氁獙W會止損。

這句話其實一點都沒有錯,但很多人學歪了。

用東施效顰這個詞,都不能形容其學習成果的荒謬。

有人說,買入後絕對不能出現超過10%的虧損,否則就要立刻止損,如果不止損,那麼損失會不斷擴大。

在虧損擴大前將其截斷,以較小的損失結束交易,是保護資金最有效的辦法,沒有之一。

但有人說,不對,我聽說的理論是虧損不能超過20%,只有出現超過20%的虧損時才需要止損。

這個時候還有人說,你們都不對,我前一段時間拜師一個短線高手,他的止損線只有3%,超過3%必止損。

除此之外,市面上盛行的止損線還有5%,8%,15%等等。

這些人說的是對是錯?

他們每一個人說的都是對的,但也都是錯的。

止損理論的精髓,絕不是虧了就賣,更不是討論虧多少賣才合適。

什麼叫止損?

止損是一個對你自身錯誤的糾正機制,除非你自己是永遠正確的,否則沒有止損你會死的很慘。

只有市場才是永遠正確的,任何人都會出錯,所以任何人都必須有止損。

不過止損的表現形式,卻不一樣。

我一直強調一句話,你一定要弄懂一隻股為什麼漲。

因為只有你弄懂了它為什麼漲,你才知道它將來的下跌是真跌還是假跌。

弄不清楚,或者了解的不夠全面,不管牛市你賺了多少錢,將來都會吐出去。

有個常識大家必須要清楚,牛市是散戶虧損的主要原因。

看清楚了哦,是牛市導致散戶虧損,不是熊市,我沒寫錯。

因為只有牛市,暴漲之後,散戶才會大批量入場。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價格投機派的止損

一隻股上漲會有很多種原因,不同的人對其理解和操作都會不一樣。

價格投機派的止損,是符合大眾常識的止損。

極端追高打板族的止損線,確實就是3%。

按照常識及理論,當股價封死在漲停板上時,次日必然是有上漲溢價的,也就是必賺。

必賺的事情,結果出現了3%以上的虧損,這說明什麼?

當天封板被破開了,或者沒破開但這個股有問題。

不管哪一種,對短線打板敢死隊來說,這都必須要走。

他們買入的理論根基,就是封板必漲。

結果發現走勢不符合自己的預期,那還不止損不等著被活埋么。

而所謂20%的止損線,這一看就是奔著大牛熊理論去的。

這種操作方法,是順趨勢交易法,只吃大牛市,避開大熊市。

一隻股買入超過20%的虧損時,按價格投機派的大牛熊分舵理論,這很可能就此股陷入熊市走勢,理應割肉。

類似的5%,8%,10%,15%的,都各有各的理論指標。

但以上種種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適合散戶。

因為散戶第一看不清趨勢和市場情緒,第二沒有堅定如鐵的操作紀律。

別人止損,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散戶止損,是截斷虧損,利潤也沒有。

貴州茅台這一輪的上漲會漲到多高,回調大概下跌多少,本輪牛市的最終高點大概在哪?

你連這些最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憑啥敢說你買入的點回調XX%就得止損?

當然,牛市不言頂,任何妄談高點的人都會錯的一塌糊塗,我舉這個例子只是告訴你,你按某個點下設百分之幾作為止損點,這和牛市猜頂一樣荒謬。

結局當然也是錯的一塌糊塗,只能反覆截斷自己的虧損,最後截肢。

有人只能接受10%的虧損,投入100萬,虧了10%的時候果斷退了出來。

以為自己是在止損,英明的決策。

然後呢?

