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挺逗的,怎麼辦呀?我覺得不怎麼辦,你不是喜歡藝術嗎?喫就是藝術。

當然了,你周圍的人雖然聊喫,但估計沒把喫當作藝術。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小看喫,你說的這三項最後都可以歸為喫,這叫海納百川。你現在這麼想證明你還年輕,再學20年你會去研究喫,至少不會輕視。

現在有種精英思想,人要努力,不要被慾望影響,之類的。是嗎?不要機械思考問題,比如你研究蒙古,蒙古思想、文化等等,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喫,喫是民族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瞭解他們的味覺瞭解他們喫的習慣,你就與他們接近了很多。你去旅行,去學習別的文化,最能讓你融入當地的就是喫。你不旅行,最能讓你瞭解你自己的還是喫。喫是什麼,是風土人情。你的陽光有多強,你有多少雨,你有多少風,你的土地是幹是濕,有沒有河流與海洋,是寒冷還是炎熱,得到食物有多困難,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味道等等。

繪畫是視覺藝術,音樂是聽覺藝術,喫是味覺藝術。沒有任何毛病。日本有個劇叫孤獨美食家,對吧,它還是哲學。有些食物很貴,但很多食物很便宜,便宜不代表差,大米就便宜,它並不比魚翅差,它們的價格是社會性的不是物理性的。便宜的食物人人可以享用,不論你多有錢,你和窮人一樣都只能享用一份炸豬排,你們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所謂社會可以做到普遍的幸福,不是你的幸福增加一定有人的幸福減少,可以十幾億人平等地幸福。你看,喫是哲學。喫還是物理,你用200度烤麵包用280度炸,你可以去嘗試不同溫度對食物的影響,你可以破壞食物的肌理或者不破壞。當然它還是化學、生物學。

不怕你們聊喫,就怕你們聊得太淺,我們說有種口味叫成人的口味。比如苦、澀,人們去體會它們的回味,忍受一些不愉快。


我和你說,我身處一個藝術院校中,同學都是學藝術上來的,但是很少聊藝術,都是聊喫喝玩樂段子,不是不能聊,要聊都能道個一二三四。但是如果我發表了一個好作品就會有人來找我聊這個作品相關的東西。所以呢,你對物理哲學只停留在感興趣的層面,沒多少人和你聊這些的,一個不懂的人和你在一塊就是兩個瞎子,一個懂得人看你你就是小朋友,這兩種關係都沒啥好聊的。等你有了自己在哲學藝術上的獨特見解,有拿得出手的論文、著作、作品,那就會有很多人圍著你聊這些。到了那天,你會希望來的人能聊聊物理哲學藝術以外的東西。


去讀研或讀博吧,進入學術圈子,大家整天都討論這個


這個「周圍」是不可以逃避的?比如父母和周邊的親人,如果很難逃避。那你蠻可以融入進去,因為喫畢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話題本身能生出許多樂趣來,既然別人能生出樂趣來,我相信你也能。

如果這個「周圍」是你的同學圈或者同事圈,你完全可以自己建一個圈子,或者加入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與您興趣相同,如果你在北上廣深,這個圈子建立很方便,如果不在,也沒關係,你可以跨越國界建立無國界的圈子,去探討你感興趣的問題。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用。


我也曾在你這種類似環境中度過了一段很長的孤獨時光,然而現在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一位朋友,我們彼此欣賞,我在南方,他在北方,儘管很遠,但每週還是會照例通一次話,聊聊新的想法或者一些時事,甚至是生活中的趣事。我們沒有刻意維持友誼,但一切都順其自然的發展下去了。

所以,我的經驗是,在孤獨的時候就專註於提升自己,你要知道你未來的朋友也和你一樣在孤獨中等待著相遇,所以不要在你們遇見的時候你的水平和他有差距而導致你們的錯過。其實在目前這段自己一個人的時間裡也沒那麼孤獨,因為你喜歡的物理哲學藝術,都已經有了很多值得尊敬的前輩,他們留下的書籍其實就是和你的交流,比如我在讀託爾斯泰的懺悔錄是找到了共鳴,瞬間感覺自己很充實,內心並沒有空虛,就像是自己一些想法被一個朋友肯定或者否定一樣,要學會和他們交流。

最後,希望你不要浮躁,也不用逼自己融入你周圍的環境中,只需要虛心提升自己,時間久了你自然能清晰地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自信的做自己,也便會吸引來和你一樣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看題主的意思是,「因為自己愛好與他人格格不入,融不進集體怎麼辦」

我去,這明明是天賜良緣啊,趁這個機會好好學會獨處,學會處理孤獨是成為偉大思想家的前提。


跟志趣相投的人做朋友


一樣的,求知慾和食慾都是人類最低層的慾望,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披上了一層知識的面紗。

沒必要刻意保持距離,順其自然,蘇東坡這種人不一天還鼓搗喫的嗎。

知識藝術不是生活的全部,結合起來纔是。

不要被自己侷限了,兄弟。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謝邀。我先來把題主的問題背後的預設還原一下,再來考察這個問題。

