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收錄至「尋找全網最強影視解說」活動,發視頻,參與報名,參與「解說大魔王」爭霸,萬元現金等你來瓜分,還有機會獲得專屬身份標識。戳這裡查看活動詳情 &>&>&> 活動詳情 | 尋找全網最強影視解說


作者: 鯨魚

本文不含關鍵情節劇透

10年前,中國觀眾給諾蘭的《盜夢空間》冠以「銀幕奇觀」的名號,10年後這個title同樣適用於《信條》

《信條》的結構是迴文式的,前半部分男主角像個遊戲萌新,去了解和掌握在逆向世界生存和打鬥的技巧,並在影片後半部分把這些技能全部應用,正式進入遊戲通關模式。

看諾蘭的電影你很難溜號走神,心率也會跟著狂飆。在爽嗨過後,便能體會到電影形式上高能反轉的樂趣。

影片的祕密,藏在片名裏(圖片來自網路)

為了幫助各位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我們貼心整理了《信條》中出現的十個知識點,有需要的同學可在觀影之前閱讀。


1.熵

片中出現的那些神祕的逆向武器,其運行軌跡與正常武器相反,子彈可以從彈孔裏自動回到槍膛。據說它們是由核裂變的反向輻射物製成的,熵也是相反的。

那麼熵是什麼呢?

熵是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在1854年提出的概念,是從熱力學第二定律中引入的一個參量。

用最通俗的話來講,熵就是用來代表一個系統混亂程度的熵越高,說明系統越混亂,反之則表示系統越有序。

就拿前不久的熱搜#9000塊巨幅拼圖被丈夫1秒毀掉#舉例,拼圖拼好時,熵值是最小的,因為它們都擺在了應該擺放的位置上。

然而丈夫為了更好的拍照效果,將桌面傾斜,拼圖瞬間毀於一旦,這個時候熵就頓時增加,因為它們徹底亂套了。

可以預見到他們的家庭內部也即將熵值最大化……

熱力學第二定律定義了熱量不能從低溫的物體自發地轉移到高溫的物體,之於熵來說就等於世界上的事物都無法自發地趨於有序,而是越來越混亂,這就是所謂的熵增定律。

既然如此,熵一旦是反過來的,就會出現從無序到有序的「倒行逆施」。

放在這部電影中,你就能看到:原本已經破碎的玻璃會瞬間恢復原狀,原本翻了個底朝天的汽車會立刻「鯉魚打挺」回到馬路上行駛。

現實中固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當事物呈現出與往常截然不同的狀態時,很難不令人瞠目結舌。

後來熵的含義也引入到了其它領域,比如管理學,曾著有《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對抗熵增。」

2.時間鉗行運動

男主角通過旋轉閘門回到過去時,身邊的人提醒他注意「時間鉗行運動」。在結尾那場大戰中,紅藍兩隊也採用時間鉗行運動進行作戰。

鉗行運動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稱,不論是英國上班族兩地生活式的鉗行運動,還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所使用的鉗形攻勢,無一不是兩個事物彼此呼應——要麼是城市,要麼是軍隊。

電影中的鉗行運動的主體是時間,當人處於時間逆行時,在另一個時空裏會有一個對稱的自己,他的動作和運動軌跡都與這個時空的他截然相反,而他必須要在這個時空裏兼顧到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否則將無法再返回。

如同《星際穿越》中庫珀在五維時空裏能夠透過自家的書架,看到過去的自己一樣,時間鉗行運動也像在照鏡子,一旦某一刻你發現鏡子裏沒有自己了,那一定是出事兒了。

只不過,在時間鉗行運動時,它們都是相反的,而且還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這種對稱放之科學領域也近乎常態,就像諾蘭說的:「每個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而且現代物理學家研究認為,時間逆轉也是可以實現的。

再來看看電影的英文片名TENET以及整體的人物命運,實際上也都遵循了這種對稱迴文式的結構。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行為就是時空逆轉,你發微博、發朋友圈,在多年後重新翻看,實際上就是在跟過去的自己對話。你使用花唄,不就是在花屬於未來的錢嗎?