然後覺得自己得想辦法把虧的10萬給掙回來,反正自己有止損保護,一次最多虧10%。

於是又虧了9萬,然後又虧了8.1萬。

最後算一算,一直抱著最開始那個股不動,好像虧的還更少些。

最後覺悟了,準備死拿一個股不動,打持久戰。

咣,一把虧了90%,最後甚至退市了。

如果你的水平在當前市場里是屬於賺不到錢那種級別的話,那麼多交易幾次,只會讓你虧的更多。

止損不可能保護你,只會讓你多體驗幾種虧損模式。

哪怕你中間偶爾賺到了一點小錢,也會迅速的虧掉。

價值投資派的止損

理論上,價值投資派是沒有止損的。

因為價值投資派強調在股票的價格低於本身價值的時候買入,在高於本身價值的時候賣出。

既然如此,談何止損。

如果你買入後股價下跌,那你要做的應該是不斷加倉,並長期死扛,絕不是止損賣出。

價值投資派只會在一種情況下賣出,那就是股價暴漲,遠超本身價值的時候。

越跌,價值投資派應該越買。

沒道理說一個東西貴的時候你都願意買入,便宜的時候你反而不願意買了吧。

如果你覺得這隻股票可能止損,那你為什麼不在最開始的時候放棄買入,等他便宜的時候再買呢。

巴菲特說了,如果一隻股票你不想持有十年,那你連一分鐘都不應該持有。

很多基金經理,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按這個理論買入了很多股票,準備持有十年。

當股災降臨的時候,他們反覆檢查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發現業績沒有出現變化。

既然基本面沒變,那自然越跌越買,沒道理股票更便宜了我反而不敢買了。

然後咣的一聲,這群人也涼了。

純粹的價值投資理論是否適合美國我不知道,但肯定不適合於中國。

想在中國股市愉快的玩耍,你就必須要精通這互相矛盾但又互相統一的兩大理論。

既會投資,也懂投機。

融會貫通後,進入空杯思維,也就是沒有理論,做到無我,一切跟隨市場。

真正的止損

止損是交易的精髓,是任何交易者都必須要學會的存在。

但我對止損的理解,是你先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買入一隻股,理論來源的根基是巴菲特那一套,但不一定非要持有10年,你依據投機派的理論買入,也可以當作是買入的理論支撐。

然後,你要時刻觀察你的這個支撐還在不在。

如果你按打板敢死隊的邏輯買入,那股價必須必漲,只要跌一點點,你的買入邏輯就沒了。

當買入邏輯已經失去的時候,你自然應該賣出。

如果你的買入邏輯是巴菲特的那一套,長期持有就是為了吃分紅並分享公司的成長。

那隻要分紅率合適,公司一直在成長,你就不應該賣出。

反而,只要分紅率低到了你無法容忍的地步,或者公司失去了你預期中的成長性,那你就必須要賣出。

這就是為什麼你買入一隻股之前,必須要搞清楚自己買入原因的重要性。

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買,那自然也只會糊裡糊塗的賣。

你不虧天理難容啊。

我熟悉的股票,很少。

一開始還有20個,後來只有10個,更後來只有幾個。

因為我就一個人研究,沒有大量的研究員幫我搜集資料,平時精力關注幾個就已經很不錯了。

每一個都必須要弄清楚,花幾個月弄清楚那種。

不弄清楚,你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跌3%就止損?

跌10%就止損?

跌20%就止損?

按這種原則來操作你寶貴的資金,你不覺得是個笑話么。

什麼時候賺錢的秘訣這麼簡單廉價了。

止損真的是個割韭菜利器,堅持止損的半吊子股民和從不止損的新手股民,都會被連根割掉。

新手最應該學什麼?

按我的經驗,不應該學止損,應該學持盈。

因為人性的弱點,就在於憎惡損失,極其的厭惡損失,但對盈利不敏感。

不賣,你就是浮虧。

賣了,你就是實虧。

我可以接受不賺錢,但不能接受任何虧損,看著就難受。

所以很多新手會儘可能的賣掉盈利的股票,去補倉虧損的股票。

只有當被折磨到絕望的時候,才會頂著巨額虧損賣出。

這個時候的新股民會走上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傷心透頂,然後徹底退出股市。

第二條路是自我進化,找幾本書,學會了一個詞叫止損,成為一名半吊子。

走上第一條路的股民,會大罵A股就是騙子。

走上第二條路的半吊子股民,在頻繁止損之後,頂著無數的虧損,再次絕望了,然後繼續大罵A股就是騙子。

然後,很多半吊子決定不止損了,開始死扛。

再然後就。。。。

你可以看出,新股民只要步入歧途,最終結果是十不存一,會不會止損都是死傷慘重。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別走上這條路,也就是最開始的時候就要學會持有盈利。

給你拚命賺錢的股票,別恐高,耐心持有,也許一隻股的盈利就足以對沖你10隻股的虧損。

如果你還會不斷的給這隻賺錢的股票加倉,那就更好了。

不斷在下跌途中補倉的股民死的有多慘,相信你也聽說過了。

有人會把我寫的減肥秘籍倒過來讀,當成增肥秘籍。

那你怎麼就不會把那些下跌補倉的股民當成反面教材,倒過來當成發財秘籍呢?