題主感覺自己只喜歡物理、哲學、藝術,而周圍的其他人只聊「喫」。假設其為事實,作為前提,那麼,我想請題主自己考察一下以下六個問題:

1.題主對自己和周圍人的「感覺」是否符合事實?請考察以下情況:①題主的其他興趣是否被自己忽略而沒有被納入題主的自我考量;②周圍人是否會聊其他話題而被題主忽略;③題主對自己和周圍人的判斷是否完全訴諸理性,還是會受到對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塑造時刻板印象的幹擾。

2.題主喜歡物理、哲學、藝術,是否一定需要與其他人交流與之相關的內容才能使題主的快樂增多或痛苦減少(換言之,使題主更幸福)?

3.題主是否必須同周圍的其他人交流,或者說是否題主同非周圍的人交流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

4.題主是否認為只能同比較瞭解物理、哲學、藝術的人交流以上三者?

5.題主是否認為只能同比較喜歡交流物理、哲學、藝術的人交流以上三者?

6.若4.5.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題主是否認為,周圍人只聊「喫」,表明他們或不太瞭解物哲藝,或不太喜歡交流物哲藝,或兩者兼有?請考察是否可能存在以下情況:①周圍聊「喫」的人也瞭解物理、哲學、藝術,不過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不適合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②周圍聊「喫」的人也喜歡物理、哲學、藝術,不過出於種種原因他們從沒有在你面前聊起過這些,例如:缺少話題切口、不想跟你聊等等。

只有以上六個問題的答案均為「是」,題主的問題才會變得難以解答(如果題主確實對以上所有問題做出了肯定,那我會嘗試補充我的回答),而對以上任何一個問題否定的答案都會導引至一個顯明的方法論,即:

1.不要刻意地經營人設;

2.更多地嘗試閱讀書籍,和作者對話,和自我討論;

3.善用網路社交平臺,尋找與你契合的soulmate,例如上知乎私信我(/滑稽);

4.向身邊人適當地傳達出你對物理、哲學、藝術的愛好,並積極尋找周圍人中是否藏著與你靈魂共振的人。

我在大學唸的哲學專業,而且是在入學時從商學院轉到了哲學系,三個室友包括身邊大多朋友都不是哲學系的,對哲學完全無感。平心而論,我更喜歡和他們吐槽吐槽食堂的飯菜,互相推薦一下好喫不貴的外賣店什麼的,至於哲學論辯,我更喜歡在課堂上或與課堂緊密相關的情境中進行。

或許可能是我還沒達到你喜歡的那種程度吧~


我不知道同學你問這個問題是期望得到什麼答案。

怎麼辦?

→你覺得無人理解孤獨

如果是這樣,首先要肯定的是渴望認同感,渴望合羣,是人的天性很正常,但其次要說的是,人反而是個主動反本能的存在。

社會學意義上個人與他人當然無法割裂,但個人生活中,很多「他人」問題,那些佔據精力的、隱祕的、給自己思考生活增加摩擦的他人的看法,認同與合羣,其實沒必要。

說句狂點的話,有些路註定是孤獨的(譬如精神樂趣,譬如生死),但我們更是獨立的。

生存中,人這個羣體動物當然「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但思想上,個人力量足夠強大是不需要狹義的他人提供精神支柱的,書或其他信息載體同樣可以替代。甚至你可以更厲害一點,再成熟些,自我再強大些,可能連從其他信息渠道瞭解的他人來獲得認同感這個行為也可以不需要。需要認同,說明懷疑自己,可為何要疑?

總結孤獨解決:

①其他信息渠道用廣義的他人,來彌補周圍的不合羣缺乏認同。

②再成長成長,讓自我精神更獨立強大。這個不能刻意追求。

→你覺得周圍人不如你,優越感

「聊喫」這個詞,其實表現出了你的情感態度。

你會覺得迷茫孤獨,但你也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隱祕的快感。你覺得你和他們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是更高一級的。你覺得你和庸俗大眾不同。

這其實不重要,真正去對物理哲學藝術感興趣,並且真正從其中獲得過樂趣的人,會腳踏實地,可更會抬頭看——數千年的前人積累留下的財產非常豐厚,而抬頭看到的星空與腳下的大地纔是最重要的。

這種高級樂趣不是在和周遭人對比的隱祕快感中可以比擬的。(可後者足夠強大且易得,讓人迷失。)

「聊喫」不低級,生存和生理慾望是基本問題。樂趣也許分易得和不易得甚至也可以分高低,我不會認為喫一頓火鍋的樂趣和讀完一本經典的樂趣是一個緯度的,可我也不會認為享受前者的人比後者低級——既然不是一個緯度,那根本不應該比較。

優越感解決:

①抬頭看看星空,看看自然,看看經典,去體會真正的樂趣,去感受自己的描小與偉大。(以個體之渺小探索永恆之真理,不偉大嗎?)