3. 鈈

反派薩塔爾苦心孤詣要尋找能夠改變世界的9種演算法,其中一個就是鈈元素,尤其是鈈241。在他小時候曾經撿拾過散落的鈈,其他人都為此喪命,唯獨他活了下來。

鈈是一種放射性的金屬元素,1940年被科學家發現。鈈能釋放出高能的氦原子核,因此被用來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1945年在日本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就是鈈製作內核的鈾鈈彈。

鈈有二十種放射性同位素,壽命最長的是鈈244,半衰期為8080萬年,而最短的是鈈241,半衰期只有14年。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曾檢測出核事故泄漏出的鈈241,一度引起國際社會的恐慌。

鈈對人體有巨大的危害,它的毒性僅次於釙,此前還曾有傳言稱5克的鈈就能毒死全人類(後被闢謠)。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鈈列為了一類致癌物。

4.間諜

諾蘭沒有採用《盜夢空間》那樣的偷盜類型來拍攝《信條》,而是採用了間諜片的類型,這也是他實現一個自己的願望:

"我隨時準備嘗試間諜片類型,這是我一直期盼的。我從小就喜愛特工電影,它的內容非常有趣、令人興奮。"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間諜活動就已經很活躍了,而在之後半個世紀的冷戰中,間諜更是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們肩負重任,破解政治祕密,富有傳奇色彩,因此間諜小說也隨之興盛,其中以伊恩·弗萊明約翰·勒卡雷為代表,延伸出了兩個不同的派別。

伊恩·弗萊明筆下的「007」詹姆斯·邦德風流倜儻,擁有高端裝備,在情報機構之間自由往來,是一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間諜形象。

而約翰·勒卡雷在《柏林諜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等書中,塑造的都是現實主義的間諜,充滿了複雜的人性和宿命色彩。

《信條》的男主角顯然更傾向於伊恩·弗萊明的007式特工,不僅身手不凡,還與美女有小曖昧。

5.基輔 德里亞斯特 奧斯陸 塔林

片中總會有一些地名你沒聽過,比如你能說出上述這些城市分別位於哪個國家嗎?

《信條》在7個國家實景拍攝,劇組先後輾轉愛沙尼亞、義大利、印度、丹麥、挪威、英國和美國等地。

諾蘭認為實景拍攝很有必要:

"拍攝的全球性與故事相符,因為它涉及到整個世界作為共同體所面臨的威脅,這些利害關係是戲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好了,下面來公佈答案——

片頭髮生恐怖事件的基輔歌劇院位於烏克蘭(但實際是在塔林的Linnahall拍攝的,這裡曾舉辦過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德里亞斯特位於義大利,是亞得裏亞海東北岸的港口城市;

奧斯陸是挪威的首都,片中飛機撞牆事件就發生在奧斯陸的自由港;

塔林則是愛沙尼亞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6.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影片開頭那段發生在基輔歌劇院的恐怖襲擊事件,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真實發生過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2002年10月23日,四五十名車臣綁匪闖入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將那裡的700多名觀眾、100多名演員和文化宮的工作人員扣為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

綁匪與警方對峙了三天三夜,在10月26日早上,警方用麻醉氣體麻醉了廳內的所有人,39名恐怖分子被擊斃,還有至少129名人質因麻醉氣體而死亡。

這一事件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倒計時》(又名《生死倒計時》),俄羅斯政府資助了700萬美元的拍攝經費,外加8架直升機和6架戰鬥機。

《倒計時》

7. 奧本海默和曼哈頓計劃

普利亞在片中提到了奧本海默和曼哈頓計劃,這兩個名字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奧本海默就是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

二戰期間德國試圖研究製造原子彈,得到情報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迅速反應,開始實施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要趕在德國之前研製出原子彈。

其實1939年的時候,科學家還只是在實驗室裏發現了原子裂變現象,卻馬上就要應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研製。但為了儘早結束戰爭,奧本海默以及愛因斯坦費米馮·諾依曼等人,紛紛投入到了原子彈的技術應用研究中。

經過複雜艱難的科研過程之後,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彈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研製成功。

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二戰的終結。奧本海默也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8.九個核大國

《信條》中,事關人類生死的九種演算法被拆開,分置在九個國家,以防止心懷不軌的人得到它而危及全人類的生命安全。

這九個國家就是九個核大國,分別是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

不過,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定,在1967年1月1日之前製造並且爆炸核武器的國家纔是合法的有核國家,因此只有美、俄、中、英、法五國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它們又剛好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他的擁核國家則被稱為非法擁核國家,其中以色列的核彈頭數量甚至超過了英國。

9.祖父悖論

《信條》裏的反派薩塔爾通過時間倒流回到過去,妄圖殺死全人類,但問題是,他殺死了他的前輩們,未來的他豈不是也一併消失了?他又何必這麼煞費苦心呢?