當然,這一切都只適合價值投資領域。

如果在價格投機領域,你用上漲加倉這一套。

不好意思,你還是會死的很慘。

道理我就不講了,自己動動腦子想想為什麼。

知曉以上所有道理後,你可以總結出一個真正的止損辦法,或者說是炒股辦法。

首先,選取處於價值投資領域的股票。

分紅要好,業績要棒,估值較低,歷史增長要很穩定,至少5年以上的知名藍籌白馬。

然後,買一點點倉位,做個測試。

如果一切正常,那麼明年的這個時候,你會在他身上賺到至少8~10%的盈利,說不定還有個2~3%的現金分紅。

這個測試階段,是不存在止損一說的,完全按巴菲特的理論來。

首先,你買入的時候,就已經確認了這是一家分紅很好,業績很棒,估值較低,歷史增長穩定的公司,你是打算持有10年的。

然後,你持有的倉位,又只是測試倉,倉位很輕,只有你總倉位是1/10甚至1/20。

有啥好止損的,反而你又不會虧哪去,虧多少都早晚會回來的。

當你發現你進行測試的白馬股里,有幾個漲的特別好。

別問為啥,加倉就完事了。

強者恆強,只要尚屬於業績可以理解的價格區間內,漲的越猛倉位應該越重。

你就當垃圾泡沫股下跌補倉的反義詞唄,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但是當超過業績可以理解的價格區間內,就進入了泡沫投機階段。

這個階段,是有止損的。

確切的說,是止盈,因為你的底倉非常之低,永遠不會高位建倉。

按巴菲特的理論,這階段你就該止盈了,完全不應該參與。

但中國畢竟是中國,中國的投機風氣比美國強太多了,屬於特色國情,一時半會改不了。

投機確實有風險,但賺錢速度讓人迷醉。

一家白馬公司的業績,一年下來增長15%是很難的,年均10%才是正常預期。

但泡沫階段的股價,一年增長100%也不難,遠超業績增速。

這階段放棄有點可惜。

所以有必要參與泡沫階段,但絕不能按巴菲特的那一套來持有。

此時的止盈,按止損邏輯來。

但並不是機械的按百分之幾來定,而是按市場情緒來定。

你都說了,這裡是泡沫。

既然是泡沫,那市場情緒一定是狂熱的。

只要情緒在,大家都相信公司很牛X,那股價就一定會漲。

知道妖股為什麼要編故事么?

不編故事,不把公司前景描述的非常好,市場情緒怎麼狂熱嘛。

白馬股很難狂熱,但狂熱起來的處理辦法是一樣的。

市場情緒只要冷卻,那就走,反之就不走,絕不是機械看比例的。

這就是我的辦法,也是我的止損原則。

舉幾個例子。

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美的集團,就處於價值投資的領域。

此階段奉行試驗倉絕不止損,誰漲買誰,按下跌補倉的反義詞的進行操作,這就是最大概率的盈利辦法。

五糧液和貴州茅台,就處於價格投機的領域。

此階段奉行的原則,就是必須止損,且擇機止損,萬一逆勢了你不止損,分分鐘讓你痛入骨髓。

當然對我來說,是擇機止盈。

不要覺得複雜,我說的這兩條已經很簡單很粗暴了,實際操作更是千變萬化,順勢而為。

不然你以為啥叫空杯心態,啥叫測試倉,啥叫測試倉升級原則。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公認的事實。

投資階段的股票投資,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不會虧錢,像巴菲特那樣持有,你想虧錢比登天還難。

稍微分配下倉位比例,做好測試倉不斷升級,你的盈利會來的很舒服,不僅有盈利,而且還不少,所以最適合新手。

而泡沫階段的股票投資,是零和博弈,最終只有少數人能活著出修羅場,帶走其他所有人的財富。

來錢最快,風險也最大。

炒股就是炒概率,投資是一門藝術,和戰爭一樣的藝術。

作者:遠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止損的精髓,絕不是虧多少就賣


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有兩種,一種是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長,賺上市公司的分紅,這種是做上市公司長期股東,只要上市公司質地不變,都不會賣出的真價值投資。

