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沒有想明白艾倫的價值觀如何扭曲到了如此程度?消滅全世界來成全自己朋友家園幸福?

我明白自己畢生追求的願望成真後發現是更深的地獄的感覺,但我不相信艾倫是一個如此不堅強的人,用滅世這種消極的方法來反抗這個殘酷的世界

艾倫通過進巨看到了滅世的未來,所以就按照這個未來按部就班的來?這還是從小就打破常規追求自由的艾倫嗎?被自己未來的記憶束縛著,聽天由命,就不想去改變一下換一種結局嗎?

我不懂,我一直都相信艾倫的世界觀的,我一直都相信他的選擇,現在我真不明白了

有大神來幫忙分析一下艾倫的心路歷程嗎?


了解我的都知道我是個日常艾黑,不想看的別點開。

然而我跟另一個有名艾黑蘿蔔君還是有所不同,蘿蔔君認為艾倫自幼即是偽英雄,乃英雄主義者,所以從開始就是黑的,這一點我倒是不太認可。畢竟,在不那麼複雜的情況下,英雄與英雄主義者是近乎等同的,只有面臨類似希斯特利亞的雪山危及那樣的情況時,真正的善良和裝模作樣的善良才會有所分別。

私以為艾倫黑化的一個決定性轉折,是巨木之森的女巨人之戰。

此戰過後,咱們腦袋瓜不算太靈光的艾倫得到了一個極為錯誤的結論——不要相信同伴,只要相信自己

此戰開始前,兵長的發言「相信同伴還是相信自己,結果無人知曉」(大意)實際上是闡述了相信的對象和最終的結果兩者之間沒有相關性,並非像熱血漫那樣有正相關關係。

然而,艾倫卻理解為了兩者既然不是正相關,那就是負相關。

大部分19倫的粉絲的智商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非此即彼,沒有複雜的環境,只有簡單的黑白。

艾倫在此後,隨著這個錯誤歸因,而在得知未來的信息之後,選擇了不公開,獨自處理。然而他本來就是一個智商平平的人,面對我們至今未知的玄機,做出錯誤的理解與決斷實在太過正常。

事實上我們回到幾場戰役,艾倫的決心、阿爾敏的智力、三笠的武力,三者分離的時候從來就沒有好結果。然而現在艾倫卻想自己背負一切,這是傲慢之罪。

且說回女巨人之戰,艾倫對此戰大敗,不僅錯誤歸因,而致使今後選擇了獨自背負一切的道路,甚至連「後悔」都後悔錯了方向。

這一點再次暴露了艾倫平庸的戰役分析水平。

艾倫有一個想法,而且貼吧大部分人也錯誤支持的想法,就是在巨木之森,不相信團長,直接變身開打,加上兵長及兵長班,應該可以「穩贏」女巨人,甚至活捉。

然而這個想法實則荒謬至極,是完全無視「信息差」的體現。

這裡提一點,巨人這部劇,其中一點就優良在真實,就是戰鬥的非網遊化,戰鬥力不是以數值體現,而是實打實的操作與生克關係。

調查兵對戰無腦巨人,在平原就是死,在城鎮就是秒,1v1幾乎穩贏,100v100卻幾乎穩輸,這就是實際操作的問題。

當我們在掌握了女巨人的信息之後,女巨人1vs1對戰兵長几乎沒有獲勝的可能性。然而,在信息未知的情況下,貿然上去,被女巨人反殺的可能性極大。

巨樹一戰,女巨人總共打出了三張牌——集中精力優先恢復某一部分器官,而不是自然恢復;嚎叫之力;局部硬化。

在真實的時間線上,女巨人被釘住的那段時間裡,兵長與三毛兩個人連番斬擊都未能打破後頸的防禦,兵長甚至重新補充了刀片與瓦斯。其後,兵長與三笠聯手追擊體力值近乎耗盡的二次變身女巨人,仍舊差點導致三笠身亡,而為了阻止該事態,兵長扭傷了右腳而退場。

注意到這些情況後,請大家重新想像當場直接變身開打的結果吧。

任意一個信息的驚訝,導致利威爾班的某幾人死亡,兵長憤怒的莽上去,刀片打到硬化上面而斷裂,兵長都可能栽在此處。而後女巨人發動嚎叫之力,進擊的巨人可能當場易主。

所以整個事情跟艾倫的想像完全就不一樣,艾倫根本沒有意識到信息差的重要性,底牌出盡的女巨人,跟什麼都不清楚的女巨人威脅程度完全是不同的,二次變身的女巨人,體力跟初次變身的也完全不同。該戰役的另一個選擇,答案很可能根本不會更好,而是更糟。

退一步,即使雙方戰到兩難,艾倫在場的情況下發動嚎叫之力,如何處理解決?