尼爾說,這就叫做祖父悖論。

祖父悖論其實原來叫外祖母悖論,它源自於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行者》中講的故事。

如果通過時間隧道回到過去,在父親出生之前把外祖母殺死,那麼你也就不會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那麼,又是誰把外祖母殺死的呢?

對此,可以用平行宇宙來解釋:當你回到過去時,其實是進入了另一個平行宇宙,那裡所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影響到這個宇宙裏發生的事。

此外,也可以用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來解釋,也就是說人可以回到過去,但不能因此改變歷史進程。如果穿越者想要做出與現實世界不符的事情,會有某種力量阻止他。

10.戈雅

影片中,凱瑟琳·巴頓把戈雅的一幅贗品畫作賣給了自己的丈夫薩塔爾,但知情的丈夫就此抓住了她的把柄,讓她難逃自己的手掌心。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如今已經是世界各大拍賣行炙手可熱的拍品,他創作於1816年的銅版畫《鬥牛》曾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估價50萬英鎊。

戈雅自畫像

戈雅是18世紀的一位宮廷畫家,早期以巴洛克式畫風為主,《裸體的瑪哈》最為知名。晚期他又發展出一種極富表現力又令人不安的風格,並公開指責戰爭的暴行、教會的道德墮落和社會政治的災難,比如那幅著名的《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

戈雅與諾蘭的作品在精神層面是一致的。

戈雅的黑色繪畫系列是早期暗黑風的萌芽,那是他在去世前幾年的創作,畫作的色調偏黑和灰,主題陰鬱,畫中人帶有鬼魅的表情,如同被魔鬼附身,令人不寒而慄。

而到了近些年,諾蘭通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等超級英雄電影將暗黑風發揚光大。故事陰暗,反派做主角,邪性又病態的宗教性和儀式感,將黑暗氣質散發得足夠入骨。

《盜夢空間》裏也曾出現過一幅抽象畫,看來諾蘭的確很偏愛這種另類的審美風格。


最後再補充幾個小知識點:

【1】

片中男主角接頭的暗號是「這是個混沌的世界」、「黃昏時分無敵人」,他還開玩笑說這是惠特曼的詩。

其實19世紀的美國詩人惠特曼並沒有創作過這兩句詩,但「混沌」、「黃昏」、「敵人」這些字眼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草葉集》中。

比如《銘言集》《幻象》中就寫道:「永遠是混沌初開,永遠是週期循環,是成長」;

《自己之歌》裏也有「當我嗅著黃昏的邊緣的時候,請正視我的臉」的詩句;

在他的《和解》一詩中提到「因為我的敵人已經死了,一個如自己一樣神聖的人已經死了」。

諾蘭對詩歌也有一定的喜好,《星際穿越》中他就引用過英國詩人迪蘭·託馬斯的詩句「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2】

凱瑟琳·巴頓的兒子提出要去龐貝城玩。這座昔日繁華的城市在公元79年被維蘇威火山噴出的火山灰掩埋,而在龐貝遺址上,就曾經發現過TENET的字跡。

【3】

諾蘭習慣於跟同樣的團隊合作,但是這一次,配樂師不再是漢斯·季默了。

當得知老搭檔因檔期衝突不能再合作時,他還是有一些緊張的情緒。這一部啟用了《黑豹》的配樂師路德維格·戈蘭松,他創作的電子音樂以出色的重低音震撼觀眾的耳膜,如同心跳一般令人腎上腺素飆升。

製片人艾瑪·託馬斯也說:「新的血液激發了克里斯的創作能量。」

【4】

在影片最後的那場大戰中,多次出現士兵手錶的特寫鏡頭,這正是漢米爾頓為《信條》特別定製的卡其海軍系列深潛(BeLOWZERO)腕錶

這款特別版腕錶採用質感輕盈的鈦合金錶殼,配備藍色或紅色尖頭秒針,象徵影片中的經典配色。

在此之前,漢米爾頓手錶曾為諾蘭的《星際穿越》創作了「墨菲腕錶」(The Murph),備受影迷追捧;為庫布里克導演的經典影片《2001:太空漫遊》設計了時鐘。

目前,漢米爾頓手錶已在500多部大銀幕影片中亮相。


謝……好像這次沒人邀請我來著?無所謂了。

對於諾蘭的這部新片,想必諸位觀影大師們早已聞風欲動了,或許就在此時此刻,已經有人開始研究時空逆轉的物理背景,有人嘗試思考選擇約翰大衛華盛頓背後的政治正確考量,有人正在逐幀拉預告片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就我個人而言,在準備觀影階段,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這部作品的片名——《Tenet》