不過這種做法在A股市場是極少數人。

另一種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不管是從基本面,低估值買入,高估值賣出,還是從技術上的人低買高賣,都是屬於賺差價的行為,只要是低買高賣賺差價的行為,我都會把這種行為歸入投機的範疇。

目前A股市場95%以上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散戶,都是立足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行為,所以在我看來,大家都是在做投機。

既然是立足低買高賣,那麼不管是從基本面分析,還是從技術分析思路,都是立足於怎樣買的更加安全,更加便宜,怎樣賣的更高而已。

買的安全,就要買入基本面優秀,至少是基本面中上的股票。

買的便宜,就要買入估值相對低位,或者估值適中的股票,至少不能買入估值過高,泡沫太大的股票。

從技術上,最好是買在人棄我取的階段,也就是超賣,技術上底背離的階段,或者是上漲趨勢的調整低位。

在超買的時候,也就是頂背離的時候就要把股票都扔掉。

別在低位不敢買,高位又開始相信什麼價值投資,要長期持有,下跌也不要賣,誓死要跟企業共存亡的鬼話。

你賺的只是差價,一旦股票出現超買,漲不上去了,或者是股票已經出現嚴重泡沫,不能再為你賺錢,再牛逼的企業都應該扔掉。

這才是投機者應有的正知正覺。


股票價格往深了扯,跟兩個詞有關係:供給和需求。下面混子哥就給大家做做功課,聊聊股票那些事……





一、股票是啥


話說創業者光頭懷揣夢想,兜卻比臉乾淨,於是天天琢磨著,天上掉下來個天使——投資人。



但是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至少得有點好處吧,一般投資人老王會說:



公司小的時候,借的錢少,老王還能 hold 住;公司做大了,想更上一層樓的話……



這時候投資人的錢就不夠用了,不過很快就有人回憶起那個凝結著吃瓜群眾智慧的暴富捷徑:



普通人這麼想,這叫白日做夢,但是換一種說法的話,所有人都能接受:


咱們這叫上市!


於是,光頭的公司選擇上市,把股份拿出來,向廣大熱心股民借錢。



當然不能直接賣股份,就算 1% 也可能上億,誰買得起啊?咋辦呢?


分身唄!



拿出來的股份,盡量往小了分,一份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這些小份就叫股票。你買了股票,就有了點股份,成了股東。


股票這玩意兒有啥用呢?


光頭賣股票給更多人,就能借到大筆錢去打怪升級;股民買股票,有股息和分紅。哎呀,雙贏啊!



不過,分不分、分多少,那得看運氣。股民買股票,主要是為了:


炒!



現在股票已經電子化了,可在網上交易,分分鐘百八千萬上下。


那麼問題來了:茫茫星辰大海,具體在哪兒交易呢?


二、股市是啥


股市就像菜市場,是買賣股票的地方,在國內(不含港澳台)大概就這倆地兒:



發行股票的是很多家公司。這些混跡股市圈的公司,個個身懷絕技,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大概有這麼幾種類型:


成熟多金型大公司,各大行業扛把子級;



經濟適用型中小公司,細分行業的一把手,處於茁壯成長期;



積極可愛型創業公司,搞的都是些新玩意兒;



腦洞大開型科技公司,有前途但不一定有錢。



這麼多大神擠在一起,人多臉雜,有好有壞。股民整天都在考慮買哪只股票,都要犯糾結症了,有木有?



於是大家就按不同屬性分了分,把它們分成了好幾個組:



這一個個的組,就叫板。


大公司在主板,中小公司在中小板,創業公司在創業板,科技公司在科創板。具體位置就像下面這樣:



各板對投資者的要求不一樣,一定要看清自己要買的股票在哪裡。


各家公司把股票都準備好了,就等咱們來買了。


不過,咱們開戶買股票不是直接去證券交易所,你得通過中間商,大概流程像這樣: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半小時漫畫經濟學 4:理財篇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等

讀客文化出版社

¥39.9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02-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投資從入門到精通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公眾號:投資從入門到精通

專業已有 1 人贈與了專業徽章

股票交易這行,很多人上來就談怎麼賺錢。其實方向剛開始就反了,賺錢的前提是不賠錢,不賠錢的邏輯是控制好風險。

風險控制好了,賺錢易如反掌。

作為一個職業股民,自從發明了6+1交易法,我徹底解放了自己,終於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靠分散投資持有三十多個股票,某個股票的暴漲暴跌,再也不會讓我感到心力憔悴。

