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按想法,應該按實際。去了醫院先跟醫生說癥狀,要有一說一,異常的癥狀有啥就說啥,沒有就不要說,其他的醫生問就說,不問就先別說。比如你興趣喪失,自責,無法停止胡思亂想,但是喫得好睡得香,雖然最後一個看似不符合抑鬱症的表現(因為確實只會符合一部分診斷標準,沒人按教科書生病),前面的也要按實際說。說完之後,醫生可能問你喫飯睡覺怎麼樣,這時候如實說喫飯睡覺的情況。你說了你的癥狀,醫生自然會有醫生的判斷。如果醫生需要更多病史之類的信息,會主動讓你說的。所以你要做的是,說你有的癥狀,配合檢查,聽醫生說的,看醫生的診斷,配合進行治療。去之前最好忘掉(如果你看過且記得)網上你做的量表和搜到的診斷標準,忘記你對自己的判斷,或者說不首先表現出來。一套流程下來,有什麼問題再問,這時候再表達疑惑,說「我覺得自己是抑鬱症」也不遲,因為醫生判斷你情況最首先還是看癥狀然後輔以各種檢查的。如果你開始就說,你說的並不是重點,可能彼此浪費時間,也不排除擾亂醫生思緒的可能。就診的最後問問題是你的知情權,只要你不嫌煩,不怕醫生煩,不怕後面的人抱怨時間長(hhh好吧其實我就是愛抱怨前面的人看病時間太長的那個),你就問就好了。


感謝邀請

在當地三甲醫院精神衛生科把你的實情說出來,實際情況就好,醫生會給做量表測試的,膩會好起來的我的朋友


是啊,當然是,自己的感覺往往是對的,喫西藥是基礎,再看看我的遭遇,https://www.zhihu.com/answer/1610884191覺得好的做法都寫裡面了


精神科醫生只負責把嚴重情況穩定下來,後面的事情醫生不會管,對他而言他的身份更像是急診科大夫。

而心理諮詢師則是解決癥狀,找到原因並幫助自己從陰影裡面走出來的人,如果條件允許找一位好的諮詢師。


當然,怎麼想就怎麼說,如果真正能說清楚,抑鬱也就能自我療愈了。


把不適實事求是告訴醫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