A Sator Square in Oppede, France(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種注意,最初起源於我閱讀了1905對該片的介紹。在這段簡介中,我發現了這樣的描述: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

首先,出於文學專業的職業習慣,我認為這段文本對於「信條」一詞的使用似乎有些不太尋常(在這段描述中,「信條」一詞是作為一種指向明確但對象不明的所指性名詞而存在的,這與其一般詞性下的能指之間應當存在差異,也或可以這樣認為,這個詞的用法,有點讓我想起了先秦名家學派對名詞的思辨方式)。其次,信條這個詞在英文原版中也很有意思。使用的並非我們熟悉的「creed」(不得不承認,Assassins Creed對我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而是另一個在詞義上極其相似的單詞「tenet」,這就更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TENET宣傳海報(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請注意,以下文本僅為筆者個人猜測,可能最終被證實與影片並無關係:

既然提到了,下面我們就稍微說一下creed和tenet這兩個詞的差異。

當我們打開某某翻譯軟體,嘗試翻譯「creed」和「tenet」這兩個單詞,得到的中文釋義大約應該都跑不出「信條、教義、原則」之類的範疇。但當我們進行反向操作,輸入「信條」翻譯成英文,卻幾乎不會出現「tenet」這個結果,即便出現了也幾乎不會是首選詞。

我猜測,這個現象或許和這兩個詞的詞源有一定關係。

首先是creed。creed這個詞是英語從拉丁語辭彙crēdere借用的第一個詞,其無論在英文或拉丁語中的意義基本上就是「信」(believe),因此在翻譯「信條」、「信念」、「教條」、「原則」這些玩意兒的時候,creed當然是極為準確的。

然後是tenet。tenet這個詞也是從拉丁語裏借來的,然而其在拉丁語中是tenere(持有)一詞的指示格,它的詞源和contain(包含、控制)tenure(任期、保有權)這兩個單詞是一致的,而信條、教條、原則的意義系其引申義。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中對tenet的詞源釋義,(圖片來源etymonline.com)

那麼,《信條》這個中文譯名錯了嗎?

我覺得可能未必,取這個詞義,可能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並不知道諾蘭想拍什麼」這個窘境。

從tenet的原意看,我們當然不能按照拉丁語翻譯成《持有》,這很明顯缺乏中文意義上的名詞性質;而從引申義看,我們很難確定它究竟是更傾向於一般意義的名詞,或帶有其它隱喻。於是,「信條」就成了兩邊都說得通的選擇。

是的,接下來,我就要說這個詞的隱喻了。首先讓我們再來仔細看一下這個詞:

TENET

是不是覺得有點精巧的過分?是的,它和civic,eve,noon,nun,pip等一樣是一個迴文詞(palindrome)

由於它的這一性質,它很早就被拉丁語的操用者們賦予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性質。也可能由於這些性質,這玩意兒在西方大量地出現在歷史遺跡中。

Square in Cirencester.(圖片來源Wikipedia)

他出現的形式一般都是這樣的:

S A T O R

A R E P OT E N E TO P E R AR O T A S

也有可能是這樣反過來的:

R O T A S

O P E R AT E N E TA R E P OS A T O R

這段內容為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的迴文又被稱為sator squarerotas square(播種者方陣或輪方陣),拉丁文的內容大意是「播種者(或者先祖、創始者)阿勒頗抓住了旋轉的輪子」,當然,這樣的翻譯幾乎可以肯定是不準確的,因為關於這個祕符的翻譯和解讀,就連西方的學者們也始終在持續研究著(可參見Wikipedia中Sator Square詞條的Translation項)。

即便如此,關於這個包含了tenet這個單詞的祕符方陣在西方具有一定的文化影響力這一點,幾乎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上面的方陣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無論方陣怎麼變化,tenet始終居於祕符的中心。

The Sator square on a wooden door in Grenoble (France),(圖片來源Wikipedia)