到目前為止,我似乎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只剩下躺贏了。

然鵝總是有人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會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股市會暴跌嗎?我們怎麼才能規避這種系統性的風險?」

我逐漸認識到,富人和窮人,表面上看是因為手裡的錢不同,其實從內里來看,是對風險的態度不同。

我把風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我們能夠迴避的風險,第二種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第三種,是影響我們生存的風險。

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其實是如何管理以上這三種風險。

對待這三種風險,我們要有不同的策略。

第一種,是我們能夠迴避的風險

我每天都需要用很多時間梳理我研究股票的歷史筆記,有幾十個股票我跟蹤的時間有三年之久,

在長期跟蹤,行業考察,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藉助於程式化的檢查清單,我們得以迴避越來越多的問題股。但是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說,他們是沒有這種提前偵破風險的能力的,所以這種低難度的風險,往往傷害的都是普通股民。

這種對風險的識別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通過刻苦的學習,我們才能具備這種識別風險的能力,並積極迴避,以減少對我們人生不必要的傷害。

相比較在市場中懵懵懂懂的普通股民而言,我們得以迴避這種風險,這正是研究的價值所在。

第二種,是讓我們受益的風險

舉一個我交易安琪酵母的例子。

安琪酵母在6+1實驗賬戶最早買入的一筆記錄是2018年3月16日,價格是33元,現在安琪酵母的價格是60元,3年翻倍。

買入安琪酵母之後,股價盤整了兩年多,我一路持有。

到翻倍,卻只用了5個月。

在這期間,安琪酵母遇到了產能受限、換董事長、生產線異地搬遷、海外分廠利潤下降等種種利空因素的影響。每一次影響,都會帶來安琪酵母的一次暴跌。我的應對非常簡單,每跌10%的幅度,就按計劃買入1%的倉位,反彈之後就把波段倉位賣掉,機械的高拋低吸。然後就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在安琪酵母從33元跌到27元的過程中,我們把成本攤低到了25元多,實現了下跌盈利。

然後等到安琪酵母2020年提價之後,安琪酵母股價翻倍,我在它上面不是賺了100%,而是賺了180%多。

你看,股市的暴漲暴跌,其實是一種我們得以受益的風險。

生活中,處處隱藏著細小的風險,但並不是所有的風險都會傷害我們,如果我們保持一顆開放和勇敢的心,很多風險都會變成我們人生中的機會。

旅遊途中,因為無法專註於學習,我就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知乎發帖,文末我都會推廣我的同名公眾號,然後很多人都對我嗤之以鼻,說我是營銷號,在寫軟文。這種對我人身的攻擊我充分的理解,因為軟文和廣告,會給讀者帶來入群收費、買課上當受騙的風險。

但是如果你拒絕這種風險,做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就沒法結識到能夠提升你的人,就像朴樹的歌里唱的那樣,這是一種 「 從不曾犯錯的,無聊的人生。」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有些風險是能夠讓我們受益的,而不應該一棍子都打死。

那麼,什麼才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呢?

很簡單,那些具備統計規律的風險,就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比如說,大部分股票的大部分時間,股價都在上下波動,所以我們把這種隨機漲跌的風險,轉換成了6+1交易法的波段收益,經過2年的運行,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賭場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場所,美國的資訊理論創始人香農和貝爾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凱利,針對賭場的下注方式,發明了凱利公式,並在賭場屢屢得手,這也是一個從具備規律的風險獲利的例子。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不再科普凱利公式了,感興趣的可以去學習一下。

第三種,是影響我們生存的風險

先來一張圖,1930年美國大蕭條時期,下崗失業的城市職員在排隊領救濟。

我猜,很多人的提問,「如果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我們怎麼才能規避這種系統性風險?」,應該說的是這種情況吧?

在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討論一個簡單點的問題。假如地球上有一顆飛行的子彈,70億地球人都有幾率被這顆子彈擊中而失去生命。那麼迴避這個風險的最理智的應對是什麼?

難道是每人一件防彈衣?

