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形設計、處理器、存儲、系統、功能(尤其是手寫)等各個方面,評價remarkable2代的優缺點


謝邀!

【雲測評一下】remarkable的產品以書寫見長,尤其是繪畫吊打其他產品。在其產品功能中有圖層的概念,這個設計目前只有remarkable有。其中一代產品全球銷量大約在20萬甚至更多,馬克扎克伯格前一段視頻會議裡面用的就是rm1。

rm2今年發布的,廣告真是大片的效果。就廣告來說,吊打國內產品好幾條街。

reMarkable2產品宣傳片?

www.bilibili.com

rm2一直在官網預售,國內發貨日期都排到11月左右了,真心等了太久。不過,最近幾天廠商保密禁令解除,YouTube放出多個產品體驗視頻,其中My Deep Guide頻道的VOJA(他的名字叫VOJA,我沒寫錯,你也沒看錯,「J」讀「y」)的視頻最為長和詳細。先放一段搬運的開箱視頻,配了機器翻譯的雙語字幕。他還發布了另外4段詳細的視頻,等我搬運完了更新。

reMarkable2開箱初體驗?

www.bilibili.com

由於答主還沒有親自上手,先說下幾個肉眼可見的缺點吧。

  • 沒有燈;
  • 機器比較重:450g;
  • 谷歌那些服務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不可用;
  • Linux系統,交互上有一些難上手;

優點:

  • 顏值真高,有高端內味;
  • 非常的薄,只有4.7mm;
  • 筆的顏值也很高,和蘋果內味很像;
  • 書寫看起來很cool

【先留個坑,等拿到機器再來補充這個答案】


話不多說,大家直接看視頻:

最強手寫電子紙?史上最薄墨水屏它來了!【reMarkable 2】暖風的視頻 · 1981 播放


前天收到的remarkable 2。印象我是Batch 5。選配了升級款的筆和布藝的保護套。

之前remarkable 1代的筆丟了,所以一直沒用。新的2代的筆除了背面的橡皮不能在一代上使用和一代完美兼容。

最直觀的感受是特別精緻高級,帶上磁吸式外殼,就像一本精裝書一樣。外觀的顏色也不是那種純白,而是和電子紙的顏色非常接近,給人一種很乾凈的感覺。另外筆也是磁吸式的,吸在書的右側非常自然,吸力很大很穩固。對比ipad pro的吸力相當讓人放心。

寫字的延遲與1代感覺幾乎一樣,2代屏幕細微的光滑了一些,新的手寫筆背面多了橡皮擦功能。

另外好像沒有了自動關機選項,從睡眠按電源鍵瞬間喚醒。


曠日持久的等待,11月初終於到了,一句話就是比想像中更好,八種筆刷和4096級壓感配上墨水屏獨一家的傾斜角度感應為書畫創造了無限可能性。

首先是官方的產品介紹,簡單直接且純粹—電子紙,如果是主要用來閱讀,可能體驗不是很爽快,雖然開源安卓有更多的功能和可行性,但我不會使用他們做其他多餘的事情,因為缺少墨水屏生態,受制於殘影 刷新 黑白,體驗遠不如iPad 等液晶屏,用最適合的東西做最適合的事。

比起機器的手寫最棒的還是rM2的設計與顏值,超薄的機身,無邊框的設計渾然一體,屏幕機身背板觸感溫潤舒適,既不像玻璃蓋板和純金屬機身那麼冰涼,又不像索尼CP1磨砂那麼粗糙,因為屏幕做的很薄的緣故,顯示異常通透,和Kobo Forma 差不多,接近H2o一代(85分),比用過的同尺寸文石note系列 掌閱smart2 索尼cp1(50-60分)屏幕看著舒服很多,對比身邊的屏幕底色還可以的7.8屏幕 SN A6x和Nova2也要強出一個檔次

產品由深圳長城開發代工,該廠也是華為 三星的代工企業,做工用料紮實,雖看上去不如一代墩實,但一如既往的優秀,是墨水屏產品中不多做工對得住價格的

對比一代有更好的設計,更好的對比度,更好的續航,更快的手寫和刷新速度,系統流暢度倒是一代更佳,remarkable也是我唯一長期使用和適合來筆記 看圖看列印文檔的電子產品,閱讀上刷新速度雖然顯著提升和主流閱讀器相仿,但三頁一全刷還是比較蛋疼,連WiFi 只能更新固件 雲服務被Q ,只能路由器FQ解決雲同步問題

總體而言,除了貴(目前399刀裸機,國內還需要轉運或代購,無法直郵) 和重(實稱397.5g)外已經很滿意了


Batch4 使用體驗很不錯,很順滑,唯一一個有點拙計的是如果看paper放大起來效果比較差,右側上方被放大窗口佔了看不見文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