今天,我們可以在義大利的Abbey of St. Peter ad Oratorium(聖彼得大教堂)、英國的Cirencester(賽倫塞斯特)、法國的Oppède(奧佩德鎮)看到這方祕符號的石刻上見到這個方陣,它甚至還出現在Grenoble(格勒諾布爾市)的木門上。

或許是西方神祕學泛濫的緣故,後來羅馬十字教會居然也看上了這塊東西,並且將它加以改造。形成了另外一個十字架形狀的「祕符」。

Anagram formed by the letters of the sator square,(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這個稀奇古怪的十字架形符號裏,橫豎交錯的「PATERNOSTER」是一句拉丁語的禱文,大概是「我們的聖父」之類的意思,但由於這樣改造,這個祕符不但失去了正方形的矩陣形式,而且還多出來了兩個字母,於是它們被列在一旁,據說象徵《啟示錄》裏的α(阿爾法)和ω(歐米伽),這倆字母是希臘語字母中的首字母和末字母,隱喻者「肇始和終結」,頗有infinity(無限)和eternity(永恆)的意味。

由於上述這倆玩意兒的存在,tenet這個詞自然而然地沾染上了些許宗教神祕學的隱喻色彩在裡面。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信條」這個譯名很可能是折衷方案的緣故。搞不好,這裡頭還真有些神祕學的影子在裡頭。不然你說,時空逆轉這玩意兒……還能咋解釋啊?

怎麼樣?是不是有丹布朗那味兒了?當然,畢竟諾蘭不是丹布朗,這個片名最後究竟能挖出多少涵義,或許也只能等片子上映才能最終得知了。

總結一下,從片名TENET中,我們大概可以找到幾個可能需要注意的觀影方向

1、迴文形式的象徵(可能是一種主觀認知、客觀視角或敘事結構上的可逆形式)

2、神祕學和歷史性(可能如丹布朗深入歷史事實架設故事,也可能只是一種用於營造氛圍的懸念設置

3、此外,個人認為TENET這個概念和時空逆轉的現象或能力可能具有符號和表象上的一致性或邏輯關聯,但具體到故事和視聽語言層面的表達,還是要看過之後才知道。

私以為寫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畢竟問題問的是觀影前的準備,不是嗎?

最後,謹祝各位觀影愉快。


無劇透保證!!請放心觀看本回答。。

本人在法國,先行看了有被震撼到,而且爽到!!強烈推薦!!

不跟你們扯些有的沒的或者虛無縹緲的東西。。。。

為了保證大家的觀影體驗以及對大師的致敬,嚴格保證本回答無任何劇透,所以觀影前可以放心查閱本回答。。。。劇情解析會在國內上映一段時間後換個話題寫,當然屆時也會有無數up主給你們bb。。我也懶得浪費時間精力去做別人重複的工作,另一方面這是一部非常偉大的電影,劇透真的是太沒有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羞恥心了。

如果所以我這裡就是給你們整理的是一點點看前攻略。。這部電影看懂和沒看懂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看懂的人get到了導演埋下的high點就能夠爽翻天一臉滿足,看不懂的人一臉懵逼。所以如果你和女朋友去看,如果她出來的時候一臉懵逼的就分手吧,智商代溝無法交流。。。。

====廢話逼逼完了進入正文====

以下黑體字標出來的都是你需要去百度搜索的,我這裡就不浪費篇幅了,有無窮多個科普類作者給你們科普了,搜索完了再往下看我的回答,這樣保證你就算是初中生也能看懂。。

決定論/自由意志:如果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的每一個原子的運動狀態,再加上一個有超級演算法,就能知道之後的所有運動狀態甚至預測未來。百度詞條裏又叫「拉普拉斯信條」但這並不是本片名信條的來源,其實是叫拉普拉斯的智者,或者大家更熟悉的是拉普拉斯妖。那麼人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就成了一個問題,究竟是真的存在自由意志還是隻是一些可以確定並且預測的生物化學反應呢?請看以及諾蘭影片中是怎樣給我們呈現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的。。

因果律:指兩件事物之間所存在的必然聯繫。引發關鍵事件稱為「因」,所必然得到的稱為「果」,因和果一定存在客觀的必然關係。通常來說因果律是一定符合時間原則的,但是影片中的因果律可以超越時空而存在並且產生影響。