我覺得合理的答案應該是什麼都不做,那樣會有一個人隨機死去,這是成本最低的生存方式,而防彈衣這個解決方案就太昂貴了,假如一件防彈衣的成本是1000塊錢,乘以70億人,那麼這個方案的成本就是7萬億元。很顯然,一個隨機死去的人的價值是沒有7萬億的,要知道連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只不過有7千億人民幣的資產。

想明白這個問題,關於經濟危機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系統性風險往往對個人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迴避這種風險是很困難的,並不是零成本的。

如果世紀大危機每100年降臨一次,你為了躲避危機,儲備好柴油、發電機、黃金、糧食、淡水,全家遷移去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蓋上堡壘,防止暴民哄搶你的物資,那你躲避危機的成本至少有好幾百萬元吧,這還不包括每年的利息。

最關鍵的問題是,即便是你做好了這些準備,危機也不一定能來,你還要在城市裡生活,然後你這些儲備只能閑置,而且發電機需要維護,糧食和淡水需要定期的更換,想一想這個方案就要放棄呀。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迴避危機是需要成本的,迴避越大的危機,需要的成本越高。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這個收入水平來承擔這個成本的。

所以最終,我們對待這種系統性的、國家性的風險,到底要有一個什麼態度呢?

我只能表達一下我目前收入水平的選擇,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考慮危機,不需要居安思危,而是我們目前實在是無法負擔這種系統性的規避成本,那麼我們就只能承受命運的安排。當然,如果你的收入非常高,你可能還有更自由的選擇。

要我說,這種對經濟危機的恐懼,很多時候是對未知的恐懼。就像我們走夜路的時候,老是擔心身後面或者黑暗裡有鬼一樣。

解決這種恐怖的方式,是多讀書。隨著對經濟、行業、世界貿易、貨幣現象逐漸了解,我們應該會明白,經濟危機並不是無章可循,而目前導致經濟危機的各種條件還不具備。

為什麼說經濟危機還不具備呢?這其實並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來自於我對生活的觀察,比如我在餐廳吃飯,看環境是否衛生,看服務員態度好不好?我坐計程車的時候,看座椅是否乾淨,聽司機有沒有抱怨?我旅遊的時候,讓司機給我推薦當地的飯店,然後享受他推薦的特色美食;颱風過後,我試圖下海游泳,而旅遊區的管理人員一直在耐心的勸阻我。這一切的感受,都讓我確信,經濟是在良性運轉的,大家的生活都是有奔頭的,我感受不到社會的怨氣。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也同意我對經濟的看法呢?我的大局觀,就是建立在這種平日里對生活的觀察上面,簡單不?這也是每次暴跌的時候,我敢於入市抄底的原因。

最終,我們回到剛開始的問題,在股市裡趨利避害這種邏輯本身就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什麼風險都不願意承擔,很難在股市賺到錢,只能被動的追漲殺跌;

但是視風險為無物,盲目冒險,也會給平凡的生活帶來二次傷害。

所以我的看法是,對待風險的正確方式,應該是科學的識別以上三種風險,並且採取不同的策略:

要通過學習投資知識,學會識別能夠迴避的風險,以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要通過研究,學會從那些能夠統計的風險獲益。

要敢於承擔,去承受那些我們不得不承受的風險。

股票賺錢的邏輯很簡單,用優質來迎接風險,用分散和輪動來管理風險,投資穩贏就變成一個很簡單的事。

最後是廣告時間,我知道很多讀者不喜歡,但是我還是要堅持一下,我的公眾號:投資從入門到精通,請多多捧場,請多指教。


股票交易這行,很多人上來就談怎麼賺錢。其實方向剛開始就反了,賺錢的前提是不賠錢,不賠錢的邏輯是控制好風險。

風險控制好了,賺錢易如反掌。

作為一個職業股民,自從發明了6+1交易法,我徹底解放了自己,終於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靠分散投資持有三十多個股票,某個股票的暴漲暴跌,再也不會讓我感到心力憔悴。

到目前為止,我似乎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只剩下躺贏了。

然鵝總是有人問我一個奇怪的問題,「會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股市會暴跌嗎?我們怎麼才能規避這種系統性的風險?」

我逐漸認識到,富人和窮人,表面上看是因為手裡的錢不同,其實從內里來看,是對風險的態度不同。

我把風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我們能夠迴避的風險,第二種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第三種,是影響我們生存的風險。