女巨人被困的時候發動嚎叫,兵長和三毛等人可是全部在場,也無法阻止女巨人消失。如果進擊的巨人也在場,能否保住他都是巨大的問題。

該戰的另一個選擇,很可能導致兵長或艾倫的直接死亡。而非艾倫想像中,可以穩贏甚至活捉對方。

這樣信息戰的例子在進擊的巨人中比比皆是。

瑪利亞之壁奪還戰,如果雙方信息公開,牆內毫無勝算,藉助信息差與心理戰術才獲得勝利。畢竟吉克如果不排無腦巨人,眼神往邊上多看一眼,兵長根本沒有近身的機會。

兵長實際上是一個極限微操的頂級刺客,但若非前面在打團,大法師哪可能在你面前對其他人放大。

講跑題了,總而言之,女巨人之戰後,艾倫對此戰進行了錯誤的戰敗總結與歸因,並從此開啟了他「不要信任同伴,只相信自己」的道路,那麼走到黑也就沒什麼可疑惑的了。


首先是阿爾敏,雖然兩人同齡,但阿爾敏對可以說是艾倫的啟蒙老師,他讓渾渾噩噩的艾倫的眼裡出現了高光,把對自由、牆外世界的渴望埋在心裡。

其次是「那一天」,這是艾倫一生中第一個大轉折,親眼目睹母親被吃掉的他,種下了名為「仇恨」的種子,許下了「一隻不留的把他們驅逐出去」的願望,這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此他不僅為自由、也為仇恨活著。

接下來是調查兵團,一個令艾倫一直嚮往的組織,教會了他,不僅巨人對人十分殘酷,人對人也非常殘酷,為了達成目的,人要放棄親密的戰友、身邊的朋友甚至必要時自己的命。艾倫正在接受世界的殘酷,自然的冷漠,他不再為死去的同伴哭泣,明知道阿爾敏要送死卻同意了,他正在變得冷漠。可那個時候,仍有對牆外美好世界嚮往這一願望在,為了自由,他可以不去看。

然後是人生中第二個轉折,也是爭議最大的轉折。沒人能想到這個轉折竟然來自受勛中的一次禮儀,他看到了過去和未來。自此以後,艾倫的變化逐步明顯,過去的他傻傻的,天真無邪,後來的他留起長發,眼神憂鬱,最後的他暴戾,沉默寡言。

他明白,他看到了,母親被吃,同伴被殺,是因為巨人,他恨巨人;把巨人帶來的,是萊納、貝爾托特、阿妮,他恨他們;巨人的存在,是馬萊為了防止艾爾迪亞人走出牆外,他恨馬萊;而他更恨這個世界,想要他們死的,已經讓他們死的,不是巨人,其實是人類,他把對巨人的恨意轉移到了對人類身上。牆外世界不是美好的,是殘酷的,是你死我活的世界,那裡不只有石油、沙漠、雪原,更多的是,敵人,夢想被徹底打破。

可是戰鬥還在繼續。恨意呢?驅逐巨人的願望呢?還要看著後世繼續遭遇這樣仇恨的連鎖嗎?不會。所以他做出了決斷,拋下同伴,自己背負起滅世的罵名,就為了結束一切。

馬萊一行,其實是確認自己的內心,他很掙扎,可他不能言語,所以沉默寡言。他深愛他的同伴們,但不願意讓他們涉險,所以他要單幹。他說對不起,是因為他已經決定了,他明白那個孩子一定會死。

復仇者是可悲的,在復仇真正結束之前,他們不會停下,復仇停止之後,很難找到活下來的意義。自由的人是崇高的,衝破一切束縛,擁抱自由和世界,是令人神往的。這就是他亦正亦邪,讓人又愛又恨,走到如今這一步的理由。