混沌理論:在一個複雜體系中,任何初始的誤差都會導致結果的大相徑庭。

多重宇宙假說/平行宇宙假說:目前的一個假說,認為宇宙是存在平行的差異極小或者極大的平行宇宙。但僅限於假說。

祖父悖論:如果一個人穿越回去殺了自己的祖父,那他還會被生出來嗎?如果他因為這個行為而沒有被生出來,那他就沒辦法去殺死他的祖父,於是他又會被生出來。。。。形成悖論

看完上面的之後以下是看懂影片的關鍵部分

在不做任何劇透的情況下大致給你們解析一下影片中是如何結合上述幾個理論然後構建一個世界的。如果將決定和混沌理論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理論相互結合併且統一,就是說事物一切的發展都應該是確定的,並且只要有一點點的變化就會影響到。一般來說認為這與自由意志相互矛盾,但是這部電影裡面給出了一種說法:就是人的意識是內部的一個系統,大腦內部的決策不會對外接產生任何影響,直到控制人的身體做什麼樣的運動,人的身體運動改變世界從而發生變化。所以人的自由意志就是可以稱為改變世界的決定性因素。舉例:我被蚊子叮了個包,癢,我可以選擇強行忍著,也可以選擇去抓。這就是自由意志抓可以選擇輕輕抓幾下,或者用力抓破皮,這都會改變意識以外的這個世界。而大腦是個自封閉的系統,如果大腦不發出指令趨使身體去做出動做就會一直停留在意識層面,所以影片中所有時間倒流的情景都是在一個封閉條件內發生的,各種鋪設的非常完善,甚至連顛倒的時間正時間之間的呼吸問題都考慮到了,具體我就不劇透了留給大家去發現。

諾蘭這裡設定了一種因果律是超越時間的,即正常來說「因」一定發生在「果」之前,但是如果改變了因果關係,使得創造出一個發生在「果」的事件之後的「因」,那麼就會出現時間的倒流,根據因果律的必然性,「果」就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舉例:一顆子彈在桌子上,原來的「因」是有人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後這時候我介入了,我使得這顆子彈是我放在桌子上的,那我就成了「子彈在桌子上」的因。而我的行動由我的自由意志所主導,所以我可以選擇我不放下來,那麼我把「子彈放在桌子上」的因就被我的自由意志而改變,變成不成立了,那麼「子彈在桌子上」的果也不成立,子彈就應該回到我的手裡。或者這麼說就是我用「我選擇不把子彈放在桌子上」作為新的因,替換掉了「我把子彈放在桌子上」,所以原來「子彈應該在桌子上」的果就不存在了,轉而應該是「子彈應該在我手裡」的果存在。所以由自由意志設定並且改變了「因」,而那麼另一個「果」就會降臨並且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種是以類似時間倒流的方式之後就是科幻的力量了,什麼逆熵物質,逆轉時間之類的,可以從預告片中看到這些類似時間倒流的鏡頭,當時間倒流成為可能後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呢?請大家期待正片。不要去嘗試尋找物理解釋,影片討論的是這個技術存在了,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就像你不會尋找滅霸無限手套是怎麼殺死一半的生物的物理原理一樣,重點在故事的發展。。

當然這裡不需要非常嚴格的去做物理理論推演,也不要說什麼這是反馬克思唯物主義,畢竟這是電影,就像魔術師一樣,是藝術。在藝術裡面聊科學就像雞蛋裡挑骨頭,這樣吹毛求疵是很沒有情趣的。你真要有本事實際解決這一系列物理學問題拿個諾貝爾獎都沒問題。諾蘭也沒有解決祖父悖論,影片多次提醒觀眾不要嘗試去理解或者尋找答案,接受這個設定並且順著推演就能發現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因為如果沒有祖父悖論電影就不會結束永遠循環下去。所以不要用可憐的智商去鑽牛角尖多想,鑽牛角尖就翻車,人家諾蘭大師早就走在你前面了。。。。

一個人的生長,一個人的死亡。

一部電影開始了,一部電影結束了。

其實已經發生,卻看似還未發生。

然後就是薩脫石板,Sator square

就有點像我們中國的九宮河圖洛書,就可以依次可以得到下面幾個單詞,觀影的時候如果看到這些詞就要留意一下哦

sator:影片的反派角色名字,拉丁語意思:播種者,始因者,發起者

arepo:拉丁語意思似乎不存在,但似乎在少數高盧文獻中出現過表示「耕犁」的意思,也有推測可能是來自於古埃及語。

tenet:外文影片名就叫TENET,就是石板的對稱中心軸。以此象徵影片中應用的時間顛倒的對稱中心。拉丁語意思:持有者,此刻的控制者

opera:現在稱為歌劇,拉丁語原意為:作品,勞作,幫助,拯救

rotas:拉丁語願意為:輪轉,圓周(軌道)旋轉,轉變

這幾個單詞排列方式呈中心對稱,有前後顛倒的關係,只有TENET不論怎麼前後顛倒都是TENET。上面詞在影片當中都有出現,並且聽到了聯繫起我給你們找的拉丁語原意,能get到high點。