股票賺錢的根本邏輯,其實是如何管理以上這三種風險。

對待這三種風險,我們要有不同的策略。

第一種,是我們能夠迴避的風險

我每天都需要用很多時間梳理我研究股票的歷史筆記,有幾十個股票我跟蹤的時間有三年之久,

在長期跟蹤,行業考察,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藉助於程式化的檢查清單,我們得以迴避越來越多的問題股。但是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說,他們是沒有這種提前偵破風險的能力的,所以這種低難度的風險,往往傷害的都是普通股民。

這種對風險的識別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通過刻苦的學習,我們才能具備這種識別風險的能力,並積極迴避,以減少對我們人生不必要的傷害。

相比較在市場中懵懵懂懂的普通股民而言,我們得以迴避這種風險,這正是研究的價值所在。

第二種,是讓我們受益的風險

舉一個我交易安琪酵母的例子。

安琪酵母在6+1實驗賬戶最早買入的一筆記錄是2018年3月16日,價格是33元,現在安琪酵母的價格是60元,3年翻倍。

買入安琪酵母之後,股價盤整了兩年多,我一路持有。

到翻倍,卻只用了5個月。

在這期間,安琪酵母遇到了產能受限、換董事長、生產線異地搬遷、海外分廠利潤下降等種種利空因素的影響。每一次影響,都會帶來安琪酵母的一次暴跌。我的應對非常簡單,每跌10%的幅度,就按計劃買入1%的倉位,反彈之後就把波段倉位賣掉,機械的高拋低吸。然後就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在安琪酵母從33元跌到27元的過程中,我們把成本攤低到了25元多,實現了下跌盈利。

然後等到安琪酵母2020年提價之後,安琪酵母股價翻倍,我在它上面不是賺了100%,而是賺了180%多。

你看,股市的暴漲暴跌,其實是一種我們得以受益的風險。

生活中,處處隱藏著細小的風險,但並不是所有的風險都會傷害我們,如果我們保持一顆開放和勇敢的心,很多風險都會變成我們人生中的機會。

旅遊途中,因為無法專註於學習,我就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知乎發帖,文末我都會推廣我的同名公眾號,然後很多人都對我嗤之以鼻,說我是營銷號,在寫軟文。這種對我人身的攻擊我充分的理解,因為軟文和廣告,會給讀者帶來入群收費、買課上當受騙的風險。

但是如果你拒絕這種風險,做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就沒法結識到能夠提升你的人,就像朴樹的歌里唱的那樣,這是一種 「 從不曾犯錯的,無聊的人生。」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有些風險是能夠讓我們受益的,而不應該一棍子都打死。

那麼,什麼才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呢?

很簡單,那些具備統計規律的風險,就是可以讓我們受益的風險。比如說,大部分股票的大部分時間,股價都在上下波動,所以我們把這種隨機漲跌的風險,轉換成了6+1交易法的波段收益,經過2年的運行,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賭場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場所,美國的資訊理論創始人香農和貝爾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凱利,針對賭場的下注方式,發明了凱利公式,並在賭場屢屢得手,這也是一個從具備規律的風險獲利的例子。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不再科普凱利公式了,感興趣的可以去學習一下。

第三種,是影響我們生存的風險

先來一張圖,1930年美國大蕭條時期,下崗失業的城市職員在排隊領救濟。

我猜,很多人的提問,「如果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我們怎麼才能規避這種系統性風險?」,應該說的是這種情況吧?

在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討論一個簡單點的問題。假如地球上有一顆飛行的子彈,70億地球人都有幾率被這顆子彈擊中而失去生命。那麼迴避這個風險的最理智的應對是什麼?

難道是每人一件防彈衣?

我覺得合理的答案應該是什麼都不做,那樣會有一個人隨機死去,這是成本最低的生存方式,而防彈衣這個解決方案就太昂貴了,假如一件防彈衣的成本是1000塊錢,乘以70億人,那麼這個方案的成本就是7萬億元。很顯然,一個隨機死去的人的價值是沒有7萬億的,要知道連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只不過有7千億人民幣的資產。

想明白這個問題,關於經濟危機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系統性風險往往對個人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迴避這種風險是很困難的,並不是零成本的。

如果世紀大危機每100年降臨一次,你為了躲避危機,儲備好柴油、發電機、黃金、糧食、淡水,全家遷移去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蓋上堡壘,防止暴民哄搶你的物資,那你躲避危機的成本至少有好幾百萬元吧,這還不包括每年的利息。

最關鍵的問題是,即便是你做好了這些準備,危機也不一定能來,你還要在城市裡生活,然後你這些儲備只能閑置,而且發電機需要維護,糧食和淡水需要定期的更換,想一想這個方案就要放棄呀。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迴避危機是需要成本的,迴避越大的危機,需要的成本越高。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這個收入水平來承擔這個成本的。

所以最終,我們對待這種系統性的、國家性的風險,到底要有一個什麼態度呢?