②回歸生活本身,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和滾滾紅塵中,品味生活本身。

→你所說的物理哲學藝術是什麼

同時說出這些詞的人,我妄自揣度他不是這些專業的人士,甚至就是所謂民科。

個人對物理哲學藝術感興趣很好,去了解科普的內容也很好很有意義,可這些和以上領域的核心離得還很遠。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從科普性質中有一定了解足夠了,去讓你讀完朗道十卷、學數學德語啃維特根斯坦等等明顯也不應該也不可能。

只是我也想從這點說,我們所從中感受到也只是皮毛,感興趣可以,可還是要弄清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解決:

①平衡生活與興趣,用科普思考等等打發時間很好,也很有趣。這也不低級。

②對根本問題感興趣真的要做研究,請踏實從大一內容開始,買教材看課甚至考學。

————————————————————————

最後一句老生常談的話送給題主。

仰望星空同時別忘了腳踏實地。


發這個問題是想聽別人說你思想很高深周圍人都很膚淺嗎?

既然覺得自己有思想去找談的來的人啊

再說聊喫怎麼了,你不喫東西嗎

再說別人聊深層次的東西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還是你只注意到他們聊喫


民眾沒有研習哲學的義務,即使是在哲學最發達的國家,如希臘,德國民眾也大多不知道蘇格拉底,康德!"你如果真的喜歡就要習慣與書本和你的思考為伴,而不要去奢求與民眾為伴!"


那就不聊唄,你這提個問題都提不明白


是好也是壞,

哲學對於年輕人來說,

弊大於利,

除非做的特別好,

否則不如不碰,

主要看階段,


「怎麼辦」

說明你覺得這是個問題,需要改變些什麼

但如果只是想找人聊物理哲學藝術,那你一定能找到,只是這些人可能不在你周圍罷了。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找到這些人不難,所以這不是你認為的問題所在。

所以你認為的問題所在應該是,你和周圍人沒東西聊,也就是說你不合羣。因為他們喜歡聊喫的,而你不喜歡聊喫的。注意,這和你喜歡物理哲學藝術無關,只和你不喜歡聊喫的有關。

那只有四個解決方法,對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變得合羣。

方法一:聊喫的。強迫自己和他們聊喫的,培養自己對食物的熟悉度和喜好程度。

方法二:挖掘其他話題。先從物理哲學藝術著手,試探性挖掘周邊人的有沒有可能有興趣。如果失敗,就尋找自己其他可能感興趣的點。你絕不可能只對物理哲學藝術感興趣,況且物理哲學藝術都是很大範疇的概念(比如喫也有喫的藝術而藝術講究通感),而且很多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你還沒接觸過。總有那麼些話題能溝通的,大概率。

第二個方向,放棄合羣。

方法三:接受孤獨。關於此的雞湯句子很多,每天早上起來讀一遍,慢慢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天選之子,天將降大任於你,你的每一份孤獨都是你身上承擔責任的影子,你是特殊的你是不凡的。另外享受孤獨,陶醉於與書本的溝通、下雨的哲思、自我的欣賞。

方法四:換個羣體。換一波能聊到一起的人多混混,原來那些只聊喫的就算了,除非哪天你想請對象喫飯但不知道喫什麼的時候可以問他們。


環視一週無同類則點頭轉身……。


你們也許並不屬於一個圈子。

優秀的人總是少數,大部分的人都在隨波逐流。

平庸的人最大的愛好就是總在嘲笑努力的人,就比如我說我報了網課要上課,就總會收到奇怪的眼神,後面我也就啥也不說了,只說有事沒時間。

努力的人害怕如此會被說成書獃子、不合羣,然後在人前藏起努力,假裝也是個平庸之人;或者收起努力,努力變成一個平庸之人。我覺得這種現象很奇怪。

這是我身邊前幾年的情況。實話挺累的,很消磨精力,導致那幾年我荒廢了大部分時間。

現在想想,為了這些所謂的合羣,到頭來這些人卻來來去去換了好些,有些不值。

最近一兩年情況好很多,身邊留下的大部分人都很上進,考試學習一樣不落,感覺蠻好的。

我也不再躲藏,喜歡的書分享給朋友,喜歡的課也會推薦給他們。

這樣的圈子我覺得待著舒服,至少不用偽裝了,我可以真實表現出我的喜好。

大家共同促進,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行。

我認為好的朋友圈應該如此。我們本就時間不多,如果在有限的日子裡還不能做自己,那太委屈了。

我們身邊裏最不缺的就是關係,但喜好,並不多。所以你喜歡的要堅持呀,關係嘛,隨緣好了。


其實我本科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因為題主的興趣不符合你身邊其他人的興趣,其實人嘛,沒必要過度的合羣,也不要刻意的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其實有時候沉默和孤獨更會讓人覺得舒服


他們聊他們的,你學你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