還有影片中有反覆提到241這個數字,每次聽到可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這個數字貫穿全劇都會出現的。貫穿後可找到導演埋下的high點。

還有就是那個小帥哥neil的揹包上的掛飾,影片中出現了幾次,也要記得留心,可幫助找到high點。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在漫長的電影歷史中,時間倒流的特效並不是技術上的難題,只需要將膠片倒放即可。但是真正困難的是如何進行時間倒流的敘事,我們通常所見的所有電影都是用的倒敘和插敘來表示過去的事情,也有時間穿越,循環時空,蝴蝶效應之類的題材電影。但《信條》這部電影包含了以上所有的時空敘事手法,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史上第一次真正將倒流的時間呈現出來進行敘事甚至推動劇情,對時空倒流的刻畫精彩程度超越了《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高潮部分還有倒流的時間和正序時間同時發生的壯觀場景,每次的時間倒流都有導演埋下的非常爽的high點稍作推敲就能get到,其他就不多說了留給各位自己去發現這部偉大的電影作品吧。

目前只有一刷,待二刷之後想到了再給你們補充。

祝大家觀影愉快。

轉載請註明原作者,槓精請自重


不需要做任何準備。

事實上,我們對於「看諾蘭的電影之前需要大量做準備」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諾蘭電影難懂性的提前預知---如果不做大量的功課,看各種分析文章,瞭解各種知識,是否就無法在首次觀影中把握住劇情的主線,不能梳理出正確的故事走向從而跟得上作品展開,只能獲得一次雲裏霧裡的觀影體驗呢?

我個人認為,觀影者的這種心理,來自於諾蘭的有意為之,而諾蘭的這種創作意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待商榷的。

《信條》是否存在著難懂的特點?確非空穴來風的杞人憂天。就像著名影評人周黎明微博所寫的那樣:先行看到了影片的歐美評論界,認為沒有人「真正完全看懂了這部電影」。

這並不稀奇,事實上,從《記憶碎片》和《停留》開始,諾蘭就一直進行著敘事手法上的拓展與嘗試。他非常地迷戀於這樣一種創作思路:想好一個絕妙的點子,然後將這個點子層層包裹,裝飾以多樣的支線,讓點子成為一個謎底,隱藏在元素豐富的表層之後,元素和支線成為了我們直觸核心真相的幹擾選項,讓一切變得複雜化,再結合對信息的局部遮蓋、部分提供,進一步加深這種複雜化。

而在最後,諾蘭往往會留下一個意味深長而又具備多重解讀方向的結尾,暗示出自己的結局,卻又讓相當一部分觀眾走向愈發的混沌。

諾蘭通過敘事的把玩,進行著自己的魔術。他引導觀眾走入設定好的陷阱,只給出一些爬出來的線索,然後享受於靈機得手的快感,就像一個得到玩具的孩子。

毋庸置疑的是,諾蘭長於這樣的詭計,而當代的電影愛好者們,也多沉迷於這樣的「智商不足」。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劇情看不懂」,已經成為了影迷(而非普通觀眾)審視一部電影夠不夠好的區分標誌。於是,我們也就得到了影迷們探討一部電影水準時的標準提問句式:xxx裏有哪些細思恐極的地方?並且,也就得到了對於這等提問的解答:其實都是夢,其實誰誰誰早就死了,其實他指代了這個政治人物,那件事指代了那個歷史事件,云云。

彷彿,表劇情不是劇情,內腦補纔是真諦。彷彿,所有人都必須絞盡腦汁地從一部無論本身有沒有暗線的電影裏解讀出暗線,從一部愛情故事裡挖掘出當代批判,纔算是懂電影。

一部高明的電影當然會有理解的門檻,也會有基於表劇情的升級,但除了實驗性較強的少數流派之外,在傳統敘事的範疇內,它絕對不會由表層「讓人看不懂」來實現,而是以豐富的電影語言,進行表劇情的延伸。而其指向,也絕非是推翻表劇情的讓人混沌,而是將創作者立意與思想傳遞出來。