我只能表達一下我目前收入水平的選擇,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考慮危機,不需要居安思危,而是我們目前實在是無法負擔這種系統性的規避成本,那麼我們就只能承受命運的安排。當然,如果你的收入非常高,你可能還有更自由的選擇。

要我說,這種對經濟危機的恐懼,很多時候是對未知的恐懼。就像我們走夜路的時候,老是擔心身後面或者黑暗裡有鬼一樣。

解決這種恐怖的方式,是多讀書。隨著對經濟、行業、世界貿易、貨幣現象逐漸了解,我們應該會明白,經濟危機並不是無章可循,而目前導致經濟危機的各種條件還不具備。

為什麼說經濟危機還不具備呢?這其實並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來自於我對生活的觀察,比如我在餐廳吃飯,看環境是否衛生,看服務員態度好不好?我坐計程車的時候,看座椅是否乾淨,聽司機有沒有抱怨?我旅遊的時候,讓司機給我推薦當地的飯店,然後享受他推薦的特色美食;颱風過後,我試圖下海游泳,而旅遊區的管理人員一直在耐心的勸阻我。這一切的感受,都讓我確信,經濟是在良性運轉的,大家的生活都是有奔頭的,我感受不到社會的怨氣。

說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也同意我對經濟的看法呢?我的大局觀,就是建立在這種平日里對生活的觀察上面,簡單不?這也是每次暴跌的時候,我敢於入市抄底的原因。

最終,我們回到剛開始的問題,在股市裡趨利避害這種邏輯本身就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什麼風險都不願意承擔,很難在股市賺到錢,只能被動的追漲殺跌;

但是視風險為無物,盲目冒險,也會給平凡的生活帶來二次傷害。

所以我的看法是,對待風險的正確方式,應該是科學的識別以上三種風險,並且採取不同的策略:

要通過學習投資知識,學會識別能夠迴避的風險,以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要通過研究,學會從那些能夠統計的風險獲益。

要敢於承擔,去承受那些我們不得不承受的風險。

股票賺錢的邏輯很簡單,用優質來迎接風險,用分散和輪動來管理風險,投資穩贏就變成一個很簡單的事。

最後是廣告時間,我知道很多讀者不喜歡,但是我還是要堅持一下,我的公眾號:投資從入門到精通,請多多捧場,請多指教。


如何在股市中賺錢?木槿的視頻 · 1105 播放

行情、股票以及操作策略。

1.行情。行情持續陰跌的時候,很多股票都沒法反彈,包括績優股。下圖是一隻優質股票月K。

2.股票自身的優劣。比如剛過去的2020年行情可以來說相當不錯,但是很多主業績差的股票仍然在下跌,比如美凱龍,甚至比2019年下跌了30%以上。

3.操作策略。追漲殺跌?高買低賣?無腦抄底?

最嚴重的是貸款加槓桿梭哈,一邊被市場打臉一邊被貸款平台再割一刀。輸光光負債是遲早的事情。

在行情好的時候持有績優股,如果每天按不住自己的手,沒事瞎T,也會少賺很多錢。情緒也不會太好。

在行情好的時候堅定持有質量好的股票並正確操作,就能賺錢。

但是如此完美的操作在現實中也很難見,錯誤在所難免,尤其在我們身處交易之中時。

就好比叔本華所說:我們個人生活的路線和事件,就其真正的含義和相互之間的關聯而言,大致就像粗糙的鑲嵌磚塊組成的圖案作品。當我們太過靠近這些圖案時,我們無法辨認出這些圖案展現的內容,也看不出它們的含義,更看不出它們的美之所在。只有與這些圖案相隔一段的距離,上述東西才會一一顯現。同樣,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仍在發生或者剛發生不久,我們通常都不會明白他們相互之間真正的關聯,只有在事過境遷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才能做到這一點。

我是 @木槿 ,業餘相對穩定盈利的交易員,日常更新朝顏隨筆,有興趣的可以來看看,互相學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