他是個偉人,把痛苦煎熬留給自己,把未來留給同伴們。但他也是個惡魔,把滅頂之災帶給牆外無辜的人。


對巨人世界中的國際關係理解是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

斡旋派一般將其定義為現代國際關係。滅世派則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這是種族戰爭,是尼安德特人的自救。就像X戰警中,最終變種人被抹除。大概為萬磁王和X教授的爭論。另一派認為這是民族戰爭,但民族戰爭是可以不擇手段的。我個人認為艾倫先生屬於後者。怎麼說至少也是個國社。

所以我之前說131這話,創哥掉份了。萬磁王明顯要比希特勒更有講頭,但人家意不在此。


泰勒興奮地一下從床上站了起來,「那要看你們需要什麼了,只要能使您的組織存在下去,我能提供你們需要的一切。」

老人揮手示意泰勒坐下,「我很同情您,這麼多年了,您竟然不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您可以說說。」「武器?金錢?不不,那東西比這些都珍貴,組織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有謝頓那樣宏偉的目標,你沒辦法讓一個理智正常的人相信那個並為之獻身,組織的存在就是因為有了那東西,它是組織的空氣和血液,沒有它,組織將立刻消亡。」「那是什麼?」「仇恨。」——《三體2》

和三體中的本拉登相似,驅使艾倫作出滅世決定的,就是仇恨。

論對於自由的渴望,艾倫不比愛爾敏強多少,但艾倫身上的那種仇恨情緒要比所有人都強烈,他一直在強調,「我生來就是自由的」,「從那天起,所有的自由都被奪走了」,可見艾倫滅世不是由於對自由的嚮往,而是出於對自由被阻礙的憎恨!

可以說,艾倫的勇氣大部分都來源於仇恨,被困在牆中的仇恨,母親被吃掉的仇恨,同伴被殺死的仇恨,對島外世界的仇恨。我甚至懷疑,他小時候殺死人販子,究竟是對於人販子的仇恨原因多一些,還是想急切救下三笠的原因多一些?艾倫身上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極其強烈的仇恨,這種特點,是艾倫與生俱來的。

目前已知的進擊的巨人的三個繼承者,梟,格里沙和艾倫,他們都在小時候經歷了至親被人害死,並毫不猶豫的走上了復仇的道路,他們都嚮往自由,但是驅使他們行動的,本質上都是仇恨。這個巨人,不論在什麼時代,都追尋著復仇,永不停歇,為了復仇而戰鬥著!

我懷疑尤彌爾兩千多年被奴隸的怨恨,都被進擊的巨人繼承了!

巨人動畫第三季倒數第二集,漫畫第89話,梟和格里沙的對話(由於圖片問題,只放其中一段):

梟:妻子也好,孩子也好,街坊也行,到了巨壁內,你要愛別人。如果你做不到,就只能重複這個循環,重複同樣的歷史,同樣的錯誤,無數次重複下去。你要是想救米卡莎和阿爾敏,想就大家,就完成你的使命!

看起來兩個人的對話,但實質上包括四個身份,梟,格里沙,現在艾倫,未來艾倫(暫定)。我們可以肯定,最後一句,「想要就三笠和阿爾敏」,一定是未來艾倫對於艾倫說的,那麼前幾句呢,看似只是梟指導格里沙為了任務去娶妻生子,去愛牆內的人。但是這段話無論在動畫還是漫畫中都沒有停頓,而且梟說出去愛牆內的人也挺突然的,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去愛牆內的人這種話,同時也是未來艾倫告誡現在的艾倫,若是只有仇恨,只能不斷的重複歷史的錯誤,拯救不了大家!

正如三體中,本拉登只有仇恨,所以只能當一個恐怖分子頭目,但拯救地球的羅輯,章北海,雲天明,遠不只有仇恨。同理在巨人中,想用用仇恨來終結艾爾迪亞人與世界兩千年來的仇恨,最終只能重複歷史的錯誤!


你把他的追求自由理解成自己的無法無天任性妄為就能理解他從來沒有變過。19倫只是將這份特質放大了,契機私以為是瑪麗亞奪回戰被吹捧為人類的英雄和窺視了未來自封為神。

第一季受審的時候,艾倫就已經表現出你們這群家畜,全部交給我就夠了,但當時被壓制了,姑且沒有引爆,而第三季結尾,艾倫自以為(倫粉也認為)他全知全能,越來越自大,越來越自己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所以,艾倫一不是為了同伴的幸福(他根本沒在乎過104的死活),二不是被所見未來驅使。滅世就是他想要的,別人都死光了,他自己可不就自由了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