一部電影,如果不像達利(《一條安達魯狗》)、戈達爾、費里尼、阿倫勒乃、姜文(《太陽照常升起》)等人的創作,不具有電影語言與敘事理解的革命價值,不具備充足的實驗性意義,不展現對藝術未來的拓展作用,那麼,立足於當代現世的它,應該更多地將目標放在「傳達」,而非「難解」之上。

電影作為一項創作者與欣賞者交互的藝術形式,極大的效果恰恰就是前者將自身思想向後者的傳遞,以及後者的接收。如果創作者不去努力做到這一點,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創造障礙為榮,以旁人不懂為傲,那麼他不過是一個喜歡惡作劇的小孩,自得於炫耀智商的小聰明。羅傑艾伯特對於大衛林奇作品的不敢苟同,大概就源於這一點思量。

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是「細思恐極」的,大概就是問出這個問題與試圖解答它的行為本身吧。

而諾蘭,無疑是這種頗有些扭曲的影迷口味與觀眾理解所託起來的神話。他的敘事技巧當然高明,他的核心詭計當然靈動,這都彰顯著他作為一個傳統敘事興電影創作者的強大天賦。並且,在《致命魔術》《蝙蝠俠》《星際穿越》這樣的作品裡,完美地將構思的詭計與整體主旨相結合。但是,在更多的時候,諾蘭的影片都只是停留在了詭計本身之上,留給影迷的也更多是對劇情本身的迷惑,被複雜敘事的震撼,而遠非對內在情感與終極主題的心顫。

大多數情況下,他是用「看不懂」的迷惘來製造影迷的折服,卻沒有在「讓所有人看懂」的情況下,以情緒和思想做到這一點。

前者是天賦的體現,但後者纔是藝術的層級。

當然,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任何藝術,當它迎來一個面向未來的革新與升級之時,都會不可避免地在上映的當世出現無法被恰當理解、無法被正確評價的情況。

有些情況中,我們不能準確地知道,這究竟是電影本身的寓意,還是外界輿論對於電影解讀在日積月累之下的、甚至成為了某種文化現象從而實現了客觀上「眾口鑠金」的羣體性誤讀,如劉鎮偉與周星馳的《大話西遊》。

而在更多的情況中,站在後世、擁有了更升級的電影知識與審美眼光的我們,會確切無疑地對此前時代中的作品做出正確的重估。正是藉助這一點,《現代啟示錄》中科波拉對於「超越具體時代,討論人類鬥爭本質」的龐大野心,纔像從陰影中緩緩走出的馬龍.白蘭度那樣,逐漸地在世界眼前露出真容。而奧森威爾斯在《公民凱恩》中那些出色的電影化表意實驗---藉助深景在畫面中同時呈現近景交易孩子的父母與遠景嬉戲的孩子,以此來表現凱恩的童年陰影,通過凱恩死亡時手裡飄雪城堡的玻璃球破碎而引入凱恩的城堡,以此來暗示凱恩帝國的坍塌,使用打光來將記者們的臉部全程隱藏於黑暗之中,以此來模糊具體身份,將之賦予「輿論整體」意義---纔在後世之中得到了電影語言超前性的公認。而斯坦利庫布里克用《2001太空漫遊》所揭示的「妄自尊大的人,理應敬畏於神之力」的自我表達,也不再停留於60年代好萊塢羣星對著巨大的太空嬰兒而發出的「我不知道我看了什麼,但我感覺到應該是個很厲害的東西」。

諾蘭是一個敘事層面的天才,但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不止於本文所述,而是一個具有未來性與預示性的超前實驗?他會是那個引導著電影敘事走向下一個時代,並在後世之中被奉上革命先賢的王座嗎?抑或是,他確實只是一個單純的聰明人,一個完全的詭計得逞後洋洋滿足的小天才,一個以電影作為自我滿足之心愛玩具的大孩子?

我個人並不認為諾蘭具有跨越時代的革命性。但歸根結底,我也只是一個完全被侷限在當今時代的普通人。

一切,都只能等待時間,來給所有人答案。


關於諾蘭新片信條你需要知道的,時間倒流真的可以做到嗎?喵十二的視頻 · 1.4 萬播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