為人處世還有人脈的積累,最好的方向爭取是往管理崗位方面進行轉變。我入職的時候,聽過不少以前在保險公司上班的同事跟我講,他們以前的主管在這行沉澱了20多年,積累不少人脈,現在輕鬆拿著過百萬收入的故事。

05

當然了,千言萬語說了這麼久,其實都是過來人的經驗,每個人做任何選擇還是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希望你能做出一個讓自己不感到後悔的選擇。

運營和推廣人員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 - 加加林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72315/answer/545140815


同二本應用化學..實習半年銷售,真的不想做了。想轉互聯網運營,但是時間太短做不出作品去面試,不知道題主現在怎麼樣勒?


畢業一年半,做銷售半年,每天上班超級痛苦,現在想轉行,目前在迷茫期,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能幹啥


題主現在呢?
現在咋樣了?
運營淘寶店不知道算不算

運營不就是銷售嗎?這叫轉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