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孔子沒有懷纔不遇。

孔子在魯國做過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中都宰相當於北京市長,司空管理國家土木工程,大司寇管理國家刑法。並且孔子是大司寇攝相事,相當於代理丞相。(其實很多人以為孔子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是不對的,他射御書數刑法土木這些都懂)

孔子當大司寇期間有兩件事比較出名。

一是齊魯之間的外交,幫魯國奪回被齊國侵佔的土地。

二是毀三都,三桓建築違制,逾越並且在三都中養了大量軍隊。毀三都是為了打擊三桓,鞏固君權,結果是三桓勢力受到打擊,魯定公君權得到加強。但並不徹底,所以並不算完全成功。而孔子也得罪三桓,被迫離開魯國。

所以孔子並沒有懷纔不遇,一個人做到代理相位還是懷纔不遇,什麼才叫遇?

而毀三都之後,周遊列國期間,孔子恐怕也沒機會遇了,畢竟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再加上毀三都的名聲,哪個國家的士大夫會給他掌權的機會?

這個時候禮樂征伐已經自卿出了。

兩個大國,晉國被趙氏,智氏等卿族把持;齊國田氏磨刀霍霍準備幹掉姜氏取而代之;

魯國此時被三桓把持朝政。

這些家族會讓孔子得到重用嗎?


不說馬克思遇到康熙會如何,就說盧梭如果遇到康熙會如何吧。

如果這樣,那可能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消滅美國了。

說實話我不認為價值觀不同會讓兩個國家敵對,畢竟什麼都比不過利益兩個字。但事實上,有些時候,價值觀會大過利益。

一個人有才能,有本事,也有執行力,但是他就會被選擇嗎?

一個國君要的是一個管著他的人還是能為他所用的人?

一個國家到底是屬於誰的?

儒家為國家的統一給出了文化基礎,也讓一個世界上包容性最強的民族出現在世人眼前——中華民族。

直到今天「天下為公」這四個字還是極具現代感的理論,古今一是。

春秋戰國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聯邦共和制。但當時的情況有點像現在的歐洲。某天五個國家站出來說,我不幹了,大家各做各的吧。

在這之前就有人看出來大家想分開乾的苗頭了,但左看看,右看看,好像還是平平穩穩的好,所以站出來說,大家還是和和氣氣,一起幹吧。這就是矛盾的核心點。

其實不是儒家能否帶來利益,而是你說的目標是不是我想做的。

從後來的史實證明儒學可以治理好國家,但孔子生的時機不對,可是又非常對,沒有當時的孔子,後來整個中國只會無休無止的搞來搞去,像現在的歐洲。

怎麼說呢?有人謀,謀的是眼前。而有人謀,謀的是千秋。總需要一些生不逢時的人來開創先河,纔能有後世的恰逢其時。


題主好,荀子先生在《宥坐》篇裏講了一段夫子的事蹟,我覺得正好可以用來回答本題,引用過來供題主參考。

孔子南適楚,厄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飢色。子路進而問之曰:「由聞之: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累德積義懷美,行之日久矣,奚居之隱也?」孔子曰:「由不識,吾語女。女以知者為必用邪?王子比干不見剖心乎!女以忠者為必用邪?關龍逢不見刑乎!女以諫者為必用邪?吳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學深謀,不遇時者多矣!由是觀之,不遇世者眾矣,何獨丘也哉!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時,雖賢,其能行乎?苟遇其時,何難之有!故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行,以俟其時。」孔子曰:「由!居!吾語女。昔晉公子重耳霸心生於曹,越王句踐霸心生於會稽,齊桓公小白霸心生於莒。故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祝好。


時也,命也。


孔子是貴族代言人,他說的話是給統治階層聽的,他教的六藝根本不是老百姓學的東西,只要給錢就收學生,都不看看人家要學什麼。別個問他耕種,他不說根本不該收這樣的學生,反而說人家沒有大志向。

他那個時期,禮崩樂壞,只有他還意圖守著舊禮教不肯改變,活脫脫一個滿清遺老。

稍微有點腦子的政治家都知道他那一套行不通,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教育家,還是隻能待私立貴族學校的教育家,離政治家的距離遠著呢。

管理員在幼年時期就看出他是一個嘴炮,那才叫智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